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附着底漆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2310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金属涂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附着底漆配方。



背景技术:

现阶段,机械、车辆、机床以及大型零件的金属外表面均需要进行喷漆处理,在喷漆前首先要将待喷漆外表面清洗干净并喷上底漆,底漆是油漆系统的第一层,用于提高面漆的附着力、增加面漆的丰满度、提供抗碱性、提供防腐功能等,同时可以保证面漆的均匀吸收,使油漆系统发挥最佳效果,因为面漆与底漆的功能不同,面漆更加侧重于最终的装饰与表观效果,而底漆则侧重于提高附着力、防腐功能、抗碱性等为了达到美观的效果,因此底漆相对于面漆在耐用性方便更为注重,由于使用环境的不同,我们常常会看到零件油漆掉落,经分析有一部分原因是由于面漆腐蚀引起的,但更主要还是面漆与底漆之间附着度不够,因此,如何增强底漆的附着性能是目前厂家的研究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附着底漆配方,具体如下:

本发明的一种高附着底漆配方,包括均匀搅拌配合的甲组份和乙组分,所述甲组份包含质量百分比分别为30%-38%的不饱和聚酯树脂、5%-8%的立德粉、10%-13%的沉淀硫酸钡、7%-9%的滑石粉、0.5%-1%的二氧化硅、26%-29%的水磨石粉、7%-9%的苯乙烯、0.5%的增稠剂、0.5%-2%的消泡剂及0.5%的炭黑,所述乙组分为55%的过氧化甲乙酮和8%的环烷酸钴的混合液,所述甲组份制备步骤如下:

s1、将不饱和聚酯树脂、立德粉、沉淀硫酸钡、滑石粉、二氧化硅、水磨石粉加入至反应釜中并通入惰性气体,在200-400r/min的转速下进行搅拌混合2h后,继续向反应釜中加入炭黑和苯乙烯,将搅拌转速提至500-800r/min,搅拌时间为1h后得到第一混合液;

s2、将增稠剂加入至步骤s1配制的第一混合液中,并将物料ph值调至8-9之后在加入消泡剂直至物料的稠度达到在100秒内能流出标准涂-4杯。

优选地,前述乙组分制备步骤具体为:将质量比为6:1的55%的过氧化甲乙酮和8%的环烷酸钴在80℃环境中以300r/min速度进行搅拌2h后逐渐冷却至常温即可。

优选地,前述甲组份和乙组分的质量比为100:3。

优选地,前述甲组份和乙组分在常温下以不小于100r/min的速度进行搅拌。

优选地,前述增稠剂为聚丙烯酸钠水溶液,能使第一混合液的粘度增高并且使第一混合液更容易搅拌。

优选地,前述消泡剂为681f消泡剂,能抑制泡沫产生或消除已产生泡沫,便于观察第一混合液的配合状态。

优选地,前述不饱和聚酯树脂具体为浓度为70%的不饱和聚酯树脂。

优选地,前述惰性气体为氮气和二氧化碳中任意一种,在第一混合液中配制过程中减少反应物氧化,提高产品的成品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高附着底漆配方配制方法简单,成品率高,性能稳定,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能很好的附着在金属表面,并能与绝大多数面漆进行配合使用,提高面漆的附着力,防止在高温或者低温的环境中油漆发生龟裂,提高油漆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本例的一种高附着底漆配方,包括均匀搅拌配合的甲组份和乙组分,甲组份包含质量百分比分别为35%的不饱和聚酯树脂、7%的立德粉、11.5%的沉淀硫酸钡、9%的滑石粉、0.5%的二氧化硅、27%的水磨石粉、8%的苯乙烯、0.5%的增稠剂、1%的消泡剂及0.5%的炭黑,甲组份制备步骤如下:

s1、将不饱和聚酯树脂、立德粉、沉淀硫酸钡、滑石粉、二氧化硅、水磨石粉加入至反应釜中并通入氮气气体,在200r/min的转速下进行搅拌混合2h后,继续向反应釜中加入炭黑和苯乙烯,将搅拌转速提至500r/min,搅拌时间为1h后得到第一混合液;

s2、将增稠剂加入至步骤s1配制的第一混合液中,并将物料ph值调至8-9之后在加入消泡剂直至物料的稠度达到在100秒内能流出标准涂-4杯;

