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型喷胶棉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854546发布日期:2018-07-04 02:42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型喷胶棉的制备方法,属于服装填充材料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被服行业主要采用天然纤维、丝、羊毛、絮棉、驼绒、羽绒等作为中间的填充材料。随着社会需求的发展,棉花、羽绒等原料受到资源的限制,价格日益高涨。并且这些天然原料还具有一些难以克服的缺点,例如棉花易受潮,保暖透气性不够稳定且受潮后重量明显提高;羽绒制品则因潮湿而易霉蛀,并且在穿着时羽毛还易钻出面料而影响服用效果;另外,这些天然原料也不能适应服饰行业的工业化生产,成衣生产周期长,成本高。因此,喷胶棉作为一种新型的絮衬材料便应运而生。喷胶棉是将化学纤维经梳理、铺网、粘合而制成絮胎的一种非织造材料。同传统的絮衬材料相比,喷胶棉主要有以下特征:蓬松舒适,其蓬松度比棉絮高30%以上;质轻耐压,在同样厚度下,喷胶棉单位面积的质量只有棉絮的1/3,且比后者有良好的弹性;保暖透气,在同样厚度下,其空气含量比棉絮高40%~50%,并具有更好的保暖透气稳定性;加工方便,成本低廉,价格不到羽绒价格的1/3;此外,喷胶棉还具有外观洁白、卫生、易洗快干、不霉不蛀等优点。目前用于喷胶棉的粘合剂主要有纯丙乳液、苯丙乳液(苯乙烯一丙烯酸醋共聚物乳液)和醋丙乳液(醋酸乙烯一丙烯酸醋共聚乳液)。纯丙乳液综合性能优异,但价格较贵;醋丙乳液虽价格低廉,但存在着柔韧性不佳、耐水及耐热性差等缺点。除此之外,由于原料本身易燃,对于喷胶棉其阻燃性能提出很高的要求,减少因火灾对社会带来的危险性程度。因此,如何改善传统喷胶棉力学性能,保温性能及阻燃性能不佳的缺点,以获取更高综合性能的喷胶棉,是其推广与应用,满足工业生产需求亟待解决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传统喷胶棉力学性能,保温性能及阻燃性能不佳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阻燃型喷胶棉的制备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1)按质量比为2:1~4:1将棉纤维短纤和棉纤维长纤混合,得混合棉纤维,再将所得混合棉纤维和碱液按质量比为1:10~1:15恒温搅拌反应,过滤,洗涤和干燥,得预处理棉纤维;(2)将所得预处理棉纤维和处理液按质量比为1:10~1:20混合后保温超声浸渍2~4h,再经冷却,过滤,干燥,得氧化棉纤维;(3)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40~50份醇酸树脂,10~20份混合单体,30~40份二甲苯,3~5份引发剂,10~15份稀释剂,先将醇酸树脂和二甲苯加入反应器,于恒温搅拌状态下向反应器中滴加混合单体,恒温搅拌混合后,再加入引发剂,升温搅拌反应后,真空脱除二甲苯和稀释剂,待降温后,再加入稀释剂,并用三乙胺调节反应器中物料酸值后,继续降温至室温,并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固含量为45~50%,再滴加金属盐溶液,继续稀释至固含量为25~30%,得改性胶黏剂乳液;(4)将氧化棉纤维依次经开松、梳理后铺网后,转入喷胶干燥箱,并喷洒改性胶黏剂乳液,控制改性胶黏剂乳液用量为氧化棉纤维质量20~25%,再经热压、烫光、切边、卷曲和打包,即得阻燃型喷胶棉。步骤(1)所述棉纤维短纤长度为4~6mm。步骤(1)所述棉纤维长纤长度为10~20mm。步骤(1)所述碱液为质量分数为25~30%的氢氧化钠溶液。步骤(2)所述处理液配置过程为:将水倒入烧杯中,并预热至65~70℃,再向烧杯中加入高锰酸钾,直至高锰酸钾不再溶解,随后用硫酸调节ph至6.0~6.2,得处理液。步骤(3)所述醇酸树脂为长油度醇酸树脂或中油度醇酸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步骤(3)所述混合单体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单体复配而成:10~15份苯乙烯,8~10份丙烯酸,10~12份甲基丙烯酸甲酯。步骤(3)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过硫酸钾或过氧化苯甲酰中的任意一种。步骤(3)所述稀释剂为乙二醇丁醚、乙二醇甲醚或乙二醇乙醚中的任意一种。