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转移油墨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24243发布日期:2018-06-19 03:38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保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膜转移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市场上使用的PVC薄膜转移油墨,都会用二甲苯、甲苯、丙酮和环己酮等有毒有害溶剂,对环境及生产工人的身体健康有严重伤害。甲苯、二甲苯色生产多从煤焦油或石油裂解产生,在工业上主要用于油漆、涂料、胶水的有机溶剂,也可制造糖精、燃料、药物和炸药等。生产中甲苯主要通过呼吸系统、皮肤吸入人体,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人体有极大的伤害。

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201010269390.4,公开了涉及油墨组合物。本发明提供含有金属颜料的油墨组合物,其具有优异的油墨排出稳定性和印字稳定性。所述油墨组合物含有有机溶剂、金属颜料和树脂,其特征在于,相对于上述油墨组合物的总量,上述有机溶剂含有60质量%以上的二乙二醇二乙醚、24~37质量%的γ-丁内酯和/或四乙二醇二甲醚、和大于1质量%且小于5质量%的四乙二醇单丁醚,上述金属颜料通过光散射法测得且换算成球体而得到的50%平均粒径为0.8~1.2μm。

综上所述,现有的转移油墨中的溶剂含有有毒的溶剂,不环保有毒,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以及周围居民的健康不利,亟需一种环保无毒,性能达标的薄膜转移油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薄膜转移油墨及其制备方法,避免使用上述甲苯及二甲苯等有害溶剂,选用环保溶剂:乙醇,乙二醇醚醋酸脂为溶剂,无毒环保,在不改变原使用性能和印刷条件下,对PVC薄膜转移油墨的组成材料及生产工艺作了革新发明,也进一步的降低了城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薄膜转移油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18~20份,

聚醛树脂 20~22份,

乙二醇乙醚醋酸酯 20~22份,

食用酒精 15~25份,

钛白粉 12~30份,

脱模剂 3~5份,

流平剂 0.3~0.5份,

所述脱模剂为聚乙烯蜡浆,所述流平剂为聚醚二甲基硅烷改性剂。

优选的,所述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为18份,所述聚醛树脂为22份,所述乙二醇乙醚醋酸酯为22份,所述食用酒精为20份,所述钛白粉为16份,所述聚乙烯蜡浆为0.45份,所述流平剂为0.5。

一种薄膜转移油墨的制备方法,按照下述步骤制备而成,

1)将上述重量份的的溶剂投入反应釜,开启搅拌120转/分钟,把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醛树脂和乙二醇乙醚醋酸酯投入反应釜内,升温至50℃,搅拌加热1~2小时,待温度密封搅拌加热至50℃,约1小时,完全溶解,过滤得到树脂液待用;

2)将树脂液按配方比例分别投入搅拌缸内,开动搅拌并加入脱模剂和流平剂,经过搅拌均匀后进入砂磨机研磨,研磨到一定细度,粒径3~5微米后过滤检测,出料包装。

本发明的薄膜转移油墨对比现有技术具备下述有益效果:1)选用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为连接料,并添加了醇溶性较好的聚醛树脂,排除了原来必须用甲苯、二甲苯和丙酮作为溶剂来溶解树脂,无毒环保;2)添加了脱模剂,提高了油墨需要的特定转移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实施例1~3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薄膜转移油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18份,聚醛树脂20份,乙二醇乙醚醋酸酯20份,食用酒精15份,钛白粉12份,聚乙烯蜡浆3份,聚醚二甲基硅烷改性剂0.3份。

一种薄膜转移油墨的制备方法,按照下述步骤制备而成,

1)将上述重量份的的溶剂投入反应釜,开启搅拌120转/分钟,把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醛树脂和乙二醇乙醚醋酸酯投入反应釜内,升温至50℃,搅拌加热1~2小时,待温度密封搅拌加热至50℃,约1小时,完全溶解,过滤得到树脂液待用。

