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能量表面基材用粘合剂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34572发布日期:2018-10-23 21:15阅读:6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对以聚烯烃为代表的低能量表面基材、尤其对聚乙烯基材发挥良好的粘合性能的有机溶剂溶液型底漆、粘合剂组合物。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有人针对使聚乙烯或聚丙烯这样的表面能量低的基材粘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已知设计对这些材料具有高粘合性能的粘合剂并不容易。作为对这些低表面能量基材展现出良好的粘合性的方法,有人提出对被粘附体表面预先通过电晕放电或等离子体处理等进行前处理,提高表面能量之后再进行粘合的技术。这些方法虽然是有效的技术,但需要昂贵的装置,也会增加电力消耗量。

另一方面,近年来,使用了如聚乙烯或聚丙烯这样的烯烃系原材料的制品,从身边的家庭用品到各种工业用途,用途广泛且有逐渐增加的倾向。由于这样的情况,近年来也有人在开发以往所没有的更有效的粘合剂。该情况在非专利文献1的P139“2.1粘合技术的现状”中也有记载。具体地可列举专利文献1~5的例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2-19738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3-95873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申请再表WO2004/04195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专利特开平5-97937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专利特开平11-256095号公报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J.Jpn.Soc.Colour Mater.,87[4],139-144(2014)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一般而言使用了烯烃系原材料的制品多通用性高且价格低廉。因此,对于在这些制品所使用的粘合剂或涂布剂,也在寻求价格低廉且通用性高的构件。在这个意义上,上述专利文献1、2、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粘合剂树脂在目前的时间点还不能说通用性高。另一方面,虽然在专利文献3、4及5中各自提出有将SEBS系弹性体、酸加成改性的丙烯-丁烯-乙烯共聚物作为基础树脂的具有通用性的树脂,但这些对于聚乙烯基材还不能说粘合性充分。

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各种烯烃基材、尤其对聚乙烯基材发挥良好的粘合性能、进一步地低温下(20℃及15℃)的保存稳定性优异的粘合剂组合物。

用以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成上述课题,本发明人在专心研究,提出以下的发明。

即,本发明是一种粘合剂组合物,其含有熔点小于80℃的改性聚乙烯共聚物(A成分)、萜烯系增粘剂(B成分)及有机溶剂(C成分),相对于A成分100重量份,B成分为30~100重量份。

上述萜烯系增粘剂(B成分)优选为通过苯酚改性而得的萜烯酚醛树脂。

上述有机溶剂(C成分)优选为脂环族烃化合物和/或芳香族烃化合物,在这些A成分、B成分及C成分的总重量中,A成分及B成分所占的总重量比率优选为20重量%以下。

进一步地,也优选:相对于上述A成分100重量份,以小于15重量份的范围含有聚丙烯系树脂(D成分)。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通过含有具有聚乙烯骨架的树脂(改性聚乙烯共聚物:A成分)作为主成分,并且进一步以规定比率含有特定的增粘剂(B成分),从而对从低密度聚乙烯基材(LDPE)到高密度聚乙烯基材(HDPE)的广范围的聚乙烯基材发挥取得平衡的良好的粘合性能。此外,通过A成分的熔点小于80℃及含有规定量的B成分,发挥有机溶剂溶液在低温下(20℃及15℃)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改性聚乙烯共聚物(A成分)>

本发明中使用的所谓改性聚乙烯共聚物(以下也仅称为“A成分”。)优选是乙烯-α-烯烃共聚物,或者选自于由丙烯酸、丙烯酸烷基酯、α,β-不饱和羧酸及其酸酐构成的群组中的至少1种与乙烯的共聚物。

此处,所谓乙烯-α-烯烃共聚物是以乙烯作为主体并使其与α-烯烃共聚而得的物质。作为α-烯烃,可使用例如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庚烯、1-辛烯、4-甲基-1-戊烯等的1种或多种。这些之中,优选丙烯或1-己烯。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乙烯成分与α-烯烃成分的比率并没有特别的限制,但优选乙烯成分为50摩尔%以上,更优选为大于50摩尔%。