1步骤(3)所述金属盐溶液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配置而成:80~100份水,10~15份偏铝酸钠,10~15份氯化钙,4~6份碳酸氢钠,8~10份聚烯丙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技术方案首先利用碱液对混合棉纤维进行预处理,经预处理后,可使棉纤维结晶度下降,从而使棉纤维对处理液的可及度和反应活性得以有效提高,且混合棉纤维采用短纤和长纤进行复配,使体系中短纤和长纤相互交错,从而使体系内部纤维填充量得到有效提升,使产品力学性能和保温性能得到有效提升;(2)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采用改性胶黏剂乳液为粘合剂,改姓胶黏剂中添加的金属盐溶液中的金属盐在水中电离后产生的离子可吸附于油水界面膜表面,从而使乳液颗粒因为带有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从而提高乳液颗粒在体系中的分散稳定性,另外,乳液颗粒表面电荷可与棉纤维发生吸附,从而使乳液颗粒有效吸附于棉纤维表面,而棉纤维经氧化改性后,表面活性基团数量增加,因此在后续处理过程中与粘合剂更容易发生结合,且在加工过程中,随着乳液中水分的减少,乳液颗粒逐渐被限制在棉纤维孔隙结构中,随着水分的进一步减少,乳液颗粒最终完全融合在一起,形成连续的结构网,将棉纤维粘合在一起,且水分减少后,体系中金属盐逐渐析出,也被连续的结构网固定于体系中,起到良好的阻燃和补强作用。具体实施方式按质量比为2:1~4:1将长度为4~6mm的棉纤维短纤和长度为10~20mm的棉纤维长纤混合,得混合棉纤维,再将混合棉纤维和质量分数为25~30%的氢氧化钠溶液按质量比为1:10~1:15混合倒入1号烧杯中,并将1号烧杯移入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于温度为45~60℃,转速为400~600r/min条件下,恒温搅拌反应1~3h,过滤,得滤渣,并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滤渣直至洗涤液呈中性,再将洗涤后的滤渣转入烘箱中,于温度为105~110℃条件下干燥至恒重,得预处理棉纤维;将水倒入2号烧杯,并将2号烧杯移入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将2号烧杯中水预热至65~70℃,再向烧杯中加入高锰酸钾,直至高锰酸钾不再溶解,随后用质量分数为8~10%硫酸溶液调节2号烧杯中物料ph至6.0~6.2,得处理液;将所得预处理棉纤维和处理液按质量比为1:10~1:20混合后,于温度为65~70℃,超声频率为40~60khz条件下,保温超声浸渍2~4h,再经自然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得滤饼,并将所得滤饼于温度为105~110℃条件下干燥至恒重,得氧化棉纤维;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40~50份醇酸树脂,10~20份混合单体,30~40份二甲苯,3~5份引发剂,10~15份稀释剂,先将醇酸树脂和二甲苯加入反应釜中,于温度为75~85℃,转速为300~500r/min条件下,向反应釜中滴加混合单体,待混合单体滴加完毕,再加入引发剂,随后升温至135~140℃,保温搅拌反应3~5h后,于真空度为100~120pa条件下,脱除二甲苯和稀释剂,待反应釜内温度将至115~120℃,再加入稀释剂,并用三乙胺调节反应釜中物料酸值至12~14mgkoh/g,待酸值调节结束,将反应釜内物料自然降温至室温,在用去离子水将冷却后的反应釜内物料稀释至固含量为45~50%,再滴加金属盐溶液,继续将固含量稀释至25~30%,得改性胶黏剂乳液;随后将氧化棉纤维加入开棉机中开松,再将开松后的氧化棉纤维转入梳棉机进行梳理,并将梳理后的氧化棉纤维用机械铺网机铺网,随后将完成铺网的氧化棉纤维于喷胶干燥箱中进行喷洒改性胶黏剂乳液,控制喷头高度为250~280mm,干燥箱温度为100~120℃,改性胶黏剂乳液用量为氧化棉纤维质量20~25%,得喷胶氧化棉纤维,再将所得喷胶氧化棉纤维转入热压机中,于温度为240~245℃,压力为8~10mpa条件下,热压10~15min,再将热压后的喷胶棉纤维依次经烫光、切边、卷曲和打包,即得阻燃型喷胶棉。所述醇酸树脂为长油度醇酸树脂或中油度醇酸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混合单体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单体复配而成:10~15份苯乙烯,8~10份丙烯酸,10~12份甲基丙烯酸甲酯。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过硫酸钾或过氧化苯甲酰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稀释剂为乙二醇丁醚、乙二醇甲醚或乙二醇乙醚中的任意一种。