多功能铸涂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8631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铸涂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专用于生产铸涂纸的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在铸涂原纸背面涂布适当涂料的多功能铸涂机。
铸涂纸是加工不干胶纸、扑克牌、金银卡或中高档包装纸的原料纸,是在铸涂原纸表面涂布一层水溶性涂料并经烘干和热压定型制成,铸涂机即是生产铸涂纸的专用设备。
现有技术中的铸涂机一般由机架和由后至前依次安装在机架上的放纸装置、涂布装置、烘干装置、铸涂装置和卷纸装置组成,放纸装置包括上纸机构和放纸机构,涂布装置包括涂布机构和空气刮刀、铸涂装置包括烘缸机构和加压机构,卷纸装置则包括卷纸机构和卸纸机构。铸涂原纸卷利用上纸机构安置于放纸机构上,在铸涂装置和卷纸装置的牵引下,先经涂布装置在其正面涂布适当厚度的涂料,然后进入烘干装置中将其烘干,烘干后的涂布纸再经铸涂装置热压定型成为铸涂纸并由卷纸装置卷成铸涂纸卷。
显然,上述铸涂机只能在铸涂原纸的一面(正面)涂布水溶性涂料。这种铸涂纸的突出缺陷是纸面容易产生翘曲,严重时将无法在铸涂纸上直接进行印刷或其他二次加工。实践表明,铸涂装置是整个铸涂机的关键装置,其加压机构对铸膜所施线压力的大小及稳定性将直接影响铸涂纸产品的优劣。现有技术中的铸涂机的加压机构多采用压缩空气和油压加压,常因渗漏等问题导致线压力不稳定,并最终影响铸涂纸的质量。此外,现有技术中铸涂机,其上纸和卸纸多采用行车吊装或利用手动葫芦、电动葫芦和叉车等设备吊装,不仅效率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设备投资也比较大。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铸涂机,使之可在铸涂原纸的背面涂布适当涂料,从而避免铸涂纸面发生翘曲而可直接进行印刷或其他二次加工;此外,还要对铸涂装置加压机构加以适当改进,以使其对涂布纸所施线压力保持稳定,从而保证铸涂纸产品的质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铸涂机上纸机构和卸纸机构,以提高上纸和卸纸效率、减轻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并减少设备投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在烘干装置(或称后段烘干装置)的前方(铸涂原纸行进方向为前方)增设一用于对铸涂原纸背面涂布涂料的背涂装置并在背涂装置前方增设另一烘干装置(或称前段烘干装置),从而使铸涂机成为可对铸涂原纸的背面涂布涂料的多功能铸涂机。与此同时,本发明还利用加压臂、橡胶压辊和双压力弹簧装置构成铸涂装置加压机构,以保持加压机构对涂布纸所施线压力的稳定;并利用升降臂、钢丝绳、电机及减速机构成铸涂机的上纸机构和卸纸机构,以提高上纸和卸纸的效率、减轻操作人员劳动强度。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多功能铸涂机的技术特征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多功能铸涂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和图3分别为放纸装置的侧视图和正视图;图4为涂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和图6分别为空气刮刀的正视图和横断面图;图7为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和图9分别为背涂装置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图10和图11分别为计量棒机构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图12和图13分别为铸涂装置的正视图和侧视图;图14为双压力弹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5和图16分别为卷纸装置的正视图和侧视图。
