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风式药剂撒播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7486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鼓风式药剂撒播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液体、粉状体那样的药剂与鼓风机的空气流混合而自顶端撒播该药剂的鼓风式药剂撒播机。
背景技术
公知一种将药剂放入到罐中,使药剂与鼓风机的空气流混合而进行撒播的药剂撒播机(例如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 2009/0008473 号公报(US2009/0008473A1)另外,在以往的鼓风式药剂撒播机中,在靠背框架的后方排列有鼓风机和发动机,在鼓风机之上载置罐。但是,在上述构造的鼓风式药剂撒播机中,有时枯叶和尘土等会堵塞鼓风机的吸气口。特别是,在树枝、枯叶从鼓风机的上侧落下时容易堵住吸气口。吸气口被堵住的鼓风机不再输送空气流,无法撒播药剂。而且,旋转负荷下降,发动机的转速上升,从而会损坏装置。这样,为了防止鼓风机不能吸入空气,谋求改进鼓风式药剂撒播机针对枯叶和尘土等的防尘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鼓风式药剂撒播机使罐中的药剂与鼓风机的空气流相混合而进行撒播,鼓风机的吸气口与背负框的背面以隔开间隙的方式相面对,罐配置在上述间隙的上方,利用自罐向下延伸的防尘罩覆盖鼓风机与背负框之间的间隙。优选的是,防尘罩安装于框架,该框架安装于罐。优选的是,罐具有上罐部,其配置在鼓风机与背负框之间的间隙的上方;下罐部,其与上罐部形成为一体,构成背负框的背面部而与鼓风机的吸气口相面对,该罐以与鼓风机隔开间隙的方式覆盖该鼓风机的前侧和上侧,利用安装于罐的防尘罩将形成在鼓风式药剂撒播机的侧面及背面的、鼓风机的上部及侧部与罐之间的间隙覆盖起来。优选的是,防尘罩由具有挠性的平板状的构件一体形成。优选的是,鼓风机利用悬置构造安装于框架,该框架安装于罐。采用本实用新型,由于将罐配置在鼓风机与背负框之间的间隙的上方,因此,即使树枝、枯叶从上方落下,也能利用罐保护吸气口。另外,由于使防尘罩自罐向下延伸,因此,落下的树枝、枯叶难以附着在防尘罩上。因此,能够改进鼓风式药剂撒播机针对枯叶和尘土等的防尘能力,以防鼓风机不能吸入空气。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鼓风式药液撒播机的立体图。[0017]图2是用于说明图1的鼓风式药液撒播机的主要功能的图。图3是表示自图1的鼓风式药液撒播机的装置主体卸下了防尘罩的状态的图。图4是表不图3的圆顶形的吸气口罩的图。图5是自鼓风式药液撒播机I卸下后的状态的防尘罩的主视图。图6是安装有图5的防尘罩的状态下的鼓风式药液撒播机的后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鼓风式药液撒播机(鼓风式药剂撒播机);3、鼓风机;6、罐;9、框架;10、装置主体(背负框);11、防尘罩;21、上罐部;22、下罐部;24、肋部;41、吸气口 ;61、吸气口罩;121、中央面部;122、侧面部;123、狭缝(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鼓风式药液撒播机I的立体图。在鼓风式药剂撒播机中,除此之外还有用于撒播粉剂、粒状肥料的鼓风式撒粉机。图2是说明图1的鼓风式药液撒播机I的主要功能的图。图1的鼓风式药液撒播机I具有发动机2、鼓风机3、鼓风管4、加压管5、罐6、供给管7和混合部8。操作者背负鼓风式药液撒播机I,拿持鼓风管4进行使用。