所述金属盐溶液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配置而成:80~100份水,10~15份偏铝酸钠,10~15份氯化钙,4~6份碳酸氢钠,8~10份聚烯丙胺。实例1按质量比为4:1将长度为6mm的棉纤维短纤和长度为20mm的棉纤维长纤混合,得混合棉纤维,再将混合棉纤维和质量分数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按质量比为1:15混合倒入1号烧杯中,并将1号烧杯移入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于温度为60℃,转速为600r/min条件下,恒温搅拌反应3h,过滤,得滤渣,并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滤渣直至洗涤液呈中性,再将洗涤后的滤渣转入烘箱中,于温度为110℃条件下干燥至恒重,得预处理棉纤维;将水倒入2号烧杯,并将2号烧杯移入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将2号烧杯中水预热至70℃,再向烧杯中加入高锰酸钾,直至高锰酸钾不再溶解,随后用质量分数为10%硫酸溶液调节2号烧杯中物料ph至6.2,得处理液;将所得预处理棉纤维和处理液按质量比为1:20混合后,于温度为70℃,超声频率为60khz条件下,保温超声浸渍4h,再经自然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得滤饼,并将所得滤饼于温度为110℃条件下干燥至恒重,得氧化棉纤维;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50份醇酸树脂,20份混合单体,40份二甲苯,5份引发剂,15份稀释剂,先将醇酸树脂和二甲苯加入反应釜中,于温度为85℃,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向反应釜中滴加混合单体,待混合单体滴加完毕,再加入引发剂,随后升温至140℃,保温搅拌反应5h后,于真空度为120pa条件下,脱除二甲苯和稀释剂,待反应釜内温度将至120℃,再加入稀释剂,并用三乙胺调节反应釜中物料酸值至14mgkoh/g,待酸值调节结束,将反应釜内物料自然降温至室温,在用去离子水将冷却后的反应釜内物料稀释至固含量为50%,再滴加金属盐溶液,继续将固含量稀释至30%,得改性胶黏剂乳液;随后将氧化棉纤维加入开棉机中开松,再将开松后的氧化棉纤维转入梳棉机进行梳理,并将梳理后的氧化棉纤维用机械铺网机铺网,随后将完成铺网的氧化棉纤维于喷胶干燥箱中进行喷洒改性胶黏剂乳液,控制喷头高度为280mm,干燥箱温度为120℃,改性胶黏剂乳液用量为氧化棉纤维质量25%,得喷胶氧化棉纤维,再将所得喷胶氧化棉纤维转入热压机中,于温度为245℃,压力为10mpa条件下,热压15min,再将热压后的喷胶棉纤维依次经烫光、切边、卷曲和打包,即得阻燃型喷胶棉。所述醇酸树脂为长油度醇酸树脂。所述混合单体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单体复配而成15份苯乙烯,10份丙烯酸,12份甲基丙烯酸甲酯。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所述稀释剂为乙二醇丁醚。所述金属盐溶液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配置而成100份水,15份偏铝酸钠,15份氯化钙,6份碳酸氢钠,10份聚烯丙胺。实例2将长度为6mm的棉纤维短纤和质量分数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按质量比为1:15混合倒入1号烧杯中,并将1号烧杯移入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于温度为60℃,转速为600r/min条件下,恒温搅拌反应3h,过滤,得滤渣,并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滤渣直至洗涤液呈中性,再将洗涤后的滤渣转入烘箱中,于温度为110℃条件下干燥至恒重,得预处理棉纤维;将水倒入2号烧杯,并将2号烧杯移入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将2号烧杯中水预热至70℃,再向烧杯中加入高锰酸钾,直至高锰酸钾不再溶解,随后用质量分数为10%硫酸溶液调节2号烧杯中物料ph至6.2,得处理液;将所得预处理棉纤维和处理液按质量比为1:20混合后,于温度为70℃,超声频率为60khz条件下,保温超声浸渍4h,再经自然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得滤饼,并将所得滤饼