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涂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0649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涂覆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涂覆机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人造革、合成革用的涂覆机装置。
背景技术
涂覆机已广泛应用于合成革和人造革的底涂、面涂、套色和印花等各种涂饰工艺 上。现有的涂覆机主要采用圆刀涂覆机,如图1、2所示,圆刀涂覆机主要由机架1'和设置 于机架1'上的圆形涂刀2'、传动轮3'及气缸4'构成,圆形涂刀2'的两端分别活动架 设于连接座5'上,并通过锁定螺栓锁定在连接座5'上,连接座5'活动架设于机架Γ 上,且连接座5'的底部与气缸4'的活塞杆相联接。传动轮3'设置于圆形涂刀2'的下 方,需被涂覆的基布张设于传动轮3'上,通过气缸4'的活塞杆的动作使圆形涂刀2'靠 近或离开基布,从而对基布进行涂覆或停止涂覆。这种圆刀涂覆机,其圆形涂刀2'只有一 个刀口 21',生产中要更换不同颜色的浆料时,就得停机清理涂刀,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产效率较高的新型涂覆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新型涂覆机,包括机架和设置于机架上的 圆形涂刀、传动轮及气缸,圆形涂刀的轴向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与气缸的活塞杆相联接,传 动轮设置于圆形涂刀的下方,需被涂覆的基布张设于传动轮上;还包括驱动上述圆形涂刀 转动的驱动部件,且上述圆形涂刀上设有复数个刀口。上述圆形涂刀的一端设有翻刀孔,此翻刀孔配套有相对应的调刀棒。上述驱动部件为电气自动翻刀装置或手动翻刀装置。上述复数个刀口均布于上述圆形涂刀的圆周上。上述刀口为2-5个。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的圆刀涂覆机的 基础上增设有可驱动圆形涂刀转动的驱动部件,且圆形涂刀上设有复数个刀口,这样,生产 中要更换不同颜色的浆料时,可把圆形涂刀需要清理的刀口翻上来,把需要继续工作的刀 口调到相应的工作位置上,这样便可边清理边继续生产,无需停机清理,生产效率较高。

图1为习有的涂覆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习有的涂覆机的涂刀的截面放大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涂刀的截面放大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涂刀的截面放大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涂刀的截面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涂覆机,如图3所示,包括机架1和设置于机架1上的圆形 涂刀2、传动轮3、气缸4和连接座5,连接座5对应于圆形涂刀2两端的延伸轴分别锁定有 轴套,圆形涂刀2两端的延伸轴分别活动架设于连接座5的轴套上,轴套与圆形涂刀2两端 的延伸轴之间呈合适的配合度,此延伸轴既不会卡死在轴套内,在无外力的情况下也不会 自己转动。连接座5活动架设于机架1上,且连接座5的底部与气缸4的活塞杆相联接。传 动轮3设置于圆形涂刀2的下方,需被涂覆的基布张设于传动轮3上,通过气缸4的活塞杆 的动作使圆形涂刀2靠近或离开基布,从而对基布进行涂覆或停止涂覆。圆形涂刀2的两 端沿其圆周方向分布有调刀孔24,调刀孔24配有相对应的调刀棒6。如图4所示,圆形涂刀2的圆周上均设有两个刀口 21。如图5所示,圆形涂刀2的圆周上也可均设有三个刀口 22。如图6所示,圆形涂刀2的圆周上也可均设有四个刀口 23。生产中,当要要更换不同颜色的浆料时,可将调刀棒6插入调刀孔24中,转动圆形 涂刀2,将圆形涂刀2需要清理的刀口翻上来,把需要继续工作的刀口调到相应的工作位置 上,这样便可边清理边继续生产,无需停机清理,生产效率较高。本实用新型中,可用电机或其他驱动部件来转动圆形涂刀2,只要能将圆形涂刀2 的刀口转到所需的位置即可。本实用新型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圆形涂刀2可设有五个、六个刀口,甚至更
^^ ο
权利要求一种新型涂覆机,包括机架和设置于机架上的圆形涂刀、传动轮及气缸,圆形涂刀的轴向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与气缸的活塞杆相联接,传动轮设置于圆形涂刀的下方,需被涂覆的基布张设于传动轮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上述圆形涂刀转动的驱动部件,且上述圆形涂刀上设有复数个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涂覆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圆形涂刀的一端设有翻 刀孔,此翻刀孔配套有相对应的调刀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涂覆机,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部件为电气自动翻 刀装置或手动翻刀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涂覆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复数个刀口均布于上述 圆形涂刀的圆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新型涂覆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刀口为2-5个。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涂覆机,其包括机架和设置于机架上的圆形涂刀、传动轮及气缸,圆形涂刀的轴向两端分别通过连接件与气缸的活塞杆相联接,传动轮设置于圆形涂刀的下方,需被涂覆的基布张设于传动轮上;还包括驱动上述圆形涂刀转动的驱动部件,且上述圆形涂刀上设有复数个刀口。生产中要更换不同颜色的浆料时,可把圆形涂刀需要清理的刀口翻上来,把需要继续工作的刀口调到相应的工作位置上,这样便可边清理边继续生产,无需停机清理,生产效率较高。
文档编号B05C9/00GK201669198SQ20102018106
公开日2010年12月15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3日
发明者宋志刚, 李革, 王春林, 蔡鲁江, 颜俊, 马广毅 申请人:泉州万华世旺超纤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