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用防静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66829发布日期:2018-12-14 21:58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印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印刷用防静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印刷机和其他打印设备在使用时经常会出现打印出的成品上带有墨斑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纸张本身的材料或者是其涂层较易产生静电,在定影辊与纸张表面摩擦时产生静电将几张纸吸附在一起,造成卡纸,导致油墨附着效果不佳、附着错位等现象;另一种就是印刷使用的油墨在附着过程中沾上电荷,即油墨带电,带电荷的油墨会与纸张上沾染到的碎屑、灰尘等杂物之间形成吸附作用,导致墨斑形成。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印刷用防静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印刷用防静电油墨,包括组分:

色粉10~35份,丙烯酸树脂15~48份,导电高分子溶液8~20份,消泡剂1~10份,流平剂1~10份,分散剂1~10份,氟碳表面活性剂1~2份,醇类溶剂20~80份。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高分子溶液由钛改性双壁碳纳米管粉末和混合改性植物油混合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醇类溶剂为乙酸乙酯、丁二酯、丙二醇甲醚、乙酸丁酯的混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分散剂为氧化聚乙烯蜡。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印刷用防静电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1)将色粉、丙烯酸树脂、氟碳表面活性剂加入醇类溶剂,常温搅拌15~60min,直至混合均匀;

(2)将步骤(1)制得的混合液升温至35~50摄氏度,加入流平剂、导电高分子溶液、分散剂,并超声分散10~20min;

(3)在步骤(2)制得的混合液中加入消泡剂,搅拌10~15min后室温下静置1h,得到所述印刷用防静电油墨。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制作出的油墨抗静电性能佳,能够提高印刷时油墨的附着效果,避免印刷品表面因为油墨静电产生墨斑、磨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印刷用防静电油墨,包括色粉、丙烯酸树脂、导电高分子溶液、消泡剂、流平剂、分散剂、氟碳表面活性剂和醇类溶剂;各组分的占比如下:

优选组分比例为:

色粉为10份,

丙烯酸树脂为20份,

导电高分子溶液为12份,

消泡剂2份,

流平剂2份,

分散剂1份,

氟碳表面活性剂2份,

醇类溶剂40份。

所述导电高分子溶液由钛改性双壁碳纳米管粉末和混合改性植物油混合而成,所述混合改性植物油由蓖麻油和矿物油按照1∶0.48的比例混合而成。

所述醇类溶剂为乙酸乙酯、丁二酯、丙二醇甲醚、乙酸丁酯的混合物,乙酸乙酯、丁二酯、丙二醇甲醚、乙酸丁酯的混合比例为:1∶1.32∶2.18∶0.45。

所述分散剂为氧化聚乙烯蜡。

上述印刷用防静电油墨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1)将色粉、丙烯酸树脂、氟碳表面活性剂按所设置的比例加入醇类溶剂,常温搅拌15~60min,直至混合均匀;

(2)将步骤(1)制得的混合液升温至35~50摄氏度,加入流平剂、导电高分子溶液、分散剂,并超声分散10~20min;

(3)在步骤(2)制得的混合液中加入消泡剂,搅拌10~15min后室温下静置1h,得到所述印刷用防静电油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一种印刷用防静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该油墨包括组分:色粉10~35份,丙烯酸树脂15~48份,导电高分子溶液8~20份,消泡剂1~10份,流平剂1~10份,分散剂1~10份,氟碳表面活性剂1~2份,醇类溶剂20~80份。本发明制作出的油墨抗静电性能佳,能够提高印刷时油墨的附着效果,避免印刷品表面因为油墨静电产生墨斑、磨痕。

技术研发人员:朱爱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扬中印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0.17
技术公布日:2018.12.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