于温度为110℃条件下干燥至恒重,得氧化棉纤维;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50份醇酸树脂,20份混合单体,40份二甲苯,5份引发剂,15份稀释剂,先将醇酸树脂和二甲苯加入反应釜中,于温度为85℃,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向反应釜中滴加混合单体,待混合单体滴加完毕,再加入引发剂,随后升温至140℃,保温搅拌反应5h后,于真空度为120pa条件下,脱除二甲苯和稀释剂,待反应釜内温度将至120℃,再加入稀释剂,并用三乙胺调节反应釜中物料酸值至14mgkoh/g,待酸值调节结束,将反应釜内物料自然降温至室温,在用去离子水将冷却后的反应釜内物料稀释至固含量为50%,再滴加金属盐溶液,继续将固含量稀释至30%,得改性胶黏剂乳液;随后将氧化棉纤维加入开棉机中开松,再将开松后的氧化棉纤维转入梳棉机进行梳理,并将梳理后的氧化棉纤维用机械铺网机铺网,随后将完成铺网的氧化棉纤维于喷胶干燥箱中进行喷洒改性胶黏剂乳液,控制喷头高度为280mm,干燥箱温度为120℃,改性胶黏剂乳液用量为氧化棉纤维质量25%,得喷胶氧化棉纤维,再将所得喷胶氧化棉纤维转入热压机中,于温度为245℃,压力为10mpa条件下,热压15min,再将热压后的喷胶棉纤维依次经烫光、切边、卷曲和打包,即得阻燃型喷胶棉。所述醇酸树脂为长油度醇酸树脂。所述混合单体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单体复配而成15份苯乙烯,10份丙烯酸,12份甲基丙烯酸甲酯。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所述稀释剂为乙二醇丁醚。所述金属盐溶液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配置而成100份水,15份偏铝酸钠,15份氯化钙,6份碳酸氢钠,10份聚烯丙胺。实例3将长度为20mm的棉纤维长纤和质量分数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按质量比为1:15混合倒入1号烧杯中,并将1号烧杯移入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于温度为60℃,转速为600r/min条件下,恒温搅拌反应3h,过滤,得滤渣,并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滤渣直至洗涤液呈中性,再将洗涤后的滤渣转入烘箱中,于温度为110℃条件下干燥至恒重,得预处理棉纤维;将水倒入2号烧杯,并将2号烧杯移入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将2号烧杯中水预热至70℃,再向烧杯中加入高锰酸钾,直至高锰酸钾不再溶解,随后用质量分数为10%硫酸溶液调节2号烧杯中物料ph至6.2,得处理液;将所得预处理棉纤维和处理液按质量比为1:20混合后,于温度为70℃,超声频率为60khz条件下,保温超声浸渍4h,再经自然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得滤饼,并将所得滤饼于温度为110℃条件下干燥至恒重,得氧化棉纤维;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50份醇酸树脂,20份混合单体,40份二甲苯,5份引发剂,15份稀释剂,先将醇酸树脂和二甲苯加入反应釜中,于温度为85℃,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向反应釜中滴加混合单体,待混合单体滴加完毕,再加入引发剂,随后升温至140℃,保温搅拌反应5h后,于真空度为120pa条件下,脱除二甲苯和稀释剂,待反应釜内温度将至120℃,再加入稀释剂,并用三乙胺调节反应釜中物料酸值至14mgkoh/g,待酸值调节结束,将反应釜内物料自然降温至室温,在用去离子水将冷却后的反应釜内物料稀释至固含量为50%,再滴加金属盐溶液,继续将固含量稀释至30%,得改性胶黏剂乳液;随后将氧化棉纤维加入开棉机中开松,再将开松后的氧化棉纤维转入梳棉机进行梳理,并将梳理后的氧化棉纤维用机械铺网机铺网,随后将完成铺网的氧化棉纤维于喷胶干燥箱中进行喷洒改性胶黏剂乳液,控制喷头高度为280mm,干燥箱温度为120℃,改性胶黏剂乳液用量为氧化棉纤维质量25%,得喷胶氧化棉纤维,再将所得喷胶氧化棉纤维转入热压机中,于温度为245℃,压力为10mpa条件下,热压15min,再将热压后的喷胶棉纤维依次经烫光、切边、卷曲和打包,即得阻燃型喷胶棉。所述醇酸树脂为长油度醇酸树脂。所述混合单体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单体复配而成15份苯乙烯,10份丙烯酸,12份甲基丙烯酸甲酯。