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保温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67712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保温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涂刷在被施工表面能起到隔热保温作用的涂料叫隔热保温涂料,按使用场合不同分为透明隔热保温涂料和非透明隔热保温涂料;按照隔热保温机理,可将隔热保温涂料分为阻隔性隔热保温涂料、反射隔热涂料及辐射隔热保温涂料3类。

涂料主要原材料是纳米空心微珠、高级乳液、二氧化钛等物质组成,其中涂料中的纳米空心微珠含量至少要在80%以上,这样的涂料涂刷后能在物体表面形成由封闭微珠连接在一起的三维网络空心结构,这样的纳米空心陶瓷微珠和微珠之间形成了一个个叠夹的静态空气组,也就是一个个隔热保温单元,涂层导热系数能达到0.04w/m.k,可以有效阻止热量传导,隔热保温极佳,涂层的绝热等级达到r-30.1,热反射率为90%以上,可以大量的反射红外线,防止红外线对物体进行加热,能有效抑制太阳和红外线的辐射热和热量传导,隔热保温抑制效率可达90%左右。

但随着国家对建筑材料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对建筑材料的保温隔热效果和其他性能需要更高的要求。

在公开号为cn101108931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水性弹性保温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发明采用了弹性纯丙和硅丙两种乳液作为成膜物,还采用了隔热材料、金红石型钛白粉等材料。制备过程:在500r/min的搅拌速度下往水中依次加入分散剂、消泡剂a、适量ph调节剂、丙二醇、钛白粉,转速调至1500r/min,分散细度至25μm以下;然后在500r/min速度下加入抗沾污剂、防霉剂、消泡剂b、硅丙乳液、弹性乳液以及成膜助剂,搅拌10分钟,再调至300r/min,并将2/3的隔热材料加入,搅拌20分钟;最后在300r/min的转速下加入剩余的隔热材料,搅拌20分钟,加入增稠剂a、b,搅拌15分钟,将ph值调至7.5-9之间,后加入防腐剂,搅拌10分钟后即制得该发明的涂料。但该发明的保温隔热效果和其他性能仍能进一步加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新型保温隔热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简单,物理性能好,具有较佳地保温隔热能力,能散发香味,具有抗菌和吸附、分解甲醛的能力。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保温隔热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丙烯酸乳液10-20份、贝壳粉8-12份、钛白粉4-6份、纤维1-3份、玻璃微珠12-15份、岩棉1-2份、黏土粉8-10份、增稠剂2-4份、渗透剂0.1-0.5份、增滑剂0.5-1份、抗菌剂1-2份、消泡剂2-3份、成膜助剂5-7份、香精1-4份、去离子水70-80份。

作为优选,纤维为玻璃纤维和陶瓷纤维,两者之间的重量比为2:1,纤维的长度为1-2mm,直径为0.2-1mm。

作为优选,增稠剂为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氧化乙烯、改性石蜡树脂、卡波树脂、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酯共聚乳液、顺丁橡胶、丁苯橡胶、聚氨酯、改性聚脲、低分子聚乙烯蜡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优选,渗透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增滑剂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液体石蜡、凡士林、合成石蜡、聚乙烯蜡、聚丙烯蜡。

作为优选,抗菌剂为氧化锌、氧化铜、磷酸二氢铵、碳酸锂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混合物。

作为优选,消泡剂为乳化硅油和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的混合物,两者之间的重量比为3:1;成膜助剂为丙二醇丁醚和丙二醇甲醚醋酸酯的混合物,两者之间的重量比为1: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新型保温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根据上述重量份分别称取各种原料;

二、将贝壳粉、钛白粉、纤维、玻璃微珠、岩棉、黏土粉、加入到搅拌机内搅拌,搅拌3-5min,并用高温烘烤5-10min,然后冷却;

三、在步骤二中的搅拌机内继续加入丙烯酸乳液、增稠剂、渗透剂、增滑剂、抗菌剂、消泡剂、成膜助剂、香精、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即可。

其中,

步骤二中搅拌机的转速为200r/min,步骤三中搅拌机的转速为400r/min。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复合新型材料液态壁纸漆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具体有益效果如下:

1、丙烯酸乳液能有效地保证涂料的黏着能力;玻璃纤维、陶瓷纤维、黏土粉和岩棉能大大提高涂料的保温隔热能力;香精能使涂料无异味,散发香味;

2、由于添加了一定比例的贝壳粉,具有吸附、分解甲醛等有害气体的功能;钛白粉能作为颜料;

3、抗菌剂能增加涂料的抗菌能力;增稠剂、渗透剂、增滑剂、消泡剂、成膜助剂均能有效地提高涂料的各项性能;

4、各种原料之间对应比例的混合,使得本发明具有较佳地保温隔热能力,物理性能好,能散发香味,具有抗菌和吸附、分解甲醛的能力;本制备方法简单、有效,能有效地将各原料之间结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保温隔热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丙烯酸乳液10份、贝壳粉8份、钛白粉4份、纤维1份、玻璃微珠12份、岩棉1份、黏土粉8份、增稠剂2份、渗透剂0.1份、增滑剂0.5份、抗菌剂1份、消泡剂2份、成膜助剂5份、香精1份、去离子水70份。

