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静电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10847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压静电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电喷涂装置,特别涉及静电喷涂装置里的高压静电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塑料喷涂工艺是将喷枪产生的漆雾直接打在塑料件上,大量的油漆通过空 气发散而损失浪费了,为提高油漆的利用效率,同时增加油漆在工件上的附着力和均匀性, 我们在喷枪上增加一种高压静电装置产生高压,使喷枪产生的漆雾电离产生负电荷,而工 件接地,形成的均匀电场使漆雾均匀吸附在工件上,而传统高压静电发生装置结构复杂,体 积大,不便于手持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高压静电发生装置结构复杂、体积大的缺点, 提供一种高压静电发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静电发生装置,包括 脉冲振荡信号发生电路、脉冲升压电路及高压产生电路,所述脉冲振荡信号发生电路与脉 冲升压电路连接,脉冲升压电路与高压产生电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脉冲振荡信号发生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电阻一、电阻二、电阻三、 电阻四、电阻五、滑动变阻器六、电阻七、电阻八、电阻九、电阻十、电阻十一、电阻十二、电容 一、二极管一、二极管二、达林顿晶体管一、达林顿晶体管二、反相器一、反相器二、反相器 三、直流电压输入端一及地线,所述电阻一的一端与地线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同相输 入端连接并与电阻二一端连接,电阻二另一端与直流电压输入端一连接并与电阻三一端连 接,电阻三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输出端连接并与电阻四一端连接,电阻四另一端与滑动变 阻器六一端连接,滑动变阻器六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反相输入端连接,电阻一的一端与运 算放大器反相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地线连接,电阻五一端与运算放大器同相输入端连接, 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输出端连接,反相器一输入端与运算放大器输出端连接,反相器一输 出端与反相器二输入端连接,反相器二输出端与电阻九一端连接,电阻九另一端与直流电 压输入端一连接,电阻七一端与反相器二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达林顿晶体管一的基极连 接,达林顿晶体管一的发射极与地线连接,集电极与脉冲升压电路连接,电阻十一的一端与 达林顿晶体管一基极连接,另一端与地线连接,二极管一的负极与达林顿晶体管一基极连 接,正极与地线连接,反相器三输入端与运算放大器输出端连接,反相器三输出端与电阻十 的一端连接,电阻十另一端与直流电压输入端一连接,电阻七一端与反相器三输出端连接, 另一端与达林顿晶体管二的基极连接,达林顿晶体管二的发射极与地线连接,集电极与脉 冲升压电路连接,电阻十二的一端与达林顿晶体管二基极连接,另一端与地线连接,二极管 二的负极与达林顿晶体管二基极连接,正极与地线连接。 具体的,所述脉冲升压电路包括升压变压器一、升压变压器二、电阻十三、电阻 十四及直流电压输入端二,所述升压变压器一的初级线圈一端与脉冲振荡信号发生电路连接,另一端与电阻十三的一端连接,电阻十三的另一端与直流电压输入端二连接,升压变压 器一的次级线圈两端与高压产生电路连接,升压变压器二的初级线圈一端与脉冲振荡信号 发生电路连接,另一端与电阻十四的一端连接,电阻十四的另一端与直流电压输入端二连 接,升压变压器二的次级线圈两端与高压产生电路连接。 再进一步的,所述高压产生电路包括2n个二极管、2n个电容、电阻十五、电阻 十六、正高压输出端及负高压输出端,所述n个二极管与n个电容组成n级倍压二极管电容 升压电路,其中,起始二极管正极与脉冲升压电路连接,起始电容与脉冲升压电路连接,输 出端与电阻十五的一端连接,电阻十五另一端与正高压输出端连接,另外n个二极管与另 外n个电容组成另一个n级倍压二极管电容升压电路,其中,起始二极管负极与脉冲升压电 路连接,起始电容与脉冲升压电路连接,输出端与电阻十六的一端连接,电阻十六另一端与 负高压输出端连接,n为大于等于10的整数。 具体的,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型号为LM311N或LM358 ;所述反相器一、反相器二、反 相器三的型号为74LS06 ;所述二极管一、二极管二的型号为IN4148 ;所述升压变压器一、升 压变压器二的型号为TRANS1 ;所述达林顿晶体管一、达林顿晶体管二的型号为TIP142 ;直 流电压输入端一的输入电压为5V ;直流电压输入端二的输入电压为24V。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上述高压静电发生装置,很容易产生所需要的高 压,且该装置电路设计简洁可靠,体积小,便于手持操作。

