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内联螺线管致动热熔胶分配阀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6770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内联螺线管致动热熔胶分配阀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分配阀组件,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新的且改进的双内联螺 旋管致动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分配阀组件,其通过一对相对布置的内联电磁 螺线管组件致动,所述对内联电磁螺线管组件分别并且交替作用在一对固定安 装在阀杆上的电枢上,阀部件固定安装在阀杆上,以快速且准确地控制阀杆及 固定到其上的阀部件的往复运动,从而快速且准确地使阀部件在其移开或打开 位置和其固定或闭合位置之间移动,以使分配阀组件可通过热熔胶或其他热塑 性材料分配喷嘴控制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性材料的分配。巻簧也将阀杆和阀部件 朝向固定或闭合位置偏置,以当两个电磁螺线管组件都去磁时,巻簧将阔部件 保持在其阀座上固定或闭合位置。另外,电枢关于电磁螺线管组件的位置可准 确调节,并且可准确调节阀杆和阀部件在各自固定或闭合位置及移开或打开位 置之间的来回运动,以有效地优化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性材料分配阀组件的操作 循环。
背景技术
传统的热熔胶分配阀组件当然是本领域的公知技术。2001年11月13日 授予Bolyard, Jr.等人的美国专利6, 315, 168中公开了 一种气动控制的热熔 胶分配阀组件的一个示例。虽然从操作方面看该分配阔组件非常令人满意,但 是需要用于热熔胶的特殊的密封筒并且需要控制气流。此外,控制阀组件需要 进行特定的维护程序,并且整个组装是嘈杂的。电磁螺线管控制的分配岡组件 实际上也是公知技术,但是其具有几个不同的操作缺陷。例如, 一种类型的传 统电磁螺线管控制分配阀组件包括用于将分配阀组件从其固定或闭合位置移 动到其移开或打开位置的单个电磁螺线管组件的使用,同时巻簧机构用于将分
配阀组件从其移开或打开位置移动回到其固定或闭合位置。但是,如可容易理 解,由于几个原因,将巻簧机构作为用于实现分配阀组件从其移开或打开位置 回到其固定或闭合位置的返回移动或运动的唯一的装置存在问题。
例如,为了确保分配阀组件从其移开或打开位置回到其固定或闭合位置的 运动实际上以相对快速且反应迅速的方式实现,为了依次确保热熔胶材料从可 操作地与分配阀组件连接的喷嘴部分的排出或分配在基本上精确的时间点终 止而不会出现热熔胶材料拉丝,巻簧机构的偏置力必需非常大或相当大。但是 相反地,如果巻簧机构确实实际上具有沿阀固定或闭合方向的相当大的偏置 力,则分配阀组件的往复移动或运动将相对緩慢,因为分配阀组件的运动或往 复移动必须克服巻簧机构的相当大的偏置力。可选地,单个的电磁螺线管组件 必须制成尺寸相对大,来产生可简单地、容易地且快速地克服巻簧机构的前述 相当大的偏置力的相当大的电磁力,以当球阀从其固定或闭合位置移动到其移 开或打开位置时确保阀杆和安装其上的球阀精确且快速地往复移动或运动。
因此在本领域中存在对一种新的且改进的螺线管致动热熔胶或其他热塑 材料分配阀组件的需要,其中,可有效地克服传统的现有技术的螺线管致动热 熔胶分配阀组件的操作缺点特性。更具体地,本领域中存在对一种新的且改进 的螺线管致动热熔胶分配阀组件的需要,其中,阀杆和安装其上的球阀从固定 或闭合位置到移开或打开位置以及从移开或打开位置到固定或闭合位置的运 动或往复移动可准确地且快速地实现而不需要用于产生相对大的阀闭合偏置 力的相对大的巻簧机构,并且也不需要用于产生相对大的阀打开力的相对大的 电磁螺线管组件,所述相对大的阀打开力用于有效克服相对大的巻簧机构的相 对大的阀闭合偏置力。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教导和原理,通过提供一种新的且改进的双内联螺线管致动 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分配阀组件实现前述和其他目的,所述新的且改进的双 内联螺线管致动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分配阀组件通过一对相对布置的内联 电磁螺线管组件致动,所述电》兹螺线管组件分别并且交替地作用在一对固定安 装在阀杆上的电枢上,阀部件固定安装在阀杆上。以这种方式,所述对电磁螺 线管组件可快速且准确地控制阀杆和固定到其的阀部件的往复运动,以快速且 准确地使所述阀部件在其移开或打开位置和其固定且闭合位置之间移动,以使 分配阀组件可通过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分配喷嘴控制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 料的排出。巻簧也将阀杆和阀部件朝向所述固定且闭合位置偏置,以当两个电磁螺线 管组件都去磁时,所述巻簧恰好足够强来简单地将阀部件保持在其在阀座上的 固定且闭合位置。但是,巻簧机构的偏置力相对较小,因为其没有与所述阀杆 和所述阀部件从所述移开或打开位置到所述固定或闭合位置的运动结合有效 使用,从而当所述阀部件从其固定或闭合位置移动到其移开或打开位置时不会 不利地影响电枢和阀杆的运动。另夕卜,电枢相对于电磁螺线管组件的位置可准 确地调节,阀杆和阀部件在各固定或闭合位置和移开或打开位置之间的行程运 动可准确调节,以有效地优化热熔胶材料或其他热塑材料分配阀组件的操作循 环。


当结合附图考虑时,本发明的各种其他特征和伴随的优点从下面的详细描 述中将更充分地理解,附图中,贯穿几个视图的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 应的部件,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原理和教导构造的一种新的且改进的双内联螺线管致 动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分配阀组件的第 一 实施例的立体视图,并且显示了处 于其装配状态的新的且改进的双内联螺线管致动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分配 阀组件。
图2是如图1中示出的新的且改进的双内联螺线管致动热熔胶或其他热塑 材料分配阀组件的分解立体视图,并且显示了其各配合的组成部件;
