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防晒喷雾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13474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玻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防晒喷雾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是由沙子和其他化学物质熔融在一起形成的,在熔融时形成连续网络结构,冷却过程中粘度逐渐增大并硬化而不结晶的硅酸盐类非金属材料。普通玻璃的化学组成是na2o·cao·6sio2,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用来隔风透光,属于混合物。玻璃在使用时,紫外线会透过玻璃照射在人的皮肤上,会将皮肤晒黑晒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原料选择合理、健康安全的玻璃防晒喷雾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玻璃防晒喷雾,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去离子水8-12,乙醇4-8、环氧树脂2-6、聚氯乙烯1-3、氧化锌3-6、水杨酸异辛酯2-4、柠檬酸脂0.8-1.4,云母1-3,河蚌壳粉0.5-1,珍珠粉0.3-0.6,表面活性剂2-4,改性剂1-3。

各原料的优选组分为:去离子水10,乙醇6、环氧树脂4、聚氯乙烯2、氧化锌5、水杨酸异辛酯3、柠檬酸脂1.2,云母2,河蚌壳粉0.7,珍珠粉0.5,表面活性剂3,改性剂2。

所述改性剂由以下重量份数的材料组成:竹炭0.5,琼脂0.1,柠檬香氛2,椰油脂0.4,桉树精油0.8,异丙醇1,碳酸氢钠1.5,椰油酰基谷氨酸钾1.2。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本发明玻璃防晒喷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1)将去离子水、环氧树脂、氧化锌、水杨酸异辛酯加入到搅拌箱中进行混合加热、搅拌;

2)将步骤1的液体加热到60-65℃,加入云母,河蚌壳粉,珍珠粉,充分搅拌;

3)将液体继续将热到75-80℃,加入聚氯乙烯、柠檬酸脂,改性剂,进行恒温加热搅拌,再用胶体磨进行打磨,打磨时间为20min;

4)将搅拌好的液体静止,冷却到30-35度,加入乙烯,表面活性剂,充分搅拌;

5)装入喷雾瓶中,包装即得成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工艺流程简洁,原料配比合理,原料廉价易得,本发明制得的成品喷到玻璃上具有强防晒性,强吸附性,能够有效的隔绝紫外线,并且环保芳香,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玻璃防晒喷雾,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的原料制成:

去离子水8,乙醇4、环氧树脂2、聚氯乙烯1、氧化锌3、水杨酸异辛酯2、柠檬酸脂0.8,云母1,河蚌壳粉0.5,珍珠粉0.3,表面活性剂2,改性剂1。

实施例2

一种玻璃防晒喷雾,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的原料制成:

去离子水12,乙醇8、环氧树脂6、聚氯乙烯3、氧化锌6、水杨酸异辛酯4、柠檬酸脂1.4,云母3,河蚌壳粉1,珍珠粉0.6,表面活性剂4,改性剂3。

制备上述实施例1和2的方法:

1)将去离子水、环氧树脂、氧化锌、水杨酸异辛酯加入到搅拌箱中进行混合加热、搅拌;

2)将步骤1的液体加热到65℃,加入云母,河蚌壳粉,珍珠粉,充分搅拌;

3)将液体继续将热到80℃,加入聚氯乙烯、柠檬酸脂,改性剂,进行恒温加热搅拌,再用胶体磨进行打磨,打磨时间为20min;

4)将搅拌好的液体静止,冷却到35度,加入乙烯,表面活性剂,充分搅拌;

5)装入喷雾瓶中,包装即得成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玻璃防晒喷雾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玻璃加工技术领域,由以下原料制成:去离子水8‑12,乙醇4‑8、环氧树脂2‑6、聚氯乙烯1‑3、氧化锌3‑6、水杨酸异辛酯2‑4、柠檬酸脂0.8‑1.4,云母1‑3,河蚌壳粉0.5‑1,珍珠粉0.3‑0.6,表面活性剂2‑4,改性剂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工艺流程简洁,原料配比合理,原料廉价易得,本发明制得的成品喷到玻璃上具有强防晒性,强吸附性,能够有效的隔绝紫外线,并且环保芳香,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技术研发人员:郁春云;孙才章;郁春彪;张苗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艺云玻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7.29
技术公布日:2017.1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