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酱制取结晶番茄红素及/或番茄红素油树脂的方法

文档序号:3808632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番茄酱制取结晶番茄红素及/或番茄红素油树脂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的加工领域,即涉及一种工业化生产结晶番茄红素产品和番茄红素油树脂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有效地从番茄酱或番茄皮渣中获取番茄红素含量大于10%以上的番茄红素结晶制品和番茄红素含量大于2%番茄红素油树脂产品。
由于番茄中所含的番茄红素为天然的色素,对人体安全,且由于其对人体具有诸多的生理活性作用,在食品添加剂、医药、化妆品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新疆丰富的光照资源、较大的昼夜温差和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使其具有得天独厚的番茄种植优势,加工的番茄酱霉菌指标低、番茄红素和固型物含量高,品质十分优秀,加之具有绿色无污染的潜质,在国际市场上倍受青睐。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背景下,新疆实施优势资源转化和特色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战略,番茄的种植和番茄酱加工经十几年的发展已成为新疆农业的支柱产业,仅以新疆屯河公司来看1999年番茄酱生产能力达年产7万吨,2000年达到20万吨,并计划五年内达到60万吨规模,届时产量将占据世界总产量的20%。这样大规模的番茄种植和番茄酱加工,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资源优势为开展对其下游产品如番茄红素的开发及尤其是规模化工业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原料基础。
由于地域、土壤、气候、栽培、品种等因素的不稳性,使得本地区新鲜番茄中的番茄红素含量波动较大,且本地种植的番茄中番茄红素的含量远较转基因番茄品种低,为工业生产番茄红素带来较大的困难;另外,由于新疆番茄种植和采收的季节短,只有2-3个月,如以新鲜番茄为番茄红素的生产原料,生产只能维持2-3个月,其余月份完全无原料可言。按现有国际上已公开的生产番茄红素的专利方法工业化生产番茄红素有极大的困难,不符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如以色列利库德的EP0844831Al,是以新鲜番茄为原料,这对我们是不适用的;其产品为番茄红素的油树脂,番茄红素的含量很难达到10%以上,不利于开展多方面的利用。检索文献上所刊载的有关番茄红素提取的研究报导也不少,其中最多的为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如张文成等的“纯天然番茄红素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研究”(安徽化工,99(5));惠伯棣等的“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的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现代仪器使用与维修,99(1))。我们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番茄红素也进行试验。由于超临界二氧化碳没有足够的溶解能力将物料中的番茄红素高效萃取出来,萃取时间长、萃取率较低;处理量为几十克到几百克,离工业化生产相距甚远。