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基钻井液解堵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623389阅读:6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基钻井液解堵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基钻井液解堵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钻井液解堵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基钻井液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应用,与水基钻井液相比,具有抗高温、抗盐钙侵、防塌性能好、润滑性能好、对油气层损害小等优点,目前已经成为钻高难度的高温深井、大斜度定向井、水平井及各种复杂地层的重要手段。但油基钻井液所形成的滤饼很容易造成储层渗透率的堵塞,导致储层受到损坏。目前对于水基钻井液解堵的研究方法较多,而对于如何有效解堵油基钻井液的研究相对较少。目前,已公知的油基钻井液解堵剂及其制备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卜继勇等在《强封堵油基钻井液钻遇储层解堵技术》中提出一种复配型解堵剂jdj,其是由有机酸、无机酸、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等复配而成的水包油乳液。应用时将该解堵剂与海水按1:4混配成水基解堵液,用kcl等无机盐调整密度(见《钻井液与完井液》,2013,30(2))。梁玉凯等在《油基泥浆伤害解堵工艺在wzaa—x1井的应用》中提出一种解堵剂nh-jdj,按重量百分数计包括:清洗渗透剂2o%、溶剂型有机物12%、防乳破乳剂6%、粘土稳定剂2.5%、有机酸15%、缓蚀剂1.5%、铁离子稳定剂3%和余量的海水(见《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15,28(5))。专利文献cn201110326605.6(授权公告号:cn103074046b)公开了一种用于清除油基钻井液滤饼的完井液及制备方法,组分包括基液、主乳化剂、辅助乳化剂、互溶剂和高效解堵剂,其中基液的重量百分比为85%~92%、主乳化剂的重量百分比为2%~4%、辅助乳化剂的重量百分比为2%~3%、互溶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3%和高效解堵剂的重量百分比为3%~5%。专利文献cn201410535641.7(公开号:cn104263339a)公开了一种油基钻井液井筒完井清洗液及其制备方法,该油基钻井液井筒完井清洗液的原料按重量百分数计包括:有机酸溶液25%至30%、乳化剂1%至3%、有机溶剂0.5%至0.7%、快速渗透剂0.5%至2%、缓蚀剂0.05%至0.1%和余量的基础油。上述列举的公知的油基钻井液解堵体系,前两种油基钻井液解堵体系是水基解堵液,费用低,但是体系中不含防水锁剂,容易对储层造成水锁伤害;后两种油基钻井液解堵体系是油基解堵液,不含水相,能够防止水对油基钻井液的污染,防止对储层形成水锁伤害,但是油基解堵液成本高。技术实现要素: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油田油基钻井液解堵效果差、成本高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基钻井液解堵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解堵剂,综合性能良好,成本低,解堵体系中的防水锁剂可以有效地保护油层,减少对油层的二次伤害,解堵效果是常规土酸的5倍。解堵体系中的乳化剂具有优异的乳化能力;解堵体系中的助排剂具有更强地降低表界面的能力,助排率可达36%以上,能够降低滤失,增加水润接触角,有效解决阳离子表活剂吸附大的问题;现场配置简单,不必添加其它处理剂,只需加水稀释成设计的浓度即可。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油基钻井液解堵剂,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组成的:酸液10%~20%,乳化剂4%~6%,分散剂2%~4.5%,增溶剂1%~3%,防水锁剂1%~3%,螯合剂1%~2%,助排剂0.1%~0.3%,余量为水;其中,所述酸液选自盐酸,硝酸,磷酸,复合酸;优选复合酸;所述复合酸是由盐酸(浓度为9.87g/mol)、氢氟酸和硝酸按照体积比1:3:0.5混合而成的。所述乳化剂选自ae1910,烷基酚醚磺基琥珀酸酯钠盐,异构醇与环氧乙烷缩合物,脂肪醇与环氧乙烷缩合物,脂肪酸聚氧乙烯酯,聚氧乙烯脂肪酸酯,硬脂酸聚氧乙烯醚;优选烷基酚醚磺基琥珀酸酯钠盐,烷基酚醚磺基琥珀酸酯钠盐是一种三聚型酞胺类结构,这种有机胺类表面活性剂可以与有机土形成黏土-胺的复杂结构,具有优异的乳化能力。