对于乙烯-α-烯烃共聚物的制造方法虽然没有特别的限制,但使用茂金属系催化剂聚合而得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具有均匀的结晶性,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也优异,较为理想。

虽然作为上述丙烯酸烷基酯可使用各种烷基链的酯,但基于通用性,优选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的共聚量优选0.1重量%以上,更优选1重量%以上。此外,优选5重量%以下,更优选3重量%以下。小于0.1重量%时,有与B成分的相容性降低的情况,若超过5重量%,则有与聚乙烯基材的粘合性降低的情况。此外,丙烯酸烷基酯的共聚量优选10重量%以上,更优选20重量%以上。此外,优选40重量%以下,更优选30重量%以下。

作为α,β-不饱和羧酸及其酸酐的至少1种,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马来酸、衣康酸、柠康酸及这些酸的酸酐。这些之中优选酸酐,更优选马来酸酐、衣康酸酐,进一步优选马来酸酐。这些酸成分的共聚量优选0.1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1重量%以上。此外,优选5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3重量%以下。小于0.1重量%时,有与B成分的相容性降低的情况,若超过5重量%,则有与聚乙烯基材的粘合性下降的情况。

作为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的A成分,可使用这些改性聚乙烯共聚物的1种或组合2种以上使用。这些改性聚乙烯共聚物的熔点必须小于80℃,优选小于70℃,进一步优选小于60℃。在80℃以上时,存在有机溶剂溶液在低温下的稳定性极度恶化。此外,虽然下限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为30℃以上,更优选为40℃以上。若小于30℃,则有树脂的凝聚力过低而无法获得充分的粘合强度的情况。

作为这些改性聚乙烯共聚物的市售品的例子,可举出以下物质。作为以茂金属催化剂聚合而得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有日本聚乙烯株式会社的“KERNEL(注册商标)”,在一系列的级别中可列举熔点小于80℃的KS240T(熔点:60℃)、KS340T(熔点:60℃)、KJ640T(熔点:58℃),这些之中,熔点最低的“KJ640T”,其有机溶剂溶液在低温下的稳定性优异,最为优选。

作为其他例子,有同样为日本聚乙烯株式会社制的作为乙烯-丙烯酸甲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REXPEARL(注册商标)ET”或作为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REXPEARL(注册商标)EMA”,作为各自熔点小于80℃的级别,有“ET350X”(熔点:73℃)及“EB050S”(熔点:73℃)、“EB240H”(熔点:77℃)、“EB140F”(熔点:77℃)、“EB440H”(熔点:77℃),这些之中熔点较低的“ET350X”及“EB050S”更优选。

关于本发明的A成分的分子量,以熔体流动速率(MFR)值计,优选0.1g/10分钟以上,更优选lg/10分钟以上,进一步优选1.5g/10分钟以上,特别优选2g/10分钟以上。此外,优选100g/10分钟以下,更优选50g/10分钟以下,进一步优选40g/10分钟以下,特别优选30g/10分钟以下。若超过100g/10分钟,则有树脂的凝聚力下降而无法获得充分的粘合强度的情况。

<增粘剂(B成分)>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增粘剂(以下也仅称为“B成分”。)的必需的条件是对改性聚乙烯共聚物(A成分)相容性要高。相容性差时,有时无法获得作为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的特征即在低温下的有机溶剂溶液的稳定性。此外,有时不会展现出对各种聚乙烯基材中尤其对高密度聚乙烯(以下以HDPE表示)基材的粘合性。此处HDPE基材是指密度为0.94g/cm3以上的聚乙烯树脂基材,尤其是指0.95g/cm3左右的聚乙烯基材。

增粘剂的SP值成为判断相容性的大致的指标。对改性聚乙烯共聚物(A成分)展现出良好相容性的增粘剂的SP值,以Hoy计算式所得的值计,优选为8.60~8.90(J/cm3)1/2。已知根据Hoy计算式所得的增粘剂这样的高分子化合物的SP值(δ)是如下地求得的。