对世界上最大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设备生产商(意大利的FEDEGARI)进行了解和咨询,目前他们未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所销售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设备中尚无用于提取番茄红素生产的。我们在对国内外各种番茄红素的提取方法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番茄资源的特点,研究出了具有生产应用价值的番茄红素提取方法。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番茄及番茄酱原料的特点、综合利用的需求,工业化生产一种番茄红素含量>10%的高浓度的番茄红素结晶制品和番茄红素含量大于2%的番茄红素油树脂产品的由番茄酱制取结晶番茄红素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番茄酱制取结晶番茄红素及/或番茄红素油树脂的法,其特征是它包括如下步骤一、用水提取番茄酱中水溶性成份,或将番茄酱生产过程中从打浆机中排出的番茄皮渣,采用旋液分离法将番茄皮和番茄籽分离,并将番茄皮干燥得到干番茄皮;二、分离出水提番茄酱时的番茄清汁得到番茄酱渣;三、步骤二中得到的番茄酱渣经碱洗、水洗的脱脂处理后干燥粉碎;四、以有机溶剂浸提由步骤三得到的番茄粉或步骤一得到的干番茄皮中的番茄红素;五、滤出溶有番茄红素的浸提液;六、浸提液经闪蒸浓缩,降温使番茄红素结晶;
七、分离并干燥番茄红素结晶,制成番茄红素含量大于10%的番茄红素结晶产品,已滤去结晶番茄红素但仍含有未结晶番茄红素的浸提液经真空浓缩制成番茄红素含量大于2%番茄红素油树脂产品,或者不分离番茄红素结晶直接真空浓缩制成番茄红素含量大于2%番茄红素油树脂产品。
所述番茄酱是将鲜番茄打浆、分离皮籽、浓缩后的产品,其浓缩比为3~8∶1,番茄红素含量为40~70mg/100g;番茄皮渣是番茄酱生产过程中从打浆机中所分离出来的下脚料,它是采用旋液分离法将番茄皮和番茄籽分离,番茄皮用传统干燥设备或带式干燥设备干燥,获取含水量为1~8%干番茄皮,其番茄红素的含量为35mg/100g。
步骤一、二中,是向番茄酱中加水、加热至20~70℃,离心脱去水及水溶性物质,得到含水量为80%-90%的湿番茄酱渣。
步骤三中是向番茄酱渣中加入1~3倍量的0.1~5%氢氧化钠或碳酸钠碱液,在20~70℃保温5~30min,脱去酱渣中的各种脂类,用清水冲洗及离心脱水2~3次。
步骤三中番茄酱渣经碱洗、水洗的脱脂处理后的干燥是采用浆叶式干燥设备先将含水80-90%的湿番茄渣干燥到含水量为60%-75%,再采用带式干式干燥设备,在50~80℃干燥0.1~1h,将湿番茄酱渣干燥到含水量为3.0~12.0%,此时番茄红素含量为150~360mg/100g。
步骤三中干燥番茄酱渣或干燥番茄皮的操作是包括粉碎、筛分,粉碎物料粒度控制在20~60目。
步骤四中所采用的有机浸取溶剂是酒精、溶剂汽油、乙酸乙酯、乙醚、石油醚、己烷、丙酮等有机溶剂作为番茄红素的浸取溶剂,分2~7级进行多级浸取、逆向操作浸提物料中的番茄红素,溶剂原料比为1.0~5.0∶1,温度30~75℃,单次浸提时间为10~60min,物料搅拌浆叶的转速为1~20转/分钟;浸取过程中,可采用惰性气体保护也可以不用,用惰性气体保护时,先将浸提罐抽空,再充入氮气或二氧化碳惰性气体。
步骤六的浸提液是在200~2000Pa压力下闪蒸浓缩,除去大于2/3的有机溶剂,浸提液浓缩至番茄红素含量大于150mg/100ml,温度降至-25~-10℃,结晶0.5~5小时,使浓缩提取液中大于60%的番茄红素结晶析出。
步骤七中分离并干燥番茄红素晶体,是采用小于1000Pa的真空度使晶体干燥,得到番茄红素含量不低于10%的番茄红素结晶制品,已滤去结晶番茄红素但仍含有未结晶番茄红素的浸提液,在0~50℃的温度下,采用200~2000Pa压力蒸发浓缩,得到番茄红素含量大于2%的油树脂产品。