图1为实施例1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将脉冲振荡信号发生电路与脉冲升压电路连接,脉冲升压电路与高压 产生电路连接组成高压静电发生装置,这种装置电路设计简洁可靠,体积小,便于手持操 作。 实施例1 本例的高压静电发生装置,包括脉冲振荡信号发生电路、脉冲升压电路及高压产 生电路,其中高压产生电路包括2n个二极管、2n个电容,n以10为例,其电路原理图如图1 。 脉冲振荡信号发生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1、电阻一 Rl、电阻二 R2、电阻三R3、电阻 四R4、电阻五R5、滑动变阻器六R6、电阻七R7、电阻八R8、电阻九R9、电阻十RIO、电阻i^一 Rll、电阻十二 R12、电容一 Cl、二极管一 Dl、二极管二 D2、达林顿晶体管一 Ql、达林顿晶体 管二Q2、反相器一U2A、反相器二 U2B、反相器三U2C、直流电压输入端一VCC1及地线,其中, 电阻一R1的一端与地线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同相输入端连接并与电阻二 R2 —端 连接,电阻二 R2另一端与直流电压输入端一 VCC1连接并与电阻三R3 —端连接,电阻三R3 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输出端连接并与电阻四R4 —端连接,电阻四R4另一端与滑动变阻 器六R6 —端连接,滑动变阻器六R6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l反相输入端连接,电阻一 Rl的 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1反相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地线连接,电阻五R5—端与运算放大器U1 同相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Ul输出端连接,反相器一 U2A输入端与运算放大器Ul输出端连接,反相器一 U2A输出端与反相器二 U2B输入端连接,反相器二 U2B输出端与电 阻九R9 —端连接,电阻九R9另一端与直流电压输入端一 VCC1连接,电阻七R7 —端与反相 器二 U2B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达林顿晶体管一 Ql的基极连接,达林顿晶体管一 Ql的发射 极与地线连接,集电极与脉冲升压电路连接,电阻十一 Rll的一端与达林顿晶体管一 Ql基 极连接,另一端与地线连接,二极管一 Dl的负极与达林顿晶体管一 Ql基极连接,正极与地 线连接,反相器三U2C输入端与运算放大器Ul输出端连接,反相器三U2C输出端与电阻十 R10的一端连接,电阻十R10另一端与直流电压输入端一 VCC1连接,电阻七R7 —端与反相 器三U2C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达林顿晶体管二Q2的基极连接,达林顿晶体管二Q2的发射 极与地线连接,集电极与脉冲升压电路连接,电阻十二 R12的一端与达林顿晶体管二 Q2基 极连接,另一端与地线连接,二极管二 D2的负极与达林顿晶体管二 Q2基极连接,正极与地 线连接。 脉冲升压电路包括升压变压器一 Tl、升压变压器二 T2、电阻十三R13、电阻十四 R14及直流电压输入端二 VCC2,其中,升压变压器一 Tl的初级线圈一端与脉冲振荡信号发 生电路连接,另一端与电阻十三R13的一端连接,电阻十三R13的另一端与直流电压输入 端二 VCC2连接,升压变压器一 Tl的次级线圈两端与高压产生电路连接,升压变压器二 T2 的初级线圈一端与脉冲振荡信号发生电路连接,另一端与电阻十四R14的一端连接,电阻 十四R14的另一端与直流电压输入端二 VCC2连接,升压变压器二 T2的次级线圈两端与高 压产生电路连接。 高压产生电路包括20个二极管(按顺序编号二极管三D3、二极管四D4……二极 管二十二 D22) 、20个电容(按顺序编号电容二 C2、电容三C3……电容二i^一 C21)、电阻 十五R15、电阻十六R16、正高压输出端及负高压输出端,其中,10个二极管与10个电容组成 10级倍压二极管电容升压电路,其中,起始二极管正极与脉冲升压电路连接,起始电容与脉 冲升压电路连接,输出端与电阻十五R15的一端连接,电阻十五R15另一端与正高压输出端 连接,另外IO个二极管与另外IO个电容组成另一个IO级倍压二极管电容升压电路,其中,
起始二极管负极与脉冲升压电路连接,起始电容与脉冲升压电路连接,输出端与电阻十六 R16的一端连接,电阻十六R16另一端与负高压输出端连接。具体电路为升压变压器一T1 的次级线圈中与初级线圈连接电阻十三R13—端相对应的一端与二极管三D3正极连接,另 一端与电容七C7的一端连接并与地线连接,电容七C7的另一端与二极管三D3负极连接, 二极管三D3负极与二极管四D4正极连接,电容二 C2的一端与二极管三D3正极连接,另一 端与二极管四D4负极连接,电容八C8 —端与二极管三D3负极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五D5 负极连接,二极管四D4负极与二极管五D5正极连接,电容三C3的一端与二极管四D4负极 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六D6负极连接,二极管五D5负极与二极管六D6正极连接,电容九C9 一端与二极管五D5负极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七D7负极连接,二极管六D6负极与二极管 七D7正极连接,电容四C4的一端与二极管七D7正极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八D8负极连接, 二极管七D7负极与二极管八D8正极连接,电容十C10 —端与二极管七D7负极连接,另一 