所述分散剂选自聚丙烯酸钠,改性聚羧酸盐,聚环氧琥珀酸钠,聚天冬氨酸钠,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羧酸盐-磺酸盐-非离子三元共聚物;优选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所述增溶剂选自n-(2-羟乙基)-n-(2-乙基己基)-β-丙氨酸单钠盐,n-(2-羟乙基)-n-(辛基)-β-丙氨酸单钠盐,牛脂基二羟乙基甜菜碱,酚醚磷酸酯,烷基甜菜碱;优选酚醚磷酸酯,酚醚磷酸酯是一种缔合型长链烷烃结构。所述防水锁剂为自制的防水锁剂fsh,是由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磺酸钠、聚氧乙烯酯和水组成的,其中,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磺酸钠、聚氧乙烯酯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45%~0.55%、0.04%~0.06%、0.025%~0.035%,余量为水(制备时,四种原料直接混合搅拌均匀)。所述螯合剂选自乙酸,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硫代酸钠;优选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是由铵离子和酸根离子合成的离子化合物。所述助排剂为自制的微乳活性助排剂,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将表面活性剂(十八烷基胺聚氧丙烯氧乙烯醚双羧酸盐)、水杨酸钠、煤油、水(四者的质量百分数为25%~35%∶10%~15%∶8%~10%∶45%~50%,优选的为30%∶12%∶10%∶48%)按先后顺序加入试管中进行混合,经充分震荡、静置,可以得到组成不同的乳液,这些乳液呈现不同的相态,既有均相乳液,也两相(上相、下相)乳液,同时有三相(中相)乳液;将乳液的油相部分分离出来,加水稀释100~1000倍,即得微乳活性助排剂。所述助排剂具有更强的助排能力,助排率可达36%以上;此外,能够降低滤失,增加水润接触角,有效解决阳离子表活剂吸附大的问题。以上未详尽描述的物质,均可从市场上常规购买得到。所述油基钻井液解堵剂,优选的,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数的组分组成的:酸液20%,乳化剂6%,分散剂4.5%,增溶剂2.5%,防水锁剂3%,螯合剂2%,助排剂0.2%,余量为水。所述油基钻井液解堵剂的制备方法为:向容器中依次加入酸液、乳化剂、分散剂、增溶剂、防水锁剂、螯合剂和助排剂,最后加水,搅拌均匀,即得。本发明的油基钻井液解堵剂,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油基钻井液解堵剂综合性能良好,成本低,解堵体系中的防水锁剂可以有效地保护油层,减少对油层的二次伤害,解堵效果是常规土酸的5倍。(2)本发明的油基钻井液解堵剂中,乳化剂是一种三聚型酞胺类结构,这种有机胺类表面活性剂可以与有机土形成黏土-胺的复杂结构,具有优异的乳化能力,使得体系的乳化能增强。(3)本发明的油基钻井液解堵剂中,助排剂是微乳活性助排剂,与常规助排剂相比,微乳活性助排剂具有更强的助排能力,助排率可达36%以上;此外,能够降低滤失,增加水润接触角,有效解决阳离子表活剂吸附大的问题。(4)本发明的油基钻井液解堵剂,配置简单,现场不必添加其它处理剂,只需加水稀释成设计的浓度即可。附图说明图1:不同配制比例的复合酸对泥浆的溶蚀曲线。图2:微乳液结构。图3:润湿反转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下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仪器、试剂、材料等,若无特别说明,均为现有技术中已有的常规仪器、试剂、材料等,可通过正规商业途径获得。下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实验方法,检测方法等,若无特别说明,均为现有技术中已有的常规实验方法,检测方法等。实验例1:主体酸优选解除油基泥浆中的无机物,主要是粘土(以蒙脱石为主),在考察酸液体系中,在温度为60℃、实验时间为5h条件下,选择质量分数均为10%的盐酸、复合酸(盐酸:氢氟酸:硝酸按照体积比1:3:0.5)、硝酸、磷酸对泥浆的溶蚀率分别为14.6%,62.5%,12.8%和14.3%,其中复合酸对泥浆溶蚀效果最好。为此,确定泥浆溶蚀主体酸为复合酸。在实验温度为60℃、实验时间为5h的条件下,不同配制比例的复合酸对泥浆溶蚀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复合酸质量分数的增加,对泥浆的溶蚀率逐渐增强,当复合酸的重量分数增加到20%以上时,其溶蚀率反而下降,这主要是由于产生了二次沉淀,复合酸的最佳配比为20%。实验例2:乳化剂优选油基泥浆中的有机物,主要是白油。由于解堵体系为水基,解除油状物必须用到乳化剂,只有选择合适的乳化剂才能将白油等油状物充分乳化,排出近井地带和井筒。