参考图1所示,本发明多功能铸涂机主要由机架和由后至前依次安装在机架上的放纸装置、涂布装置、背涂装置、烘干装置、铸涂装置和卷纸装置组成;放纸装置包括上纸机构A和放纸机构B,涂布装置包括涂布机构C和空气刮刀D,背涂装置包括背涂机构E和计量棒机构F,烘干装置包括前段烘干装置H和后段烘干装置G并分别安装在背涂装置和涂布装置的前方,铸涂装置包括烘缸机构I和加压装置J,卷纸装置包括卷纸机构K和卸纸机构L。铸涂原纸卷S1利用上纸机构A安装于放纸机构B上,在铸涂装置和卷纸机构K的共同牵引下,先由涂布装置在纸幅S的正面涂布适当厚度的涂料并经后段烘干装置G烘干,然后再由背涂装置在纸幅S的背面涂布适当厚度的涂料并经前段烘干装置H烘干,然后再由铸涂装置将两面涂布并烘干后的涂布纸热压定型为铸涂纸,最后再由卷纸机构K卷成铸涂纸卷S2并利用卸纸机构L从卷纸机构K上卸下。
参考图2所示,上纸机构A由升降臂、钢丝绳、电机及减速机构成并安装在放纸机构B的后方。升降臂A1包括左升降臂和右升降臂,通过后端的转动轴A2分别安装在放纸机构B支座底部的左右两侧并且可绕转动轴A2上下转动,其前端设有用于承托放纸轴的缺槽A3,钢丝绳A4包括左钢丝绳和右钢丝绳,其一端固定于电机及减速机A5的主传动轴A6上,另一端跨过高位定滑轮A7后固定于升降臂A1的前端。
上纸时,使电机及减速机A5正转并通过钢丝绳A4将升降臂A1前端抬起,当升降臂A1前端上升至铸涂原纸卷S1放纸轴高度时,将放纸轴置入升降臂A1前端缺槽A3中并使升降臂A1前端继续上升,当升降臂A1前端上升至与放纸机构支座顶端持平时,使电机停转并将放纸轴推入支座顶部的轴承座中,即完成上纸操作。使电机及减速机A5反转时,可使升降臂A1回位。
参考图3所示,放纸机构B主要由支座、放纸轴和依次衔接的齿轮副、链轮副及摩擦盘制动器构成。支座B1的顶端设有用于放置放纸轴的轴承座,放纸轴B2套穿于铸涂原纸卷S1卷筒中并放置于支座B1顶端的轴承座内,卷筒利用锥堵B3固定于放纸轴B2上,齿轮副B4安装于放纸轴B2的一端,链轮副B5和摩擦盘制动器B6安装在支座B1上,摩擦盘制动器B6设有手轮B7,转动手轮B7时,可调节摩擦盘制动器B6的制动力矩,进而通过链轮副B5和齿轮副B4调整放纸轴B2的转动力矩,使纸幅S在放纸过程中保持一定的张力。
参考图4所示,涂布机构C主要由涂料槽、涂布辊、背辊、压纸辊、电机及减速器和链轮构成。涂布辊C1安装在涂料槽C2的正上方并可由电机及减速器C3经链轮C4传动而转动,其上缘与纸幅S正面相接触,其下侧则浸入涂料槽C2中;背辊C5和压纸辊C6位于涂布辊C1上方前后两侧,其下缘与纸幅S背面相接触并将纸幅S压向涂布辊C1。当电机及减速器C3经链轮C4驱动涂布辊C1转动时,涂布辊C1即可将涂料均匀涂布于纸幅S的正面。
参考图4-6所示,空气刮刀D主要由喷头、喷唇和气管构成,安装在涂布机构C的前方并与背辊C5互相配合,其作用是利用高压气流吹掉纸幅S正面的过量涂料,使其涂布均匀。喷头D1为中空扁管形,其两端封闭,朝向背辊C5一侧为开口,喷头D1与背辊C5的相对位置可利用调节机构加以调整;喷唇D2包括上喷唇和下喷唇,安装固定在喷头D1的开口侧,其间隙D3可利用调节螺丝加以调整;气管D4套装在喷头D1中,其两端与高压风机连通,其后侧交错开有两排喷孔D5。空气刮刀D2工作时,高压气流经气管D4进入喷头D1内并由喷唇D2吹向纸幅S的正面而吹掉过量的涂料。
参考图7所示,烘干装置包括前段烘干装置H和后段烘干装置G并分别安装在背涂装置和涂布装置的前方。各段烘干装置均由箱体G1、H1和安装在箱体G1、H1内的若干导辊G2、H2和热风喷咀构成;箱体G1、H1的两端封闭,其顶部设有用于引入热风的入风口G3、H3以及出风口G4、H4,箱体G1、H1的两侧还设有若干引纸操作孔G5、H5。烘干装置工作时,热风由热风系统经入风口G3、H3引入箱体G1、H1内并经热风喷嘴喷向涂布纸面将涂料烘干,潮湿的冷风则由出风口G4、H4引出箱体G1、H1外。
参考图8-11所示,背涂装置包括背涂机构E和计量棒机构F并安装在前段烘干装置H的后方。