贮存在罐6中的药液与鼓风管4的空气流混合而形成雾状,与空气流一起自鼓风管4吹出而撒播到农田等中。罐6、鼓风机3和发动机2固定于鼓风式药液撒播机I的框架9。由此,构成作为背负使用的背负框的装置主体10。框架9具有将金属管组合成矩形框状而进一步将该矩形的上部和下部向同一方向(背面侧)弯曲而成的形状。在上部与下部之间形成侧部。能够利用框架9的下部将装置主体10载置在地面上。能够用手拿持框架9的上部而提起装置主体10。罐6是例如由塑料材料形成的药液的收纳容器。图3是表示自图1的鼓风式药液撒播机I的装置主体10卸下了防尘罩11的状态的图。图3的罐6具有箱形的上罐部21和在上罐部21的下侧以薄板形状与上罐部21形成为一体的下罐部22。上罐部21和下罐部22在内部相连通而构成一个收纳容器。上罐部21的正面侧的侧面和下罐部22的正面侧的侧面形成在同一平面上,形成背靠面23。这样,罐6作为背负框发挥功能。在背靠面23上配置有背靠构件31和两条背带32。操作者在将胳膊穿过背带32而使背靠面23的背靠构件31与背部相接触的状态下背起鼓风式药剂撒播机I。薄板形状的下罐部22形成为自箱形的上罐部21的底面向下方延伸。在下罐部22的两侧面的中央处竖直设置有向左右方向突出的一对肋部24。肋部24在下罐部22的两侧面处沿上下方向延伸。在上罐部21的上表面,以能够相对于药液的投入口 25卸下的方式安装有罐盖26。打开罐盖26而自罐6的投入口 25投入药液。关闭罐盖26而封闭罐6。能够利用鼓风机3的空气流对封闭的罐6进行加压。鼓风机3和发动机2用于产生空气流。也可以代替发动机2而使用电动机。发动机2驱动鼓风机3旋转。被驱动的鼓风机3利用内置的风扇自吸气口 41吸引外部空气而
产生空气流。鼓风机3和发动机2配置在框架9的下部。鼓风机3和发动机2收纳在框架9的上部与下部之间。例如鼓风机3被弹簧悬置51固定在框架9的下部。发动机2被固定在鼓风机3的背面侧。通过形成这种支承构造,能够将鼓风机3和发动机2牢固地固定于罐6,并且使发动机2的振动难以经由鼓风机3向框架9传递。能够以使安装于罐6的防尘罩11与鼓风机3之间的间隙为必要最小限度的方式进行定位。鼓风机3以吸气口 41位于罐6侧(前表面侧)的朝向固定于框架9的下部。能够将鼓风机3的前表面的吸气口 41定位在与构成背负框的背面部的下罐部22相面对的位置上。鼓风机3自罐6与鼓风机3之间的间隙吸引空气。在鼓风机3的吸气口 41处安装有圆顶形的吸气口罩61。图4是表不图3的圆顶形的吸气口罩61的图。图4的(A)是吸气口罩61的主视图。图4的(B)是吸气口罩61的侧视图。圆顶形的吸气口罩61包括具有凸球面形状的罩主体62和形成于罩主体的多个狭缝63。罩主体62以覆盖整个吸气口 41的方式安装于鼓风机3,该罩主体62向罐6侧(前表面侧)突出。圆顶形的吸气口罩61具有分隔板64。分隔板64从圆顶形的吸气口罩61的右端到左端在吸气口罩61的整个宽度范围内延伸。分隔板64—体地形成在比圆顶形的吸气口罩61的中央靠下侧的位置。如图3所示,利用分隔板64将吸气口 41分隔成中央部、上部及下部。自吸气口罩61的下侧吸入的枯叶、尘土等难以到达中央部。另外,分隔板64也可以设于鼓风机3的吸气口 41的下侧的部位。鼓风管4用于排出空气流,该鼓风管4与鼓风机3相连接。鼓风机3的空气流自鼓风管4的顶端向外排出。鼓风管4具有皱纹管部71和把手72。能够利用皱纹管部71使鼓风管4弯曲。操作者能够在背负鼓风式药液撒播机I的状态下,操作把手72而使皱纹管部71弯曲,调整鼓风管4的朝向。另外,也可以代替皱纹管部71,例如使用具有挠性的塑料管等。加压管5连接在鼓风机3和罐6之间。鼓风机3的空气流的一部分经由加压管5向罐6导入。利用该空气流对罐6加压。加压管5的顶端在罐6内延伸,与内置有止回阀的喷出部81相连接。自喷出部81向罐6内排出空气。利用被排出的空气的气泡搅拌罐6内的药液。供给管7用于向鼓风管4供给罐6的药液,供给管7连接在罐6和混合部8之间。供给管7与形成在罐6的底部的供给口 27相连接。在罐6的供给口 27处,与供给管7形成为一体的未图示的过滤器向罐6的内部突出。