图3是如图1中示出的并且沿图1的3-3线截取的新的且改进的双内联 螺线管致动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分配阀组件的剖视图4是如图1中示出的并且沿图1的4-4线截取的新的且改进的双内联 螺线管致动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分配阀组件的剖视图,其中,分配阀示出在 其固定或闭合位置;
图5是类似于图4的、局部放大剖视图,但是其中,盖部件已经去除,并 且分配阀在其移开或打开位置示出,以示出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在分配阀组 件内从入口端到分配喷嘴的流动;
图6是类似于图5的、局部放大剖视图,但是其中,分配阀再次在其固定 或闭合位置示出;和
图7是类似于图5的、局部剖视图,但是其中示出根据本发明原理和教导 构造的新的且改进的双内联螺线管致动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分配阀组件的 第二实施例。
具体实施例方式
现在参照附图,更具体地首先参照其图1, 2和4,公开了根据本发明原
理和教导构造的新的且改进的双内联螺线管致动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分配
阀组件,并且总体由附图标记100标示。更具体地,可看到,新的且改进的双 内联螺线管致动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分配阀组件100包括壳体102,其中适 于安装一对相对布置的电^t螺线管组件104, 106,以有效地围绕双内联螺线 管致动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分配阀组件100的纵轴108环状布置。如图2 和4最佳示出,壳体102设置有一对相对布置的台阶孔110, 112,其沿轴向 向里从一对相对布置的外端面或壁部件114, 116延伸到壳体102中,并且应 理解,电》兹螺线管组件104, 106的主要部分适于布置在前述形成在壳体102 中的台阶孔110, 112中。如图4最佳示出,虽然每一个电磁螺线管组件104, 106有效地包括三件结构,但是可能每一个电磁螺线管组件104, 106还可有 效包括两件结构,如将在后文简要讨论。
更具体地,可看出,例如,电磁螺线管组件104包括径向内部轴向延伸的 环状或管状中心部118; —体连接到径向内部轴向延伸的环状中心部118的径 向向外延伸的环状凸缘部120,;和径向外部环状盖部件122,围绕径向内部轴
盖所述两者,以与径向内部轴向延伸的环状中心部118和径向向外延伸的环状 凸缘部120—起形成环状室124,所述环状室124在其一个端部上开放,其中 布置环状电磁线圈126。以类似的方式,电磁螺线管组件106包括径向内部轴 向延伸的环状中心部128; —体连接到径向内部轴向延伸的环状中心部128的 径向向外延伸的环状凸缘部130,;和径向外部环状盖部件132,其围绕径向内 部轴向延伸的环状或管状中心部128和径向向外延伸的环状凸缘部130布置, 并且有效覆盖所述两者,以与径向内部轴向延伸的环状中心部128和径向向外 延伸的环状凸缘部130—起形成环状室134,所述环状室134在其一个端部上 开放,其中布置环状电》兹线圈136。电磁线圈126, 136封装在环状室124, 134
中,以有效密封电;兹线圈126, 136,防止任何热熔胶材料进入,并且可看出,
电磁线圈126, 136的自由端部或末端部件138, 140径向延伸穿过分别形成在 环状盖部件122, 132中的第一槽142, 144,并且穿过分别形成在阀组件壳体 102的上壁部件150中的第二槽146, 148。
可选地,电;f兹线圈126, 136的自由端部或末端部件138, 140可首先沿轴 向然后沿径向设置线路。盖部件152具有与其一体形成并且适于电连接到电源 和控制器155上的直立电连接器154,所述盖部件152适于不仅牢固地通过一 对螺栓紧固件156固定到壳体顶上,而且螺栓紧固件156确保整个热熔胶或其 他热塑材料分配阀组件100固定在未示出的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供给装置 顶上,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从所述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供给装置供应到热 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分配阀组件100,如将在后文更全面公开。还可看到,盖 部件152具有形成其中的内部管道158,在所述管道158中可设置将电磁线圏 126, 136的所述对自由端部或末端部件138, 140相互连接到电连接器154的 电配线的路径。如所指出的,代替相对于环状盖部件122, 132为单独结构件 的中心部118, 128,其中所述中心部118, 128将例如为压装或以其他方式结 合到环状盖部件122, 132,中心部118, 128和环状盖部件122, 132可分别 制造为单个整体部件。
进一步继续,并且关于电磁螺线管组件104, 106在壳体102的台阶孔110, 112中的实际安装,可看到,台阶孔110, 112分别设置有环状扩孔区160, 162, 其沿轴向向里从所述对相对布置的外端面或壁部件114, 116延伸到壳体102 中,以形成径向延伸的环状脊部164, 166,并且以相应的方式,环状盖部件 122, 132也具有台阶结构,以分别形成环状肩部168, 170,其适于接合前述 壳体扩孔区160, 162的环状脊部164, 166。以这种方式,如从图4最佳示出 的,当电磁螺线管组件104, 106插入热熔胶分配阀组件壳体102中时,其将 精确地位于或定位在壳体102中。继续,为了牢固地将电磁螺线管组件104, 106保持在壳体102的孔110, 112中, 一对端板172, 174适于接合电磁螺线 管组件104, 106的径向向外延伸的凸缘部120, 130,端板172, 174通过多 个螺栓紧固件176, 178固定到壳体102的端面或壁部件114, 116上。另外, 还看到,每一个端^反172, 174具有形成其中的中心孔180, 182,以允许电f兹
螺线管组件104, 106的轴向向外延伸的管状或环状部184, 186分别从其伸出, 如图2和4最佳示出。可选地,端板172、径向向外延伸的凸缘部120和环状 盖部件122可包括一体或单件结构,并且类似地,端板174、径向向外延伸的 凸缘部130和环状盖部件132可包括一体或单件结构。