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所述稀释剂为乙二醇丁醚。所述金属盐溶液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配置而成100份水,15份偏铝酸钠,15份氯化钙,6份碳酸氢钠,10份聚烯丙胺。实例4按质量比为4:1将长度为6mm的棉纤维短纤和长度为20mm的棉纤维长纤混合,得混合棉纤维,将水倒入2号烧杯,并将2号烧杯移入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将2号烧杯中水预热至70℃,再向烧杯中加入高锰酸钾,直至高锰酸钾不再溶解,随后用质量分数为10%硫酸溶液调节2号烧杯中物料ph至6.2,得处理液;将所得混合棉纤维和处理液按质量比为1:20混合后,于温度为70℃,超声频率为60khz条件下,保温超声浸渍4h,再经自然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得滤饼,并将所得滤饼于温度为110℃条件下干燥至恒重,得氧化棉纤维;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50份醇酸树脂,20份混合单体,40份二甲苯,5份引发剂,15份稀释剂,先将醇酸树脂和二甲苯加入反应釜中,于温度为85℃,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向反应釜中滴加混合单体,待混合单体滴加完毕,再加入引发剂,随后升温至140℃,保温搅拌反应5h后,于真空度为120pa条件下,脱除二甲苯和稀释剂,待反应釜内温度将至120℃,再加入稀释剂,并用三乙胺调节反应釜中物料酸值至14mgkoh/g,待酸值调节结束,将反应釜内物料自然降温至室温,在用去离子水将冷却后的反应釜内物料稀释至固含量为50%,再滴加金属盐溶液,继续将固含量稀释至30%,得改性胶黏剂乳液;随后将氧化棉纤维加入开棉机中开松,再将开松后的氧化棉纤维转入梳棉机进行梳理,并将梳理后的氧化棉纤维用机械铺网机铺网,随后将完成铺网的氧化棉纤维于喷胶干燥箱中进行喷洒改性胶黏剂乳液,控制喷头高度为280mm,干燥箱温度为120℃,改性胶黏剂乳液用量为氧化棉纤维质量25%,得喷胶氧化棉纤维,再将所得喷胶氧化棉纤维转入热压机中,于温度为245℃,压力为10mpa条件下,热压15min,再将热压后的喷胶棉纤维依次经烫光、切边、卷曲和打包,即得阻燃型喷胶棉。所述醇酸树脂为长油度醇酸树脂。所述混合单体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单体复配而成15份苯乙烯,10份丙烯酸,12份甲基丙烯酸甲酯。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所述稀释剂为乙二醇丁醚。所述金属盐溶液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配置而成100份水,15份偏铝酸钠,15份氯化钙,6份碳酸氢钠,10份聚烯丙胺。实例5按质量比为4:1将长度为6mm的棉纤维短纤和长度为20mm的棉纤维长纤混合,得混合棉纤维,再将混合棉纤维和质量分数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按质量比为1:15混合倒入1号烧杯中,并将1号烧杯移入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于温度为60℃,转速为600r/min条件下,恒温搅拌反应3h,过滤,得滤渣,并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滤渣直至洗涤液呈中性,再将洗涤后的滤渣转入烘箱中,于温度为110℃条件下干燥至恒重,得预处理棉纤维;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50份醇酸树脂,20份混合单体,40份二甲苯,5份引发剂,15份稀释剂,先将醇酸树脂和二甲苯加入反应釜中,于温度为85℃,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向反应釜中滴加混合单体,待混合单体滴加完毕,再加入引发剂,随后升温至140℃,保温搅拌反应5h后,于真空度为120pa条件下,脱除二甲苯和稀释剂,待反应釜内温度将至120℃,再加入稀释剂,并用三乙胺调节反应釜中物料酸值至14mgkoh/g,待酸值调节结束,将反应釜内物料自然降温至室温,在用去离子水将冷却后的反应釜内物料稀释至固含量为50%,再滴加金属盐溶液,继续将固含量稀释至30%,得改性胶黏剂乳液;随后将预处理棉纤维加入开棉机中开松,再将开松后的预处理棉纤维转入梳棉机进行梳理,并将梳理后的预处理棉纤维用机械铺网机铺网,随后将完成铺网的预处理棉纤维于喷胶干燥箱中进行喷洒改性胶黏剂乳液,控制喷头高度为280mm,干燥箱温度为120℃,改性胶黏剂乳液用量为预处理棉纤维质量25%,得喷胶预处理棉纤维,再将所得喷胶预处理棉纤维转入热压机中,于温度为245℃,压力为10mpa条件下,热压15min,再将热压后的喷胶棉纤维依次经烫光、切边、卷曲和打包,即得阻燃型喷胶棉。