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成本低稳定性好的水性压敏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04721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性压敏胶。
背景技术
:丙烯酸系水溶性压敏胶备受人们的青睐,因为以水代替有机溶剂,极大的降低可成本,对环境无污染,无火灾隐患,有利于安全生产,同时丙烯酸类单体比较容易和其他乙烯类单体共聚,以方便地进行粘合剂配方设计。但是目前在水性压敏胶的制备过程中,存在着各组分配比不合理,生产出的压敏胶固含量、粘度不达标,浪费原料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主要组分配方合理,既达到指定要求又降低生产成本的成本低稳定性好的水性压敏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成本低稳定性好的水性压敏胶,其创新点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成:软单体37.0-47.0份,硬单体4.5-7.5份,乳化剂3.0-4.0份,ph调节剂0.5份,去离子水171.0-211.0份,引发剂10.0-12.0份,交联剂19.0-29.0份;其中,所述软单体为碳原子数为4-12的丙烯酸烷基酯,所述硬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比例为4:5,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钠和op-8,所述ph调节剂为碳酸氢钠,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盐,所述交联剂为丙烯酸。进一步的,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或过硫酸钾或两者的混合物。进一步的,所述十二烷基苯磺钠和op-8重量组份之比为1:1。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压敏胶配方中的各组分配比合理,保证了反应的稳定性和压敏胶的使用性能;软单体能使压敏胶具有足够的湿润性和粘附性;乳化剂直接影响着聚合过程,还起着乳化单体和稳定压敏胶的作用,决定了压敏胶的耐水性、涂层表面的润湿性等,也影响聚合物的稳定性,两者的重量组份数配置合理,反应过程平稳,产品性能佳。(2)过硫酸铵、过硫酸钾价格便宜且引发效果好。(3)十二烷基苯磺钠和op-8配合,乳化效果好。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成本低稳定性好的水性压敏胶,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成:软单体37.0-42.0份,硬单体4.5-7.5份,乳化剂3.7-4.0份,ph调节剂0.5份,去离子水171.0-211.0份,引发剂10.0-12.0份,交联剂19.0-29.0份;其中,软单体为碳原子数为4-12的丙烯酸烷基酯,硬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比例为4:5,乳化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钠和op-8,ph调节剂为碳酸氢钠,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盐,交联剂为丙烯酸;引发剂为过硫酸铵或过硫酸钾或两者的混合物;十二烷基苯磺钠和op-8重量组份之比为1:1。按照上述配方在实验室内配制压敏胶,其过程如下:(1)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和恒压漏斗的四口烧瓶中,加入去离子水、乳化剂,ph调节剂,并搅拌,并用水浴加热,使其溶解;(2)当温度达到70℃时,加总量1/2的交联剂和硬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3)83℃时,加总量1/2的引发剂溶液和总量1/5的混合单体(软单体和硬单体苯乙烯)进行反应;(4)0.5h后,反应温度为88-90℃,维持10-15min,同时,滴加余下的引发剂和混合单体;(5)当混合单体只剩下总量的2/5时,加入剩下的交联剂,同时继续滴加剩余的引发剂和混合单体,滴加时间约为2h;(6)加料完毕后,在84-90℃内回流4-6h;(7)反应结束后,降温至40℃以下,得白色粘稠液体。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软单体重量组份为42.0-.44.0份。实施例3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软单体重量组份为44.0-47.0份。实施例4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乳化剂重量组份为3.0-3.7份。分别取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和实施例4的产物在烤箱150度烤半个小时后测量其固含量,并按照国家标准测试其粘度,结果如下表:粘度(mm2·s-1)固含量%实施例11845.5实施例24446.1实施例32045.7实施例43037.5由上表可知,软单体重量组份为42.0-44.0,乳化剂重量组分为3.7-4.0时,产物水性压敏胶各项性能最佳,减少软单体的重量份数,水性压敏胶的粘度和固含量皆下降较为明显,增大软单体的重量份数,水性压敏胶的粘度和固含量也有所下降,其中粘度下降较为明显;减少乳化剂的重量份数,水性压敏胶的粘度和固含量皆下降,其中固含量下降较为明显。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技术特征:技术总结本发明涉及一种成本低稳定性好的水性压敏胶,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备成:软单体37.0‑47.0份,硬单体4.5‑7.5份,乳化剂3.0‑4.0份,PH调节剂0.5份,去离子水171.0‑211.0份,引发剂10.0‑12.0份,交联剂19.0‑29.0份;其中,所述软单体为碳原子数为4‑12的丙烯酸烷基酯,所述硬单体为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比例为4:5,所述乳化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钠和OP‑8,所述pH调节剂为碳酸氢钠,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盐,所述交联剂为丙烯酸。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压敏胶配方中的各组分配比合理,保证了反应的稳定性和压敏胶的使用性能。技术研发人员:张孝俤;王翠冈;秦杰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国胶化学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日:2016.08.26技术公布日:2018.03.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