更具体地,可看到,电》兹螺线管组件104的环状部184的自由端部或远环 状端部如在188处设置有内螺紋,并且管状或环状阀座部件l卯如在192处设 置有外螺紋。阀座部件190包括阀座194,并且孔196i殳置在阀座部件190外 端面中,用于容纳例如活动扳手或类似旋转工具,来有效调节阀座部件190 在电磁螺线管组件104的环状部184中的轴向位置。另外,防松螺母198也螺 紋接合在间座部件l卯的外螺紋部192上,并且适于接合电磁螺线管组件104 的环状部184的外环状端面,以牢固地将阀座部件l卯相对于电^f兹螺线管组件 104锁定在特定的轴向调节位置。以类似的方式,可看到,环状部186的自由 端部或远环状端部在200处设置内螺紋,并且阀4亍程调节止动部件202在204 处设置外螺紋。孔206设置在阔行程调节止动部件202的外端面中,用于容纳 例如活动扳手或类似旋转工具,以有效地调节阀行程调节止动部件202在电磁 螺线管组件106的环状部186中的轴向位置,并且防松螺母208也螺紋接合在 阀行程调节部件202的外螺紋部204上,以接合电磁螺线管组件106的环状部 186的外环状端面,并且由此牢固地将阀行程调节止动部件202相对于电磁闹 螺线管组件106锁定在特定的轴向调节位置。
进一步继续,阀座部件190设置有轴向延伸孔210,并且分配喷嘴212适 于通过内螺紋防松螺母214固定安装在阀座部件190上,内螺紋防松螺母214 螺紋接合在阀座部件190的外螺紋部192上。可选地,分配喷嘴212和阀座部 件190可包括单件一体结构,由此可有效消除防松螺母214。球阀216—体安 装在阀杆218的向前或下游端部上,并且可看到,阀杆218在阀座部件190 和电磁螺线管组件104的环状或管状部118中沿轴向延伸。还可看到,阀杆 218的向后或上游端部设置有外螺紋,并且分别布置在形成在壳体102中的一 对径向定向环状室228, 230中的一对径向向外延伸的环状电枢224, 226设置 有内螺紋,以在220, 222处螺紋接合在阀杆218的上游或向后端部上。当然 可应用其他方式来将电枢224, 226牢固地固定在阀杆218上,例如通过压装 或类似方式。进一步地,还可看到,阀杆218的向后或上游端部为管状,阀行
程调节止动部件202的向前端部也为管状,并且以这种方式,巻簧232能够容 纳在这两个结构或部件内。应注意到,代替布置在阀杆218上的轴向分离的环 状电枢224, 226,可使用具有例如基本上H状横截面结构的单个环状电枢, 并且其牢固地固定到阀杆218上,或者进一步可选地,电枢224, 226可包括 单独的部件,但是不需要必需在阀杆218上沿轴向间隔开。
当在下面描述新的且改进的双内联螺线管致动热熔胶或其他热塑分配阀 组件100的完整的循环操作时,应意识到,在电磁螺线管组件104的电磁线圈 126通电时,电枢224将被磁吸引向电磁线圈126 ,以有效地向左移动阀杆218 , 如图4中所示,由此球阀216将坐在阀座194上。可选地,当电》兹螺线管组件 106的电磁线圈136通电时,电枢226将被磁吸引向电磁线圈136,以有效地 将阀杆218向右移动,如图4中所示,抵抗巻簧232的偏置力,巻簧232将压 缩在阀杆218和阀行程调节止动部件202之间,由此球阀216将从阀座194 移开。随后,当电磁螺线管组件106的电磁线圈136去磁时,并且电磁螺线管 组件104的电》兹线圈126再通电时,球阀216将再次坐在阀座194上,并且进 一步地,在电磁螺线管组件104的电磁线圈126去磁时,巻簧232足够强来保 持球阀216坐在阀座194上。因此可理解,当使用电磁线圈126, 136来确保 阀杆218和球阀216关于固定且闭合位置和移开或打开位置快速且迅速往复运 动时,电磁线圈126不需要通电来将球阀216保持在其固定或闭合位置。应注 意到,前述用于电万兹螺线 管组件104, 106的通电、去^t和再通电才喿作循环当 然通过前述电源和控制器155控制。
继续参照图4,并且附加参照图5和6,应意识到,当新的且改进的双内 联螺线管致动热熔胶分配阀组件IOO最初装配时,如在图4和6中示出的,第 一和第二预定间隙或间距234, 236分别形成在电^t螺线管组件104的右端面 部和电枢224之间,和电磁螺线管组件106的左端面部和电枢226之间,而第 三预定间隙或间距238形成在阀杆218的向后或上游端部和阀行程调节止动部 件202的向前端部之间。更具体地,第一和第二预定间隙或间距234, 236可 在例如0.008-0.030英寸(0.008-0.030")范围内,而第三预定间隙或间距238 可在例如0.008-0.015英寸(0.008-0.015")范围内。
但是,当球阀216实际上如图4和6中所示坐在阀座194上时,优选例如 第一预定间隙234将约为0.009英寸(0.009"),第二预定间隙236将约为0.017 英寸(0.017"),并且有效地限定阀杆218和球阀216关于阀座194的运动行程 的第三预定间隙238将约为0.008英寸(0.008")。如图5中所示,当电;兹螺线 管组件106的电磁线圈136通电来有效地将电枢226磁吸引到其上并且由此将 球阀216从其固定或闭合位置移开到其移开或打开位置时,第一预定间隙或间 距234现在将约为0.017英寸(0.017"),第二预定间隙或间距236现在将约为 0.009英寸(0.009"),并且第三预定间隙或间距238现在将约为零,结果阀杆 218的右端面部分设置成接触或邻接阀行程调节止动部件202的左端面部分。
前述预定间隙或间距234, 236, 238实际上可考虑到各种已知参数的因素 来精确限定。例如,由于已知电磁螺线管组件104在壳体102中的精确位置, 并且已知左电枢224通过螺紋设置在阀杆218向后或上游端部上的精确位置, 并且还已知形成在电^兹螺线管组件104的环状部184的内螺紋部188和环状阀 座部件190的外螺紋部192之间的螺紋的螺距,因此可精确调节环状阀座部件 190在电磁螺线管组件104中的的轴向位置。因此,可预先确定球阀216在阀 座194上的布置和具有固定到其上的电枢224的阀杆218的布置,从而实际上 预定第一间隙或间距234。以类似的方式,由于右电枢226于是通过螺纟丈设置 在阀杆218的向后或上游端部上的精确位置处,并且由于电磁螺线管组件106 在壳体102中的位置已知、预定或精确设置,因此第二间隙或间距236同样精 确预定。而且,由于形成在电^t螺线管组件106的环状部186的环状端部的内 螺紋部200和阀行程调节止动部件202的外螺紋部204之间的螺距也已知,因 此阀行程调节止动部件202在电磁螺线管組件106中的轴向位置可精确调节, 以限定第三间距或间隙238,并且由此限定阀杆218和球阀216在其固定或闭 合位置和其移开或打开位置之间的运动行程。
现在参照图3, 5和6,应回忆起热熔胶分配阀组件100适于通过螺栓紧 固件156牢固地固定到未显示的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供给装置的顶上,以使 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可供到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分配阀组件100中。因 此,可看到,底壁部件240设置有基本上中心设置的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入 口供给端或通道242,其垂直向上延伸到壳体102中,并且第一上部及第二下
