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雾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6046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水雾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淋头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水雾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水雾控制器是一种控制水雾形状大小的喷淋水嘴,喷淋水嘴分两大类,一是水龙头,二是花洒;这两类水嘴的原理都是一样的,都是利用旋塞阀开关控制,花洒与水龙头的不同之处在于由于花洒的出水口的形状、密度不一,使花洒可以以多种出水方式出水;而雾化器在国内目前分为三种;不同的雾化器可以产生不同的雾化形式,按照不同的雾化形式可以将喷雾干燥分为气流式雾化、压力式雾化和离心式雾化。气流式雾化利用压缩空气(或水蒸气)高速从喷嘴喷出并与另一通道输送的料液混合,借助空气(或蒸气)与料液两相间 相对速度不同产生的摩擦力,把料液分散成雾滴。根据喷嘴的流体通道数及其布局,气流式雾化器又可以分为二流体外混式、二流体内混式、三流体内混式、三流体内外混式以及四流体外混式、四流体二内一外混式等等。气流式雾化器的结构简单,处理对象广泛,但能耗大。压力式雾化利用压力泵将料液从喷嘴孔内高压喷出,直接将压力转化为动能,使料液与干燥介质接触并被分散为雾滴。压力式雾化器生产能力大,耗能小;细粉生成少,能产生小颗粒,固体物回收率高。离心式雾化利用高速旋转的盘或轮产生的离心力将料液甩出,使之与干燥介质接触形成雾滴。离心式雾化器受进料影响(如压力)变化小;控制简单。对于上述技术内容,其不足之处在于1.水嘴的雾化成本高;2.结构复杂,不容易维修;3.可用范围窄,只适用于医疗设备;3.环保性不高,浪费水资源。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存在问题,提供一种水雾控制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雾控制装置,包括有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内设有变速马达,变速马达连接马达输出轴,马达输出轴顺序连接感应管、感应片、小齿轮,大齿轮与小齿轮咬合,出水管通过螺纹与喷水嘴连接,大齿轮与喷水嘴连接。所述的出水管末端两侧设有出水口 ;所述的出水管与喷水嘴螺纹连接部位顶端设有密封圈。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的优点有1.生产成本低;2.结构简单,维修方便;
3.适用范围广,可用于工业用途,如可以用作切削液喷头,也可以用于家用用途、农林业、畜牧业等;4.可控程度高,可以自由调节水雾状态和大小;5.环保节能。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I-外壳;2_变速马达;3_马达输出轴;4_感应管;5_感应片;6_小齿轮;7_大齿轮;8-出水管;9-喷水嘴;10-密封圈;11-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水雾控制装置,包括有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I内设有变速马达2,变速马达I连接马达输出轴3,马达输出轴3顺序连接感应管4、感应片5、小齿轮6,大齿轮7与小齿轮6咬合,出水管8通过螺纹与喷水嘴9连接,出水管8末端两侧设有出水口 11,出水管8与喷水嘴9螺纹连接部位顶端设有密封圈10,大齿轮7与喷水嘴9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是这样的感应管和感应片感应水雾状态,发生信号至变速马达,马达通过速度变化控制小齿轮转速,大齿轮与小齿轮咬合,大齿轮带动喷水嘴转动,出水管两侧出水口出水,水流旋转进入喷水嘴,形成水雾;控制水雾颗粒大小的是出水管与喷水嘴连接部位的长度。
权利要求1.一种水雾控制装置,包括有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I)内设有变速马达(2),变速马达(2)连接马达输出轴(3),马达输出轴(3)顺序连接感应管(4)、感应片(5)、小齿轮(6 ),大齿轮(7 )与小齿轮(6 )咬合,出水管(8 )通过螺纹与喷水嘴(9 )连接,大齿轮(7 )与喷水嘴(9)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水雾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管(8)末端两侧设有出水口(11)。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水雾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水管(8)与喷水嘴(9)螺纹连接部位顶端设有密封圈(10)。
专利摘要一种水雾控制装置,包括有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内设有变速马达,变速马达连接马达输出轴,马达输出轴顺序连接感应管、感应片、小齿轮,大齿轮与小齿轮咬合,出水管通过螺纹与喷水嘴连接,大齿轮与喷水嘴连接;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的优点有1.生产成本低;2.结构简单,维修方便;3.适用范围广,可用于工业用途,如可以用作切削液喷头,也可以用于家用用途、农林业、畜牧业等;4.可控程度高,可以自由调节水雾状态和大小;5.环保节能;可以手动调节也可以自动调节。
文档编号B05B3/02GK202683370SQ20122035115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9日
发明者吴国胜 申请人:吴国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