实验方法:将油、酸(加入6%乳化剂)按一定比例(30:20)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在一定温度下测其破乳量,从而测定其破乳能力。实验结果见表1。从表1可见乳化剂烷基酚醚磺基琥珀酸酯钠盐在10min时破乳率达100%,效果最好。乳化剂优选烷基酚醚磺基琥珀酸酯钠盐。该乳化剂是一种三聚型酞胺类结构,这种有机胺类表面活性剂可以与有机土形成黏土-胺的复杂结构,由于该乳化剂具有优异的乳化能力,使得体系的乳化能力增强。又对乳化剂烷基酚醚磺基琥珀酸酯钠盐不同浓度情况下破乳率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见表2。由表2可见,乳化剂在6%浓度下10min时破乳率达100%,优选乳化剂浓度6%。表1不同乳化剂破乳实验数据表表2不同浓度烷基酚醚磺基琥珀酸酯钠盐破乳率实验表实验例3:分散剂优选由于油基泥浆是油和无机粘土及各类添加剂的混合物,解堵体系中要加入分散剂,使解堵后的产物形成较为稳定的分散体,不易二次聚集,能够较好地将解堵残液彻底排出。实验方法:将0#柴油和酸液混合,分别加入不同种类的分散剂,分散剂的浓度为4%,用jyw-200x型界面张力仪测定其界面张力,实验数据见表3。表3分散剂筛选实验数据序号分散剂平均界面张力,mn/m1聚丙烯酸钠1.82改性聚羧酸盐5.23聚环氧琥珀酸钠6.04聚天冬氨酸钠3.05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1.36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1.67羧酸盐-磺酸盐-非离子三元共聚物2.0由表3可看出:分散剂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最佳,平均界面张力1.3mn/m。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是一种聚氧乙烯醚类的表面活性剂,为进一步确定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的最佳使用浓度,进行了不同浓度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界面张力的测定,实验结果见表4。由表4可见,浓度超过4.5%后,界面张力变化不大,因此选择4.5%为最佳使用浓度。表4不同浓度的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界面张力测定实验数据实验例4:增溶剂优选通常采用水基乳化体系解除有机物堵塞时,为增强有机物的溶解能力,通常要加入增溶剂,增强解堵效果。实验方法:将0#柴油和酸液混合,分别加入不同种类的增溶剂,增溶剂的浓度为2.5%,用jyw-200x型界面张力仪测定其界面张力,实验数据见表5。表5增溶剂筛选实验数据序号增溶剂平均界面张力,mn/m1n-(2-羟乙基)-n-(2-乙基己基)-β-丙氨酸单钠盐3.62n-(2-羟乙基)-n-(辛基)-β-丙氨酸单钠盐4.13牛脂基二羟乙基甜菜碱2.54酚醚磷酸酯0.85烷基甜菜碱1.9由表5以看出,增溶剂酚醚磷酸酯增溶效果最佳,因此选择该增溶剂作为实验用增溶剂。增溶剂酚醚磷酸酯是一种缔合型长链烷烃结构,该增溶剂在水中一面保持一定的表面活性剂浓度,一面增加增溶物质的量,开始时都被增溶,但当超过最大增溶量时,增溶物质开始成为第二相。这样更有利于有机物的溶解。为进一步确定酚醚磷酸酯的最佳使用浓度,进行了不同浓度酚醚磷酸酯界面张力的测定,实验结果见表6。由表6可见,浓度超过2.5%后,界面张力变化不大,因此选择2.5%为最佳使用浓度。表6不同浓度的酚醚磷酸酯界面张力测定实验数据实验例5:防水锁剂优选应用油基泥浆主要作用是最大限度保护油层,主要是避免水伤害。本发明的解堵体系是水基的,因此应加入防水锁剂。本发明研制的fsh防水锁剂,是由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磺酸钠、聚氧乙烯酯和水组成的,其中,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磺酸钠、聚氧乙烯酯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5%、0.05%、0.03%,余量为水(制备时,四种原料直接混合搅拌均匀)。研制的fsh防水锁剂具有较低的表界面张力,防乳率≥98%,耐高温,明显降低返排压力(性能指标见表7)。表7fsh防水锁剂性能指标性能指标表面张力≤28×10-3n/m界面张力≤0.6×10-3n/m防乳率≥98%耐温150℃降低返排压力幅度≥50%表8防水锁实验结果取2口井的岩心做防水锁实验,由实验结果表8可以看出,研制的fsh防水锁剂对低渗透岩心预防水侵入伤害效果显著,用于低渗透油藏,对水侵入伤害有很好的预防作用。实验例6:螯合剂优选为了防止酸化过程中产生氢氧化铁沉淀,造成地层堵塞,导致地层渗透率降低,需要加入螯合剂。实验方法:在酸中加入不同种类的螯合剂,螯合剂的浓度为2.0%,与岩屑反应后,取其残酸,用naoh溶液滴定,测残酸中出现沉淀物时的ph值,实验结果见表9。