本实施例中,纤维为玻璃纤维和陶瓷纤维,两者之间的重量比为2:1,纤维的长度为1mm,直径为0.2mm。

本实施例中,增稠剂为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氧化乙烯、改性石蜡树脂、卡波树脂、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酯共聚乳液、顺丁橡胶、丁苯橡胶、聚氨酯、改性聚脲、低分子聚乙烯蜡的混合物。

本实施例中,渗透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增滑剂为液体石蜡、凡士林、合成石蜡、聚乙烯蜡、聚丙烯蜡的混合物。

本实施例中,抗菌剂为氧化锌、氧化铜、磷酸二氢铵、碳酸锂的混合物。

本实施例中,消泡剂为乳化硅油和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的混合物,两者之间的重量比为3:1;成膜助剂为丙二醇丁醚和丙二醇甲醚醋酸酯的混合物,两者之间的重量比为1:1。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新型保温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根据上述重量份分别称取各种原料;

二、将贝壳粉、钛白粉、纤维、玻璃微珠、岩棉、黏土粉、加入到搅拌机内搅拌,搅拌3min,并用高温烘烤5min,然后冷却;

三、在步骤二中的搅拌机内继续加入丙烯酸乳液、增稠剂、渗透剂、增滑剂、抗菌剂、消泡剂、成膜助剂、香精、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即可。

其中,

步骤二中搅拌机的转速为200r/min,步骤三中搅拌机的转速为400r/min。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保温隔热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丙烯酸乳液15份、贝壳粉10份、钛白粉5份、纤维2份、玻璃微珠13份、岩棉1.5份、黏土粉9份、增稠剂3份、渗透剂0.3份、增滑剂0.8份、抗菌剂1.5份、消泡剂2.5份、成膜助剂6份、香精3份、去离子水75份。

本实施例中,纤维为玻璃纤维和陶瓷纤维,两者之间的重量比为2:1,纤维的长度为1.5mm,直径为0.7mm。

本实施例中,增稠剂为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氧化乙烯、改性石蜡树脂、卡波树脂、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酯共聚乳液、顺丁橡胶、丁苯橡胶、聚氨酯、改性聚脲、低分子聚乙烯蜡的混合物。

本实施例中,渗透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增滑剂为液体石蜡、凡士林、合成石蜡、聚乙烯蜡、聚丙烯蜡的混合物。

本实施例中,抗菌剂为氧化锌、氧化铜、磷酸二氢铵、碳酸锂的混合物。

本实施例中,消泡剂为乳化硅油和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的混合物,两者之间的重量比为3:1;成膜助剂为丙二醇丁醚和丙二醇甲醚醋酸酯的混合物,两者之间的重量比为1:1。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新型保温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根据上述重量份分别称取各种原料;

二、将贝壳粉、钛白粉、纤维、玻璃微珠、岩棉、黏土粉、加入到搅拌机内搅拌,搅拌4min,并用高温烘烤8min,然后冷却;

三、在步骤二中的搅拌机内继续加入丙烯酸乳液、增稠剂、渗透剂、增滑剂、抗菌剂、消泡剂、成膜助剂、香精、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即可。

其中,

步骤二中搅拌机的转速为200r/min,步骤三中搅拌机的转速为400r/min。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保温隔热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丙烯酸乳液20份、贝壳粉12份、钛白粉6份、纤维3份、玻璃微珠15份、岩棉2份、黏土粉10份、增稠剂4份、渗透剂0.5份、增滑剂1份、抗菌剂2份、消泡剂3份、成膜助剂7份、香精4份、去离子水80份。

本实施例中,纤维为玻璃纤维和陶瓷纤维,两者之间的重量比为2:1,纤维的长度为2mm,直径为1mm。

本实施例中,增稠剂为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氧化乙烯、改性石蜡树脂、卡波树脂、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酯共聚乳液、顺丁橡胶、丁苯橡胶、聚氨酯、改性聚脲、低分子聚乙烯蜡的混合物。

本实施例中,渗透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增滑剂为液体石蜡、凡士林、合成石蜡、聚乙烯蜡、聚丙烯蜡的混合物。

本实施例中,抗菌剂为氧化锌、氧化铜、磷酸二氢铵、碳酸锂的混合物。

本实施例中,消泡剂为乳化硅油和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季戊四醇醚的混合物,两者之间的重量比为3:1;成膜助剂为丙二醇丁醚和丙二醇甲醚醋酸酯的混合物,两者之间的重量比为1:1。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新型保温隔热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根据上述重量份分别称取各种原料;

二、将贝壳粉、钛白粉、纤维、玻璃微珠、岩棉、黏土粉、加入到搅拌机内搅拌,搅拌5min,并用高温烘烤10min,然后冷却;

三、在步骤二中的搅拌机内继续加入丙烯酸乳液、增稠剂、渗透剂、增滑剂、抗菌剂、消泡剂、成膜助剂、香精、去离子水,搅拌均匀即可。

其中,

步骤二中搅拌机的转速为200r/min,步骤三中搅拌机的转速为400r/min。

涂料状态:无硬块,搅拌后成均匀状态;涂膜外观:无针孔、流挂,涂膜均匀;施工性:涂刷2道无障碍;干燥时间(表干):<2h;耐水性:96h无异常;耐碱性:48h无异常;耐温变性:5次循环无异常;耐老化(600h):粉化1级,变色1级;耐刷洗性:>5000次。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