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耐石击性能的水性中涂漆、制备方法及用途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32308发布日期:2019-01-05 10:51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涂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耐石击性能的水性中涂漆、制备方法及用途。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对voc排放量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为了保护生存环境,增强在涂装技术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汽车涂装技术水平,汽车公司应考虑使用水性漆。水性漆的最大优点是涂层质量堪与传统溶剂型漆相当,但voc排放量小,其排放量约为溶剂型漆的三分之一。

水性中涂高温烤漆常用体系为聚酯-氨基或者丙烯酸-氨基,通常主要树脂为含羟基的水性树脂。交联剂通常为氨基树脂和水性封闭型多异氰酸酯。含羟基的水性树脂主要是指含羟基的聚酯树脂、含羟基的丙烯酸酯树脂和含羟基的聚酯改性丙烯酸树脂。含羟基的聚酯树脂主要起到颜料润湿的作用,含羟基的丙烯酸酯树脂主要起到提高表面干燥速度和提高打磨性的作用,含羟基的聚酯改性丙烯酸树脂主要起到一些特殊的作用,比如提高中涂的外观和硬度等。氨基树脂分为混合醚化氨基树脂和甲醚化氨基树脂,二者通过比例调节可以决定该配方的水溶性、树脂间的相容性和固化速度。水性封闭型多异氰酸酯一般作为辅助固化剂,也可以和聚酯改性的封闭异氰酸酯改性聚酯,既能提升主树脂的相容性,还能加强与主树脂间的固化作用。该配方在使用过程中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是:在涂膜外观和性能方面基本与油性配方相当,但voc排放量大为下降;缺点是:固含量不高,机械性能不佳,尤其是柔韧性欠佳;根据顾客反应耐石击性能多不合格。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柔韧性能好、硬度佳的水性中涂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柔韧性能好、硬度佳的高耐石击性能的水性中涂漆。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所述高耐石击性能的水性中涂漆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所述高耐石击性能的水性中涂漆用作汽车漆的用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高耐石击性能的水性中涂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所述高耐石击性能的水性中涂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所述高耐石击性能的水性中涂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优选地,所述颜填料选自钛白粉、炭黑、硫酸钡、滑石粉、气相二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助剂选自润湿分散剂、润湿剂、分散稳定剂、消泡剂、防缩孔剂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溶剂选自二乙二醇丁醚、乙二醇丁醚、助溶剂、水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无油饱和聚酯为setaquabe270,购自纽佩斯树脂(苏州)有限公司。

优选地,所述改性醇酸树脂为resydrolaz541w/42wa聚氨酯改性醇酸树脂、bayhytherm3146,均购自湛新树脂上海有限公司。

优选地,所述水性聚酯树脂为watersolnp-6100(中山)、watersolnp-5300,购自迪爱生合成树脂有限公司。

优选地,所述混合醚化三聚氰胺树脂为cymel285-100,购自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

优选地,所述甲醚化氨基树脂为luwipal069,购自巴斯夫中国有限公司。

所述封闭异氰酸酯为固化剂mr850,购自江阴摩尔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优选地,所述聚氨酯树脂为daotanvtw1236/40wanep、wantipro0326水性聚氨酯分散体,购自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优选地,所述ph调节剂为二甲基乙醇胺(dmea),购自德国毕克化学有限公司。

优选地,所述钛白粉为ti-purer-960,购自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

所述炭黑为blackpearls280,购自青岛德固赛化学有限公司。

优选地,所述硫酸钡为沉淀硫酸钡,购自莎哈立本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优选地,所述滑石粉的目数为1500目。

优选地,所述气相二氧化硅为德固赛气相二氧化硅aerosilr974,购自青岛德固赛化学有限公司。

优选地,所述润湿分散剂为disperbyk-180、tegodispers655、disperbyk-192、borchigen1252、disperbyk-190润湿分散剂,购自迪高涂料有限公司。

优选地,所述润湿剂为德国迪高tegowet280润湿分散剂,购自迪高涂料有限公司。

优选地,所述分散稳定剂为炔二醇表面活性剂toynolfs-204dpm(非离子型),购自天津赛菲化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优选地,所述消泡剂为byk-011消泡剂、dowcorningtoray8637additive,购自德国毕克化学有限公司。