δ(高分子化合物)=ρΣE/M

此处,ρ:高分子化合物的密度、M:高分子化合物的重复结构单元的分子量、E:构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各个结构单元的摩尔内聚能常数。E的数值可使用各种文献中记载的数值。作为记载有数值的文献例如可举出J.Paint Technology vol.42 76-118(1970)。

此外,作为实际确认相容性的方法,将改性聚乙烯共聚物与增粘剂混合而制作的干燥涂膜的透明性越高,则判断为相容性越高。虽然透明性可以目视来确认,但更准确地是可通过使用雾度计(HAZE Meter)(优选1.0以下,进一步优选0.5以下)等来判断。或者是测定上述制作的干燥膜的动态粘弹性特性,将损耗模量(E”)的主分散峰与混合增粘剂之前作比较,若没有变宽则判断为相容性良好。

增粘剂的软化点优选60℃以上,更优选70℃以上,进一步优选80℃以上,优选160℃以下,更优选150℃以下。此外,数均分子量优选500以上,更优选700以上,进一步优选800以上,优选1800以下,更优选1600以下,进一步优选1500以下。若小于500,则有使改性聚乙烯共聚物(A成分)树脂涂膜的物性下降或在涂膜表面有渗出(bleed out)的情况,若超过1800,则有与改性聚乙烯共聚物(A成分)树脂的相容性变差的情况。

本发明中使用的增粘剂必须为萜烯系树脂,其中更优选萜烯酚醛树脂。作为氢化萜烯系树脂的市售品,可列举安原化学株式会社制的CLEARON(注册商标)系列,作为萜烯酚醛树脂的市售品的具体例,可列举安原化学株式会社制的YS POLYSTER(注册商标)系列。例如“YS POLYSTER T160”、“YS POLYSTER T145”、“YS POLYSTER T130”、“YS POLYSTER T115”、“YS POLYSTER T100”、“YS POLYSTER T80”的SP值皆为8.81(J/cm3)1/2,“YS POLYSTER U130”、“YS POLYSTER U115”的SP值皆为8.69(J/cm3)1/2

相对于改性聚乙烯共聚物(A成分)100重量份,增粘剂的混合量需要是10重量份以上100重量份以下,优选为20重量份以上80重量份以下,更优选是30重量份以上70重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是40重量份以上60重量份以下。若小于10重量份,则有无法获得增粘剂的混合效果、即无法获得对HDPE基材的粘合特性及在低温下的溶液稳定性的情况,若超过100重量份,则有粘合剂层的涂膜物性变脆的情况。

<有机溶剂(C成分)>

作为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中使用的有机溶剂(以下也仅称为“C成分”。),可各自单独使用甲苯、二甲苯等芳香族烃、环己烷、甲基环己烷等脂环族烃或使用这些物质的混合物作为主要溶剂。此外,可将乙酸正丁酯、乙酸乙酯、1-丁醇、2-丁醇、甲乙酮、甲基异丁基酮等在相对于全部有机溶剂小于20重量%的范围混合至上述主要溶剂中来使用。

在上述A成分、B成分及C成分的总重量中,A成分及B成分所占的总重量比率优选为2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15重量%以下。此外,在进一步混合后述的聚丙烯系树脂(D成分)时,在A成分、B成分、C成分及D成分的总重量中,A成分、B成分及D成分所占的总重量比率优选为2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15重量%以下。若超过20重量%,则存在有机溶剂溶液在低温下的稳定性的恶化变得显著的情况。

