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太阳能电池背板的可返修交联耐候聚烯烃胶片及其制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84273发布日期:2019-04-20 06:39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用于太阳能电池背板的可返修交联耐候聚烯烃胶片及其制法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返修交联耐候聚烯烃胶片及其制法,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背板的可返修交联耐候聚烯烃胶片及其制法。



背景技术:

太阳能电池组件主要由玻璃盖板、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电池片、背板、接线盒和边框等组成。由于太阳能电池背板不仅对于电池片提供了支撑以及保护的作用,且是上述各组件中最直接与外界环境大面积接触的封装材料,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了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发电效率和使用寿命,因此,太阳能电池背板一直是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相当重要且不可或缺的组件之一。

虽然一般在生产太阳能电池背板时,都会非常注意其耐用性的问题,以期望能达到保障使用年限为25年的高标准,然而,太阳能电池组件长期放置在户外,往往会暴露在冰雪、温度、风和紫外线辐射等复杂且严苛的环境之下,难免造成太阳能电池背板材料的老化。此外,外界环境下的碰撞,也有可能对太阳能电池背板造成机械性的破坏。

此时,为了对太阳能电池组件中的各组件继续起到有效的支撑以及保护作用,势必需要对太阳能电池组件进行维修。倘若只因为太阳能电池背板受损,就将整个太阳能电池组件淘汰,显然不符合成本,因此,一般会将太阳能电池背板从太阳能电池组件上撕除,再重新贴上新的太阳能电池背板。

目前常用于撕除太阳能电池背板的方法主要有直接撕去法、酒精擦拭法以及加热撕去法。采用直接撕去法十分费时,且返修后再贴合,与eva剥离强度不够,因此也已渐渐不再采用。酒精擦拭法具有速度快以及效率高的优点,然而返修后再贴合,与eva剥离强度仍然小于10n/cm,并不理想。加热撕去法为目前多数模块厂常用的返修方法,返修后再贴合,与eva的剥离强度可以达到40n/cm以上,是较理想的方案。

一般来说,加热撕去法是以加热台面加热(120℃×10分)背板或玻璃,或是采用热风枪(300~400℃)直吹背板或玻璃,待eva软化后再撕除太阳能电池背板。实际处理上,常常发现因为贴合太过紧密,在撕除太阳能电池背板后,于eva上留有太阳能电池背板的残胶,甚至因为黏着力道太大,在撕除的过程中造成大面积电池片破裂等问题,造成极大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背板的可返修交联耐候聚烯烃胶片及其制法,能通过在适当比例下混合不同熔点的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以及第二聚烯烃组合物树脂,使所述可返修交联耐候聚烯烃胶片能兼顾贴附到eva层的密接性,以及被撕除时不易残胶的特性。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其中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太阳能电池背板的可返修交联耐候聚烯烃胶片,其包含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所述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具有一第一熔点;以及第二聚烯烃组合物树脂,其具有一第二熔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聚烯烃组合物树脂含量相对于100重量份(partsperhundredsofrubber/resin,简称phr)的所述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为150~250重量份,所述第一熔点较所述第二熔点高20℃以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为熔融指数介于0.3~20之间且熔点介于150~170℃的高熔点聚丙烯树脂;所述第二聚烯烃组合物树脂为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低密度聚乙烯树脂、熔融指数介于3~20之间且熔点介于110~150℃的低熔点聚丙烯树脂以及弹性体树脂(可能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合eva及乙烯基烯烃共聚物)之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其中所述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的含量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为0~100重量份,所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的含量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为0~150重量份,所述低密度聚乙烯树脂的含量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为0~150重量份,所述聚丙烯树脂的含量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为0~150重量份,所述弹性体树脂的含量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为0~100重量份,且所述高密度聚乙烯树脂、所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所述低密度聚乙烯树脂、所述聚丙烯树脂以及所述弹性体树脂的含量不会同时为0重量份。

