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墙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67711阅读:11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涂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墙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内墙涂料是建筑装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都由乳液、去离子水、颜料以及其他助剂制成。中国涂料界比较权威的《涂料工艺》一书是这样定义的“涂料是一种材料,这种材料可以用不同的施工工艺涂覆在物件表面,形成粘附牢固、具有一定强度、连续的固态薄膜,这样形成的膜通称涂膜,又称漆膜或涂层。”属于有机化工高分子材料,所形成的涂膜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类型,按照现代通行的化工产品的分类,涂料属于精细化工产品,现代的涂料正在逐步成为一类多功能性的工程材料,是化学工业中的一个重要行业。

随着室内装饰材料应用的越来越广泛,现在人类开始进入以室内污染为标志的第三代污染时期。国际上公认室内污染是对公众健康危害最大的场所。而目前室内环境的改善方向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1)净化甲醛,甲醛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也是潜在的强致突变物之一,更是导致幼儿白血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根据国内的医学杂志及相关文献报道,室内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可归纳为刺激作用、毒性作用和致癌作用;2)调控湿度,空气湿度是一个与人们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重要的环境参数,在低湿环境下,人的呼吸系统粘膜变得干燥,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在高湿环境下,易导致霉菌的滋生,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健康,现有技术中,对此报道较少,且产生的效果并不有效明显。

改性纳米竹炭粉具有优良的吸附能力,可调节湿度及释放负离子、远红外线,电磁屏蔽作用外,还能把吸附的有毒物质如氨、甲醛、苯酚等分解成无毒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并对吸附的细菌如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球菌具有很好的杀菌抑制作用。

现有技术中,已有关于改性纳米竹炭粉运用在建筑涂料的报道,但是实际应用中,室内环境改善并不明显。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墙涂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种内墙涂料能有效的吸附室内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实时调控室内湿度,改善室内环境,且制备简单,成本低,漆膜性能好,覆盖力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内墙涂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丙烯酸树脂35-45份、硅丙树脂25-35份、改性纳米竹炭粉18-22份、钡冰长石粉5-7份、滑石粉8-12份、苯丙乳液10-20份、硅藻土6-10份、灰钙粉3-7份、消泡剂1-3份、润湿分散剂2-4份、成膜助剂2-4份、流平剂1-3份和有机溶剂20-30份;

所述改性纳米竹炭粉的制备方法为:将竹碳粉放入冰醋酸溶液中浸泡3-5h后,取出,过滤,去离子水洗涤,再于360-420℃煅烧1-2h,而后研磨成纳米粉末即得。

进一步地,所述内墙涂料包括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丙烯酸树脂40份、硅丙树脂30份、改性纳米竹炭粉20份、钡冰长石粉6份、滑石粉10份、苯丙乳液15份、硅藻土8份、灰钙粉5份、消泡剂2份、润湿分散剂3份、成膜助剂3份、流平剂2份和有机溶剂25份。

优选地,所述消泡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苯乙醇油酸酯或聚氧丙烯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润湿分散剂为木素磺酸钙、烷基芳基聚醚或玻珀酸二异辛酯酸酸钠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成膜助剂为2,2,4-三甲基-1和3-戊二醇二异丁酸酯两种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流平剂为聚丙烯酸、羧甲基纤维素或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优选地,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异丁醇、丙酮或乙酸乙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上述的一种内墙涂料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按重量份配比称取所需原料;

(2)将除消泡剂、润湿分散剂、成膜助剂和流平剂其它原料加入到搅拌缸中搅拌混匀,得混料;

(3)将混料通过砂磨机进行研磨,碾磨后物料的细度≤10μm;

(4)最后将碾磨后的物料和剩余原料倒入搅拌缸中进行再次搅拌均质处理,搅拌转速为300-500r/min,搅拌时间为1-2h,即可。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内墙涂料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其制备简单方便,无异味无排放污染,绿色环保;

(2)本发明的内墙涂料漆膜性能优异,装饰性好,不会出现流挂、不平整等问题,遮盖力强,使用寿命长;

(3)本发明的内墙涂料能有效的吸附室内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实时调控室内湿度,改善室内环境,并且还具有优良的保温隔音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内墙涂料,称取以下原料:丙烯酸树脂30kg、硅丙树脂20kg、改性纳米竹炭粉15kg、钡冰长石粉3kg、滑石粉5kg、苯丙乳液8kg、硅藻土4kg、灰钙粉1kg、消泡剂1kg、润湿分散剂2kg、成膜助剂2kg、流平剂1kg和有机溶剂15kg;