步骤五所剩被有机溶剂浸提过的番茄酱渣或番茄皮经真空回收溶剂并干燥后制成作为生产膳食纤维的原料,用其重量1~5倍0.1%氢氧化钠在40~80℃处理1~3小时,用1~5倍0.1%盐酸进行中和,用水反复冲洗,离心脱水,40~80℃烘干,粉碎过100目筛,即可成为膳食纤维产品。
下面请参见附图对本发明的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①原料本发明生产番茄红素所采用的原料有两种,其一为番茄酱,浓缩比3~8∶1(指由3~8份鲜番茄得到1份番茄酱),其番茄红素含量为40~70mg/100g,并以大桶贮藏并供周年工业生产使用;其二为番茄酱生产过程中,从打浆机中所分离出来的下脚料-番茄皮渣,其组成成分主要为番茄皮和番茄籽,番茄皮中番茄红素的含量为35mg/100g左右。
②番茄酱中水溶性成份脱除在浓缩番茄酱中分1~3次加入1~5倍的清水,搅拌,加热使温度维持在20~70℃,使番茄酱中的可溶性成份尽可能溶解在水中,离心脱去水分以及溶解在其中的可溶性物质如糖份、有机酸、无机盐、果胶等,所脱除的这部分汁液称为番茄清汁,番茄清汁可以进行下游产品的加工,如浓缩、配制番茄饮料等;得到番茄果肉渣为湿番茄酱渣,其中所包含的成分主要为纤维素、油脂类、类胡萝卜色素等成分,含水量为80%-90%;如采用番茄皮渣作原料,因从番茄酱生产线的打浆机中排出的湿番茄皮渣含水量在80~93%,极易腐烂变质,可采用先干燥后分离皮、籽的方法;也可采用先分离皮、籽,后干燥的方法;本发明中优选先分离皮、籽,后进行干燥的方法,具体操作为在湿番茄皮渣中加入2~5倍的水,混合搅拌均匀,泵入旋液分离器中,利用番茄皮和籽沉降速度的差异,将两者分开,最终番茄皮从旋液分离器的上部排出,番茄籽从旋液分离器的底部排出;番茄皮通过离心机脱除其附着的水分,进入干燥设备干燥,优选采用带式干燥设备干燥,干燥温度为50~80℃,干燥时间为0.3~1h,将番茄皮干燥到含水量为1.0~8.0%。
③番茄酱渣的脱脂处理在番茄酱渣中加入1~3倍量的0.5~5%(w/v%)碱液,所用的碱是氢氧化钠、碳酸钠或其它碱性物质,在20~70℃保温维持5~30min,以溶解番茄酱渣中的脂类等成份,离心除去碱液,用清水反复冲洗、离心脱水2~3遍。在本发明中也可不采用脱脂处理,但番茄红素提取液中油树脂含量较高,对番茄红素的结晶析出过程产生影响,本发明中优选用碱处理番茄酱渣。
④番茄酱渣干燥可采用各种常规干燥设备对番茄酱渣或番茄皮干燥,优选采用浆叶式干燥设备将湿番茄渣干燥到含水量为60%-75%,再采用带式干式干燥设备,干燥温度为50~80℃,干燥时间为0.5~3h,将番茄酱渣干燥到含水量为3.0~12.0%,优选含水量为3~5%,番茄红素含量为150~360mg/100g;冷却至室温,装袋后在低于20℃的低温下,优选在0~5℃的温度下避光隔氧贮藏;经干燥的番茄酱渣可以做为一定期限内的番茄红素生产原料贮备;湿番茄酱渣也可不经干燥直接用于番茄红素的提取。
⑤粉碎在浸取当天,将这种干燥贮备的干番茄酱渣进行粉碎,并筛分,使其粒度在20~60目。
⑥番茄红素浸取本发明是采用有机溶剂如酒精、溶剂汽油、乙酸乙酯、乙醚、石油醚、己烷、丙酮等浸提番茄红素,溶剂与原料比为1.2~5.01,浸取温度30~75℃,一般进行2~7次浸提,单次浸提时间为20~60min,搅拌速度为1~20转/分钟;在开始浸提前,将浸提罐内的空气提出,借助于罐内的真空度将浸提溶剂吸入罐内;在整个浸取过程中采用惰性气体,如氮气、二氧化碳等进行保护,以防止有效成份损失;⑦滤出番茄红素浸提液并浓缩结晶浸提完成后,从浸提罐中滤出溶有番茄红素的浸提液,采用大于200目以上的高密度滤布对浸提液进行过滤番茄红素浸提液经过滤,送入闪蒸罐,采用200~2000Pa压力下进行闪蒸浓缩,除去浸提液中>2/3的有机溶剂,浸提液被浓缩而使其中番茄红素的含量达到>150mg/100ml,同时使浓缩浸提液的温度迅速降至-25℃~-10℃,在此温度下番茄红素的饱和溶解度在40~60mg/100ml,处于过饱和状态,因而有番茄红素结晶析出,送入结晶罐中完成结晶;番茄红素结晶在-5~25℃的低温结晶罐中,使浓缩提取液中所含的>60%的番茄红素结晶析出;将结晶母液过滤得到番茄红素晶体,晶体在高真空度(<200Pa)下干燥,得到番茄红素含量不低于10%的番茄红素结晶制品;⑧获取的番茄红素结晶制品,在充入惰性气体(优选氮气、二氧化碳)的密封罐中保存;或稀释、溶解后配制成各种类型和各种需求浓度的番茄红素产品。