背涂机构E主要由涂料槽、涂布辊、链轮、电机及减速器组成;涂布辊E1安装在涂料槽E2的正上方并可由电机及减速器E3通过链轮E4传动而转动,其上缘与纸幅S背面相接触,其下侧则浸入涂料槽E2中。当电机及减速器E3通过链轮E4带动涂布辊E1转动时,即可将涂料涂布于纸幅S的背面。
计量棒机构F主要由滑架、滑块、计量棒、螺杆和手轮组成并安装在背涂机构E的前方,其作用与前述空气刮刀D相同,即刮去纸幅S背面的多余涂料。滑架F1包括带有滑道的左滑架和右滑架,两滑块F2通过互相配合的螺杆F3和手轮F4分别安装在滑架F1的滑道中并且可在其中上下滑动,计量棒F5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滑块F2中。通过手轮F4、螺杆F3调整滑块F2的高度时,可调整计量棒F5与纸幅S背面的间隙,从而控制纸幅S背面的涂布厚度。
参考图12-14所示,本发明中的铸涂装置包括互相配合的烘缸机构I和加压机构J并安装在前段烘干装置H的前方,其作用是对经过涂布和烘干后的涂布纸加压加热而形成具有平整光亮铸膜的铸涂纸。
烘缸机构I主要由烘缸、大齿轮、小齿轮和电机及减速器构成;烘缸I为中空圆柱形,由钢板卷制而成,通过其缸轴I2水平安装在缸架I3上并且可绕缸轴I2转动,其表面为高光泽,缸轴I2传动端接有可向烘缸I1内通入蒸汽的进汽头I4,大齿轮I5和小齿轮I6分别安装在缸轴I2轴端和电机及减速器I7传动轴端并且互相啮合。当电机及减速器I7转动时,即可通过小齿轮I6和大齿轮I5带动烘缸I1转动,并与加压机构J配合作为牵引涂布纸S的主要动力。
加压机构J主要包括加压臂,橡胶压辊和双压力弹簧装置并安装在烘缸I1的后方,其作用是与烘缸机构I配合对绕贴于烘缸I1表面的涂布纸加压以形成铸膜并牵引涂布纸前进。加压臂J1包括左加压臂和右加压臂,通过销轴J2分别安装在烘缸1后方两侧的加压臂底座J3上并且可绕销轴J2上下转动;橡胶压辊J4的两端通过辊轴J5分别安装在加压臂J1的前端并且可绕辊轴J5转动,橡胶压辊J4的表面与烘缸I1表面互相配合;双压力弹簧装置主要包括簧架、丝杠和手轮以及双压力弹簧,簧架J6的上端通过上铰链J7与加压臂J1的后端相连,互相配合的丝杠J8和手轮J9由簧架J6的下端穿入簧架J6中,丝杠J8的下端通过下铰链J10与加压臂底座J3相连,互相套叠的双压力弹簧J11通过安装在丝杠J8上的弹簧压板J12套装在簧架J6内的丝杠J8外。通过手轮J9、丝杠J8和弹簧压板J12调整双压力弹簧J11的压力时,可通过加压臂J1调整橡胶压辊J4对绕贴于烘缸I1表面的涂布纸的线压力。
参考图15、图16所示,本发明中的卷纸装置包括卷纸机构K和卸纸机构L。
卷纸机构K主要由支座、卷纸轴和依次衔接的齿轮副、链轮副以及电机及减速机组成并安装在铸涂装置的前方,其作用是将热压成型后的铸涂纸卷成铸涂纸卷S2并作为牵引铸涂纸前进的动力。支座K1的顶端设有用于放置卷纸轴的轴承座;卷纸轴K2套穿于铸涂纸卷S2的卷筒中并放置于支座K1顶端的轴承座中,卷筒利用锥堵K3固定于卷纸轴K2上;齿轮副K4安装于卷纸轴K2的一端,链轮副K5安装在支座K1上。电机及减速机K6转动时,可通过链轮副K5和齿轮副K4带动卷纸轴K2转动,从而将铸涂纸卷成铸涂纸卷S2并作为牵引铸涂纸前进的动力。
卸纸机构L主要由升降臂、钢丝绳、电机及减速机构成并安装在卷纸机构K的前方。升降臂L1包括左升降臂和右升降臂,通过后端的转动轴L2安装在卷纸机构支座K1底部的左右两侧并且可绕转动轴L2上下转动,其前端设有用于承托卷纸轴K2的缺槽L3;钢丝绳L4包括左钢丝绳和右钢丝绳,其一端固定于电机及减速机L5的主传动轴L6上,另一端跨过高位定滑轮L7后固定于升降臂L1的前端。
卸纸时,先使电机及减速机L5正转并通过钢丝绳L4将升降臂L1前端升至与卷纸机构支座K1顶端持平,然后将铸涂纸卷S2的卷纸轴K2推入升降臂L1前端缺槽L3中,然后使电机及减速机L5反转即可将铸涂纸卷S2卸下,使电机及减速机L5继续反转时可使升降臂L1回位。
综上所述可知,本发明的涂布装置和背涂装置可对铸涂原纸的背面进行涂布,所生产的铸涂纸的纸面平整、无翘曲,可直接进行印刷和其他二次加工,双压力弹簧加压装置与烘缸配合可使加压机构对涂布纸所施加的线压力保持稳定,从而保证铸涂机的平稳运行和铸涂纸质量的稳定;上纸机构和卸纸机构可提高上纸和卸纸的效率,减轻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因此本发明特别适用于生产双面铸涂纸。