上述的改性纳米竹炭粉的制备方法为:取竹碳粉15kg放入冰醋酸溶液中浸泡3h后,取出,过滤,去离子水洗涤,再于360℃煅烧1h,而后研磨成纳米粉末即得。

其中,上述的消泡剂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润湿分散剂采用木素磺酸钙;成膜助剂采用2,2,4-三甲基-1和3-戊二醇二异丁酸酯两种混合物,且两者之间的质量比为1:1;流平剂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有机溶剂采用乙醇和异丁醇两种混合物,且两者之间的质量比为2:1。

上述的一种内墙涂料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先将除消泡剂、润湿分散剂、成膜助剂和流平剂其它原料加入到搅拌缸中搅拌23min后混匀,搅拌转速为350r/min,得混料;

(2)将混料通过砂磨机进行研磨,碾磨后物料的细度≤10μm;

(3)最后将碾磨后的物料和剩余原料助剂倒入搅拌缸中进行再次搅拌均质处理,搅拌转速为300r/min,搅拌时间为1h,即制得本发明的内墙涂料。

实施例2

一种内墙涂料,称取以下原料:丙烯酸树脂40kg、硅丙树脂30kg、改性纳米竹炭粉20kg、钡冰长石粉6kg、滑石粉10kg、苯丙乳液15kg、硅藻土8kg、灰钙粉5kg、消泡剂2kg、润湿分散剂3kg、成膜助剂3kg、流平剂2kg和有机溶剂25kg;

上述的改性纳米竹炭粉的制备方法为:取竹碳粉20kg放入冰醋酸溶液中浸泡4h后,取出,过滤,去离子水洗涤,再于390℃煅烧1.5h,而后研磨成纳米粉末即得。

其中,上述的消泡剂采用苯乙醇油酸酯;润湿分散剂采用烷基芳基聚醚;成膜助剂采用2,2,4-三甲基-1和3-戊二醇二异丁酸酯两种混合物,且两者之间的质量比为1:2;流平剂采用聚丙烯酸和羧甲基纤维素两种混合物,且两者之间的质量比为1:2;有机溶剂采用异丁醇和丙酮两种混合物,且两者之间的质量比为1:1。

上述的一种内墙涂料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先将除消泡剂、润湿分散剂、成膜助剂和流平剂其它原料加入到搅拌缸中搅拌26min后混匀,搅拌转速为350r/min,得混料;

(2)将混料通过砂磨机进行研磨,碾磨后物料的细度≤10μm;

(3)最后将碾磨后的物料和剩余原料助剂倒入搅拌缸中进行再次搅拌均质处理,搅拌转速为400r/min,搅拌时间为1.5h,即制得本发明的内墙涂料。

实施例3

一种内墙涂料,称取以下原料:丙烯酸树脂50kg、硅丙树脂40kg、改性纳米竹炭粉25kg、钡冰长石粉10kg、滑石粉16kg、苯丙乳液22kg、硅藻土12kg、灰钙粉10kg、消泡剂5kg、润湿分散剂6kg、成膜助剂6kg、流平剂5kg和有机溶剂35kg;

上述的改性纳米竹炭粉的制备方法为:取竹碳粉25kg放入冰醋酸溶液中浸泡5h后,取出,过滤,去离子水洗涤,再于420℃煅烧2h,而后研磨成纳米粉末即得。

其中,上述的消泡剂采用聚氧丙烯;润湿分散剂采用玻珀酸二异辛酯酸酸钠;成膜助剂采用2,2,4-三甲基-1和3-戊二醇二异丁酸酯两种混合物,且两者之间的质量比为1:3;流平剂采用羧甲基纤维素;有机溶剂采用乙酸乙酯。

上述的一种内墙涂料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先将除消泡剂、润湿分散剂、成膜助剂和流平剂其它原料加入到搅拌缸中搅拌25min后混匀,搅拌转速为400r/min,得混料;

(2)将混料通过砂磨机进行研磨,碾磨后物料的细度≤10μm;

(3)最后将碾磨后的物料和剩余原料助剂倒入搅拌缸中进行再次搅拌均质处理,搅拌转速为500r/min,搅拌时间为2h,即制得本发明的内墙涂料。

性能检测

对上述实施例1-3制得内墙涂料以及对比例市售常见的改性纳米竹炭粉内墙涂料进行下列相关的性能检测,具体检测数据见下表1所示;

对比例:改性纳米竹炭粉内墙涂料包括改性纳米竹炭粉(制备工艺与本发明不同)、丙烯酸乳液、聚酯树脂、成膜助剂、流平剂。

表1

由上表1可知,本发明的内墙涂料相比市售的改性纳米竹炭粉内墙涂料吸附甲醛效果更好,调控室内湿度更出色,保温隔音性能更优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