部弓形构造的通道244, 246形成在壳体102中,以分别介于壳体102的上壁 部件150和阀杆218的向后或上游端部之间和壳体102的下壁部件240和阀杆 218的向后或上游端部之间。另夕卜,还可看到,上部和下部弓形构造的通道244, 246具有预定轴向范围,以将其中布置电枢224, 226的流体室228, 230流体 相互连接,而且,环状通道248形成在壳体102中,以围绕阀杆218的向后或 上游端部环状布置。
作为入口供给端或通道242的有效向里的延伸部的辅助流体通道250,252 也设置在壳体102中,以分别将下部弓形通道246流体相互连接到环状通道 248,将环状通道248流体相互连接到上部弓形通道244。而且,可看到,电 枢224设置有多个沿圆周间隔开的轴向定向的孔254和形成在电枢224朝向电 磁螺线管组件104布置的面中的环状杯形或凹入部256,以使电枢224的环状 部256与电; 兹线圈126有效地径向对准。以类似的方式,电枢226设置有多个
布置的面中的环状杯形或凹入部260,以使电枢226的环状部260与电磁线圈 136有效地径向对准。以这种方式,可意识到,由于i殳置了各种流体通道242 -250以及电枢224, 226的孔254, 258和凹入部256, 260,因此引入或供给 的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可快速流到室228, 230的所有部分,来完全填充室 228, 230,由此分别布置在室228, 230中的电枢224, 226将完全浸没在热熔 胶或其他热塑材料中。
进一步继续,并且仍然参照图5和6,还可看到,由于前述的结构包括每 一个电磁螺线管组件104, 106、每一个电磁电枢224, 226和电枢224, 226 关于电磁螺线管组件104, 106相对设置,因此形成在电^ 兹螺线管组件104, 106和电枢224, 226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可容易地领会或理解。更具体地, 可看到,电^l螺线管组件104的径向内部轴向延伸的环状或管状中心部118包 括径向内部环状端面262,还可看到电磁螺线管组件104的径向外部环状盖部 件122包括径向外部环状端面264。以类似的方式,电》兹螺线管组件106的径 向内部轴向延伸的环状或管状中心部128包括径向内部环状端面266,还可看 到电磁螺线管组件106的径向外部环状盖部件132包括径向外部环状端面 268。相应地,可看到,电枢224的径向内部环状部分包括径向内部环状端面
270,并且可看到,电枢224的径向外部环状部包括径向外部环状端面272。 以类似的方式,电枢226的径向内部环状部包括径向内部环状端面274,并且 可看到,电枢226的径向外部环状部包括径向外部环状端面276。
还应注意到,当电》兹螺线管组件104, 106的径向内部轴向延伸的环状或 管状中心部118, 128的径向厚度和其环状端面262, 266的径向厚度大于电磁 螺线管组件104, 106的径向外部环状盖部件122, 132的径向厚度和其环状端 面264, 268的径向厚度时,电^f兹螺线管组件104, 106的径向内部轴向延伸的 环状或管状中心部118, 128和径向外部环状盖部件122, 132的径向厚度尺寸 预选为使径向外部环状盖部件122, 132的径向外部环状端面264, 268的表面 积基本上等于径向内部轴向延伸的环状或管状中心部118, 128的径向内部环 状端面262, 266的表面积。这是因为径向外部环状盖部件122, 132的径向外 部环状端面264, 268相对于径向内部轴向延伸的环状或管状中心部118, 128 的径向内部环状端面262, 266的从热熔胶分配组件100的纵轴108测量的较 大的径向距离,应记得,环形几何体的表面积直接与半径的平方成比例。
类似的表面积特性同样适用于或适合关于电枢224的径向外部环状部的 径向外部环状端面272的电枢224的径向内部环状部的径向内部环状端面 270,并且同样适用于关于电枢226的径向外部环状部的径向外部环状端面276 的电枢226的径向内部环状部的径向内部环状端面274。另外,径向内部轴向 延伸的环状或管状中心部118, 128的径向内部环状端面262, 266的径向厚度 和表面积分别基本上等于电枢224, 226的径向内部环状部的径向内部环状端 面270, 274的径向厚度和表面积,并且类似地,径向外部环状盖部件122, 132的径向外部环状端面264, 268的径向厚度和表面积分别基本上等于电枢 224, 226的径向外部环状部的径向外部环状端面272, 276的径向厚度和表面 积。而且,还应注意到,电枢224, 226包括径向向外成锥形的结构,以使电 枢224, 226的轴向厚度作为整体沿径向向外方向逐渐减小。以这种方式,电 枢224, 226的磁通密度特性在其整个结构上基本恒定。
已经基本上描述了新的且改进的双内联螺线管致动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性 材料分配阀组件100的所有相关结构特性,现在将描述新的且改进的双内联螺 线管致动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分配阀组件100的操作。因此参照图5和6,
可看到,在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分配循环开始之前,新的且改进的双内联螺 线管致动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分配阀组件100的各组成部件处于图6中示出
的其各自位置,即,例如,电磁螺线管组件104, 106的两个电磁线圈126, 136已经去》兹,并且球阀216在巻簧232的偏置力作用下坐在其阀座194上。
当需要开始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分配循环时,电磁螺线管组件106的电 磁线圈136将通电,并且因此由于通过流经例如电磁螺线管组件106的轴向延 伸的环状或管状中心部128、流经间隙236、流经电枢226、返回流经间隙236、 流经径向外部环状盖部件132和流经径向向外延伸的环状凸缘部130的^t通量 流动产生电枢226i"兹吸引到电i兹螺线管组件106,电枢226将向右移动,如图 5和6中所示,由此阀杆218将同样向右移动,^i元巻簧232的偏置力,直到 阀杆218的上游或向后端部与阀行程调节止动部件202的向前端部相遇。由于 阀杆218的向右移动,安装在阀杆218上的球阀216将相对于其阀座194移动 到其移开或打开位置,由此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可从分配喷嘴212排出和分 配,只要电磁螺线管组件106的电磁线圈136保持在其通电状态,则继续这样 的从分配喷嘴212的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的分配操作或循环。
