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管涂衬插口和承口用充气胶胎堵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1965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铸管涂衬插口和承口用充气胶胎堵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讲公开了一种用于铸铁管内壁涂衬加工时,插口及承口端面成型专用的密封堵头。
现有技术在铸管内壁的涂衬过程中,必须在两端的承口和插口处同时固定堵头密封,以防止填入铸管内的涂衬料浆因高速旋转而外溢。目前使用于铸管插口和承口端的密封堵头结构,由金属圆环骨架和紧固于其中的环形充气胶胎构成,使用时将之套入或塞入铸铁管的插口和承口充气即可。由于该插口和承口密封堵头结构上的缺陷,在充气胶胎中充足气后,堵头整体将会向外发生位移,铸铁管高速成旋转时,容易发生脱落,有危及职工安全之险。另外,由于金属圆环骨架的成型面直接贴于铸管的插口或承口端,则存在着堵头整体向外位移而造成成型面效果和密封效果差的缺陷。申请号为ZL99228143.1的专利则公开了一种全胶无骨架式充气胶囊。其中,用于铸铁管插口的充气胶囊堵头的带充气胶囊由整体塑性材料构成,充气胶囊充气后,其紧固密封面不会产生多大的紧箍力,因此使用时更容易脱落,起不到密封插口的作用。另外,本申请人于2004年4月9日,提交了发明名称为“一种铸管涂衬插口用充气胶胎堵头”、申请号为“200420048080.X的专利申请,该专利技术在充气胶胎与铸铁管轴向接触面平滑,充气胶胎膨胀后,虽然产生的径向紧箍力大,但仍存在着产生的轴向拉力小,铸管高速旋转时,堵头容易脱落的缺陷。
实用新型的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既能产生径向紧箍力又能够产生轴向拉力的同插口端面密封效果好的铸管涂衬插口用充气胶胎堵头。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同样既能产生径向紧箍力又能够产生轴向拉力的同承口端面密封效果好、并与插口用充气胶胎堵头同时配套使用的铸管涂衬承口用充气胶胎堵头。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第一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铸管涂衬插口用充气胶胎堵头,其结构包括有带充气嘴的充气胶胎、贴面紧固于外侧并带有挡泥环的金属壳体、该金属壳体内侧面衬帖的密封层以及同所述的充气胶胎间形成的行腔,在所述的充气胶胎与铸管相贴的壁上带有弧形凹环。
其附加技术特征包括所述的弧形凹环位于充气胶胎径向中线外侧;所述的充气胶胎的轴向外壁为外凸形;在所述的充气胶胎轴向里壁面有凸形环;在所述的挡泥环外侧端角壁上嵌有金属环;在所述的金属壳体上有凹陷的充气嘴出口,所树充气胶胎的充气嘴长度小于充气嘴出口到充气胶胎的距离。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第二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铸管涂衬承口用充气胶胎堵头,其结构包括有带充气嘴的充气胶胎、贴面紧固于内侧并带有挡泥环的金属骨架,在所述的充气胶胎与铸管相贴的壁上带有弧形凹环。
另外所述的弧形凹环位于充气胶胎径向中线内侧;所述的金属骨架的顶部为环状,其内侧面衬帖有成型环。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成套使用的铸管涂衬插口和承口用充气胶胎堵头,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由于构成堵头的充气胶胎与铸管相贴的壁面上有一个弧形凹环,故充气胶胎中充气后,在金属壳体(或骨架)环形壁的作用下充气胶胎的凹环会更容易沿轴向向内扩张,并拉动金属壳体(或骨架)带动衬贴于其内侧面上密封成型面轴向内移,从而使得充气胶胎堵头的成形面同铸管插口或承口的贴合更加牢固;其二由于插口用堵头的胶胎的轴向外壁为外凸形,更便于充气胶胎与金属壳体的分离拆装;其三由于插口用堵头的充气胶胎的轴向里壁面带有凸形环,在充气胶胎充气后产生轴向位移,使得该凸形环与挡泥环的端部贴紧,实现了胶胎堵头的二次封闭,弥补了因铸管端部缺陷导致与挡泥环内衬面密封不严的问题;其四,由于在金属壳体上开有充气嘴出口,充气嘴于金属壳体内陷中,防止因铸管高速旋转易导致充气嘴损坏的问题。


图1为套入铸铁管插口端的充气胶胎堵头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塞入铸铁管承口端的充气胶胎堵头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铸管涂衬插口和承口用充气胶胎堵头的结构和使用原理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为套入铸铁管插口1端的一种铸管涂衬插口用充气胶胎堵头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其结构包括有带有充气嘴6的充气胶胎2,在充气胶胎2和贴面紧固于外侧并有带有挡泥环4的金属壳体5,该金属壳体的内侧面衬贴有一层与挡泥环4构成一体的由软材料(如塑料、橡胶)构成的密封层7(该密封层也是其衬层17端面的成型面),其中金属壳体与充气胶胎间形成一行腔14,在充气胶胎与铸铁管相贴的壁上有一个弧形凹环8,该弧形凹环位于充气胶胎2轴向中心线外侧,使得在充气胶胎充气后,既产生铸管径向压力,又产生铸管轴向拉力。并方便该相贴的壁3的轴向变形,使得胶胎整体的轴向移动更容易。