优选地,所述防缩孔剂为安息香gk-19,购自奉化市吉奇高科化工厂。

优选地,所述助溶剂为聚丙二醇primepolpx-1000,购自三洋化成株式会社。

优选地,所述二乙二醇丁醚、乙二醇丁醚购自陶氏化学中国有限公司。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高耐石击性能的水性中涂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砂磨

将无油饱和聚酯、溶剂二乙二醇丁醚、ph调节剂混合;边搅拌边加入纯水、润湿分散剂、助溶剂、分散稳定剂、混合醚化三聚氰胺树脂,间隔投料,继续搅拌,依次加入防缩孔剂、气相二氧化硅、炭黑、钛白粉、硫酸钡、滑石粉,加完后搅拌控制反应温度低于35℃;投入消泡剂搅拌;

用ph调节剂调节ph值至8.4±0.2,加入纯水清洗,结束后测量预混粘度为100±5ku;

将得到的混合物进行砂磨,砂磨后,加入纯水清洗,洗液进入砂磨浆;

步骤二:调稀

检测砂磨浆细度,缓慢加入改性醇酸树脂,搅拌下加入水性聚酯树脂高速分散,搅拌下加入纯水,搅拌后继续加入甲醚化氨基树脂,搅拌下缓慢加入封闭异氰酸酯分散;搅拌下加入润湿剂分散;搅拌下加入聚氨酯树脂分散;

用ph调节剂调节ph值至8.4±0.2,用纯水调节粘度至合格,获得所述高耐石击性能的水性中涂漆。

所述砂磨的条件如下:采用水性汽车专用砂磨机,砂磨方式:pass4遍,细度<10u;流量:300±10kg/hr;砂磨温度≤40℃。

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所述高耐石击性能的水性中涂漆用作汽车漆的用途。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高耐石击性能的水性中涂漆通过在配方中添加高吸油度且晶型结构为菱形片状的1500目超细滑石粉和大分子链段结构的水性脂肪族聚氨酯,得到一种较低光泽且耐石击性能优异的水性汽车漆中涂;通过超细滑石粉的高吸油量降低光泽,同时利用其菱形片状的晶型结构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的缓解外力的冲击,尤其是耐石击性能大幅提升,再通过大分子链段结构的水性脂肪族聚氨酯增强漆膜柔韧性,利用聚氨酯本身的长分子链结构及其带有端位羟基,使得该中涂与底层结合更为紧密的同时提升机械性能、漆膜的内聚力,进一步确保耐石击性能。

本发明的高耐石击性能的水性中涂漆有效的控制漆膜光泽在75(60°)左右,原配方光泽高达85;原中涂耐石击效果按照长城标准判定为5级,且有裸露钢板的现象,本发明的高耐石击性能的水性中涂漆耐石击可以达到7级,无裸露钢板现象发生。

现有中涂具有较高的光泽,车身有时存在细小颗粒,打磨点过多,工作量大,生产效率低,同时耐石击性能差,本发明的高耐石击性能的水性中涂漆具有较低光泽、耐石击性能优异、成本低的优点。

聚氨酯树脂分为含羟基的聚氨酯树脂和不含羟基的聚氨酯树脂,水性不含羟基的聚氨酯树脂主要起到提高表面干燥速度和增强石击性能的作用;而含羟基的聚氨酯树脂主要起到提高漆膜的机械性能的作用,比如耐石击性能,另外,对提高喷涂的固含和膜厚也有帮助。本发明的高耐石击性能的水性中涂漆在配方中添加聚氨酯树脂和晶体结构为菱形片状结构的超细滑石粉,从而得到一种高耐石击性能的水性汽车漆中涂。

本发明的高耐石击性能的水性中涂漆耐石击性能提升,同时增强中涂对电泳的附着力,降低光泽减少打磨量,同时中涂固含量增高,膜厚增加,滑石粉硬度相比其他体质颜料较低,研磨效率提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通过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予以阐明、解释的情形下,所述组合物的组分均以重量份为通用标准予以释明。在无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为简明起见,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份”与重量份具有相同的意义。

实施例1

实施例所用的试剂及用量如表1所示:

表1

步骤一:砂磨

取水性专用容器,清洗后确认缩孔实验结果,缩孔合格后按表1中的重量份数加无油饱和聚酯、溶剂二乙二醇丁醚、ph调节剂浓度为10%的dmea溶液;