更具体地,如从图5最佳示出,当实际上球阀216已经相对于阀座194 移动到其移开或打开位置时,如前面已经注意到的,通过入口端或通道242 供到新的且改进的双内联螺线管致动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分配阀组件100 的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将流到下部通道246中,并且从那里将本质上分流为 三股流体流。第一流体流将进入室228的下端部,围绕电枢224的下端部流动, 并且进入间隙234的下端部。第二流体流将继续向上流经流体通道250, 248, 252, 244,并且将依次分流,以不仅进入室228的上端部来围绕电枢224的上 端部流动,还流经形成在电枢224中形成的孔254,以进入间隙234的上端部, 而且除此之外还将流入室230的上端部。第三流体流将进入室230的下端部, 以不仅围绕电枢226的下端部流动,而且除此之外将流入形成在电枢226中的 孔258,以进入电枢226的杯形凹部260和间隙236的下端部。还可看到,阀 行程调节止动部件202的向前端部具有分流结构,如图2最佳示出,由此多个 沿圆周间隔开的轴向延伸突出部278还在其间形成沿圓周间隔开的槽280,所 述突出部278有效地形成凹入室,巻簧232的后端部位于其中。 另外,还可看到,阀杆218的巻簧232的向前端部坐在其中的部分"i殳置有 多个沿圆周间隔开的孔282。因此,还可意识到,布置在间隙236中的热熔胶 或其他热塑材料可进入形成在阀行程调节止动部件202的向前端部中的槽 280,以依次进入巻簧232的内部,然后热熔胶材料或其他热塑材料可从其通 过孔282排出,以进入形成在电;兹螺线管组件104的径向内部中心部118和阀 杆218之间的环状空间284。以类似的方式,布置在间隙234中的热熔胶或其 他热塑材料也将进入环状空间284,由此结合的流体流将朝向分配喷嘴212继 续。最后应注意到,阀杆218的向前端部设置有i^网型结构,由此,这样的虫朱 网结构的多个沿圆周间隔的腿部件286有效地将阀杆218的向前端部支撑在岡 座部件l卯中,并且在阀杆218相对于阀座部件190的往复行程运动过程中引 导所述阀杆218。
形成在腿部件286之间并且在其中布置阀杆218的向前端部的阀座部件 190的内室中的空间288允许前述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的结合的流体流流动 经过空间288 ,并且进入阀座部件190的轴向延伸排出孔210。注意到提供遍 布新的且改进的双内联螺线管致动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分配阀组件100的 结构的各种前述分流流体流防止热熔胶材料或其他热塑材料的停滞,由此依次 有效防止热熔胶材料或其他热塑材料烧焦(char)。还应注意到,多个适当的 密封或0型环部件290, 292, 294, 296布置在螺线管致动热熔胶或其他热塑 材料分配阀组件100中的重要位置处,以有效地防止任何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 料从螺线管致动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分配阀组件100的外部泄漏。
最后,当需要终止特定的热熔胶分配循环或操作时,操作控制器155以有 效终止供到电磁螺线管组件106的电磁线圈136的电源,并且给电磁螺线管 104的电磁线圈126提供电源。电枢224将因此被磁吸引向电磁螺线管组件 104,并且具有安装到其上的球阀216的阔杆218将从图5中公开的向右布置 的位置移到图6中公开的向左布置的位置,由此球阀216将从其移开或打开位 置移动到其固定或闭合位置。应注意到,结合电枢224的这样的朝向电磁螺线 管组件104的运动,间隙234将从其前述的例如0.017英寸(0.017"的最大 尺寸有效减小到例如0.009英寸(0.009")的最小尺寸,同时,间隙236将相 应地增加或扩展。还应注意到,由于例如间隙236总是流体连接到环状室230
和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入口供给端242,因此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将倾向 于进入间隙236,由此可消除任何电枢226由于在电枢226和电f兹螺线管106 之间产生的吸力、毛细作用或类似的流体粘附特性保持在其最向右的邻近例如 电磁线圈136的位置的倾向。
而且,在电枢224进行这样的从右到左的运动过程中,布置在间隙234 中的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将有效地挤压或压缩。这样的流体材料的挤压或压 缩有效地产生倾向于停止、减速或阻尼电枢224朝向其最终位置的向左运动的 阻力,以使球阀216布置在其固定或闭合位置。但是,还应注意到,例如环状 杯形凹入部256在电枢224中的设置允许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快速从间隙 234分配,由此电枢224可实际上快速达到其最终位置,并且没有造成球阀216 关于其岡座194的弹回。需要这些控制的运动来实现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分 配的确定的且准确的终止,并且如前述已经注意到的, 一旦供到电磁线圏126 的电源由控制器155停止,则巻簧232将于是保持球阀216坐在其阀座194 上。类似的运动和流体特性当然适于电枢226在其室230中从左到右的运动。 还应注意到,孔254, 258在电枢224, 226中的设置、电枢224, 226的锥形 结构和环状杯形凹入部256, 260在电枢224, 226中的设置,除了其各种前述 操作功能外,还减小了这种电枢结构224, 226的质量,由此在热熔胶或其他 热塑材并+分配4乘作的阀打开和阀闭合循环过程中,可确j呆电枢224, 226的快 速运动。
最后参照图7,公开了根据本发明原理和教导构建的新的且改进的双内联 螺线管致动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分配阀组件的第二实施例,并且总体由附图 标记300标示。应意识到,第二实施例的双内联螺线管致动热熔胶或其他热塑 材料分配阀组件300概念上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双内联螺线管致动热熔胶或 其他热塑材料分配阀组件100,因此出于简明的缘故,省略第二实施例的双内 联螺线管致动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分配阀组件300的详细描述,第二实施例 的双内联螺线管致动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分配阀组件300的描述基本上限 定到第 一和第二实施例的双内联螺线管致动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分配阀组 件100, 300之间的差异。还应注意到,对应于第一实施例的双内联螺线管致 动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分配阀组件100的类似组成部件的第二实施例的双