<聚丙烯系树脂(D成分)>

出于进一步提高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的目的,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中可混合聚丙烯系树脂(以下也仅称“D成分”)。作为聚丙烯系树脂(D成分),可列举非结晶性聚丙烯树脂、氯化改性聚丙烯共聚物。氯化改性聚丙烯共聚物优选使氯原子加成到聚丙烯或丙烯-α-烯烃共聚物的侧链而得的共聚物。此处,丙烯-α-烯烃共聚物是指将丙烯作为主体并且使其与α-烯烃共聚而得的共聚物。作为α-烯烃,例如可使用乙烯、1-丁烯、1-庚烯、1-辛烯、4-甲基-1-戊烯等1种或多种。这些之中优选1-丁烯。丙烯-α-烯烃共聚物的丙烯成分与α-烯烃成分之间的比率并没有特别的限制,优选丙烯成分为50摩尔%以上,更优选超过50摩尔%。作为市售的这些氯化改性聚丙烯共聚物的具体例,可列举东洋纺株式会社制HARDLEN(注册商标)DX系列(“DX-526P”、“DX-530P”等)。另一方面,作为非结晶性聚丙烯树脂,可列举出光兴产株式会社制L-MODU(注册商标)(“L-MODU S400”、“L-MODU S600”、“L-MODU S901”)等。

非结晶性聚丙烯树脂是指使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以10℃/min的速度升温进行-50℃~200℃升温时没有显示出明确的熔解峰的树脂。

氯化改性聚丙烯共聚物的氯含有率优选5重量%以上,更优选8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10质量%以上。此外,优选为4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35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质量%以下。通过设为上述的范围,可展现出良好的有机溶剂溶解性。

氯化改性聚丙烯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Mw)优选为40,000~170,000的范围。更优选为60,000~150,000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80,000~130,000的范围。

作为氯化改性聚丙烯共聚物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通过将聚丙烯溶解于氯仿等卤化烃中将氯导入而获得。

对于上述D成分的制造方法并没有特别的限制,使用茂金属系催化剂聚合而得的丙烯-α-烯烃共聚物具有均匀的结晶性,在溶剂中的溶解性也优异,比较理想。

上述D成分的含量相对于A成分100重量份优选小于15重量份,更优选为13重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1重量份以下。若过多,则有对聚乙烯基材的粘合性受损的情况。

<粘合剂组合物>

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是这样的一种组合物:其含有上述熔点小于80℃的改性聚乙烯共聚物(A成分)、萜烯系增粘剂(B成分)及有机溶剂(C成分),且相对于A成分100重量份,B成分为30~100重量份。或者根据情况,是一种进一步含有聚丙烯系树脂(D成分)的组合物,相对于A成分100重量份,所述聚丙烯系树脂(D成分)小于15重量份。

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中根据需要可混合固化剂。固化剂的种类并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可举出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具体而言,可举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等脂肪族二异氰酸酯化合物,或脂环族二异氰酸酯化合物及这些化合物各自的加成多聚体化合物。此外,可举出甲苯二异氰酸酯、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等芳香族二异氰酸酯化合物及这些化合物各自的加成多聚体化合物。此外,可混合各种叔胺化合物或有机锡化合物作为上述这些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的反应催化剂。

也可混合各种脂肪族系多官能环氧化合物、脂环族系多官能环氧化合物、芳香族系多官能环氧化合物作为其他固化剂。作为此时的固化反应促进剂,可添加三苯基膦或各种多官能胺化合物。

除此以外,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中,也可在不使粘合性能降低的范围内混合各种填充剂、颜料、着色剂、抗氧化剂等各种添加剂。

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优选实质上不含有橡胶成分。实质上不含有是指在粘合剂组合物中优选为3重量%以下,更优选为1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1重量%以下,尤其优选为0重量%以下。

本发明所获得的粘合剂组合物因为对聚烯烃系树脂基材,尤其对聚乙烯树脂基材的粘合性优异,因此在涂装、印刷、粘合、涂布时的底漆、或涂料、油墨、涂布剂、粘合剂的用途中有用。

作为聚烯烃系树脂基材,只要从以往公知的聚烯烃树脂中适当地选择即可。例如,虽然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使用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等。聚烯烃系树脂基材中可根据需要混合颜料或各种添加物。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具体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中及比较例中仅以“份”记载的表示重量份。此外,本发明所采用的测定、评价方法如下述。