[0060]在供给管7的中途设有开闭阀91。开闭阀91固定在把手72的旁边。 混合部8使药液与鼓风管4的空气流混合,混合部8配置在鼓风管4的顶端部分。如图2所示,混合部8具有节流部101。节流部101对被供给的空气流发挥文丘里效应。与供给管7的另一端相连接的喷嘴102的顶端配置在节流部101的上游侧。自被加压的罐6供给的药液从喷嘴102喷出,在节流部101处成为雾状。利用鼓风管4的空气流将成为雾状的药液自鼓风管4的顶端排出。在使用该鼓风式药剂撒播机I时,操作者背负向罐6中投入有药液的鼓风式药液撒播机1,把持着把手72。操作者打开开闭阀91的阀门,操作把手72的操纵杆而操作发动机2和鼓风机3。由此,将雾化的药剂自鼓风管4的顶端吹出。操作者能够调整鼓风管4的朝向而将药剂撒播在期望的土地上。在保管该鼓风式药液撒播机I时,操作者将鼓风式药液撒播机I放在地面上。另外,关闭开闭阀91的阀门。由此,不会使罐6的药液漏出。即使在像图1那样将鼓风管4放置在地面上的状态下,罐6的药液也不会自喷嘴102漏出。另外,在保管或搬运鼓风式药液撒播机I时,也可以使鼓风管4弯曲而将把手72例如挂在固定于框架9的上部的环状带111上。由此,能够使鼓风管4立起而使混合部8的喷嘴102位于比罐6靠上侧的位置。即使忘记关闭开闭阀91的阀门,罐6的药液也不会漏出。图5是自鼓风式药液撒播机I卸下后的状态的防尘罩11的主视图。图6是安装有图5的防尘罩11的状态下的鼓风式药液撒播机I的后视图。如图5所示,防尘罩11为平板状,包括中央面部121和一对侧面部122。在中央面部121和一对侧面部122上为了确保通气性而形成有多个狭缝123。即使将防尘罩11安装在鼓风式药液撒播机I上,也能确保朝向鼓风机3的空气的通气口。在中央面部121的上部的两处和各侧面部122的上下的两处形成有用于将防尘罩11固定于框架9的安装孔124。并且,防尘罩11由挠性的塑料材料形成为一张板构件。由此,能够容易弯折地安装防尘罩11。能够使防尘罩11容易地成形为一体。防尘罩11的制造变得容易。另外,也可以在防尘罩11上代替狭缝123而形成多个孔,或者将防尘罩11的整体形成为网眼状或网状。如图1和图6所示,防尘罩11以使一对侧面部122相对于中央面部121向前侧弯折的状态固定于框架9。防尘罩11的中央面部121利用上部两处的安装孔124螺纹固定于框架9的上部。各侧面部122利用上下两处的安装孔124螺纹固定于框架9的上部及下部。并且,如图6所示,通过将防尘罩11固定于框架9,防尘罩11覆盖罐6 (背负框)与鼓风机3之间的间隙。侧面部122覆盖罐6的两侧面,中央面部121以沿上下方向进行覆盖的方式覆盖鼓风机3和上罐部21。防尘罩11与罐6的向框架9的内侧突出的部分重叠,在防尘罩11与该部分之间不形成间隙。防尘罩11能够将罐6与鼓风机3之间的间隙覆盖为不留多余的间隙。由于不必在罐6上开设安装孔,因此能够不影响罐6的气密性地将防尘罩11安装于罐6。另外,能够在将框架9安装于罐6之后,使防尘罩11弯曲而安装在该框架9的外侧。能够将由一张挠性的板构件构成的防尘罩11以弯曲成覆盖罐6的周围的状态安装于te 6的周围。一系列的组装作业容易进行。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鼓风机3的前表面的吸气口 41夹在鼓风机3与罐6(背负框)之间,鼓风机3的前表面及上表面被罐6覆盖,此外,鼓风机3的上部及侧部与罐6之间的间隙被防尘罩11覆盖。罐6的下罐部22构成背负框的背面部。另外,防尘罩11安装于罐6侧的框架9。特别是,利用框架9将防尘罩11与罐6无间隙地进行安装。因此,能够改进针对枯叶和尘土等的鼓风式药剂撒播机I的防尘能力,以防止鼓风机3不能吸入空气。另外,即使鼓风机3发生了振动,也不会像将防尘罩11安装于鼓风机3侧的情况那样使防尘罩11晃动。能够抑制防尘罩11与罐6等接触而产生噪音。并且,为了抑制这种噪音的产生,需要在防尘罩11与罐6之间确保间隙,但确保上述的多余间隙会使由罐6和防尘罩11产生的防尘效果下降。