内联螺线管致动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分配阀组件300的组成部件将由相应
的附图标记标示,只是在300, 400和500系列内。
更具体地,第 一和第二双内联螺线管致动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分配阀组 件100, 300之间的第一结构差异在于,与包括与阀座部件190分离的部件的 分配喷嘴212不同,所有根据包括第一实施例的双内联螺线管致动热熔胶或其 他热塑材料分配阀组件100结构的原理和教导,分配喷嘴212需要防松螺母 214来将其固定在阀座部件190上,而第二实施例的双内联螺线管致动热熔胶 或其他热塑材料分配阀组件300的分配喷嘴412有效地构造为阀座部件390 的一体部分,由此消除单独的防松螺母的需要。另外还可看到,代替作为包括 第一实施例的双内联螺线管致动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分配阀组件100结构 特征的球阀216和在阀座194和分配喷嘴212之间延伸的轴向定向孔210,第 二实施例的双内联螺线管致动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分配阔组件300的阀座 部件3卯的阀座394布置在紧靠分配喷嘴412的上游,并且球阀216有效地通 过圆锥形构造的针阀416代替。因此可意识到,由于设置圆锥形构造的针阀 416来代替球阀216,并且更具体地,考虑到圆锥形构造的针阀416紧靠分配 喷嘴412的上游布置,由此能够消除第一实施例的双内联螺线管致动热熔胶或 其他热塑材料分配阀组件100的轴向定向孔210,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不会 例如堆积在轴向定向孔210中,由此有效防止在圓锥形构造的针阀部件416 运动到其闭合位置后的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的"拉丝,,。
进一步继续,分别包括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双内联螺线管致动热熔胶或其 他热塑材料分配阀组件100, 300的结构之间的另一个主要差异在于,包括阀 行程调节止动部件的结构。更具体地,可回忆出,阀行程调节止动部件202, 如图4和5中示出的第 一 实施例的双内联螺线管致动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分 配阀组件100的特征,包括多个沿圆周间隔的轴向延伸的突出部278,其有效 地形成在凹入室中,巻簧232的后端部坐在所述凹入室中,并且其中,另外的
室230和间隙236的热熔胶或热塑材料的流体流动^各径。相反,才艮据第二实施 例的双内联螺线管致动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分配阀组件300的原理和教导, 消除了轴向延伸的突出部278和多个沿圓周间隔开的槽280,并且圆柱状构造
的管状部478设置在岡4于程调节止动部件402的向前端部上。
可看到,阀行程调节止动部件402的向前延伸的管状部478的轴向长度基 本上大于由阀行程调节止动部件202的轴向延伸的突出部278限定的轴向长 度,并且因此,巻簧432的较大的轴向延伸部分将坐在或容纳在阀行程调节止 动部件402的向前延伸的管状部478的内孔中。另外,可看到,多个,例如三 个沿圆周间隔开的轴向延伸的凹槽480形成在管状部478的外表面部分中,并 且多个,例如三个沿圆周间隔开的径向延伸的孔582形成在阀行程调节止动部 件402中,以分别在其第一端部流体连接到多个轴向延伸的凹槽480。第一轴 向延伸的流体通道584有效地形成在第一轴向延伸孔中,第一轴向延伸孔形成 在阀行程调节止动部件402中,以将多个径向延伸的孔582的第二端部与其中 布置巻簧432的孔流体连接,并且带螺紋的固定螺钉或栓586布置在阀行程调 节止动部件402中,以阻塞其中形成轴向延伸的流体通道584的孔的后端部。 以类似的方式,第二轴向延伸流体通道588有效地限定在形成在阀杆418中的 第二轴向延伸孔中,并且多个沿圆周间隔开的孔482也形成在阀杆418中,以 将第二轴向延伸的流体通道588与有效地围绕阀杆418的环状空间484流体连 接。
以这种方式,当阀杆418及其针阀416已经向后移动到其打开位置时,布 置在间隙436中的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可流经多个轴向延伸的凹槽480,进 入径向延伸的孔582,进入第一轴向延伸的流体通道584,流经巻簧432的内 部,流经第二轴向延伸的流体通道588,经过多个孔482流出,并且进入围绕 阀杆418的环状空间484中,以与其他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流体流有效地结 合,如已经在前面结合第一实施例的双内联螺线管致动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 分配阀组件100描述的,由此这样的流体流可于是引导到形成在阀座部件3卯 的内室488中,以使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可从分配喷嘴412排出。还应说明 的是,第一实施例的双内联螺线管致动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分配阀组件100 的各种0型环部件292, 294, 296的位置或设置已经才艮据第二实施例的双内 联螺线管致动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分配阀组件300的原理和教导重新定位 或设置,如分别在492, 494, 496处示出。
第二实施例的双内耳关螺线管致动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分配阀组件300
和第一实施例的双内联螺线管致动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分配阀组件100的