权利要求
1.一种多功能铸涂机,由机架和由后至前依次安装在机架上的放纸装置、涂布装置、后段烘干装置、铸涂装置和卷纸装置组成;放纸装置包括上纸机构和放纸机构,涂布装置包括涂布机构和空气刮刀、铸涂装置包括烘缸机构和加压机构,卷纸装置包括卷纸机构和卸纸机构;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后段干燥装置的前方增设有一背涂装置,并在背涂装置的前方增设一前段烘干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铸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纸机构由升降臂、钢丝绳、电机及减速机构成并安装在所述放纸机构的后方;升降臂包括左升降臂和右升降臂,通过后端的转动轴分别安装在放纸机构支座底部的左右两侧并且可绕转动轴上下转动,其前端设有用于承托放纸轴的缺槽;钢丝绳包括左钢丝绳和右钢丝绳,其一端固定于电机及减速机主传动轴上,另一端跨过高位定滑轮后固定于升降臂的前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铸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卸纸机构由升降臂、钢丝绳、电机及减速机构成并安装在所述卷纸机构的前方;升降臂包括左升降臂和右升降臂,通过后端的转动轴分别安装在卷纸机构支座底部的左右两侧并且可绕转动轴上下转动,其前端设有用于承托卷纸轴的缺槽;钢丝绳包括左钢丝绳和右钢丝绳,其一端固定于电机及减速机主传动轴上,另一端跨过高位定滑轮后固定于升降臂的前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铸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涂装置包括背涂机构和计量棒机构;背涂机构由涂料槽、涂布辊、链轮、电机及减速器组成,涂布辊安装在涂料槽的正上方并可由电机及减速器通过链轮传动而转动,其上缘与纸幅背面接触,其下侧则侵入涂料槽中;计量棒机构由滑架、滑块、计量棒、螺杆和手轮组成并安装在背涂机构的前方,滑架包括带有滑道的左滑架和右滑架,两滑块通过互相配合的螺杆和手轮分别安装在滑架的滑道中并可在其中上下滑动,计量棒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滑块中并可随滑块上下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铸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机构包括加压臂、橡胶压辊和双压力弹簧装置;加压臂包括左加压臂和右加压臂,通过销轴分别安装在烘缸后方左右两侧的加压臂底座上并且可绕销轴上下转动;橡胶压辊的两端通过辊轴分别安装在左右加压臂的前端并且可绕辊轴转动,橡胶压辊表面与烘缸表面互相配合;双压力弹簧装置包括簧架、丝杠和手轮以及双压力弹簧,簧架的上端通过上铰链与加压臂的后端相连,互相配合的丝杠和手轮由簧架的下端穿入簧架中,丝杠的下端通过下铰链与加压臂底座相连,互相套叠的双压力弹簧通过安装在丝杠上的弹簧压板套装在簧架内的丝杠外并可通过手轮、丝杠和弹簧压板调整其压力。
全文摘要
多功能铸涂机由机架和由后至前依次安装在机架上的放纸装置、涂布装置、背涂装置、烘干装置、铸涂装置和卷纸装置组成,安装在放纸装置上的铸涂原纸卷在铸涂装置和卷纸装置的牵引下,依次经涂布装置正面涂布涂料、烘干装置烘干、背涂装置背面涂布涂料、烘干装置烘干和铸涂装置铸膜后由卷纸装置卷成铸涂纸卷。本发明操作控制方便,运行安装可靠,所生产的铸涂纸平整光亮、纸面无翘曲,可直接印刷或进行其他二次加工。
文档编号B05C1/04GK1358575SQ0012820
公开日2002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13日
发明者李惠忠, 王希伟, 屠炳权, 刘会生, 李瑞卿 申请人:天津市天惠造纸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