优选地,所述可返修交联耐候聚烯烃胶片还包含氟树脂,其含量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为0.5~15重量份,所述氟树脂选自聚偏二氟乙烯(polyvinylidenedifluoride,简称pvdf)、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简称ptf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hylenetetrafluoroethylene,简称etfe)、聚三氟氯乙烯(polychlorotrifluoroethene,简称pctfe)以及乙烯-聚三氟氯乙烯共聚物(ethylenepolychlorotrifluoroethene,简称ectfe)之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氟树脂为重均分子量介于25万至100万的聚四氟乙烯。

优选地,所述可返修交联耐候聚烯烃胶片,还包含交联剂、交联助剂、润滑剂、助剂、抗氧剂、以及色料,其中,所述交联剂的含量相对于100phr的所述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为0.3~15phr,所述交联剂为有机过氧化物交联剂;所述交联助剂的含量相对于100phr的所述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为0~6phr,所述交联助剂选自二终端碳-碳双键的二烯烃、二终端碳-碳双键的三烯烃、二终端碳-碳双键的四烯烃(analkadiene,alkatriene,oralkatetraenecompoundcomprisingatleasttwoterminalcarbon-carbondoublebonds)、三烯丙基异三聚氰酸酯(triallylisocyanurate,简称taic)、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rimethylolpropanetriacrylate,简称tmpta)以及纳米级二氧化钛(tio2)之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所述润滑剂的含量相对于100phr的所述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为0.3~45phr;所述助剂的含量相对于100phr的所述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为0.3~240phr;所述抗氧剂的含量相对于100phr的所述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为0.3~15phr,其选自酚类抗氧剂或亚磷酸三苯酯类抗氧剂;所述色料的含量相对于100phr的所述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为0~105phr。

优选地,所述可返修交联耐候聚烯烃胶片对波长介于420至650nm的光线反射率大于65%。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另外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交联耐候聚烯烃胶片的制法,其包括下列步骤:将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以及第二聚烯烃组合物树脂以混合机进行预搅拌,以形成一混合物,其中,所述第二聚烯烃组合物树脂的含量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为150~250重量份,且所述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的熔点较所述第二聚烯烃组合物树脂的熔点高20℃以上;以一捏合机对所述混合物进行均匀混炼;以一轧轮机使所述混合物的成分进行胶化以及交联;以一压延机将胶化后的所述混合物制成一片体;以及以一冷却轮组将所述片体冷却定型。

优选地,在进行预搅拌以形成所述混合物的步骤中,还混合有氟树脂,其含量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为0.5~15重量份,所述氟树脂选自聚偏二氟乙烯、聚四氟乙烯、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聚三氟氯乙烯以及乙烯-聚三氟氯乙烯共聚物之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氟树脂为平均粒径介于3至10μm的粉末,且所述氟树脂为重均分子量介于25万至100万的聚四氟乙烯。

优选地,在进行预搅拌以形成所述混合物的步骤中,还混合有交联剂、交联助剂、润滑剂、助剂以及色料。其中,交联剂的含量相对于100phr的所述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为0.3~15phr,所述交联剂为有机过氧化物交联剂;交联助剂的含量相对于100phr的所述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为0~6phr,其选自二终端碳-碳双键的二烯烃、三烯烃化合物、四烯烃化合物、taic、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以及纳米级二氧化钛之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润滑剂的含量相对于100phr的所述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为0.3~45phr;助剂的含量相对于100phr的所述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为0.3~240phr;色料的含量相对于100phr的所述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为0~105phr。