最后的结构差异在于包括电磁螺线管组件104, 106和结合电磁螺线管组件 104, 106使用的端板172, 174的结构的改进。更具体地,如可从图7看到的,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双内联螺线管致动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分配阀组件300 的结构,代替使用例如关于第一实施例的双内联螺线管致动热熔胶或其他热塑 材料分配阀组件100的图1中示出的单独的径向外部环状盖部件122, 132和 端板172, 174,径向向外延伸的环状凸缘部120, 130已经有效地与端板172, 174结合,以有效地在第二实施例的双内联螺线管致动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 分配阀组件300中形成新的端壁部件590、 592,并且另外可看到,新的端壁 部件590, 592也与径向内部、轴向延伸的环状或管状中心部318, 328和径向 外部环状盖部件或部分322, 332 —体连接,形成单个或单件结构。这样的改 进简化了其中布置电i"兹线圈326, 336的电^"兹螺线管组件304, 306的壳体部分 的整体结构。
因而,可看到,根据本发明的原理和教导,公开了新的且改进的双内联螺 线管致动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分配阀组件,其通过一对相对布置的内联电磁 螺线管组件致动,所述螺线管组件分别且交替地作用在一对固定安装在阀杆上 的电枢上,阀部件固定安装到所述阀杆上。以这种方式,所述对电磁螺线管组 件可快速且准确地控制阀杆和固定到其的阀部件的往复运动,以快速且准确地 在其移开或打开位置及其固定或闭合位置之间移动球阀,以使分配阀组件可通 过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分配喷嘴控制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的排出。巻簧也 将阀杆和阀部件朝向固定且闭合位置偏置,以当两个电磁螺线管组件去磁时, 巻簧恰足够强来简单地将阀部件保持在阀座上其固定或闭合位置。但是,由于 其没有实际上与阔杆和阀部件的从移开或打开位置到固定或闭合位置的运动 结合使用,因此巻簧机构的偏置力相对小,从而当阀部件从其固定或闭合位置 移动到其移开或打开位置时,没有不利地影响电枢和阀杆的运动。另外,电枢 关于电磁螺线管组件的位置可准确地调节,阀杆和阀部件在各固定或闭合位置 和移开或打开位置之间的往复运动也可准确地调节,以有效地优化内联热熔胶 或其他热塑材料分配阀组件的操作循环。
显然,可能根据上述教导进行很多改变和改进。因此应理解,在所附权利 要求的范围内,本发明可以不同于本文具体描述的方式实现。
权利要求
1.一种流体分配阀组件,包括分配喷嘴,用于分配流体;阀座部件,具有形成于其上的阀座;阀装置,关于所述阀座部件可移动地布置在第一闭合位置和第二打开位置之间,用于控制所述流体朝向所述分配喷嘴的流动;第一电磁螺线管组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阀装置,用于当所述第一电磁螺线管组件通电时,相对于所述阀座沿第一方向将所述阀装置移动到所述第一闭合位置,以阻止所述流体从所述分配喷嘴的分配;和第二电磁螺线管组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阀装置,用于当所述第二电磁螺线管组件通电时,相对于所述阀座沿第二相对方向将所述阀装置移动到所述第二打开位置,以允许所述流体从所述分配喷嘴的分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分配阀组件,其中 所述阀装置包括阔杆和安装在所述阀杆下游端部上的用于可操作地关于所述阀座相互作用的阀部件;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电磁螺线管组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阀杆,以使所述阀杆 和安装到其上的所述阀部件以往复运动的形式沿所述第一和第二方向在所述 第一闭合位置和第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分配阀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电》兹螺线管组件包括第一和第二电》兹线圈;并且第一和第二电枢固定安装在所述阀杆上,以当所述第一和第二电磁螺线管组件的所述第 一和第二电磁线圈分别通电时,分别被吸卩1到所述第 一和第二电 磁螺线管组件的所述第一和第二电磁线圈,从而在所述第一闭合位置和第二打 开位置之间移动所述岡杆和安装在所述阀杆上的所述阀部件。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分配阀组件,还包括.-弹簧装置,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阀杆,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朝向所述第一 闭合位置移动所述阀杆和安装在其上的所述阀部件,以当所述第一和第二电石兹 线圈都去磁时,使所述阀部件关于所述阀座保持在所述第 一闭合位置。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体分配阀组件,还包括壳体,所述第一和第二电磁螺线管组件安装其中;和止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壳体中,用于当所述阔杆从所述第一闭合位置移动 到所述第二打开位置时与所述阀杆接合,以限定所述阀杆和安装其上的所述阀 部件在所述第一闭合位置和所述第二打开位置之间的运动行程。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分配阀组件,其中 所述弹簧装置介于所述阀杆和所述止动装置之间。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分配阀组件,其中所述阀座部件以螺紋形式安装在所述壳体的第一端部,以在所述壳体中可 调节地定位所述阀杆和固定安装在所述阀杆上的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枢,由此可 调节地确定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枢之间,和所述第一和第二电磁螺线管组件之间 的间隙。
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分配阀组件,其中所述止动装置以螺紋形式安装在所述壳体的第二端部中,以关于所述阀杆 可调节地定位所述止动装置的端部,由此,可调节地确定所述阀杆和安装在其 上的所述阀部件的所述运动行程。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分配阀组件,还包括流体入口端,形成在所述壳体中,用于将待分配流体供到所述壳体中;和 第一和第二流体室,形成在所述壳体中,并且流体连接到所述流体入口端,以容纳和盛装部分待分配的流体,固定安装在所述阀杆上的所述第一和第二电 枢布置在其中,用于有效地阻尼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枢的往复运动,并且由此阻 尼所述阀杆和安装在其上的所述阀部件的往复运动。
