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面贴合耐反翘双面胶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62739阅读:6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弯面贴合耐反翘双面胶带。
背景技术
:胶带是由基材和粘结剂两部分组成,通过粘接使两个或多个不相连的物体连接在一起。随着社会的发展,胶带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在各个领域,但是现有的胶带在弯曲表面上粘接时容易出现反翘现象。技术实现要素: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粘接强度大且耐反翘的弯面贴合耐反翘双面胶带。一种弯面贴合耐反翘双面胶带,包括棉纸层、PET层、第一聚氨酯改性亚力克胶层、第二聚氨酯改性亚克力胶层、抗粘层和PE透明保护膜层;所述第一聚氨酯改性亚力克胶层设在所述棉纸层的一侧表面上,所述PET层设在所述棉纸层的另一侧表面上,所述抗粘层设在所述第一聚氨酯改性亚克力胶层上;所述第二聚氨酯改性亚克力胶层设在所述PET层上,所述PE透明保护膜层上设在所述第二聚氨酯改性亚克力胶层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棉纸层与所述PET层通过亚克力压敏胶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亚克力压敏胶围绕所述棉纸层和所述PET层上靠近边缘的部位分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棉纸层和所述PET层上靠近边缘的部位设有多个通孔,多个通孔沿所述棉纸层和所述PET层上的靠近边缘的部位呈阵列分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ET层和所述棉纸层之间的中部填充第三聚氨酯改性亚力克胶层,所述第三聚氨酯改性亚力克胶层中填充有热膨胀微粒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聚氨酯改性亚力克胶层上靠近所述棉纸层的一侧表面上均匀填充有阻燃剂颗粒或粉末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抗粘层为双硅单封型离型纸。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抗粘层上设有撕裂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聚氨酯改性亚力克胶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聚氨酯改性亚克力胶层的厚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E透明保护膜层上与所述第二聚氨酯改性亚克力胶层相连接的表面具有经电晕处理的过渡增接层。上述弯面贴合耐反翘双面胶带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抗粘层、第一聚氨酯改性亚力克胶层、棉纸层、PET层、第二聚氨酯改性亚克力胶层和PE透明保护膜层。其中棉纸层和PET层相配合能够为整个胶带提供结构基础,并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第一聚氨酯改性亚力克胶层用于粘接使用对象的弯曲表面,第二聚氨酯改性亚克力胶层主要用于牢固连接PET层和PE透明保护膜,各功能层结构相互配合使弯面贴合耐反翘双面胶带整体上具有牢固的粘接强度和优异的耐反翘特性。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弯面贴合耐反翘双面胶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结合图1,一实施方式的弯面贴合耐反翘双面胶带10,包括棉纸层100、PET层200、第一聚氨酯改性亚力克胶层300、抗粘层400、第二聚氨酯改性亚克力胶层500和PE透明保护膜层600。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聚氨酯改性亚力克胶层300设在棉纸层100的一侧表面上,PET层200设在棉纸层的另一侧表面上,抗粘层400设在第一聚氨酯改性亚克力胶层200上。第二聚氨酯改性亚克力胶层500设在PET层200上,PE透明保护膜层600上设在第二聚氨酯改性亚克力胶层500上。第一聚氨酯改性亚力克胶层300上靠近棉纸层100的一侧表面上均匀填充有阻燃剂颗粒或粉末层,以增加胶带的阻燃特性。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地,棉纸层100和PET层200通过亚克力压敏胶110连接,亚克力压敏胶围绕棉纸层100和PET层200上靠近边缘的部位分布,增加棉纸层100和PET层200的连接紧固度,防止整个胶带的边缘部位翘起。在本实施方式中,棉纸层100和PET层200上靠近边缘的部位设有多个通孔(图中未画出),多个通孔沿棉纸层100和PET层200上的靠近边缘的部位呈阵列分布,第一聚氨酯改性亚力克胶层300和亚克力压敏胶可以部分融合在一起,可进一步提供棉纸层100和PET层200的粘接强度,也可以提高整个胶带对待粘接对象的粘接强度,进一步防止整个胶带的边缘部位翘起,提高胶带的使用寿命。在本实施方式中,棉纸层100和PET层200之间的中部填充第三聚氨酯改性亚力克胶层120,第三聚氨酯改性亚力克胶层120中填充有热膨胀微粒层,热膨胀微粒可以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适当膨胀形成粘接保护层结构。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棉纸层100和PET层200之间可以仅通过亚克力压敏胶或第三聚氨酯改性亚力克胶层120连接即可。第一聚氨酯改性亚力克胶层300上靠近棉纸层100的一侧表面上无需填充阻燃剂颗粒或粉末层,只要能够使棉纸层100与抗粘层400实现连接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抗粘层400为双硅单封型离型纸,抗粘层400上设有撕裂线,以方便使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抗粘层400也可以为低粘性的PET层,只要起到临时性保护第一聚氨酯改性亚力克胶层300即可,防止其受污染。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地,第一聚氨酯改性亚力克胶层300的厚度大于第二聚氨酯改性亚克力胶层500的厚度。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弯面贴合耐反翘双面胶带10的各功能层厚度及整体厚度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地,PE透明保护膜层600上与第二聚氨酯改性亚克力胶层500相连接的表面具有经电晕处理的过渡增接层,增加PE透明保护膜层600与PET层的粘接牢固度,以进一步防止胶带的边缘部位翘起。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当PE透明保护膜层600也可以作为离型层使用,此时可将第二聚氨酯改性亚克力胶层500的厚度增加,且无需将PE透明保护膜层600上与第二聚氨酯改性亚克力胶层500相连接的表面具有经电晕处理,此时只要便于PE透明保护膜层600使用时撕下即可。对本实施方式的弯面贴合耐反翘双面胶带10进行粘接性能测试,见下表1。表1测试项目测试值30min初粘剥离力(SUS)≥2500gf/25mm72h终粘剥离力(SUS)≥2800gf/25mm30min初粘剥离力(PET)≥2200gf/25mm72h终粘剥离力(PET)≥2500gf/25mm30min初粘剥离力(PP)≥1800gf/25mm72h终粘剥离力(PP)≥2000gf/25mm保持力≥72h耐反翘性良好耐温性-20~80℃由表1可知,本实施方式的弯面贴合耐反翘双面胶带10整体上还能够耐-20℃~80℃的环境温度变化,并且粘接强度大,尤其对于不锈钢(SUS),180°剥离力≥2500gf/25mm,同时具有良好的耐反翘性。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