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散热的导热胶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20641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速散热的导热胶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快速散热的导热胶带。



背景技术:

1928年在美国明尼苏达圣保罗,理查·德鲁发明了透明胶带。胶带按他的功效可分为:高温胶带、双面胶带、绝缘胶带、特种胶带、压敏胶带、模切胶带,不同的功效适合不同的行业需求。胶带是由基材和粘结剂两部分组成,通过粘接使两个或多个不相连的物体连接在一起。其表面上涂有一层粘着剂。最早的粘着剂来自动物和植物,在十九世纪,橡胶是粘着剂的主要成份;而现代则广泛应用各种聚合物。粘着剂可以粘住东西,是由于本身的分子和欲连接物品的分子间形成键结,这种键结可以把分子牢牢地熟合在一起。当某些需要散热的器件需要用胶带缠绕时,现有胶带就不实用了,缠绕后会大大影响器件本身的散热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散热的导热胶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快速散热的导热胶带,包括散热基层,所述散热基层包括基层,基层由透明材料制作成形,所述基层长度方向中部设有散热区,散热区内均匀分布有若干贯穿基层的导热孔,基层表面设有散热层,散热层底部设有导热位,导热位穿过导热孔与粘胶剂层底部齐平,散热层采用铝箔制作成形,所述散热基层的下侧依次设有遮光层、阻燃耐火层、第一压敏胶层、硅油纸,在散热基层的上侧依次设有防刺穿层和第一防静电层,所述第二防静电层的上侧依次设有石墨散热膜和复合加强膜,所述石墨散热膜包括有由下往上依次叠设在一起的第一石墨层、第二防静电层和第二石墨层,第二石墨层穿过第二防静电层而与第一石墨层结合连接,所述复合加强膜包括有由下往上依次叠设在一起的第二压敏胶层、哑光层和防指纹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区两侧的基层表面设有加强层,散热层底部设有阶梯状的导热肋,导热肋位于两条加强层之间,导热位由导热肋底部延伸形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层表面压印有下凹的点状或条状的散热凹槽,散热凹槽的深度为散热层厚度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阻燃耐火层的厚度均为0.1-0.1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防刺穿层的厚度均为0.1-0.2mm。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压敏胶层的厚度均为0.05-0.2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散热区内设置导热孔有利于进行导热,导热后通过散热层散热,散热层表面的散热槽可以有效增加散热面积,有效的提高了散热效果,加强层使胶带整体强度更高,解决开孔后胶带的强度问题。

2、通过设置有第一压敏胶层,使得本胶带具有较好的粘接力,使用时,将硅油纸剥离即可粘贴,使用方便,粘接牢固,并且配合设置有阻燃耐火层、遮光层、防刺穿层和第一防静电层,使得本产品具有阻燃耐火、遮光、防刺穿、和防静电等特性,产品使用性能更佳,功能多样,应用范围广泛。

3、通过设置石墨散热膜和复合加强膜,使得胶带兼具遮光、导热、散热和防指纹等功能,遮光性能优良,适度哑光,对多种材料具有优良的初粘粘性和持久粘着力,整体材料设计不含卤素,符合环保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快速散热的导热胶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快速散热的导热胶带中石墨散热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快速散热的导热胶带中复合加强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快速散热的导热胶带,包括散热基层,所述散热基层包括基层1,基层1由透明材料制作成形,所述基层1长度方向中部设有散热区,所述散热区两侧的的基层1表面设有加强层3,散热层4底部设有阶梯状的导热肋,导热肋位于两条加强层3之间,导热位5由导热肋底部延伸形成,散热区内均匀分布有若干贯穿基层1的导热孔2,基层1表面设有散热层4,散热层4底部设有导热位5,导热位5穿过导热孔2与粘胶剂层底部齐平,散热层4采用铝箔制作成形,散热层4表面压印有下凹的点状或条状的散热凹槽,所述的散热凹槽的深度为散热层4厚度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通过在散热区内设置导热孔有利于进行导热,导热后通过散热层散热,散热层表面的散热槽可以有效增加散热面积,有效的提高了散热效果,加强层使胶带整体强度更高,解决开孔后胶带的强度问题;所述散热基层的下侧依次设有遮光层6、阻燃耐火层7、第一压敏胶层8、硅油纸9,在散热基层的上侧依次设有防刺穿层10和第一防静电层11,所述防刺穿层的厚度均为0.1-0.2mm,所述阻燃耐火层的厚度均为0.1-0.15mm,所述第一压敏胶层的厚度均为0.05-0.25mm,通过设置有第一压敏胶层,使得本胶带具有较好的粘接力,使用时,将硅油纸剥离即可粘贴,使用方便,粘接牢固,并且配合设置有阻燃耐火层、遮光层、防刺穿层和第一防静电层,使得本产品具有阻燃耐火、遮光、防刺穿、和防静电等特性,产品使用性能更佳,功能多样,应用范围广泛;所述第二防静电层11的上侧依次设有石墨散热膜12和复合加强膜13,所述石墨散热膜12包括有由下往上依次叠设在一起的第一石墨层121、第二防静电层122和第二石墨层123,第二石墨层123穿过第二防静电层122而与第一石墨层121结合连接,所述复合加强膜13包括有由下往上依次叠设在一起的第二压敏胶层131、哑光层132和防指纹层133,通过设置石墨散热膜和复合加强膜,使得胶带兼具遮光、导热、散热和防指纹等功能,遮光性能优良,适度哑光,对多种材料具有优良的初粘粘性和持久粘着力,整体材料设计不含卤素,符合环保要求。本实用新型快速散热的导热胶带,具有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整体强度高的优点,配合设置有阻燃耐火层、遮光层、防刺穿层和防静电层,使得本产品具有阻燃耐火、遮光、防刺穿、和防静电的性能,另外兼具遮光和防指纹等功能,遮光性能优良,适度哑光,对多种材料具有优良的初粘粘性和持久粘着力,功能多样,应用范围广泛。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在散热区内设置导热孔有利于进行导热,导热后通过散热层散热,散热层表面的散热槽可以有效增加散热面积,有效的提高了散热效果,加强层使胶带整体强度更高,解决开孔后胶带的强度问题;通过设置有第一压敏胶层,使得本胶带具有较好的粘接力,使用时,将硅油纸剥离即可粘贴,使用方便,粘接牢固,并且配合设置有阻燃耐火层、遮光层、防刺穿层和第一防静电层,使得本产品具有阻燃耐火、遮光、防刺穿、和防静电等特性,产品使用性能更佳,功能多样,应用范围广泛。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