开动搅拌至400rpm,搅拌5分钟后,再边搅拌边加入纯水(ed级)、disperbyk-180润湿分散剂和tegodispers655、助溶剂primepolpx-1000、分散稳定剂、混合醚化三聚氰胺树脂,各物料间投料间隔5min,投料完毕后,转速为600-800rpm搅拌15分钟;

转速为600-800rpm的条件下搅拌,继续依次加入防缩孔剂gk-19、气相二氧化硅、炭黑、钛白粉、硫酸钡、1500目滑石粉,加完后搅拌15分钟,搅拌控制反应温度低于35℃;

转速为800-1200rpm的条件下搅拌,投入消泡剂byk-011(注意:byk-011投入前需搅拌均匀,经80μ滤袋过滤后投入),投入后搅拌10min;

用浓度为10%的dmea溶液调节ph值至8.4±0.2(注意:分批加入,以防过量),每次测ph值前须搅拌15分钟;

用纯水(ed级)清洗搅拌轴和缸壁,完毕后转速为800-1200rpm的条件下搅拌60分钟,结束后测量预混粘度为100±5ku;

水性汽车专用砂磨机,砂磨方式:pass4遍,细度<10u;流量:300±10kg/hr;砂磨温度≤40℃;

砂磨后,用纯水(ed级)清洗砂磨机,洗液进入砂磨浆,若用于清洗的纯水不够,则用配方外的纯水清洗,洗液废弃。

步骤二:调稀

1、使用水性专用容器,清洗后确认缩孔实验结果合格后加入砂磨浆,调稀前先检测砂磨浆细度;

2、按砂磨浆得率,重新计算调稀步骤各物料的调稀投入量;

3、搅拌下(转速为400-600rpm)缓慢加入改性醇酸树脂,投完后搅拌15mins;

4、提高转速至600-800rpm,搅拌下加入水性聚酯树脂(注意:使用80um滤袋过滤)后高速分散15mins;

5、转速为600-800rpm的条件下搅拌,加入纯水(ed级),搅拌10mins后继续加入甲醚化氨基树脂,加入后搅拌15mins;

6、转速为600-800rpm的条件下搅拌,缓慢加入封闭异氰酸酯mr850,投料完毕后分散15mins;

7、转速为600-800rpm的条件下搅拌,加入润湿剂,投料完毕后分散15mins;

8、转速为600-800rpm的条件下搅拌,加入聚氨酯树脂,投料完毕后分散20mins;

9、用浓度为10%的dmea溶液调节ph值至8.4±0.2(注意:分批加入,以防过量),每次测ph值前须搅拌15分钟;

10、用纯水(ed级)调节粘度至合格(f-4#/23℃),每次测粘度前须搅拌15分钟,获得所述高耐石击性能的水性中涂漆。

实施例2

实施例所用的试剂及用量如表2所示:

表2

步骤一:砂磨

取水性专用容器,清洗后确认缩孔实验结果,缩孔合格后按表2中的重量份数加无油饱和聚酯、溶剂二乙二醇丁醚、ph调节剂浓度为10%的dmea溶液;

开动搅拌至400rpm,搅拌5分钟后,再边搅拌边加入纯水(ed级)、disperbyk-192润湿分散剂和borchigen1252、助溶剂primepolpx-1000、分散稳定剂、混合醚化三聚氰胺树脂,各物料间投料间隔5min,投料完毕后,转速为600-800rpm搅拌15分钟;

转速为600-800rpm的条件下搅拌,继续依次加入防缩孔剂gk-19、气相二氧化硅、炭黑、钛白粉、硫酸钡、1500目滑石粉,加完后搅拌15分钟,搅拌控制反应温度低于35℃;

转速为800-1200rpm的条件下搅拌,投入消泡剂byk-011(注意:byk-011投入前需搅拌均匀,经80μ滤袋过滤后投入),投入后搅拌10min;

用浓度为10%的dmea溶液调节ph值至8.4±0.2(注意:分批加入,以防过量),每次测ph值前须搅拌15分钟;

用纯水(ed级)清洗搅拌轴和缸壁,完毕后转速为800-1200rpm的条件下搅拌60分钟,结束后测量预混粘度为100±5ku;

水性汽车专用砂磨机,砂磨方式:pass4遍,细度<10u;流量:300±10kg/hr;砂磨温度≤40℃;