在该充气胶胎堵头的结构中,胶胎的寿命短于金属壳体的寿命,一个金属壳体需要4-5条胶胎配套。为了便于充气胶胎2的拆装,将充气胶胎2的轴向外壁9设计为外凸形。
在与铸管口相贴处的充气胶胎2的轴向里壁面10上带有凸形环12。充气胶胎充气后,凸形环12与挡泥环4的端角贴紧,起到了胶胎堵头的二次密封作用,解决了由于铸管端口缺陷而导致密封面与铸管口不密闭的作用。
为了使挡泥环4的端角与凸形环12贴紧,实现对铸管端部的二次密封,在挡泥环4的端角镶嵌有金属环13。
为了防止铸管旋转时损坏充气嘴6,在金属壳体5上有一内陷11并开有充气嘴出口,充气嘴6的长度小于充气嘴出口到充气胶胎的距离,充气嘴6被金属壳体5的内陷11所保护。这样,既保证了充气方便,又可防止了充气嘴6的损坏,延长了充气胶胎的使用寿命。
如图2所示为塞入铸铁管承口15端的一种铸管涂衬承口用充气胶胎堵头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其结构包括有带有充气嘴6的充气胶胎2,在充气胶胎2和贴面紧固于外侧并有带有挡泥环4的金属骨架16,该金属骨架的内侧面衬贴有一层与之构成一体的由软材料(如塑料、橡胶)构成的密封层7(同样该密封层也是其衬层17端面的成型面),其中充气胶胎与铸铁管相贴的壁上有一个弧形凹环8,该弧形凹环位于充气胶胎2轴向中心线内侧,使得在充气胶胎充气后,同样既产生铸管径向压力,又产生铸管轴向拉力。并方便该相贴的壁3的轴向变形,使得胶胎整体的轴向移动更容易。另外为了使用上的方便,金属骨架的顶部设计为环状18,密封面(即成型环)则衬贴于其内侧面。
权利要求1.铸管涂衬插口用充气胶胎堵头,其结构包括有带充气嘴的充气胶胎、贴面紧固于外侧并带有挡泥环的金属壳体、该金属壳体内侧面衬帖的密封层以及同所述的充气胶胎间形成的行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充气胶胎与铸管相贴的壁上带有弧形凹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管涂衬插口用充气胶胎堵头,其特征为所述的弧形凹环位于充气胶胎径向中线外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管涂衬插口用充气胶胎堵头,其特征为所述的充气胶胎的轴向外壁为外凸形。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铸管涂衬插口用充气胶胎堵头,其特征为在所述的充气胶胎轴向里壁面有凸形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铸管涂衬插口用充气胶胎堵头,其特征为在所述的挡泥环外侧端角壁上嵌有金属环。
6.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铸管涂衬插口用充气胶胎堵头,其特征为在所述的金属壳体上有凹陷的充气嘴出口,所树充气胶胎的充气嘴长度小于充气嘴出口到充气胶胎的距离。
7.铸管涂衬承口用充气胶胎堵头,其结构包括有带充气嘴的充气胶胎、贴面紧固于内侧并带有挡泥环的金属骨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充气胶胎与铸管相贴的壁上带有弧形凹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铸管涂衬承口用充气胶胎堵头,其特征为所述的弧形凹环位于充气胶胎径向中线内侧。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铸管涂衬承口用充气胶胎堵头,其特征为所述的金属骨架的顶部为环状,其内侧面衬帖有成型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铸管涂衬插口和承口用充气胶胎堵头。其主要技术方案为包括有带有充气嘴的充气胶胎、贴面紧固的金属壳体(或骨架)、在充气胶胎与铸铁管相贴的壁上有一个弧形凹环。使用时,将之套入铸管的插口或塞入承口端,充气嘴充气后,充气胶胎径向膨胀产生紧箍力,还产生了轴向膨胀推力,使得由衬贴于金属壳体(或骨架)、上的成型密封面与充气胶胎构成的堵头同插口或承口贴合的更加紧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充气胶胎的堵头由于不能产生轴向推力而与铸管插口和承口紧箍不牢、密封性能差、使用易脱落的问题。该堵头为同时配套适用于铸铁管内壁涂衬用的插口和承口模具。
文档编号B05C11/00GK2732366SQ200520007990
公开日2005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2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1日
发明者井朝纲 申请人:井朝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