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肽/石油磺酸盐弱碱组合物驱油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0095发布日期:2018-07-07 16:54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油田采油技术领域中一种处理剂,尤其是一种脂肽/石油磺酸盐弱碱组合物驱油剂。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常用驱油体系有强碱三元体系和弱碱三元体系。强碱三元体系是由重烷基苯磺酸盐、聚合物、氢氧化钠组成,弱碱三元体系是由石油磺酸盐、聚合物、碳酸钠组成。现有弱碱三元体系驱油体系成本高,同时采出井结垢导致的举升系统严重,增加了地面处理系统的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现有驱油剂存在驱油体系成本高采收率低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脂肽/石油磺酸盐弱碱组合物驱油剂。该脂肽/石油磺酸盐弱碱组合物驱油剂体系配方天然岩心提高采收率能达到19%以上,同时能够较好的缓解采出井结垢导致的举升系统问题、降低地面处理系统的难度,降低驱油体系的成本。

本发明解决其问题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达到:该脂肽/石油磺酸盐弱碱组合物驱油剂,其组分及配比按重量百分比如下:石油磺酸盐0.15%—0.25%、聚合物1.1—2.2%、弱碱为0.9%—1.2%、脂肽0.15%—0.25%,余量为水;所述各组分的含量为各组分重量占驱油剂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数。

所述聚合物是分子量为1600万或1900万或2500万聚合物,体系粘度为25——35mpa.s;所述1600万分子量聚合物的重量百分比1.8-2.2%、1900万分子量聚合物的重量百分比1.4-1.8%、2500万分子量聚合物的重量百分比1.1-1.4%;所述石油磺酸盐与脂肽的比为1:1;所述弱碱为碳酸钠;所述聚合物为聚丙烯酰胺;所述石油磺酸盐为石油磺酸钠。

该脂肽/石油磺酸盐弱碱组合物驱油剂,表面活性剂脂肽与石油磺酸盐充分发挥两种表面活性剂的电性特征和分子结构的互补特性,当脂肽与石油磺酸盐比例为1:1时,驱油体系的界面张力最好,界面张力降低幅度最大;其中碳酸钠在驱油体系中起到维持驱油体系电解质浓度平衡的作用,为三元体系提供一定的矿化度,使得界面张力维持在超低范围内;所述四种药剂间相互作用,协同贡献,最终使得三元体系的性能保持在较好的状态下。该体系配方使天然岩心提高采收率达到19%以上(最高达到20%)。同时能够较好的缓解采出井结垢导致的举升系统问题、降低地面处理系统的难度。

本发明与上述背景技术相比较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脂肽/石油磺酸盐弱碱组合物驱油剂,其在体系粘度为35mpa.s时在天然岩心提高采收率达到19%以上,与单一石油磺酸盐弱碱三元体系相比,采收率提高近1个百分点,同时降低了弱碱三元体系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用量,节约驱油体系药剂费用4%以上,同时拓展驱油用表面活性剂来源范围。

附图说明:

附图1石油磺酸盐弱碱体系界面活性;

附图2石油磺酸盐/脂肽弱碱体系界面活性图;

附图3复配体系吸附性能界面张力变化曲线;

附图4复配体系稀释不同倍数界面张力变化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称取石油磺酸钠0.2%、脂肽0.2%、1600万分子量聚丙烯酰胺2.2%、碳酸钠为1.2%、余量为水,所述各组分的含量为各组分重量占缓蚀剂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数,混合配制成本发明产品脂肽/石油磺酸盐弱碱组合物驱油剂。

对比例1

称取石油磺酸钠0.3%、1600万分子量聚丙烯酰胺2.2%、碳酸钠为1.2%,余量为水混合配制成石油磺酸盐体系驱油剂。

对比例2

取1600万分子量聚丙烯酰胺2.2%,水87.8%混合配制成聚合物体系驱油剂。

将上述实施例1、对比例1-2中配制的驱油剂加入到天然岩心,在体系粘度为35mpa.s时在天然岩心驱油实验数据表(粘度35mpa.s)见表1;测得石油磺酸盐弱碱体系界面活性见图1,石油磺酸盐/脂肽弱碱体系界面活性图2;复配体系吸附性能界面张力变化曲线见图3;

表1天然岩心驱油实验数据表(粘度35mpa.s)

(1)按照石油磺酸盐/脂肽表面活性剂浓度比例为1:1,检测复配弱碱体系界面活性。从活性图图1、图2可见,与单一石油磺酸盐弱碱三元体系相比,石油磺酸盐/脂肽复配弱碱体系具有较宽的界面活性,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出现了10-4mn/m数量级的超低界面张力。

(2)由图3可见,0.4%s(s石:s脂=1:1)+1.2%na2co3+2.2%p1600万分子量的复配体系吸附性能略好于单一石油磺酸盐弱碱三元体系,吸附次数达到4次吸附。在吸附过程界面张力均略低于单一石油磺酸盐弱碱三元体系。

(3)0.4%s(s石:s脂=1:1)+1.2%na2co3+2.2%p1600万分子量的复配体系稀释11倍,界面张力仍然保持在10-3mn/m数量级,说明复配体系具有较好的稀释性。复配体系稀释不同倍数界面张力变化曲线见图4。

(4)0.4%s(s石:s脂=1:1)+1.2%na2co3+2.2%p1600万分子量的复配体系,剪切前后界面张力在90天界面张力仍能够达到10-3mn/m数量级,复配体系90天粘度保留率能达到70%以上。复配体系界面张力稳定性能数据统计表见表2;复配体系粘度稳定性能数据统计表见表3。

表2复配体系界面张力稳定性能数据统计表

表3复配体系粘度稳定性能数据统计表

由此可见,本发明脂肽/石油磺酸盐弱碱组合物驱油剂,其在体系粘度为35mpa.s时在天然岩心提高采收率达到19%以上,与单一石油磺酸盐弱碱三元体系相比,采收率提高1个百分点,同时降低了弱碱三元体系石油磺酸盐表面活性剂的用量,节约驱油体系药剂费用4%以上,同时拓展驱油用表面活性剂来源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脂肽/石油磺酸盐弱碱组合物驱油剂。主要解决了现有驱油剂存在驱油体系成本高采收率低的问题。该脂肽/石油磺酸盐弱碱组合物驱油剂,其组分及配比按重量百分比如下:其组分及配比按重量百分比如下:石油磺酸盐0.15%—0.25%、聚合物1.1—2.2%、弱碱为0.9%—1.2%、脂肽0.15%—0.25%,余量为水;所述各组分的含量为各组分重量占驱油剂总重量的重量百分数。该脂肽/石油磺酸盐弱碱组合物驱油剂体系配方天然岩心提高采收率能达到18%以上,同时能够较好的缓解采出井结垢导致的举升系统问题、降低地面处理系统的难度,降低驱油体系的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庆;董喜贵;赵劲毅;李国桥;郝金生;孙琦;孙远卓;纪海龙;闵洁;仲丛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28
技术公布日:2018.07.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