1)粘合剂组合物的固体成分浓度的测定

采取并精确称量约lg的样品(粘合剂组合物)于直径5cm、深lcm的铝制杯中。然后,将加入了样品的铝杯于60℃的减压干燥机中干燥6小时。从减压干燥机中取出铝杯放入干燥器内,于室温放置并冷却30分钟。从干燥器取出铝杯,精确称量重量,从减压干燥前后的重量变化(下式)算出样品(粘合剂组合物)的固体成分浓度的重量%。

粘合剂组合物的固体成分浓度(重量%)=[(减压干燥前的样品重量)-(减压干燥后的样品重量)]/(减压干燥前的样品重量)×100

2)组成重量比(增粘剂含量)的定量

将于上述固体成分浓度的测定所获得的经干燥的样品(树脂)溶解于氘代氯仿,使用VARIAN公司制的核磁共振分析仪(NMR)“GEMINI-400-MR”,利用1H-NMR分析求得改性聚乙烯共聚物、增粘剂及聚丙烯系树脂的比率。

3)粘合剂组合物的粘度的测定

将实施例、比较例所获得的粘合剂组合物加入于50CC附密封塞的玻璃制样品管中,于25℃的恒温水槽中保持12小时。然后,使用东机产业株式会社制的“Viscometer TV-22”(E型粘度计),将0.6g样品以转子No.0.8°(=48’)×R24、范围H、转速5rpm、25℃的条件进行测定。

4)利用DSC进行的改性聚乙烯共聚物的熔点的测定

使用TA INSTRUMENTS公司制DSC Q2000,称量约5mg改性聚乙烯共聚物样品至密闭式铝盘中,以10℃/min的速度重复进行-50℃→200℃→-50℃的升温、冷却循环2次。读取在第2次升温时出现的吸热峰的最小点温度作为熔点。

5)粘合剂组合物的保存稳定性评价

将实施例、比较例中配制的粘合剂组合物于20℃以及15℃的保温箱中以静置状态保存。观察24小时放置后的溶液的外观变化,以如下的基准评价结果。

○:粘合剂组合物保持与制备时同等的流动性。

△:粘合剂组合物粘度虽增加但仍保持流动性。

×:粘合剂组合物固化,无流动性。

6)对聚乙烯基材的粘合性的评价-1(棋盘格剥离试验)

使用#16E的线棒涂布器,将实施例、比较例所获得的粘合剂组合物涂布于PALTEK株式会社制2mm厚、25mm×100mm大小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试验片(密度:0.95g/cm3)及同样大小的同一公司制低密度聚乙烯(LDPE)试验片(密度:0.92g/cm3),使干燥后的膜厚成为10μm,以90℃的热风干燥机干燥10分钟。从干燥机取出试验片,在室温下放置1小时后,在涂装面使用裁切刀以1mm间隔划出100个棋盘格,在其上使用玻璃纸胶带实施剥离(棋盘格剥离试验)。计算剥离的格数,设全部剥离的情况为0/100,设全部都没有剥离的情况为100/100。结果示于表2。

7)对LDPE聚乙烯基材的粘合性的评价-2(薄膜90°剥离试验)

使用#16E的线棒涂布器将实施例、比较例所获得的粘合剂组合物涂布于中川制袋加工株式会社制的40μm厚LDPE薄膜(密度:0.92g/cm3),使干燥后的膜厚成为10μm,以90℃的热风干燥机干燥10分钟。干燥后,从薄膜切出2.5cm×10cm的条带状片10片,并使涂布面彼此贴合,以90℃、3kgf/cm2压力进行30秒热封,制作形成了1cm宽的热封层的试验片5片。将试验片的前端用拉伸试验机(Orientec公司制“RTM-100”)的夹头夹住,并使用5kgf称重传感器于25℃环境下以50mm/分钟的拉伸速度在上下方向上牵拉,实施90°剥离试验。算出获得的5个剥离强度的平均值,表示于表2。