在此步骤中分离出番茄红素结晶后的母液仍含有约40%的番茄红素,送入真空浓缩罐中,在0~50℃的温度下,采用200~2000Pa压力蒸发浓缩,得到番茄红素含量大于2%的油树脂产品。
⑨在步骤五中已提取了番茄红素的番茄酱渣或番茄皮渣,在原浸提罐中升温至50~120℃,在大于2000Pa的压力下回收其中残存的有机溶剂,使渣中的有机溶剂含量小于1%,由于这种番茄酱渣及番茄皮中富含纤维素,本发明中用其生产膳食纤维素,其方法是将番茄酱渣及番茄皮用其重量1~5倍0.1%氢氧化钠在40~80℃处理1~3小时,用1~5倍0.1%盐酸进行中和。用水反复冲洗,离心脱水,40~80℃烘干,粉碎过100目筛,即成为可膳食纤维产品。
⑩溶剂回收在整个番茄红素生产的工艺过程中,负压系统如浸提罐抽空、浸提残渣干燥、闪蒸浓缩过程、结晶的干燥等,所抽出的有机溶剂蒸汽用-30~-20℃的冷凝器进行冷凝液化回收,送入溶剂贮罐供重复使用;负压系统中的不凝性气体经水洗后排空,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溶剂回收率在70~95%。
产品贮藏获取的番茄红素结晶产品装入贮藏罐中,抽真空后,再充入氮气、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密封保存;或用具有良好稳定性的物质进行稀释或溶解,配制成番茄红素含量为6~12%的产品。
实例一由番茄酱浸提番茄红素结晶(一)用水提取番茄酱中水溶性成份本实例是以1000kg番茄酱为原料生产番茄红素,浓缩比5∶1,其番茄红素含量为62mg/100g,在浓缩番茄酱中分2次加入2倍的清水(即约4000L水),搅拌,恒温40℃,保持10min,使番茄酱中的可溶性成份溶解在水中。
(二)分离出水提番茄酱时的番茄清汁得到番茄酱渣离心脱去水分以及溶解在其中的可溶性物质,得番茄清汁4500Kg,得到湿番茄酱渣480kg,其中所包含的成分主要为纤维素、油脂类、类胡萝卜色素等成分,含水量为84%,番茄红素含量为54.6mg/100g。
(三)步骤(二)中得到的番茄酱渣干燥粉碎采用浆叶式干燥设备80℃将湿番茄渣干燥到含水量为74%,再采用带式干式干燥设备,干燥温度为70℃,干燥时间为0.5h,将番茄酱渣干燥到含水量为5%,得干燥的番茄酱渣62.4kg,番茄红素含量为320mg/100g;冷却至室温,经粉碎机粉碎,筛取20~40目物料60kg。
(四)以有机溶剂浸提由步骤(三)得到的番茄粉中的番茄红素将其投入容积150L的浸提罐,加入预热到60℃的食用级乙酸乙酯有机溶剂60L,两者容积之和达105L。封闭浸提罐,开动搅拌器,以5转/分的速度进行搅拌,在浸提罐的夹套中通入65℃的热水,保持浸提罐内60℃恒温,浸提30min。
(五)滤出溶有番茄红素的浸提液第一次浸提完成后,打开浸提罐底部的出液孔,放出1次浸提液,采用200目滤布过滤,得第一次浸提液36L。在浸提了一次的番茄渣中再加入60L有机溶剂,相同条件下进行第二次浸提,得浸提液59L。如此进行第3次浸提,得浸提液60L。将三次浸提液合并得155L浸提液,其番茄红素含量为78mg/100ml浸提溶液。
(六)浸提液经闪蒸浓缩,降温使番茄红素结晶将此提取液送入闪蒸罐中,在5000Pa下进行闪蒸浓缩,将浸提液中约70%的有机溶剂蒸发除去,得46.5L浓缩浸提液。经浓缩后浸提液中番茄红素的含量达到260mg/100ml,液温为-15℃,送入结晶罐在此温度下保温4小时,有215mg/100ml的番茄红素结晶析出。其结晶率约占所提取的番茄红素总量的82.6%。