优选地,在进行预搅拌以形成所述混合物的步骤中,所述轧轮机以及所述压延机的作业温度在130至220℃之间。

本发明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提供的可返修交联耐候聚烯烃胶片及其制法,其能通过“混合不同熔点的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以及第二聚烯烃组合物树脂”以及“所述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的熔点较所述第二聚烯烃组合物树脂的熔点高20℃以上”的技术方案,使得所制成的可返修交联耐候聚烯烃胶片,在以所述第二聚烯烃组合物树脂的熔点左右的温度进行加工,并将所述可返修交联耐候聚烯烃胶片贴合至太阳能电池组件当作背板使用时,由于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尚未熔融,因此不会与eva层有太强的密接性,而能够较完整地被撕除。此外本发明还能通过“所述第二聚烯烃组合物树脂的含量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为150~250重量份”的技术方案,兼顾前述能被撕除的特性,以及贴附到eva层的密接性。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提供的附图仅用于提供参考与说明,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可返修交联耐候聚烯烃胶片的制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来说明本发明所公开有关“用于太阳能电池背板的可返修交联耐候聚烯烃胶片及其制法”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了解本发明的优点与效果。本发明可通过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另外,本发明的附图仅为简单示意说明,并非依实际尺寸的描绘,事先声明。以下的实施方式将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相关技术内容,但所公开的内容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可返修交联耐候聚烯烃胶片及其制法的制法流程示意图。本发明的可返修交联耐候聚烯烃胶片及其制法的制法,其特征是采用不同熔点的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熔点高)以及第二聚烯烃组合物树脂(熔点低)相互混合,并通过适当的比例选择(第二聚烯烃组合物树脂的含量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为150~250重量份),使得所制成的可返修交联耐候聚烯烃胶片能兼顾贴附到eva层的密接性,以及被撕除时不易残胶的特性。其具体流程,包括下列各个主要步骤:

s100:将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以及第二聚烯烃组合物树脂以混合机进行预搅拌,以形成混合物,其中,第二聚烯烃组合物树脂的含量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为150~250重量份,且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的熔点较第二聚烯烃组合物树脂的熔点高20℃以上;

s102:以一捏合机对混合物进行均匀混炼;

s104:以一轧轮机使混合物的成分进行胶化及交联;

s106:将胶化后的混合物以一压延机制成一片体;以及

s108:将片体引入冷却轮组冷却定型。

更具体地说,本发明的可返修交联耐候聚烯烃胶片的制法,首先利用混合机使适当比例的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熔点高)以及第二聚烯烃组合物树脂(熔点低)在低温条件下进行预混合(步骤s100)。其中,所使用的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可为熔融指数介于0.3~20之间且熔点介于150~170℃的高熔点聚丙烯树脂。第二聚烯烃组合物树脂可为高密度聚乙烯树脂(highdensitypolyethylene,简称h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lowlineardensitypolyethylene,简称lldpe)、低密度聚乙烯树脂(lowdensityplyethylene,简称ldpe)、熔融指数介于3~20之间且熔点介于110~150℃的低熔点聚丙烯树脂以及弹性体树脂(可能为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合eva及乙烯基烯烃共聚物)之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如同前述,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的熔点较第二聚烯烃组合物树脂的熔点高20℃以上,为确保后续加工操作程序的便利,在材料的选用上,也可进一步选用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的熔点较第二聚烯烃组合物树脂的熔点高30℃的搭配,甚至选用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的熔点较第二聚烯烃组合物树脂的熔点高40℃~50℃的搭配。

其中高密度聚乙烯树脂的含量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为0~100重量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的含量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为0~150重量份,低密度聚乙烯树脂的含量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为0~150重量份,聚丙烯树脂的含量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为0~150重量份,弹性体树脂的含量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所述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为0~100重量份,且所述高密度聚乙烯树脂、所述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所述低密度聚乙烯树脂、所述聚丙烯树脂以及所述弹性体树脂的含量不会同时为0重量份。

具体来说,本发明的聚丙烯为丙烯均聚物与丙烯和一种或多种其它α-烯烃的共聚物,其中丙烯的聚合物部分至少占共聚物重量的60%。具体来说,可以是均聚聚丙烯(polypropylenehomopolymer,简称pp-h)、嵌段共聚聚丙烯(polypropyleneblockcopolymer,简称pp-b)、无规共聚聚丙烯(polypropylenerandomcopolymer,简称pp-b)。

此外,本发明在进行预搅拌以形成混合物的步骤中,还可以混合有氟树脂,所添加的氟树脂是选自pvdf、ptfe、etfe、pctfe以及ectfe之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通过添加适当比例的氟树脂(相对于100phr的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含量为0.2~5phr的氟树脂),使得所制成的交联耐候聚烯烃胶片具备良好的耐候特性,且通过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与氟树脂的适当混合,也能产生较一般氟树脂更优选的拉伸特性。

