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阻燃原子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涂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阻燃原子灰。
背景技术:
阻燃原子灰通常指金属表面嵌填材料的打底涂层材料,尤其指一种常温干燥气干型有机硅改性不饱和阻燃原子灰。用于金属表面的嵌填材料一般有两类一类是水性原子灰,另一类是树脂原子灰。中国专利CN86101069公开了一种名称为“交联型乳液烘烤腻子” 的配方及其生产方法。该腻子是以水替代有机溶剂,不燃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但是该专利所制造的腻子必须在110°C左右烘烤50分钟才能干燥;这样的干燥条件极大地限制了其腻子的使用,由于大型设备及移动不方便的配件等,要在如此高的温度下烘烤干燥是很难做到的,同时由于水性原子灰烘干时水分需要挥发,原子灰膜疏松,同样不适用高档装饰, 再则常规乳液的耐热温度在180°C以下,对于高温场所该原子灰同样不适用。另一类树脂原子灰其中以不饱和聚酯树脂为主要原料的原子灰腻子综合性能尚好。中国专利94115901 公开了一种“常温快干高档聚合腻子”的配方及生产方法,该腻子以混合不饱和树脂为主要成份,具有原子灰腻子的干固快,附着力强,柔韧性、打磨性、刷涂性良好等特点,但是该专利所利用的树脂是原子灰常用的不饱和聚酯树脂,通常耐热温度在150°C以下,同时该腻子没有阻燃性能这一项,因而该腻子的耐热性和阻燃性能也不能满足地铁车辆及其它高温场所的炉前车、轮轴、烟道等的特殊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综合性能好、在250°C以下场所能长期使用且常温能自干的气干型有机硅改性不饱和阻燃原子灰,以满足地铁车辆及其他高温场所的炉前车、轮轴、烟道等的特殊要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阻燃原子灰,该原子灰由主体和引发剂两种组份组成主体和引发剂的重量比为100 2,在使用时将两种组份按该配比混合均勻即可,所述主体由以重量份计的下述成份组成不饱和聚酯树脂50-56份,有机硅树脂10-15份,饱和聚酯树脂12-15份,苯乙烯8-12份,丁二酮肟0. 02-0. 03份,异辛酸钴1. 4-1. 8份,钠基膨润土 3-5份,钛白粉9-11 份,硫酸钡3-5份,滑石粉14-18份;引发剂由以重量份计的下述成份组成过氧化环己酮 58-62 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8-32 份、SiO2 12-14 份。优选,所述主体由以重量份计的下述成份组成不饱和聚酯树脂52-54份,有机硅树脂12-13份,饱和聚酯树脂13-14份,苯乙烯9-11份,丁二酮肟0. 022-0. 028份,异辛酸钴1. 5-1. 7份,钠基膨润土 3. 5-4. 5份,钛白粉9. 5-10. 5份,硫酸钡3. 5-4. 5份,滑石粉 15-17份;引发剂由以重量份计的下述成份组成过氧化环己酮59-61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9-31 份、SiO2 12. 5—13. 5 份。最优选,所述主体由以重量份计的下述成份组成不饱和聚酯树脂53份,有机硅树脂12. 5份,饱和聚酯树脂13. 5份,苯乙烯10份,丁二酮月亏0. 025份,异辛酸钴1. 6份,钠基膨润土 4. 0份,钛白粉10份,硫酸钡4. 0份,滑石粉16份;引发剂由以重量份计的下述成份组成过氧化环己酮60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0份、SiO2 13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确定了上述组份和含量,使得各组份之间达到协同, 从而达到如下技术效果1)本发明的基体树脂采用了不饱和聚酯树脂、有机硅树脂与饱和聚酯树脂的混合物,其中不饱和聚酯树脂保证了该原子灰常温固化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再与饱和聚酯树脂混合,提高了基体树脂的耐热性能,耐热温度从120°c提高到200°C以上。2)进一步改善了综合性能常温干固性好,具有耐热阻燃、附着力强、抗腐蚀性能好、柔韧冲击性好、施工涂刮打磨性好、防腐降噪等优良性能。经检测,各项指标达到国标及铁路行标的要求,同时还具有耐250°C高温且阻燃级别达III级的阻燃耐热性能。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一种阻燃原子灰,该原子灰由主体和引发剂两种组份组成主体和引发剂的重量比为100 2,在使用时将两种组份按该配比混合均勻即可,所述主体由以重量份计的下述成份组成不饱和聚酯树脂50份,有机硅树脂10份,饱和聚酯树脂15份,苯乙烯8份,丁二酮肟0. 03份,异辛酸钴1. 4份,钠基膨润土 5份,钛白粉9份,硫酸钡5份,滑石粉14份;引发剂由以重量份计的下述成份组成过氧化环己酮62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8份、SiO2 14份。实施例二一种阻燃原子灰,该原子灰由主体和引发剂两种组份组成主体和引发剂的重量比为100 2,在使用时将两种组份按该配比混合均勻即可,所述主体由以重量份计的下述成份组成不饱和聚酯树脂56份,有机硅树脂15份,饱和聚酯树脂12份,苯乙烯12份,丁二酮肟0. 02份,异辛酸钴1. 