(七)分离并干燥番茄红素晶体采用200目滤布过滤含结晶番茄红素的浓缩液,得番茄红素晶体,在700Pa的压力下抽真空将番茄红素结晶中的有机溶剂除去,即可得到417g番茄红素含量为24%的结晶产品。此产品装入500ml棕色玻璃瓶中,加入少量液氮后,立即压盖密封。并在0℃左右冰箱中贮存。
已滤去结晶番茄红素的浓缩浸提液中含有未结晶番茄红素45mg/100ml,在45℃、8000Pa压力下真空浓缩,制成番茄红素含量为3.1%番茄红素油树脂675g。
(八)已提取了番茄红素的番茄渣,在浸提罐中升温至95℃,在2500Pa的压力下回收其中残存的有机溶剂,使渣中的有机溶剂含量小于1%。由于这种番茄酱渣富含纤维素,本实例中将其进一步加工成膳食纤维,其方法是将番茄酱渣用其重量5倍0.1%氢氧化钠在70℃下处理2小时,用4倍0.1%盐酸进行中和。用约5倍的清水反复冲洗、反复离心脱水,在带式干燥设备上40~80℃烘干,粉碎后过100目筛,即可成为膳食纤维产品。
实例二由番茄皮渣浸提番茄红素制成番茄红素油树脂(一)番茄皮渣的分离和干燥本实例是以番茄酱生产过程中,从打浆机中所分离出来的下脚料-番茄皮渣为原料,重量为100kg。
(二)选用先分离皮、籽,后进行干燥的方法,具体操作为在湿番茄皮渣中加入2倍的水,混合搅拌均匀,泵入旋液分离器中,利用番茄皮和籽沉降速度的差异,将两者分开,最终番茄皮从旋液分离器的上部排出,番茄籽从旋液分离器的底部排出;番茄皮通过离心机脱除其附着的水分,进入干燥设备干燥。
(三)番茄皮干燥粉碎采用带式干燥设备,干燥温度为70℃,干燥时间为0.5h,将番茄皮干燥到含水量为3%、番茄红素含量为25mg/100g左右的干番茄皮23kg。
(四)以有机溶剂浸提番茄皮中的番茄红素将其投入容积60L的浸提罐,加入预热到60℃的食用级乙酸乙酯有机溶剂23L,两者容积之和达41L。封闭浸提罐,开动搅拌器,以5转/分的速度进行搅拌,在浸提罐的夹套中通入65℃的热水,保持浸提罐内60℃恒温,浸提30min。
(五)滤出溶有番茄红素的浸提液第一次浸提完成后,打开浸提罐底部的出液孔,放出1次浸提液,采用200目滤布过滤,得第一次浸提液36L。在相同条件上再进行两次提,将三次浸提液合并得62L浸提液,其番茄红素含量为23mg/100ml浸提溶液。
(六)浸提液经闪蒸浓缩在4000Pa下进行闪蒸浓缩,将浸提液中约70%的有机溶剂蒸发除去,得19L浓缩浸提液。经浓缩后浸提液中番茄红素的含量达到75mg/100ml。
(七)将上步中的闪蒸浸提液在45℃、8000Pa压力下真空浓缩,制成番茄红素含量为3.8%番茄红素油树脂375g。
权利要求
1.番茄酱制取结晶番茄红素及/或番茄红素油树脂的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如下步骤(一)用水提取番茄酱中水溶性成份,或将番茄酱生产过程中从打浆机中排出的番茄皮渣,采用旋液分离法将番茄皮和番茄籽分离,并将番茄皮干燥得到干番茄皮;(二)分离出水提番茄酱时的番茄清汁得到番茄酱渣;(三)步骤(二)中得到的番茄酱渣经碱洗、水洗的脱脂处理后干燥粉碎;(四)以有机溶剂浸提由步骤(三)得到的番茄粉或步骤(一)得到的干番茄皮中的番茄红素;(五)滤出溶有番茄红素的浸提液;(六)浸提液经闪蒸浓缩,降温使番茄红素结晶;(七)分离并干燥番茄红素结晶,制成番茄红素含量大于10%的番茄红素结晶产品,已滤去结晶番茄红素但仍含有未结晶番茄红素的浸提液经真空浓缩制成番茄红素含量大于2%番茄红素油树脂产品,或者不分离番茄红素结晶直接真空浓缩制成番茄红素含量大于2%番茄红素油树脂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番茄酱是将鲜番茄打浆、分离皮籽、浓缩后的产品,其浓缩比为3~8∶1,番茄红素含量为40~70mg/100g;番茄皮渣是番茄酱生产过程中从打浆机中所分离出来的下脚料,它是采用旋液分离法将番茄皮和番茄籽分离,番茄皮用传统干燥设备或带式干燥设备干燥,获取含水量为1~8%干番茄皮,其番茄红素的含量为35mg/100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