端与二极管九D9负极连接,二极管八D8负极与二极管九D9正极连接,电容五C5的一端与 二极管九D9正极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十D10负极连接,二极管九D9负极与二极管十D10 正极连接,电容十一Cll 一端与二极管九D9负极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十一Dll负极连接, 二极管十一Dll负极与二极管十二D12正极连接,电容六C6的一端与二极管十一Dll正极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十二 D12负极连接,二极管十二 D12负极与电阻十五R15 —端连接, 电阻十五R15另一端与正高压输出端连接;升压变压器二T2的次级线圈中与初级线圈连接 电阻十三R13 —端相对应的一端与二极管十三D13负极连接并与地线连接,另一端与电容 十七C17的一端连接,电容十七C17的另一端与二极管十三D3正极连接,二极管十三D13 正极与二极管十四D14负极连接,电容十二 C12的一端与二极管十三D13负极连接,另一端 与二极管十四D14正极连接,电容十八C18 —端与二极管十三D13正极连接,另一端与二极 管十五D15正极连接,二极管十四D14正极与二极管十五D15负极连接,电容十三C13的一 端与二极管十四D14正极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十六D16正极连接,二极管十五D15正极与 二极管十六D16负极连接,电容十九C19 一端与二极管十五D15正极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 十七D17正极连接,二极管十六D16正极与二极管十七D17负极连接,电容十四C14的一端 与二极管十七D17负极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十八D18正极连接,二极管十七D17正极与二 极管十八D18负极连接,电容二十C20 —端与二极管十七D17正极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 十九D19正极连接,二极管十八D18正极与二极管十九D19负极连接,电容十五C15的一端 与二极管十九D19负极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二十D20正极连接,二极管十九D19正极与二 极管二十D20负极连接,电容二十一 C21 —端与二极管十九D19正极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 二i^一 D21正极连接,二极管二i^一 D21正极与二极管二十二 D22负极连接,电容十六C16 的一端与二极管二十一 D21负极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二十二 D22正极连接,二极管二十二 D22负极与电阻十六R16 —端连接,电阻十六R16另一端与负高压输出端连接。 其中,运算放大器U1的型号为LM311N或LM358,反相器一U2A、反相器二U2B、反相 器三U2C的型号为74LS06,二极管一D1、二极管二D2的型号为IN4148,升压变压器一T1、升 压变压器二 T2的型号为TRANS1,达林顿晶体管一 Ql、达林顿晶体管二 Q2的型号为TIP142, 高压产生电路里二极管(D3到D22)的型号为DIODE,电容(C2到C21)的型号为CAP,直流 电压输入端一VCC1的输入电压为5V ;直流电压输入端二VCC2的输入电压为24V,电容一的 型号为In5。 在脉冲信号发生电路中,运算放大器U1(LM311)和电阻四R4,滑动变阻器六R6与 电容一 Cl组成多谐振荡器,产生约20kHz左右的矩形波脉冲,其中滑动变阻器六R6为可变 电阻,调节该滑动变阻器可改变振荡频率,由多谐振荡器产生的矩形波脉冲经反相器(U2A、 U2B、U2C)后分为同相和反相输出,经电阻七R7、电阻八R8分别加至达林顿晶体管(T1、T2) 的基极进行功率放大,以便为升压电路提供足够大的推动功率。 在脉冲升压电路中,升压变压器T1和T2将脉冲振荡信号发生电路与直流电压输 入端二VCC2产生的24V脉冲信号进行升压,产生上千伏左右的脉冲信号,供后级的倍压电 路进行进一步的升压,以产生高压(分别产生正和负的高压)。 在高压产生电路中,二极管三到二极管二十二 D3 D22与电容二到电容二i^一 C2 C21组成10级倍压二极管一电容升压电路(根据运用需要也可增加倍压级数,以达到 更高的高压),最终在输出端得到约10kV左右的正负高压。这一负高压被加至喷枪喷嘴处 或由针板组成的尖端放电装置,通过尖端放电将空气电离产生出负离子,并扩散到空气中。
权利要求一种高压静电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脉冲振荡信号发生电路、脉冲升压电路及高压产生电路,所述脉冲振荡信号发生电路与脉冲升压电路连接,脉冲升压电路与高压产生电路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压静电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振荡信号发生 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电阻一、电阻二、电阻三、电阻四、电阻五、滑动变阻器六、电阻七、电 阻八、电阻九、电阻十、电阻十一、电阻十二、电容一、二极管一、二极管二、达林顿晶体管一、 达林顿晶体管二、反相器一、反相器二、反相器三、直流电压输入端一及地线,所述电阻一的 一端与地线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同相输入端连接并与电阻二一端连接,电阻二另一 