另外,为了使氟树脂能够充分均匀地分散在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中,以避免产品因为各成分分散不均而产生麻面等现象,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所采用的氟树脂,为平均粒径介于3至10μm的粉末,更优选为平均粒径介于4.5至8μm的粉末。此外,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氟树脂为重均分子量介于25万至100万的聚四氟乙烯。

为了在后续工艺中,使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第二聚烯烃组合物树脂以及氟树脂能够充分交联以及胶化,并且便于后续加工程序的进行,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还可以在预混合的步骤就先添加交联剂、交联助剂、润滑剂、助剂、抗氧剂以及色料等添加剂。其中,交联剂的含量相对于100phr的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为0.3~15phr;交联助剂的含量相对于100phr的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为0~6phr;润滑剂的含量相对于100phr的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为0.3~45phr;助剂的含量相对于100phr的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为0.3~240phr;抗氧剂的含量相对于100phr的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为0.3~15phr,其选自酚类抗氧剂或亚磷酸三苯酯类抗氧剂;色料的含量相对于100phr的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为0~105phr。

本发明所采用的交联剂是有机过氧化物交联剂,当温度升高到过氧化物的分解温度时便开始分解,并与聚烯烃树脂发生反应而交联成网状结构。有机过氧化物在110至220℃的分解温度范围内,其半衰期为10分钟。

具体而言,可采用下列化合物:过氧化丁二酸(110℃)、过氧化苯甲酰(110℃)、2-乙基己酸过氧第三丁酯(113℃)、过氧化对氯苯甲酰(115℃)、过氧化异丁酸第三丁酯(115℃)、过氧化异丙基碳酸第三丁酯(135℃)、过氧化月桂酸第三丁酯(140℃)、2,5-二甲基-2,5-二(过氧苯甲酰基)己烷(140℃)、过氧乙酸第三丁酯(140℃)、过氧化邻苯二甲酸二-第三丁酯(140℃)、过氧顺丁烯二酸-第三丁酯(140℃)、过氧环己酮(145℃)、过氧苯甲酸-第三丁酯(145℃)、过氧化二枯基(150℃)、2,5-二甲基-2,5-二(第三-丁基-过氧化)己烷(155℃)、过氧第三-丁基枯(155℃)、第三-丁基过氧化氢(158℃)、二-第三丁基过氧化物(160℃)、2,5-二甲基-2,5-二(第三-丁基过氧化)己炔(170℃)以及α,α-双-第三-丁基过氧化-1,4-二异丙基苯(160℃)。以选择α,α-双-第三-丁基过氧化-1,4-二异丙基苯及2,5-二甲基-2,5-二(第三-丁基过氧化)己炔。上列括号内所标示的温度是各个化合物半衰期为10分钟时对应的分解温度。为了避免在加工的前段工艺中(混合机或捏合机作业的过程中)就先发生交联反应,而影响产品均匀性以及质量,或增加后段加工工艺的困难度,可以采用分解温度较高的有机过氧化物交联剂,以确保前段工艺能控制在分解温度以下,进而提高批内物性及外观质量稳定性。

交联助剂选自二终端碳-碳双键的二烯烃、二终端碳-碳双键的三烯烃、二终端碳-碳双键的四烯烃(analkadiene,alkatriene,oralkatetraenecompoundcomprisingatleasttwoterminalcarbon-carbondoublebonds)、taic交联助剂、tmpta交联助剂以及纳米级tio2之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更具体而言,可采用1,9-癸二烯(1,9-decadiene)、1,7-辛二烯(1,7-octadiene)、1,5-己二烯(1,5-hexadiene)、1,4-戊二烯(1,4-pentadiene)、1,3-丁二烯(1,3-butadiene)、1,3,5-己三烯(1,3,5-hexatriene)、2,3-二甲基-1,3-丁二烯(2,3-dimethyl-1,3-butadiene)等一种以上的交联助剂。此外,纳米级tio2也可以作为另一种交联助剂,其作用在于能够促使树脂与交联剂在150℃~220℃的作业温度下,于轧轮机中适当地进行交联反应,而不必再另外借助辐射线照射以提高交联度。通过添加纳米级tio2可以使所生成的聚烯烃膜外观及物性均匀,与上述二烯烃等交联助剂并用,更可发挥优异的交联效果。