一)、(二)中,是向番茄酱中加水、加热至20~70℃,离心脱去水及水溶性物质,得到含水量为80%-90%的湿番茄酱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三)中是向番茄酱渣中加入1~3倍量的0.1~5%氢氧化钠或碳酸钠碱液,在20~70℃保温5~30min,脱去酱渣中的各种脂类,用清水冲洗及离心脱水2~3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三)中番茄酱渣经碱洗、水洗的脱脂处理后的干燥是采用浆叶式干燥设备先将含水80-90%的湿番茄渣干燥到含水量为60%-75%,再采用带式干式干燥设备,在50~80℃干燥0.1~1h,将湿番茄酱渣干燥到含水量为3.0~12.0%,此时番茄红素含量为150~360mg/100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三)中干燥番茄酱渣或干燥番茄皮的操作是包括粉碎、筛分,粉碎物料粒度控制在20~60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四)中所采用的有机浸取溶剂是酒精、溶剂汽油、乙酸乙酯、乙醚、石油醚、己烷、丙酮等有机溶剂作为番茄红素的浸取溶剂,分2~7级进行多级浸取、逆向操作浸提物料中的番茄红素,溶剂原料比为1.0~5.0∶1,温度30~75℃,单次浸提时间为10~60min,物料搅拌浆叶的转速为1~20转/分钟;浸取过程中,可采用惰性气体保护也可以不用,用惰性气体保护时,先将浸提罐抽空,再充入氮气或二氧化碳惰性气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六)的浸提液是在200~2000Pa压力下闪蒸浓缩,除去大于2/3的有机溶剂,浸提液浓缩至番茄红素含量大于150mg/100ml,温度降至-25~-10℃,结晶0.5~5小时,使浓缩提取液中大于60%的番茄红素结晶析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七)中分离并干燥番茄红素晶体,是采用小于1000Pa的真空度使晶体干燥,得到番茄红素含量不低于10%的番茄红素结晶制品,已滤去结晶番茄红素但仍含有未结晶番茄红素的浸提液,在0~50℃的温度下,采用200~2000Pa压力蒸发浓缩,得到番茄红素含量大于2%的油树脂产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步骤(五)所剩被有机溶剂浸提过的番茄酱渣或番茄皮经真空回收溶剂并干燥后制成作为生产膳食纤维的原料,用其重量1~5倍0.1%氢氧化钠在40~80℃处理1~3小时,用1~5倍0.1%盐酸进行中和,用水反复冲洗,离心脱水,40~80℃烘干,粉碎过100目筛,即可成为膳食纤维产品。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以番茄酱为主要原料,工业化生产番茄红素含量大于10%的番茄红素结晶及/或番茄红素含量大于2%的番茄红素油树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用水提取番茄酱中的水溶性成份;②分离出番茄清汁得到番茄酱渣;③番茄酱渣经碱洗、水洗、干燥粉碎;④以有机溶剂浸提番茄红素;⑤滤出溶有番茄红素的浸提液;⑥浸提液经闪蒸浓缩,降温使番茄红素结晶;⑦分离并干燥番茄红素晶体,制成一种番茄红素含量大于10%的番茄红素结晶产品。利用本发明可实现全年度不受限制地工业化生产番茄红素。
文档编号C09B61/00GK1298904SQ0012822
公开日2001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18日
发明者文刚, 胡光, 李新, 陈华 申请人:新疆生命红科技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