砂磨后,用纯水(ed级)清洗砂磨机,洗液进入砂磨浆,若用于清洗的纯水不够,则用配方外的纯水清洗,洗液废弃。

步骤二:调稀

1、使用水性专用容器,清洗后确认缩孔实验结果合格后加入砂磨浆,调稀前先检测砂磨浆细度;

2、按砂磨浆得率,重新计算调稀步骤各物料的调稀投入量;

3、搅拌下(转速为400-600rpm)缓慢加入改性醇酸树脂,投完后搅拌15mins;

4、提高转速至600-800rpm,搅拌下加入水性聚酯树脂(注意:使用80um滤袋过滤)后高速分散15mins;

5、转速为600-800rpm的条件下搅拌,加入纯水(ed级),搅拌10mins后继续加入甲醚化氨基树脂,加入后搅拌15mins;

6、转速为600-800rpm的条件下搅拌,缓慢加入封闭异氰酸酯mr850,投料完毕后分散15mins;

7、转速为600-800rpm的条件下搅拌,加入润湿剂,投料完毕后分散15mins;

8、转速为600-800rpm的条件下搅拌,加入聚氨酯树脂,投料完毕后分散20mins;

9、用浓度为10%的dmea溶液调节ph值至8.4±0.2(注意:分批加入,以防过量),每次测ph值前须搅拌15分钟;

10、用纯水(ed级)调节粘度至合格(f-4#/23℃),每次测粘度前须搅拌15分钟,获得所述高耐石击性能的水性中涂漆。

实施例3

实施例所用的试剂及用量如表3所示:

表3

步骤一:砂磨

取水性专用容器,清洗后确认缩孔实验结果,缩孔合格后按表3中的重量份数加无油饱和聚酯、溶剂乙二醇丁醚、ph调节剂浓度为10%的dmea溶液;

开动搅拌至400rpm,搅拌5分钟后,再边搅拌边加入纯水(ed级)、disperbyk-190润湿分散剂和tegowet280、助溶剂primepolpx-1000、分散稳定剂、混合醚化三聚氰胺树脂,各物料间投料间隔5min,投料完毕后,转速为600-800rpm搅拌15分钟;

转速为600-800rpm的条件下搅拌,继续依次加入防缩孔剂gk-19、气相二氧化硅、炭黑、钛白粉、硫酸钡、1500目滑石粉,加完后搅拌15分钟,搅拌控制反应温度低于35℃;

转速为800-1200rpm的条件下搅拌,投入消泡剂dowcorningtoray8637additive(注意:投入前需搅拌均匀,经80μ滤袋过滤后投入),投入后搅拌10min;

用浓度为10%的dmea溶液调节ph值至8.4±0.2(注意:分批加入,以防过量),每次测ph值前须搅拌15分钟;

用纯水(ed级)清洗搅拌轴和缸壁,完毕后转速为800-1200rpm的条件下搅拌60分钟,结束后测量预混粘度为100±5ku;

水性汽车专用砂磨机,砂磨方式:pass4遍,细度<10u;流量:300±10kg/hr;砂磨温度≤40℃;

砂磨后,用纯水(ed级)清洗砂磨机,洗液进入砂磨浆,若用于清洗的纯水不够,则用配方外的纯水清洗,洗液废弃。

步骤二:调稀

1、使用水性专用容器,清洗后确认缩孔实验结果合格后加入砂磨浆,调稀前先检测砂磨浆细度;

2、按砂磨浆得率,重新计算调稀步骤各物料的调稀投入量;

3、搅拌下(转速为400-600rpm)缓慢加入改性醇酸树脂,投完后搅拌15mins;

4、提高转速至600-800rpm,搅拌下加入水性聚酯树脂(注意:使用80um滤袋过滤)后高速分散15mins;

5、转速为600-800rpm的条件下搅拌,加入纯水(ed级),搅拌10mins后继续加入甲醚化氨基树脂,加入后搅拌15mins;

6、转速为600-800rpm的条件下搅拌,缓慢加入封闭异氰酸酯mr850,投料完毕后分散15mins;

7、转速为600-800rpm的条件下搅拌,加入润湿剂,投料完毕后分散15mins;

8、转速为600-800rpm的条件下搅拌,加入聚氨酯树脂,投料完毕后分散20mins;