助剂为紫外线吸收剂以及填充剂之中的一种或混合并用。其中,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相对于100phr的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为0.3~9phr,其作用是为了消灭紫外光照射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从而防止链的增长,降低光降解或光氧化的发生。一般为受阻胺类化合物,受阻胺在有氧状态下吸收光能后,可以转变为相应的氮氧自由基,进而捕获高分子降解中产生的自由基,而且在光稳定化过程中具有再生功能,从而抑制连锁反应,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紫外线吸收剂选自受阻胺类光稳定剂(hinderedaminelightstabilizer,简称hals)、羟基苯基苯并三唑类(benzotriazole)紫外线吸收剂或羟基二苯甲酮类(hydroxybenzophenone)紫外线吸收剂之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另一方面,填充剂的含量相对于100phr的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为0.3~90phr,其选自如碳酸钙、粘土、滑石粉、碳酸钙、云母粉、石灰石以及硅石粉之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有关润滑剂的特性,以及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所选用的润滑剂,在后文相关段落再进一步详述。

抗氧剂可选自酚类抗氧剂以及亚磷酸三苯酯类(triphenylphosphite)等,有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氧剂,可以产生明显的协同效应。其中,酚类抗氧剂能阻止链的增长,并且能够利用空间位阻效应阻止氧化反应的进行;亚磷酸三苯酯类则能与氧原子形成稳定的化合物,并分解氢过氧化物,且能终止自由基链反应,从而阻止链式反应的发生。

色料可视产品的色相需求酌情添加。实际使用上可采用有机色料、无机色料或采用无机、有机色料混合的方式进行添加,如无特别需求也可以不加色料(即0phr)。色料可选自碳黑、钛白(tio2)、酞青绿、酞青蓝、钴蓝、酮红、汞镉红、镉黄、铬黄、偶氮黄、铬绿、群青、fe2o3褐等。由于微米级tio2(0.1μm以上)具有强效的遮盖力,因此除了可以作为色料用途外,适量添加之下还可以提高聚烯烃膜的反射率,而有助于提高太阳能电池对于光线能量的转换效率,而能增进太阳能电池的发电效率;再者,添加适量的微米级tio2还能够提高聚烯烃膜的耐侯性,以提升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此外,微米级tio2还可以强力吸收交联剂,促使交联剂均匀分散于树脂内,进而避免在产品中出现焦黑点,有助于整体产品质量的提升。

回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流程步骤,在前述步骤s100中,首先将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第二聚烯烃组合物树脂、氟树脂以及前述各种添加剂加入混合机中,并且在低温条件下进行预搅拌以形成一混合物。接下来,以捏合机在低于交联剂分解温度的低温下,均匀混炼混合物(步骤s102)。

混合物经由捏合机充分捏合混炼后,被送入一轧轮机,以便能通过轧轮机使混合物初步胶化及交联(步骤s104)。此时,为了使交联剂发挥作用,将轧轮机的作业温度控制在130至220℃(视所选用的交联剂而定)之间。

当混合物在轧轮机中被初步胶化及交联后,将胶化后的混合物以一压延机制成一片体(步骤s106)。此时,将压延机的作业温度控制在130至220℃之间,可使得混合物在被压延机压延成片体的过程中,继续发生胶化及交联反应,进而使所制成的产品因为经过充分地胶化与交联,而具备良好的物性。具体而言,在此一步骤中可以采取较前一步骤更高的温度,以助交联剂分解,进而能促进交联反应的进行。此外,将压延机产出片体的产速控制在10~100公尺/每分钟,且将片体的厚度控制在0.05mm至1.0mm之间,也有助于确保产品具备均匀且充分的交联度。