乙组分为55%的过氧化甲乙酮和8%的环烷酸钴的混合液,乙组分制备步骤具体为:将质量比为6:1的55%的过氧化甲乙酮和8%的环烷酸钴在80℃环境中以300r/min速度进行搅拌2h后逐渐冷却至常温即可;

将甲组份和乙组分按质量比为100:3并在常温下以200r/min的速度进行搅拌,持续时间为2h后即可得到成品。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增稠剂为聚丙烯酸钠水溶液,聚丙烯酸钠水溶液能使第一混合液的粘度增高并且使第一混合液更容易搅拌,消泡剂为681f消泡剂,消泡剂能抑制泡沫产生或消除已产生泡沫,便于观察第一混合液的配合状态,聚酯树脂具体为浓度为70%的不饱和聚酯树脂。

实施例2

本例的一种高附着底漆配方,包括均匀搅拌配合的甲组份和乙组分,甲组份包含质量百分比分别为36%的不饱和聚酯树脂、8%的立德粉、10%的沉淀硫酸钡、8%的滑石粉、0.5%的二氧化硅、27.5%的水磨石粉、8%的苯乙烯、0.5%的增稠剂、1%的消泡剂及0.5%的炭黑,甲组份制备步骤如下:

s1、将不饱和聚酯树脂、立德粉、沉淀硫酸钡、滑石粉、二氧化硅、水磨石粉加入至反应釜中并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在300r/min的转速下进行搅拌混合2h后,继续向反应釜中加入炭黑和苯乙烯,将搅拌转速提至600r/min,搅拌时间为1h后得到第一混合液;

s2、将增稠剂加入至步骤s1配制的第一混合液中,并将物料ph值调至8-9之后在加入消泡剂直至物料的稠度达到在100秒内能流出标准涂-4杯;

乙组分为55%的过氧化甲乙酮和8%的环烷酸钴的混合液,乙组分制备步骤具体为:将质量比为6:1的55%的过氧化甲乙酮和8%的环烷酸钴在80℃环境中以300r/min速度进行搅拌2h后逐渐冷却至常温即可;

将甲组份和乙组分按质量比为100:3并在常温下以200r/min的速度进行搅拌,持续时间为2h后即可得到成品。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增稠剂为聚丙烯酸钠水溶液,聚丙烯酸钠水溶液能使第一混合液的粘度增高并且使第一混合液更容易搅拌,消泡剂为681f消泡剂,消泡剂能抑制泡沫产生或消除已产生泡沫,便于观察第一混合液的配合状态,聚酯树脂具体为浓度为70%的不饱和聚酯树脂。

由实施例1和实施例2制得的成品进行涂刷时产品均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高附着底漆配方配制方法简单,成品率高,性能稳定,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能很好的附着在金属表面,并能与绝大多数面漆进行配合使用,提高面漆的附着力,防止在高温或者低温的环境中油漆发生龟裂,提高油漆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发明的结构特征并不仅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发明的专利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高附着底漆配方,包括均匀搅拌配合的甲组份和乙组分,甲组份包含质量百分比分别为30%‑38%的不饱和聚酯树脂、5%‑8%的立德粉、10%‑13%的沉淀硫酸钡、7%‑9%的滑石粉、0.5%‑1%的二氧化硅、26%‑29%的水磨石粉、7%‑9%的苯乙烯、0.5%的增稠剂、0.5%‑2%的消泡剂及0.5%的炭黑,乙组分为55%的过氧化甲乙酮和8%的环烷酸钴的混合液。本发明的高附着底漆配方配制方法简单,成品率高,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能很好的附着在金属表面,并能与绝大多数面漆进行配合使用,提高面漆的附着力,防止在高温或者低温的环境中油漆发生龟裂,提高油漆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刘磊;曹志永;杨军;耿卫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鑫蕴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16
技术公布日:2017.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