8份,钠基膨润土 3份,钛白粉11份,硫酸钡3份,滑石粉18份;引发剂由以重量份计的下述成份组成过氧化环己酮58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2份、SiO2 12份。实施例三一种阻燃原子灰,该原子灰由主体和引发剂两种组份组成主体和引发剂的重量比为100 2,在使用时将两种组份按该配比混合均勻即可,所述主体由以重量份计的下述成份组成不饱和聚酯树脂52份,有机硅树脂13份,饱和聚酯树脂13份,苯乙烯11份,丁二酮肟0. 022份,异辛酸钴1. 7份,钠基膨润土 3. 5份,钛白粉10. 5份,硫酸钡3. 5份,滑石粉17份;引发剂由以重量份计的下述成份组成过氧化环己酮59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31 份、SiO2 12. 5 份。实施例四一种阻燃原子灰,该原子灰由主体和引发剂两种组份组成主体和引发剂的重量比为100 2,在使用时将两种组份按该配比混合均勻即可,所述主体由以重量份计的下述成份组成不饱和聚酯树脂54份,有机硅树脂12份,饱和聚酯树脂14份,苯乙烯9份,丁二酮肟0. 028份,异辛酸钴1. 5份,钠基膨润土 4. 5份,钛白粉9. 5份,硫酸钡4. 5份,滑石粉 15份;引发剂由以重量份计的下述成份组成过氧化环己酮61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9 份、SiO2 13. 5 份。实施例五一种阻燃原子灰,该原子灰由主体和引发剂两种组份组成主体和引发剂的重量比为100 2,在使用时将两种组份按该配比混合均勻即可,所述主体由以重量份计的下述成份组成不饱和聚酯树脂53份,有机硅树脂12份,饱和聚酯树脂13. 5份,苯乙烯10份, 丁二酮肟0. 025份,异辛酸钴1. 6份,钠基膨润土 4份,钛白粉10份,硫酸钡4份,滑石粉 16份;引发剂由以重量份计的下述成份组成过氧化环己酮60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30 份、SiO2 :13 份。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 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 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阻燃原子灰,该原子灰由主体和引发剂两种组份组成主体和引发剂的重量比为100 2,在使用时将两种组份按该配比混合均勻即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由以重量份计的下述成份组成不饱和聚酯树脂50-56份,有机硅树脂10-15份,饱和聚酯树脂 12-15份,苯乙烯8-12份,丁二酮肟0. 02-0. 03份,异辛酸钴1. 4-1. 8份,钠基膨润土 3-5 份,钛白粉9-11份,硫酸钡3-5份,滑石粉14-18份;引发剂由以重量份计的下述成份组成 过氧化环己酮58-62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8-32份、SiO2 12-14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原子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由以重量份计的下述成份组成不饱和聚酯树脂52-54份,有机硅树脂12-13份,饱和聚酯树脂13-14份,苯乙烯 9-11份,丁二酮肟0. 022-0. 028份,异辛酸钴1. 5-1. 7份,钠基膨润土 3. 5-4. 5份,钛白粉 9. 5-10. 5份,硫酸钡3. 5-4. 5份,滑石粉15-17份;引发剂由以重量份计的下述成份组成 过氧化环己酮59-61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9-31份、SiO2 12. 5-13. 5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阻燃原子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由以重量份计的下述成份组成不饱和聚酯树脂53份,有机硅树脂12. 5份,饱和聚酯树脂13. 5份,苯乙烯10份, 丁二酮肟0. 025份,异辛酸钴1. 6份,钠基膨润土 4. 0份,钛白粉10份,硫酸钡4. 0份,滑石粉16份;引发剂由以重量份计的下述成份组成过氧化环己酮60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30 份、SiO2 :13 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原子灰,该原子灰由主体和引发剂两种组份组成主体和引发剂的重量比为100∶2,在使用时将两种组份按该配比混合均匀即可,所述主体由以重量份计的下述成份组成不饱和聚酯树脂50-56份,有机硅树脂10-15份,饱和聚酯树脂12-15份,苯乙烯8-12份,丁二酮肟0.02-0.03份,异辛酸钴1.4-1.8份,钠基膨润土3-5份,钛白粉9-11份,硫酸钡3-5份,滑石粉14-18份;引发剂由以重量份计的下述成份组成过氧化环己酮58-62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8-32份、SiO212-14份。
文档编号C09D5/34GK102504632SQ20111036671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8日
发明者卢齐元 申请人:天长市通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