由表9结果可以看出,加入螯合剂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后产生沉淀物的ph最高,因此选取螯合剂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螯合剂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是由铵离子和酸根离子合成的离子化合物,白色固体。由表9可见,在酸中加入螯合剂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后,在ph=6.5前未有沉淀物生成,表明其对铁离子具有良好的络合能力,这是因为离子型螯合剂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与其它组份复配后,产生协合作用,增大了络合剂分子极性基团的极性以及在酸液中络合的分配系数,因而提高了络合效果。为进一步确定螯合剂的最佳使用浓度,进行了不同浓度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的优选实验,实验结果见表10。由表10可见,使用浓度超过2%后,络合能力基本不变,因此选择螯合剂2%浓度为最佳的使用浓度。表9不同螯合剂实验数据表序号螯合剂产生沉淀物的ph值1乙酸4.52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4.93二硫代氨基甲酸盐4.84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6.55硫代酸钠5.5表10不同浓度螯合剂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实验数据表实验例7:助排剂优选为更加彻底排出解堵残液,体系中加入助排剂,通过降低界面张力提高返排效率。传统助排剂一般为非离子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单一或复配而成,其作用机理为在界面定向排列吸附,具有较好的降低表界面能力,但对接触角的改善有限。阳离子表活剂具有改善润湿角功能,但因吸附大而无法应用。普通助排剂助排率小于19%。本发明所用助排剂为自制的微乳活性助排剂,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将表面活性剂(十八烷基胺聚氧丙烯氧乙烯醚双羧酸盐)、水杨酸钠、煤油、水(四者的质量百分数为30%∶12%∶10%∶48%)按先后顺序加入试管中进行混合,经充分震荡、静置,得到乳液,将乳液的油相部分分离出来,加水稀释500倍,即得微乳活性助排剂。微乳活性助排剂由表面活性剂、水、油及助剂组成,为热力学稳定体系(结构如图2所示),即在一般情况下为均相透明体系,除具有传统助排剂的功能外,由于含有油相吸附,具有良好的改善增加水润接触角功能(如图3所示),与传统助排剂比较(如表11所示),更有效减小毛管力,提高返排效率。微乳活性助排剂助排率可达36%以上。由于微乳液的特殊组成及特殊的的表面活性剂和助剂,在较高浓度下形成上述结构,水相稀释后,不会出现分层或混浊现象,仍然能够保持具有纳米级结构的一定形状。当微乳液接触岩石表面时,由于特殊的胶束结构,油相会吸附在岩石表面,改善岩石水润性,改善程度与微乳液中油相及表活剂结构有关,与使用浓度关系密切,根据地层条件,通过调整微乳液组成及使用浓度,可以达到理想的水润接触角,有效降低毛管力。表11微乳活性助排剂与传统助排剂比较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微乳活性助排剂表面张力,mn/m303131cosθ1.01.00.5微乳活性助排剂的优点:(1)微乳液中表面活性剂具有常规助排剂降低表界面张力的能力;(2)具有降低滤失的能力;(3)具有增加水润接触角能力;(4)由于油相吸附,解决了阳离子表活剂吸附大的问题。实施例1配制油基钻井液解堵剂配方为:20%的酸液,6%的乳化剂,4.5%的分散剂,2.5%的增溶剂,3%的防水锁剂,2%的螯合剂,0.2%的助排剂,余量为水;其中,酸液为复合酸(浓度为9.87g/mol的盐酸:氢氟酸:硝酸按照体积百分比1:3:0.5混合),乳化剂为烷基酚醚磺基琥珀酸酯钠盐,分散剂为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共聚物,增溶剂为酚醚磷酸酯,防水锁剂为fsh,助排剂为微乳活性助排剂me,螯合剂为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所述防水锁剂是由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磺酸钠、聚氧乙烯酯和水组成的,其中,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磺酸钠、聚氧乙烯酯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5%、0.05%、0.03%,余量为水(制备时,四种原料直接混合搅拌均匀)。