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尘喷雾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0463阅读:7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除尘喷雾头的制作方法
除尘喷雾头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矿井下钻孔除尘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除尘喷雾头。
技术背景
打钻是保障煤矿井下安全生产的重要步骤,其主要目的是提前抽排煤层中的瓦斯,通常钻深40米至60米,煤削通常用压缩空气吹出钻孔,对作业环境造成很大粉尘污染, 对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另外粉尘也是煤矿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粉尘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极易产生粉尘爆炸。因此治理钻机孔口粉尘一直以来是煤矿井下安全生产的重要课题。
采用喷头喷出水雾来降尘是处理粉尘的方法之一,但现有的喷头喷出的水雾覆盖面积小,降尘效果差。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喷雾覆盖面积大、除尘效果好的除尘喷雾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除尘喷雾头,包括喷嘴盖、喷嘴座、喷嘴芯,喷嘴座设有内腔,喷嘴座后部的内腔内安装喷嘴芯,喷嘴盖与喷嘴座后端连接,喷嘴芯的底盘上均勻设置多个前、后贯通的导流孔,喷嘴芯的底盘的后端面中心位置设置锥形凸块,喷嘴盖内设置锥形凹孔,锥形凸块伸入锥形凹孔内,锥形凸块与锥形凹孔之间具有间隙,导流孔与该间隙相通,喷嘴盖的后端中心位置设有喷孔,喷孔与该间隙相通。
本发明除尘喷雾头,其中所述导流孔的入口位于喷嘴芯的底盘的前表面上,出口位于喷嘴芯底盘的后表面上,导流孔的轴线与底盘后端面之间具有倾斜角度α,导流孔的出口相对于导流孔的入口在前视图上的投影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具有倾斜角度β。
本发明除尘喷雾头,其中所述喷嘴座内设置环形凸台,喷嘴芯的前端面顶在环形凸台上,后端面顶在喷嘴盖的前端面上。
本发明除尘喷雾头,其中所述倾斜角度α为60-80°。
本发明除尘喷雾头,其中所述倾斜角度β为20-50°。
本发明除尘喷雾头,其中所述喷孔的长度为0. 5-1. 5mm。
本发明除尘喷雾头,其中所述喷嘴盖与喷嘴座后端螺纹连接。
本发明除尘喷雾头,包括喷嘴盖、喷嘴座、喷嘴芯,喷嘴芯上设置多个前、后贯通的导流孔,喷嘴盖内设置锥形凹孔,喷嘴芯的后端面中心位置设置锥形凸块,锥形凸块与锥形凹孔之间具有间隙,导流孔与该间隙相通,水由喷嘴座输入经过喷嘴芯的导流孔射到喷嘴盖内锥形凹孔的斜面上,然后从喷嘴盖与喷嘴芯配合的间隙中射出,形成雾状扇面水幕,覆盖面积大,能更有效地降低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煤灰浮尘,降尘效果好,且节约用水。
本发明除尘喷雾头中,导流孔的轴线与底盘后端面之间具有倾斜角度α,导流孔的出口相对于导流孔的入口在前视图上的投影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具有倾斜角度β,即水通过导流孔后旋转射出,在喷嘴盖与喷嘴芯配合的间隙中呈旋转水雾,再从喷孔中射出, 进一步增大了覆盖面积及射出行程,提高了降尘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除尘喷雾头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除尘喷雾头的立体图2为本发明除尘喷雾头的后视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
图4为图2中B-B剖视图5为除尘喷雾头中喷嘴芯的立体图
图6为喷嘴芯的前视图7为图6的右视图8为图6的左视图9为图7中C-C剖视图10为图8中D-D剖视图。
图11为喷嘴芯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11所示,本发明除尘喷雾头包括喷嘴盖31、喷嘴座32、喷嘴芯33,喷嘴座 32设有内腔34,喷嘴座32后部的内腔32内安装喷嘴芯33,喷嘴盖31与喷嘴座32后端螺纹连接,喷嘴座32内设置环形凸台35,喷嘴芯33的前端面顶在环形凸台35上,后端面顶在喷嘴盖31的前端面上,防止喷嘴芯33移动。
喷嘴芯33的底盘37上均勻设置多个前、后贯通的导流孔36,导流孔36的入口 38 位于喷嘴芯33的底盘37的前表面上,出口 39位于喷嘴芯底盘37的后表面上,导流孔36的轴线与底盘37后端面之间具有倾斜角度α,导流孔36的出口 39相对于导流孔36的入口 38在前视图上的投影沿顺时针方向具有倾斜角度β。这里导流孔36的出口 39相对于导流孔36的入口 38在前视图上的投影也可以沿逆时针方向倾斜。图中所示为两个导流孔, 导流孔的数量根据喷嘴芯底盘大小而定,也可以是4个或6个。倾斜角度α为60-80°,优选70°左右。倾斜角度β为20-50°,优选30°左右。
喷嘴芯33的底盘37的后端面中心位置设置锥形凸块66,喷嘴盖31内设置锥形凹孔67,锥形凸块66伸入锥形凹孔67内,锥形凸块66与锥形凹孔67之间具有间隙,导流孔 36与该间隙相通,喷嘴盖31的后端中心位置设有喷孔68,喷孔68与该间隙相通。喷孔68 的长度为0. 5-1. 5mm。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除尘喷雾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嘴盖、喷嘴座、喷嘴芯,喷嘴座设有内腔,喷嘴座后部的内腔内安装喷嘴芯,喷嘴盖与喷嘴座后端连接,喷嘴芯的底盘上均勻设置多个前、 后贯通的导流孔,喷嘴芯的底盘的后端面中心位置设置锥形凸块,喷嘴盖内设置锥形凹孔, 锥形凸块伸入锥形凹孔内,锥形凸块与锥形凹孔之间具有间隙,导流孔与该间隙相通,喷嘴盖的后端中心位置设有喷孔,喷孔与该间隙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喷雾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孔的入口位于喷嘴芯的底盘的前表面上,出口位于喷嘴芯底盘的后表面上,导流孔的轴线与底盘后端面之间具有倾斜角度α,导流孔的出口相对于导流孔的入口在前视图上的投影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具有倾斜角度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尘喷雾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座内设置环形凸台,喷嘴芯的前端面顶在环形凸台上,后端面顶在喷嘴盖的前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除尘喷雾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角度α为60-8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尘喷雾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角度β为20-5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尘喷雾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孔的长度为0.5-1. 5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除尘喷雾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盖与喷嘴座后端螺纹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尘喷雾头,包括喷嘴盖、喷嘴座、喷嘴芯,喷嘴座设有内腔,喷嘴座后部的内腔内安装喷嘴芯,喷嘴盖与喷嘴座后端连接,喷嘴芯的底盘上均匀设置多个前、后贯通的导流孔,喷嘴芯的底盘的后端面中心位置设置锥形凸块,喷嘴盖内设置锥形凹孔,锥形凸块伸入锥形凹孔内,锥形凸块与锥形凹孔之间具有间隙,导流孔与该间隙相通,喷嘴盖的后端中心位置设有喷孔,喷孔与该间隙相通。本发明除尘喷雾头,水由喷嘴座输入经过喷嘴芯的导流孔射到喷嘴盖内锥形凹孔的斜面上,然后从喷嘴盖与喷嘴芯配合的间隙中射出,形成雾状扇面水幕,覆盖面积大,能更有效地降低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煤灰浮尘,降尘效果好,且节约用水。
文档编号B05B1/04GK102513232SQ20121000380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6日
发明者李胜祥, 王开松, 王永, 蔡如法, 贺东, 赵前进, 高艳忠 申请人:淮南同正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