实施例1

将以下的原料加入至具备温度计、冷凝器、搅拌棒的1L玻璃烧瓶,于80℃搅拌1小时,将树脂成分均匀溶解,制备粘合剂组合物。

·KERNEL(注册商标)KJ640T

(日本聚乙烯株式会社制的改性聚乙烯共聚物)100份

·YS POLYSTER(注册商标)T130

(安原化学株式会社制的萜烯酚醛系增粘剂)50份

·MCH(甲基环己烷)850份

冷却后将溶液取出,获得粘合剂组合物。测定固体成分浓度、改性聚乙烯共聚物树脂及增粘剂的含量,从其结果求得上述各成分的重量比率。与改性聚乙烯共聚物的熔点的测定值一起表示于表1。按照上述评价测定方法,将25℃下的溶液粘度、20℃及15℃保存下的溶液(粘合剂组合物)的保存稳定性、以及HDPE及LDPE片棋盘格剥离与LDPE薄膜90°剥离试验的评价结果一并表示于表2。

实施例2

将以下的原料加入至具备温度计、冷凝器、搅拌棒的1L玻璃烧瓶,于80°搅拌1小时,将树脂成分均匀溶解,制备粘合剂组合物。

·REXPEARL ET350X

(日本聚乙烯株式会社制的改性聚乙烯共聚物)100份

·YS POLYSTER T130

(安原化学株式会社制的萜烯酚醛系增粘剂)70份

·甲苯963份

冷却后将溶液取出,与实施例1同样地测定所获得的粘合剂组合物的溶液特性及对聚乙烯基材的粘合性能,分别表示于表1、表2。

实施例3

将以下的原料加入至具备温度计、冷凝器、搅拌棒的2L玻璃烧瓶,于80℃搅拌1小时,将树脂成分均匀溶解,制备粘合剂组合物。

·KERNEL KJ640T

(日本聚乙烯株式会社制的改性聚乙烯共聚物)100份

·YS POLYSTER U130

(安原化学株式会社制的萜烯酚醛系增粘剂)40份

·MCH(甲基环己烷)793份

冷却后将溶液取出,与实施例1同样地测定所获得的粘合剂组合物的溶液特性及对聚乙烯基材的粘合性能,分别表示于表1、表2。

实施例4

将以下的原料加入至具备温度计、冷凝器、搅拌棒的2L玻璃烧瓶,于80℃搅拌1小时,将树脂成分均匀溶解,制备粘合剂组合物。

·KERNEL KJ640T

(日本聚乙烯株式会社制的改性聚乙烯共聚物)90份

·HARDLEN DX-526P(氯含有率26重量%)

(东洋纺株式会社制的氯化改性聚丙烯共聚物)10份

·YS POLYSTER T130

(安原化学株式会社制的萜烯酚醛系增粘剂)50份

·CH(环己烷)765份

·乙酸乙酯85份

冷却后将溶液取出,与实施例1同样地测定获得的粘合剂组合物的溶液特性及对聚乙烯基材的粘合性能,分别表示于表1、表2。

实施例5

将以下的原料加入至具备温度计、冷凝器、搅拌棒的2L玻璃烧瓶,于80℃搅拌1小时,将树脂成分均匀溶解,制备粘合剂组合物。

·KERNEL KJ640T

(日本聚乙烯株式会社制的改性聚乙烯共聚物)90份

·L-MODU S400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制的聚丙烯树脂)10份

·YS POLYSTER T130

(安原化学株式会社制的萜烯酚醛系增粘剂)50份

·CH(环己烷)765份

·乙酸乙酯85份

冷却后将溶液取出,与实施例1同样地测定获得的粘合剂组合物的溶液特性及对聚乙烯基材的粘合性能,分别表示于表1、表2。

实施例6

将以下的原料加入至具备温度计、冷凝器、搅拌棒的2L玻璃烧瓶,于80℃搅拌1小时,将树脂成分均匀溶解,制备粘合剂组合物。

·KERNEL KJ640T

(日本聚乙烯株式会社制的改性聚乙烯共聚物)100份

·HARDLEN DX-526P(氯含有率26重量%)

