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固定电极组件的胶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6584发布日期:2018-07-11 01:14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胶带,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固定电极组件的胶带,该胶带适应于固定电极组件。



背景技术:

二次电池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化学能并且如有必要发电。铅蓄电池、镍镉(NiCd)电池、镍氢(NiMH)蓄电池、锂离子(锂离子)电池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被称为二次电池。

例如,通过将电极组件接纳在壳体的内部并且引入电解质来制造电池。通常,与壳体相比,电极组件的尺寸是小的,并且因此,间隙形成在电极组件与壳体的内壁之间。

在这种情况下,接纳在壳体中的电极组件可能因为外部震动或碰撞而在壳体的内部中移动或旋转一些角度。在这种情况下,内部电路可能因为突出物的焊接区域的损坏而断开,因此造成未检测到的断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一种能够自填充电极组件与壳体之间间隙的适应于固定电极组件的胶带。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固定电极组件的胶带,包括基材层和压敏粘合层,所述基材层为双层中空密闭的薄膜层结构;所述薄膜层结构的上层间隔设有多个向内预留褶皱膨胀部;所述压敏粘合层设置在所述薄膜层结构的下层;在所述双层中空密闭的薄膜层结构内填充有产气组合物。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预留褶皱膨胀部呈波浪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所述基材层由柔性耐热材料构成的双层中空密闭的薄膜层结构。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固定电极组件的胶带,通过压敏粘合层附接在电极组件的外周表面,之后将电极组件接纳在壳体的内部并且引入电解质来制造电池,产气组合物产生气体使预留褶皱膨胀部向外膨胀呈半球形结构,有效地填充在电极组件和壳体之间的间隙,并且固定电极组件,防止电极组件因为外部震动或冲击在壳体的内部运动和旋转,并且避免突出物的焊接区域的损坏或者内部电路断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固定电极组件的胶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材层;2-压敏粘合层;3-预留褶皱膨胀部;4-产气组合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固定电极组件的胶带,包括基材层1和压敏粘合层2,基材层1由柔性耐热材料构成的双层中空密闭的薄膜层结构;薄膜层结构的上层间隔设有多个向内预留褶皱膨胀部3;压敏粘合层2设置在薄膜层结构的下层;在双层中空密闭的薄膜层结构内填充有产气组合物4。预留褶皱膨胀部呈波浪形结构。

其中,产气组合物为现有技术中任一可以产生气体的组合物,例如气体发生剂、产气剂或能产生氧气的组合物,只要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不限定产气组合物的具体物质组合。

在基材层1内设有多个能够撞击破裂的阻隔膜5,其中相邻的两个阻隔膜形成一个阻隔腔,每个阻隔腔内放置一种产气组合物中的一种物质。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固定电极组件的胶带,通过压敏粘合层附接在电极组件的外周表面,之后将电极组件接纳在壳体的内部并且引入电解质来制造电池,产气组合物产生气体使预留褶皱膨胀部向外膨胀呈半球形结构,有效地填充在电极组件和壳体之间的间隙,并且固定电极组件,防止电极组件因为外部震动或冲击在壳体的内部运动和旋转,并且避免突出物的焊接区域的损坏或者内部电路断开。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