值得特别一提的是,在将本发明的胶片应用于其他不同用途时,可视实际需求对胶片进行压印,此时,可将压延机所制成的片体引入一压花轮组,以通过压花轮组于片体上压制所需的纹路。由于本优选实施例主要是以应用于太阳能电池背板为例,原则上可以不经过此压印步骤,然而,如果为了提高反射效率而需要在片体的表面上形成光学微结构,也可选择性地进行前述压印步骤。

另一方面,由于聚烯烃材料在高温熔融状态下粘度提高,因此在加工成型的过程中,容易发生粘轮的现象,并导致扭力增大而难以进行加工。为了避免前述状况发生,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添加适量的润滑剂,且采用内、外部润滑剂配合的方式。其中,偏外部润滑剂包括c12~18脂肪酸系、脂肪酸酯系,优选为硬脂酸;内外部兼具的润滑剂包括脂肪酸酰胺类、金属石碱类、有机硅系的润滑剂;内部润滑剂包括c20以上脂肪酸、石蜡烃系等。本实施例利用上述不同内、外部特性的润滑剂的相互搭配,使聚烯烃树脂不与胶布机金属轮面相粘,且聚烯烃树脂间易与润滑剂相容及胶化。如同前述,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润滑剂的含量相对于100phr的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为0.3~45phr。其中,外部润滑剂占润滑剂总量的40%~70%,其余30%~60%则为内部润滑剂或内外部兼具的润滑剂。

另外须附带一提的是,为了避免交联聚烯烃在胶布机大表面辊压时,积料(bank)发生静电火花,也可以考虑在一开始的混合物中加入抗静电剂,借此赋予聚烯烃树脂表面导电化,以消除火花。具体来说可以采用乙氧基甘油脂肪酸酯类、磷酸盐酯类、脂肪胺类衍生物及其它醇类衍生物如烷类磷酸酯、聚乙二醇-硬脂酸酯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相互配合,作为本发明的抗静电剂使用。

回到本发明的主要流程步骤,在通过压延机制成片体后,将片体引入冷却轮组中,以使片体能够充分冷却定型(步骤s108),并将最终制品卷曲收纳,即完成本发明可返修交联耐候聚烯烃胶片的制备工艺。

评价项目

表1中列出以gb/t310342014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用绝缘背板检验标准所提供的测试方法,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各种物性进行评估,可以发现所获得的各参数值都符合所期望的判定标准值:

表1

此外,表2中另外列出不同测试方法,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各种物性评估,分别采用下列测试方法进行评估:

1、拉力强度(psi)、伸长率(%):采用astmd638m测试进行评估。

2、表面张力:采用astmd2578测试进行评估。

3、加热收缩:采用jis-b0601测试进行评估。

表2

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其中一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提供的可返修交联耐候聚烯烃胶片及其制法,其能通过“混合不同熔点的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以及第二聚烯烃组合物树脂”以及“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的熔点较第二聚烯烃组合物树脂的熔点高20℃以上”的技术方案,使得所制成的可返修交联耐候聚烯烃胶片,在以第二聚烯烃组合物树脂的熔点左右的温度进行加工,并将可返修交联耐候聚烯烃胶片贴合至太阳能电池组件当作背板使用时,由于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尚未熔融,因此不会与eva层有太强的密接性,而能够较完整地被撕除。此外本发明还能通过“第二聚烯烃组合物树脂的含量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第一聚烯烃组合物树脂为150~250重量份”的技术方案,兼顾前述能被撕除的特性,以及贴附到eva层的密接性。采用本发明的用于太阳能电池背板的可返修交联耐候聚烯烃胶片,不仅在太阳能电池背板长时间使用后可便于更换,在最初组装加工的过程中,若有部分产品在贴附时没有对齐,而有必要撕下返工时,也可避免交联耐候聚烯烃胶片留下残胶、或交联耐候聚烯烃胶片本身破损,甚至因为黏着力太强而损坏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其他组件。

以上所公开的内容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可行实施例,并非因此局限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所以凡是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