(东洋纺株式会社制的氯化改性聚丙烯共聚物)10份

·CLEARON K100

(安原化学株式会社制的氢化萜烯系增粘剂)50份

·CH(环己烷)765份

·乙酸丁酯85份

冷却后将溶液取出,与实施例1同样地测定获得的粘合剂组合物的溶液特性及对聚乙烯基材的粘合性能,分别表示于表1、表2。

实施例7

将以下的原料加入至具备温度计、冷凝器、搅拌棒的2L玻璃烧瓶,于80℃搅拌1小时,将树脂成分均匀溶解,制备粘合剂组合物。

·KERNEL KJ640T

(日本聚乙烯株式会社制的改性聚乙烯共聚物)110份

·YS POLYSTER T130

(安原化学株式会社制的萜烯酚醛系增粘剂)110份

·MCH(甲基环己烷)780份

冷却后将溶液取出,与实施例1同样地测定获得的粘合剂组合物的溶液特性及对聚乙烯基材的粘合性能,分别表示于表1、表2。

比较例1

将实施例1的“KERNEL KJ640T”变更为“REXPEARL(注册商标)ET330H”(日本聚乙烯株式会社制的改性聚乙烯树脂熔点:86℃),将获得的粘合剂组合物的溶液特性表示于表1。如表1所示,获得的粘合剂组合物由于在室温下(25℃)为固化状态,因此无法进行基材涂布而不能评价粘合性能。

比较例2

将实施例1的“KERNEL KJ640T”变更为“REXPEARL(注册商标)ET720X”(日本聚乙烯株式会社制的改性聚乙烯树脂熔点:98℃),将获得的粘合剂组合物的溶液特性表示于表1。如表1所示,获得的粘合剂组合物由于在室温下(25℃)为固化状态,因此无法进行基材涂布而不能评价粘合性能。

比较例3

将实施例1的“KERNEL KJ640T”变更为“NUCREL(注册商标)N1560”(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的改性聚乙烯树脂熔点:95℃),将获得的粘合剂组合物的溶液特性表示于表1。如表1所示,获得的粘合剂组合物由于在室温下(25℃)为固化状态,因此无法进行基材涂布而不能评价粘合性能。

比较例4

将以下的原料加入至具备温度计、冷凝器、搅拌棒的1L玻璃烧瓶,于80℃搅拌1小时,将树脂成分均匀溶解,制备粘合剂组合物。

·KERNEL KJ640T(熔点:58℃)

(日本聚乙烯株式会社制的改性聚乙烯树脂)150份

·MCH(甲基环己烷)850份

冷却后将溶液取出,与实施例1同样地测定获得的粘合剂组合物的溶液特性及对聚乙烯基材的粘合性能,分别表示于表1、表2。

比较例5

将以下的原料加入至具备温度计、冷凝器、搅拌棒的1L玻璃烧瓶,于80℃搅拌1小时,将树脂成分均匀溶解,制备粘合剂组合物。

·KERNEL KJ640T(熔点:58℃)

(日本聚乙烯株式会社制的改性聚乙烯树脂)100份

·YS POLYSTER T130

(安原化学株式会社制的萜烯酚醛系增粘剂)20份

·MCH(甲基环己烷)680份

冷却后将溶液取出,与实施例1同样地测定获得的粘合剂组合物的溶液特性及对聚乙烯基材的粘合性能,分别表示于表1、表2。

比较例6

将以下的原料加入至具备温度计、冷凝器、搅拌棒的1L玻璃烧瓶,于80℃搅拌1小时,将树脂成分均匀溶解,制备粘合剂组合物。

·KERNEL KJ640T(熔点:58℃)