2)将树脂液按配方比例分别投入搅拌缸内,开动搅拌并加入脱模剂和流平剂,经过搅拌均匀后进入砂磨机研磨,研磨到一定细度,粒径3~5微米后过滤检测,出料包装。

薄膜转移油墨性能测试结果为: 油墨粘度58±2秒/25℃,热熔点80~85℃,细度3~5微米,干燥速度适应高速排立式凹板印刷机上使用,每分钟印刷80~100米。

本发明的薄膜转移油墨性能测试标准

油墨光泽检验:按照QB573-83的标准检测

油墨耐乙醇、耐碱、耐酸、耐水检验:按照QB568-83、QB569-83的标准检测

油墨稳定性检验:按照QB567-8的标准检验

油墨流动度检验:按照QB560-83的标准检验

本实施例的薄膜转移油墨通过上述标准,具备优良的综合性能,环保无毒。

实施例2

一种薄膜转移油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19份,聚醛树脂21份,乙二醇乙醚醋酸酯21份,食用酒精20份,钛白粉18份,聚乙烯蜡浆 4份,聚醚二甲基硅烷改性剂0.4份。

一种薄膜转移油墨的制备方法,按照下述步骤制备而成,

1)将上述重量份的的溶剂投入反应釜,开启搅拌120转/分钟,把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醛树脂和乙二醇乙醚醋酸酯投入反应釜内,升温至50℃,搅拌加热1~2小时,待温度密封搅拌加热至50℃,约1小时,完全溶解,过滤得到树脂液待用;

2)将树脂液按配方比例分别投入搅拌缸内,开动搅拌并加入脱模剂和流平剂,经过搅拌均匀后进入砂磨机研磨,研磨到一定细度,粒径3~5微米后过滤检测,出料包装。

薄膜转移油墨性能测试结果为: 油墨粘度58±2秒/25℃,热熔点80~85℃,细度3~5微米,干燥速度适应高速排立式凹板印刷机上使用,每分钟印刷80~100米。

本发明的薄膜转移油墨性能测试标准

油墨光泽检验:按照QB573-83的标准检测

油墨耐乙醇、耐碱、耐酸、耐水检验:按照QB568-83、QB569-83的标准检测

油墨稳定性检验:按照QB567-8的标准检验

油墨流动度检验:按照QB560-83的标准检验

本实施例的薄膜转移油墨通过上述标准,具备优良的综合性能,环保无毒。

实施例3

一种薄膜转移油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

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20份,聚醛树脂22份,乙二醇乙醚醋酸酯22份,食用酒精25份,钛白粉30份,聚乙烯蜡浆 5份,聚醚二甲基硅烷改性剂 0.5份。

一种薄膜转移油墨的制备方法,按照下述步骤制备而成,

1)将上述重量份的的溶剂投入反应釜,开启搅拌120转/分钟,把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醛树脂和乙二醇乙醚醋酸酯投入反应釜内,升温至50℃,搅拌加热1~2小时,待温度密封搅拌加热至50℃,约1小时,完全溶解,过滤得到树脂液待用;

2)再把监测后树脂液按配方比例分别投入搅拌缸内,开动搅拌并加入脱模剂和流平剂,经过搅拌均匀后进入砂磨机研磨,研磨到一定细度,粒径3~5微米后过滤检测,出料包装。

薄膜转移油墨性能测试结果为: 油墨粘度58±2秒/25℃,热熔点80~85℃,细度3~5微米,干燥速度适应高速排立式凹板印刷机上使用,每分钟印刷80~100米。

本发明的薄膜转移油墨性能测试标准

油墨光泽检验:按照QB573-83的标准检测

油墨耐乙醇、耐碱、耐酸、耐水检验:按照QB568-83、QB569-83的标准检测

油墨稳定性检验:按照QB567-8的标准检验

油墨流动度检验:按照QB560-83的标准检验

本实施例的薄膜转移油墨通过上述标准,具备优良的综合性能,环保无毒。

综上所述,本发明避免使用有毒有害溶剂,选用环保溶剂:酒精(乙醇),乙二醇醚醋酸脂为溶剂,在不改变原使用性能和印刷条件下,对PVC薄膜转移油墨的组成材料及生产工艺作了革新发明,无毒环保,油墨需要的特定转移的性能也得到明显提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所作的等效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