9、用浓度为10%的dmea溶液调节ph值至8.4±0.2(注意:分批加入,以防过量),每次测ph值前须搅拌15分钟;

10、用纯水(ed级)调节粘度至合格(f-4#/23℃),每次测粘度前须搅拌15分钟,获得所述高耐石击性能的水性中涂漆。

实施例4

实施例所用的试剂及用量如表4所示:

表4

步骤一:砂磨

取水性专用容器,清洗后确认缩孔实验结果,缩孔合格后按表3中的重量份数加无油饱和聚酯、溶剂乙二醇丁醚、ph调节剂浓度为10%的dmea溶液;

开动搅拌至400rpm,搅拌5分钟后,再边搅拌边加入纯水(ed级)、disperbyk-190润湿分散剂和tegowet280、助溶剂primepolpx-1000、分散稳定剂、混合醚化三聚氰胺树脂,各物料间投料间隔5min,投料完毕后,转速为600-800rpm搅拌15分钟;

转速为600-800rpm的条件下搅拌,继续依次加入防缩孔剂gk-19、气相二氧化硅、炭黑、钛白粉、硫酸钡、1500目滑石粉,加完后搅拌15分钟,搅拌控制反应温度低于35℃;

转速为800-1200rpm的条件下搅拌,投入消泡剂dowcorningtoray8637additive(注意:投入前需搅拌均匀,经80μ滤袋过滤后投入),投入后搅拌10min;

用浓度为10%的dmea溶液调节ph值至8.4±0.2(注意:分批加入,以防过量),每次测ph值前须搅拌15分钟;

用纯水(ed级)清洗搅拌轴和缸壁,完毕后转速为800-1200rpm的条件下搅拌60分钟,结束后测量预混粘度为100±5ku;

水性汽车专用砂磨机,砂磨方式:pass4遍,细度<10u;流量:300±10kg/hr;砂磨温度≤40℃;

砂磨后,用纯水(ed级)清洗砂磨机,洗液进入砂磨浆,若用于清洗的纯水不够,则用配方外的纯水清洗,洗液废弃。

步骤二:调稀

1、使用水性专用容器,清洗后确认缩孔实验结果合格后加入砂磨浆,调稀前先检测砂磨浆细度;

2、按砂磨浆得率,重新计算调稀步骤各物料的调稀投入量;

3、搅拌下(转速为400-600rpm)缓慢加入改性醇酸树脂,投完后搅拌15mins;

4、提高转速至600-800rpm,搅拌下加入水性聚酯树脂(注意:使用80um滤袋过滤)后高速分散15mins;

5、转速为600-800rpm的条件下搅拌,加入纯水(ed级),搅拌10mins后继续加入甲醚化氨基树脂,加入后搅拌15mins;

6、转速为600-800rpm的条件下搅拌,缓慢加入封闭异氰酸酯mr850,投料完毕后分散15mins;

7、转速为600-800rpm的条件下搅拌,加入润湿剂,投料完毕后分散15mins;

8、转速为600-800rpm的条件下搅拌,加入聚氨酯树脂,投料完毕后分散20mins;

9、用浓度为10%的dmea溶液调节ph值至8.4±0.2(注意:分批加入,以防过量),每次测ph值前须搅拌15分钟;

10、用纯水(ed级)调节粘度至合格(f-4#/23℃),每次测粘度前须搅拌15分钟,获得所述高耐石击性能的水性中涂漆。

实施例5

实施例所用的试剂及用量如表5所示:

表5

步骤一:砂磨

取水性专用容器,清洗后确认缩孔实验结果,缩孔合格后按表3中的重量份数加无油饱和聚酯、溶剂乙二醇丁醚、ph调节剂浓度为10%的dmea溶液;

开动搅拌至400rpm,搅拌5分钟后,再边搅拌边加入纯水(ed级)、disperbyk-190润湿分散剂和tegowet280、助溶剂primepolpx-1000、分散稳定剂、混合醚化三聚氰胺树脂,各物料间投料间隔5min,投料完毕后,转速为600-800rpm搅拌15分钟;

转速为600-800rpm的条件下搅拌,继续依次加入防缩孔剂gk-19、气相二氧化硅、炭黑、钛白粉、硫酸钡、1500目滑石粉,加完后搅拌15分钟,搅拌控制反应温度低于35℃;