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存在上述弊端。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在鼓风机3与下罐部22 (背负框)之间的间隙的上方配置上罐部21,因此,即使树枝、枯叶从上方落下,也可以利用罐6保护吸气口 41。另外,由于使防尘罩11自罐6向下方延伸,因此落下的树枝、枯叶难以附着在防尘罩11上。因此,能够改进针对枯叶和尘土等的鼓风式药剂撒播机I的防尘能力,以防止鼓风机3不能吸入空气。以上的实施方式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例子,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在不脱离实用新型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或变更。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框架9安装于罐6,将防尘罩11安装于该框架9。除此之外,例如也可以将防尘罩11直接安装于罐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罐6由箱形的上罐部21和上罐部21的下侧的薄板形状的下罐部22构成。除此之外,例如也可以仅用相当于上罐部21的部分构成罐6,分别独立设置背负框和罐6。
权利要求1.一种鼓风式药剂撒播机,其使罐中的药剂与鼓风机的空气流混合后进行撒播,其特征在于,上述鼓风机的吸气口与背负框的背面以隔开间隙的方式相面对,上述罐配置在上述间隙的上方,利用自上述罐向下延伸的防尘罩覆盖上述鼓风机与上述背负框之间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鼓风式药剂撒播机,其特征在于,上述防尘罩安装于框架,该框架安装于上述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鼓风式药剂撒播机,其特征在于,上述iil具有上罐部,其配置在上述鼓风机与上述背负框之间的间隙的上方;下罐部,其与上述上罐部形成为一体,构成上述背负框的背面部而与上述鼓风机的吸气口相面对,该罐以与上述鼓风机隔开间隙的方式覆盖该鼓风机的前侧和上侧,利用安装于上述罐的上述防尘罩,将形成在上述鼓风式药剂撒播机的侧面及背面的、 上述鼓风机的上部及侧部与上述罐之间的间隙覆盖起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鼓风式药剂撒播机,其特征在于,上述防尘罩由具有挠性的平板状的构件一体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鼓风式药剂撒播机,其特征在于,上述鼓风机利用悬置构造安装于上述框架,该框架安装于上述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鼓风式药剂撒播机的防尘能力的鼓风式药剂撒播机。本实用新型的鼓风式药液撒播机(1)使罐(6)中的药剂与鼓风机(3)的空气流混合而进行撒播,鼓风机(3)的吸气口(41)与背负框的背面以隔开间隙的方式相面对,罐(6)配置在鼓风机(3)与背负框之间的间隙的上方,利用自罐(6)向下方延伸的防尘罩(11)覆盖鼓风机(3)与背负框之间的间隙。
文档编号B05B9/08GK202877000SQ20122055329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5日
发明者三浦政彦, 下冈良一 申请人:株式会社牧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