所述醇酸树脂为长油度醇酸树脂。所述混合单体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单体复配而成15份苯乙烯,10份丙烯酸,12份甲基丙烯酸甲酯。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所述稀释剂为乙二醇丁醚。所述金属盐溶液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配置而成100份水,15份偏铝酸钠,15份氯化钙,6份碳酸氢钠,10份聚烯丙胺。实例6按质量比为4:1将长度为6mm的棉纤维短纤和长度为20mm的棉纤维长纤混合,得混合棉纤维,再将混合棉纤维和质量分数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按质量比为1:15混合倒入1号烧杯中,并将1号烧杯移入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于温度为60℃,转速为600r/min条件下,恒温搅拌反应3h,过滤,得滤渣,并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滤渣直至洗涤液呈中性,再将洗涤后的滤渣转入烘箱中,于温度为110℃条件下干燥至恒重,得预处理棉纤维;将水倒入2号烧杯,并将2号烧杯移入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将2号烧杯中水预热至70℃,再向烧杯中加入高锰酸钾,直至高锰酸钾不再溶解,随后用质量分数为10%硫酸溶液调节2号烧杯中物料ph至6.2,得处理液;将所得预处理棉纤维和处理液按质量比为1:20混合后,于温度为70℃,超声频率为60khz条件下,保温超声浸渍4h,再经自然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得滤饼,并将所得滤饼于温度为110℃条件下干燥至恒重,得氧化棉纤维;随后将氧化棉纤维加入开棉机中开松,再将开松后的氧化棉纤维转入梳棉机进行梳理,并将梳理后的氧化棉纤维用机械铺网机铺网,随后将完成铺网的氧化棉纤维于喷胶干燥箱中进行喷洒醇酸树脂,控制喷头高度为280mm,干燥箱温度为120℃,醇酸树脂用量为氧化棉纤维质量25%,得喷胶氧化棉纤维,再将所得喷胶氧化棉纤维转入热压机中,于温度为245℃,压力为10mpa条件下,热压15min,再将热压后的喷胶棉纤维依次经烫光、切边、卷曲和打包,即得阻燃型喷胶棉。所述醇酸树脂为长油度醇酸树脂。实例7按质量比为4:1将长度为6mm的棉纤维短纤和长度为20mm的棉纤维长纤混合,得混合棉纤维,再将混合棉纤维和质量分数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按质量比为1:15混合倒入1号烧杯中,并将1号烧杯移入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于温度为60℃,转速为600r/min条件下,恒温搅拌反应3h,过滤,得滤渣,并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滤渣直至洗涤液呈中性,再将洗涤后的滤渣转入烘箱中,于温度为110℃条件下干燥至恒重,得预处理棉纤维;将水倒入2号烧杯,并将2号烧杯移入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将2号烧杯中水预热至70℃,再向烧杯中加入高锰酸钾,直至高锰酸钾不再溶解,随后用质量分数为10%硫酸溶液调节2号烧杯中物料ph至6.2,得处理液;将所得预处理棉纤维和处理液按质量比为1:20混合后,于温度为70℃,超声频率为60khz条件下,保温超声浸渍4h,再经自然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得滤饼,并将所得滤饼于温度为110℃条件下干燥至恒重,得氧化棉纤维;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50份醇酸树脂,20份混合单体,40份二甲苯,5份引发剂,15份稀释剂,先将醇酸树脂和二甲苯加入反应釜中,于温度为85℃,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向反应釜中滴加混合单体,待混合单体滴加完毕,再加入引发剂,随后升温至140℃,保温搅拌反应5h后,于真空度为120pa条件下,脱除二甲苯和稀释剂,待反应釜内温度将至120℃,再加入稀释剂,并用三乙胺调节反应釜中物料酸值至14mgkoh/g,待酸值调节结束,将反应釜内物料自然降温至室温,在用去离子水将冷却后的反应釜内物料稀释至固含量为30%,得改性胶黏剂乳液;随后将氧化棉纤维加入开棉机中开松,再将开松后的氧化棉纤维转入梳棉机进行梳理,并将梳理后的氧化棉纤维用机械铺网机铺网,随后将完成铺网的氧化棉纤维于喷胶干燥箱中进行喷洒改性胶黏剂乳液,控制喷头高度为280mm,干燥箱温度为120℃,改性胶黏剂乳液用量为氧化棉纤维质量25%,得喷胶氧化棉纤维,再将所得喷胶氧化棉纤维转入热压机中,于温度为245℃,压力为10mpa条件下,热压15min,再将热压后的喷胶棉纤维依次经烫光、切边、卷曲和打包,即得阻燃型喷胶棉。