10.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流体分配阀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电; 兹螺线管组件具有第一径向内部环状部,其关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电磁线圈径向向里布置,以由所述第一和第二电磁线圈包围;和第二 径向外部环状部,关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电i"兹线圈径向向外布置,以包围所述第 一和第二电磁线圈;所述第一径向内部和第二径向外部环状部分别具有基本上彼此相等的第 一和第二预定端面面积;并且 所述第 一和第二电枢具有第 一径向内部和第二径向外部环状部,其分别具 有基本上彼此相等的第 一和第二预定端面面积,所述第 一和第二预定端面面积 基本上等于所述第一和第二电磁螺线管组件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径向内部和径 向外部环状部的所述第 一和第二预定端面面积,以使所述第 一和第二电^f兹螺线 管组件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径向内部和径向外部环状部中的^f兹通密度和所述第 一和第二电枢的所述第 一径向内部和第二径向外部环状部中的^"兹通密度基本 上恒定。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流体分配阀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枢包括锥形结构,以使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枢中的磁通密 度在整个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枢上基本上恒定。
12.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流体分配阀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枢包括环状凹部,用于当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枢进行所述往复运动时,分配在所述流体室中的流体。
13.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流体分配阀组件,其中 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枢具有形成在其中的、用于流体连接所述第一和第二室的相对侧的流体孔。
1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体分配阀组件,其中 所述流体分配阀组件包括热熔胶分配阀组件。
1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分配阀组件,其中 所述阀部件包括球阀。
1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分配阀组件,其中 所述阀部件包括圆锥形构造的针阀。
1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分配阀组件,还包括流体入口端,形成在所述壳体中,用于将所述待分配流体供到所述壳体中;和第一和第二流体室,形成在所述壳体中,并且流体连接到所述流体入口端, 以容纳和盛装待分配的部分流体,固定安装在所述阀杆上的所述第一和第二电 枢布置在其中;其中,当所述第一电磁螺线管组件可操作地通电来关于所述阀座沿所述第一方向将所述阀装置移动到所述第一闭合位置时,压力将施加在布置在所述第 一流体室中的所述流体上,以有效地阻尼所述第一电枢的所述运动,从而有效 地防止所述阀部件关于所述阀座弹回。
18.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分配阀组件,还包括流体入口端,形成在所述壳体中,用于将所述待分配流体供到所述壳体中;和第 一和第二流体室,形成在所述壳体中,并且流体连接到所述流体入口端, 以容纳和盛装待分配的所述部分流体,固定安装在所述阀杆上的所述第一和第 二电枢布置在其中,其中,当所述第一电^l螺线管组件可操作地通电来将所述阀装置关于所述 岡座沿所述第 一方向移动到所述第 一闭合位置时,来自所述流体入口端的流体 能进入所述第二流体室,以有效地消除可能产生在所述第二电枢和所述第二电 磁螺线管组件之间的粘附力,从而不会阻止所述第一电枢、所述阀杆和所述阀 部件朝向所述闭合位置的运动。
1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流体分配阀组件,还包括流体入口端,形成在所述壳体中,用于将所述^f寺分配的流体供到所述壳体 中;和多个流体路径,围绕所述阀杆形成,以防止布置在所述壳体中的流体在从 所述分配喷嘴分配之前烧焦。
20. —种结合的热熔胶材料分配系统,包括 热熔胶材料源;和阀组件,用于分配热熔胶材料;所述阀组件包括分配喷嘴,用于分配热熔胶材料;阀座部件,具有形成在 其上的阀座;阀装置,关于所述阀座可移动地布置在第一闭合和第二打开位置 之间,用于控制热熔胶材料朝向所述分配喷嘴的流动;第一电磁螺线管组件, 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阀装置,用于当所述第一电磁螺线管组件通电时将所述阀 装置关于所述阀座沿第一方向移动到所述第一闭合位置,以阻止热熔胶材料从 所述分配喷嘴分配;和第二电磁螺线管组件,可操作地连接到所述阀装置,用 于当所述第二电^t螺线管组件通电时将所述阀装置关于所述阀座沿第二相对 方向移动到所述第二打开位置,以使热熔胶材料从所述分配喷嘴分配。
全文摘要
一种热熔胶或其他热塑材料分配阀组件,包括一对相对布置的电磁螺线管组件,其交替作用在一对固定安装在阀杆上的电枢上,阀部件固定安装在所述阀杆上,以快速且准确地控制阀杆和固定到其上的阀部件在其移开或打开位置和其固定或闭合位置之间的往复运动。卷簧也将阀杆和阀部件朝向固定或闭合位置偏置,以当两个电磁螺线管组件都去磁时,卷簧将阀部件保持在阀座上其固定或闭合位置。
文档编号B05B1/32GK101352701SQ20081012804
公开日2009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25日
发明者C.·伦道夫·蒂勒, 理查德·L.·爱德华兹, 詹姆斯·W.·鲁宾逊 申请人:伊利诺斯工具制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