转速为800-1200rpm的条件下搅拌,投入消泡剂dowcorningtoray8637additive(注意:投入前需搅拌均匀,经80μ滤袋过滤后投入),投入后搅拌10min;

用浓度为10%的dmea溶液调节ph值至8.4±0.2(注意:分批加入,以防过量),每次测ph值前须搅拌15分钟;

用纯水(ed级)清洗搅拌轴和缸壁,完毕后转速为800-1200rpm的条件下搅拌60分钟,结束后测量预混粘度为100±5ku;

水性汽车专用砂磨机,砂磨方式:pass4遍,细度<10u;流量:300±10kg/hr;砂磨温度≤40℃;

砂磨后,用纯水(ed级)清洗砂磨机,洗液进入砂磨浆,若用于清洗的纯水不够,则用配方外的纯水清洗,洗液废弃。

步骤二:调稀

1、使用水性专用容器,清洗后确认缩孔实验结果合格后加入砂磨浆,调稀前先检测砂磨浆细度;

2、按砂磨浆得率,重新计算调稀步骤各物料的调稀投入量;

3、搅拌下(转速为400-600rpm)缓慢加入改性醇酸树脂,投完后搅拌15mins;

4、提高转速至600-800rpm,搅拌下加入水性聚酯树脂(注意:使用80um滤袋过滤)后高速分散15mins;

5、转速为600-800rpm的条件下搅拌,加入纯水(ed级),搅拌10mins后继续加入甲醚化氨基树脂,加入后搅拌15mins;

6、转速为600-800rpm的条件下搅拌,缓慢加入封闭异氰酸酯mr850,投料完毕后分散15mins;

7、转速为600-800rpm的条件下搅拌,加入润湿剂,投料完毕后分散15mins;

8、转速为600-800rpm的条件下搅拌,加入聚氨酯树脂,投料完毕后分散20mins;

9、用浓度为10%的dmea溶液调节ph值至8.4±0.2(注意:分批加入,以防过量),每次测ph值前须搅拌15分钟;

10、用纯水(ed级)调节粘度至合格(f-4#/23℃),每次测粘度前须搅拌15分钟,获得所述高耐石击性能的水性中涂漆。

本发明所述高耐石击性能的水性中涂漆具有用作汽车漆的用途。

本发明的高耐石击性能的水性中涂漆通过在配方中添加高吸油度且晶型结构为菱形片状的1500目超细滑石粉和大分子链段结构的水性脂肪族聚氨酯,得到一种较低光泽且耐石击性能优异的水性汽车漆中涂;通过超细滑石粉的高吸油量降低光泽,同时利用其菱形片状的晶型结构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的缓解外力的冲击,尤其是耐石击性能大幅提升,再通过大分子链段结构的水性脂肪族聚氨酯增强漆膜柔韧性,利用聚氨酯本身的长分子链结构及其带有端位羟基,使得该中涂与底层结合更为紧密的同时提升机械性能、漆膜的内聚力,进一步确保耐石击性能。

本发明的高耐石击性能的水性中涂漆有效的控制漆膜光泽在75(60°)左右,原配方光泽高达85;原中涂耐石击效果按照长城标准判定为5级,且有裸露钢板的现象,本发明的高耐石击性能的水性中涂漆耐石击可以达到7级,无裸露钢板现象发生。

现有中涂具有较高的光泽,车身有时存在细小颗粒,打磨点过多,工作量大,生产效率低,同时耐石击性能差,本发明的高耐石击性能的水性中涂漆具有较低光泽、耐石击性能优异、成本低的优点。

聚氨酯树脂分为含羟基的聚氨酯树脂和不含羟基的聚氨酯树脂,水性不含羟基的聚氨酯树脂主要起到提高表面干燥速度和增强石击性能的作用;而含羟基的聚氨酯树脂主要起到提高漆膜的机械性能的作用,比如耐石击性能,另外,对提高喷涂的固含和膜厚也有帮助。本发明的高耐石击性能的水性中涂漆在配方中添加聚氨酯树脂和晶体结构为菱形片状结构的超细滑石粉,从而得到一种高耐石击性能的水性汽车漆中涂。

本发明的高耐石击性能的水性中涂漆耐石击性能提升,同时增强中涂对电泳的附着力,降低光泽减少打磨量,同时中涂固含量增高,膜厚增加,滑石粉硬度相比其他体质颜料较低,研磨效率提高。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