所述醇酸树脂为长油度醇酸树脂。所述混合单体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单体复配而成15份苯乙烯,10份丙烯酸,12份甲基丙烯酸甲酯。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所述稀释剂为乙二醇丁醚。实例8按质量比为4:1将长度为6mm的棉纤维短纤和长度为20mm的棉纤维长纤混合,得混合棉纤维,再将混合棉纤维和质量分数为30%的氢氧化钠溶液按质量比为1:15混合倒入1号烧杯中,并将1号烧杯移入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于温度为60℃,转速为600r/min条件下,恒温搅拌反应3h,过滤,得滤渣,并用去离子水洗涤所得滤渣直至洗涤液呈中性,再将洗涤后的滤渣转入烘箱中,于温度为110℃条件下干燥至恒重,得预处理棉纤维;将水倒入2号烧杯,并将2号烧杯移入数显测速恒温磁力搅拌器,将2号烧杯中水预热至70℃,再向烧杯中加入高锰酸钾,直至高锰酸钾不再溶解,随后用质量分数为10%硫酸溶液调节2号烧杯中物料ph至6.2,得处理液;将所得预处理棉纤维和处理液按质量比为1:20混合后,于温度为70℃,超声频率为60khz条件下,保温超声浸渍4h,再经自然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得滤饼,并将所得滤饼于温度为110℃条件下干燥至恒重,得氧化棉纤维;按重量份数计,依次取50份醇酸树脂,20份混合单体,40份二甲苯,5份引发剂,15份稀释剂,先将醇酸树脂和二甲苯加入反应釜中,于温度为85℃,转速为500r/min条件下,向反应釜中滴加混合单体,待混合单体滴加完毕,再加入引发剂,随后升温至140℃,保温搅拌反应5h后,于真空度为120pa条件下,脱除二甲苯和稀释剂,待反应釜内温度将至120℃,再加入稀释剂,并用三乙胺调节反应釜中物料酸值至14mgkoh/g,待酸值调节结束,将反应釜内物料自然降温至室温,在用去离子水将冷却后的反应釜内物料稀释至固含量为50%,再滴加金属盐溶液,继续将固含量稀释至30%,得改性胶黏剂乳液;随后将氧化棉纤维加入开棉机中开松,再将开松后的氧化棉纤维转入梳棉机进行梳理,并将梳理后的氧化棉纤维用机械铺网机铺网,随后将完成铺网的氧化棉纤维于喷胶干燥箱中进行喷洒改性胶黏剂乳液,控制喷头高度为280mm,干燥箱温度为120℃,改性胶黏剂乳液用量为氧化棉纤维质量25%,得喷胶氧化棉纤维,再将热压后的喷胶氧化棉纤维依次经烫光、切边、卷曲和打包,即得阻燃型喷胶棉。所述醇酸树脂为长油度醇酸树脂。所述混合单体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单体复配而成15份苯乙烯,10份丙烯酸,12份甲基丙烯酸甲酯。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所述稀释剂为乙二醇丁醚。所述金属盐溶液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配置而成100份水,15份偏铝酸钠,15份氯化钙,6份碳酸氢钠,10份聚烯丙胺。对比例:厦门某纤维有限公司生产的喷胶棉。将实例1至8所得的阻燃型喷胶棉及对比例产品进行性能检测,具体检测方法如下:1.力学性能:按照fz/t60005对试件拉伸强力进行检测;2.保温性能:按照gb1048对试件保温率进行检测;3.阻燃性能:按照gb/t5454对试件极限氧指数进行检测。具体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表1检测项目拉伸强力/n保温率/%极限氧指数/%实例121.391.336.1实例218.485.728.6实例318.986.329.3实例416.380.126.4实例516.179.526.1实例614.277.323.7实例713.873.222.8实例813.672.820.3对比例11.160.418.3由表1检测结果可知,本发明技术方案制备的阻燃型喷胶棉具有优异的阻燃性,力学性能及保温性能的特点,在喷胶棉行业的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前景。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