所述助排剂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将表面活性剂(十八烷基胺聚氧丙烯氧乙烯醚双羧酸盐)、水杨酸钠、煤油、水(四者的质量百分数为30%∶12%∶10%∶48%)按先后顺序加入试管中进行混合,经充分震荡、静置,得到乳液,将乳液的油相部分分离出来,加水稀释500倍,即得。制备方法为:依次加入酸液、乳化剂、分散剂、增溶剂、防水锁剂、螯合剂和助排剂,最后加水,搅拌均匀,即得。油基钻井液解堵剂的应用实例:桩129-平10井位于沾化凹陷桩西潜山披覆构造带北部的桩129-斜10块,是一口大位移深层水平井,完钻井深4740.97m。三开采用油基钻井液体系,打孔筛管完井,筛管段长367.93m。配制实施例1的油基钻井液解堵剂,配制量满足现场需要,按要求注入桩129-平10井井眼中,使用后该井测试液量为36m3/d,是相邻水平井的3倍,表明该用于清除油基钻井液滤饼的解堵剂可有效清除油基钻井液滤饼,有效保护油层,减少对油层的二次伤害。实施例2配制油基钻井液解堵剂配方为:酸液10%,乳化剂6%,分散剂2%,增溶剂3%,防水锁剂1%,螯合剂2%,助排剂0.1%,余量为水;其中所述酸液选自盐酸(浓度为9.87g/mol)。所述乳化剂选自脂肪酸聚氧乙烯酯。所述分散剂选自聚丙烯酸钠。所述增溶剂选自n-(2-羟乙基)-n-(2-乙基己基)-β-丙氨酸单钠盐。所述螯合剂选自硫代酸钠。所述防水锁剂是由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磺酸钠、聚氧乙烯酯和水组成的,其中,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磺酸钠、聚氧乙烯酯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45%、0.06%、0.025%,余量为水(制备时,四种原料直接混合搅拌均匀)。所述助排剂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将表面活性剂(十八烷基胺聚氧丙烯氧乙烯醚双羧酸盐)、水杨酸钠、煤油、水(四者的质量百分数为25%∶15%∶10%∶50%)按先后顺序加入试管中进行混合,经充分震荡、静置,得到乳液,将乳液的油相部分分离出来,加水稀释100倍,即得。制备方法为:依次加入酸液、乳化剂、分散剂、增溶剂、防水锁剂、螯合剂和助排剂,最后加水,搅拌均匀,即得。实施例3配制油基钻井液解堵剂配方为:酸液20%,乳化剂4%,分散剂4.5%,增溶剂1%,防水锁剂3%,螯合剂1%,助排剂0.3%,余量为水;其中所述酸液选自硝酸。所述乳化剂选自聚氧乙烯脂肪酸酯。所述分散剂选自聚环氧琥珀酸钠。所述增溶剂选自牛脂基二羟乙基甜菜碱。所述螯合剂选自乙酸。所述防水锁剂是由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磺酸钠、聚氧乙烯酯和水组成的,其中,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磺酸钠、聚氧乙烯酯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55%、0.04%、0.025%,余量为水(制备时,四种原料直接混合搅拌均匀)。所述助排剂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将表面活性剂(十八烷基胺聚氧丙烯氧乙烯醚双羧酸盐)、水杨酸钠、煤油、水(四者的质量百分数为35%∶10%∶10%∶45%)按先后顺序加入试管中进行混合,经充分震荡、静置,得到乳液,将乳液的油相部分分离出来,加水稀释1000倍,即得。制备方法为:依次加入酸液、乳化剂、分散剂、增溶剂、防水锁剂、螯合剂和助排剂,最后加水,搅拌均匀,即得。实施例4配制油基钻井液解堵剂配方为:酸液15%,乳化剂5%,分散剂3.5%,增溶剂2%,防水锁剂2%,螯合剂1.5%,助排剂0.2%,余量为水;其中所述酸液选自磷酸。所述乳化剂选自硬脂酸聚氧乙烯醚。所述分散剂选自聚天冬氨酸钠。所述增溶剂选自烷基甜菜碱。所述螯合剂选自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所述防水锁剂是由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磺酸钠、聚氧乙烯酯和水组成的,其中,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烷基磺酸钠、聚氧乙烯酯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5%、0.05%、0.03%,余量为水(制备时,四种原料直接混合搅拌均匀)。所述助排剂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的:将表面活性剂(十八烷基胺聚氧丙烯氧乙烯醚双羧酸盐)、水杨酸钠、煤油、水(四者的质量百分数为31%∶13%∶8%∶48%)按先后顺序加入试管中进行混合,经充分震荡、静置,得到乳液,将乳液的油相部分分离出来,加水稀释800倍,即得。制备方法为:依次加入酸液、乳化剂、分散剂、增溶剂、防水锁剂、螯合剂和助排剂,最后加水,搅拌均匀,即得。上述虽然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