(日本聚乙烯株式会社制的改性聚乙烯树脂)100份

·YS POLYSTER T130

(安原化学株式会社制的萜烯酚醛系增粘剂)120份

·MCH(甲基环己烷)1247份

冷却后将溶液取出,与实施例1同样地测定获得的粘合剂组合物的溶液特性及对聚乙烯基材的粘合性能,分别表示于表1、表2。

比较例7

将实施例1的“YS POLYSTER T130”变更为“YS RESIN SX-100”(安原化学株式会社制的苯乙烯树脂),与实施例1同样地测定所获得的粘合剂组合物的溶液特性及对聚乙烯基材的粘合性能,分别表示于表1、表2。

比较例8

将实施例1的“YS POLYSTER T130”变更为“HARIESTER TF”(哈利玛化成株式会社制的松香系树脂),与实施例1同样地测定所获得的粘合剂组合物的溶液特性及对聚乙烯基材的粘合性能,分别表示于表1、表2。

比较例9

将实施例1的“YS POLYSTER T130”变更为“HARITACK SE10”(哈利玛化成株式会社制的松香系树脂),与实施例1同样地测定所获得的粘合剂组合物的溶液特性及对聚乙烯基材的粘合性能,分别表示于表1、表2。

比较例10

将实施例1的“YS POLYSTER T130”变更为“NEOTALL(注册商标)125HK”(哈利玛化成株式会社制的松香系树脂),与实施例1同样地测定所获得的粘合剂组合物的溶液特性及对聚乙烯基材的粘合性能,分别表示于表1、表2。

比较例11

将实施例1的“YS POLYSTER T130”变更为“SUPER ESTER A-75”(荒川化学株式会社制的松香系树脂),与实施例1同样地测定所获得的粘合剂组合物的溶液特性及对聚乙烯基材的粘合性能,分别表示于表1、表2。

比较例12

将实施例1的“YS POLYSTER T130”变更为“ESTER GUM H”(荒川化学株式会社制的松香系树脂),与实施例1同样地测定所获得的粘合剂组合物的溶液特性及对聚乙烯基材的粘合性能,分别表示于表1、表2。

比较例13

将实施例1的“YS POLYSTER T130”变更为“ESTER GUM AA-L”(荒川化学株式会社制的松香系树脂),与实施例1同样地测定所获得的粘合剂组合物的溶液特性及对聚乙烯基材的粘合性能,分别表示于表1、表2。

比较例14

将实施例1的“YS POLYSTER T130”变更为“ARKON(注册商标)P-90”(荒川化学株式会社制的脂环族饱和烃系树脂),与实施例1同样地测定所获得的粘合剂组合物的溶液特性及对聚乙烯基材的粘合性能,分别表示于表1、表2。

比较例15

将实施例1的“YS POLYSTER T130”变更为“ARKON M-90”(荒川化学株式会社制的脂环族饱和烃系树脂),与实施例1同样地测定所获得的粘合剂组合物的溶液特性及对聚乙烯基材的粘合性能,分别表示于表1、表2。

比较例16

将实施例1的“YS POLYSTER T130”变更为“PINECRYSTAL(注册商标)KR-50M”(荒川化学株式会社制的松香金属盐系树脂),与实施例1同样地测定所获得的粘合剂组合物的溶液特性及对聚乙烯基材的粘合性能,分别表示于表1、表2。

从表1、2可知,根据本发明可获得分别对低密度聚乙烯(LDPE)基材及高密度聚乙烯(HDPE)基材的粘合性优异且在低温下的稳定性优异的粘合剂组合物。

此外,比较例1~3是改性聚乙烯共聚物(A成分)的熔点超过80℃时的例子,比较例4~6是相对于A成分100重量份,B成分并非30~100重量份时的例子,比较例7~16是使用了萜烯系以外的增粘剂作为B成分时的例子。

[表1]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粘合剂组合物在低温下的保存稳定性良好,对聚烯烃系树脂基材、尤其对聚乙烯系树脂基材的粘合性优异,对于这些基材的涂装、印刷、粘合、涂布时的底漆、或涂料、油墨、涂布剂、粘合剂的用途中有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