端与直流电压输入端一连接并与电阻三一端连接,电阻三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输出端连接 并与电阻四一端连接,电阻四另一端与滑动变阻器六一端连接,滑动变阻器六另一端与运 算放大器反相输入端连接,电阻一的一端与运算放大器反相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地线连 接,电阻五一端与运算放大器同相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输出端连接,反相器一 输入端与运算放大器输出端连接,反相器一输出端与反相器二输入端连接,反相器二输出 端与电阻九一端连接,电阻九另一端与直流电压输入端一连接,电阻七一端与反相器二输 出端连接,另一端与达林顿晶体管一的基极连接,达林顿晶体管一的发射极与地线连接,集 电极与脉冲升压电路连接,电阻十一的一端与达林顿晶体管一基极连接,另一端与地线连 接,二极管一的负极与达林顿晶体管一基极连接,正极与地线连接,反相器三输入端与运算 放大器输出端连接,反相器三输出端与电阻十的一端连接,电阻十另一端与直流电压输入 端一连接,电阻七一端与反相器三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达林顿晶体管二的基极连接,达林 顿晶体管二的发射极与地线连接,集电极与脉冲升压电路连接,电阻十二的一端与达林顿 晶体管二基极连接,另一端与地线连接,二极管二的负极与达林顿晶体管二基极连接,正极 与地线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一种高压静电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升压电路包 括升压变压器一、升压变压器二、电阻十三、电阻十四及直流电压输入端二,所述升压变压 器一的初级线圈一端与脉冲振荡信号发生电路连接,另一端与电阻十三的一端连接,电阻 十三的另一端与直流电压输入端二连接,升压变压器一的次级线圈两端与高压产生电路连 接,升压变压器二的初级线圈一端与脉冲振荡信号发生电路连接,另一端与电阻十四的一 端连接,电阻十四的另一端与直流电压输入端二连接,升压变压器二的次级线圈两端与高 压产生电路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压静电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产生电路包括 2n个二极管、2n个电容、电阻十五、电阻十六、正高压输出端及负高压输出端,所述n个二极 管与n个电容组成n级倍压二极管-电容升压电路,其中,起始二极管正极与脉冲升压电路 连接,起始电容与脉冲升压电路连接,输出端与电阻十五的一端连接,电阻十五另一端与正 高压输出端连接,另外n个二极管与另外n个电容组成另一个n级倍压二极管-电容升压 电路,其中,起始二极管负极与脉冲升压电路连接,起始电容与脉冲升压电路连接,输出端 与电阻十六的一端连接,电阻十六另一端与负高压输出端连接,n为大于等于10的整数。
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高压静电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型号 为LM311N。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高压静电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型号为LM358。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高压静电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相器一、反相器 二、反相器三的型号为74LS06。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高压静电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达林顿晶体管一、达 林顿晶体管二的型号为TIP142。
9.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高压静电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变压器一、升压 变压器二的型号为TRANS 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静电喷涂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高压静电发生装置结构复杂、体积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高压静电发生装置,其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静电发生装置,包括脉冲振荡信号发生电路、脉冲升压电路及高压产生电路,所述脉冲振荡信号发生电路与脉冲升压电路连接,脉冲升压电路与高压产生电路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电路设计简洁可靠,体积小,便于手持操作,适用于静电喷涂装置。
文档编号B05B5/053GK201493202SQ20092030270
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9日
发明者王文东 申请人: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