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体反应式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及其涂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914984发布日期:2020-05-29 13:24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一种连体反应式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及其涂抹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防水涂料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连体反应式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及其涂抹方法。



背景技术:

防水涂料涂抹在基层上的涂料经固化后形成的防水薄膜具有一定的强度,较好的延伸性、抗裂性、抗渗性及耐候性,同时具有良好的温度适应性,操作简便,易于维修与维护。与防水卷材相比,防水涂料对基层的适应性强,并且防水层无接缝,更具可靠性。由于上述特点,防水涂料是防水工程中经常使用的主要防水材料之一。

反应型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作为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的改进型品种,是一种反应固化成膜的高固含量涂料,克服了一般水溶性聚合物水泥涂料靠水分挥发固化,对施工环境要求高,不能厚涂,易遇水溶胀、返乳的缺点,适合条件苛刻的潮湿基面和通风不畅环境下使用。可以刮涂施工。不必多遍涂刷,施工进度快。涂料内含有水泥的成分与水泥类基面的粘接性好,而且其强度高、延伸率大、耐伸率大、耐低温性能好,具有优异的耐侯性,综合性能远优于普通的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反应型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在具有上述优良性能的同时,也存在防水涂料共同的问题:防水层受基层变形的影响大,一旦基层开裂,防水层受到拉应力作用时,裂缝两侧的防水层几乎没有剥离区,拉应力无法向两侧传递而集中在开裂部位,很小的裂缝就可能造成防水层被拉裂。为了克服上述问题,防水涂料施工有时采用空铺、点粘或条铺做法,即防水层与基层间只采用部分粘结的做法。但是这样的解决方法又会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即一旦防水层在某个部位因细小孔洞或裂缝而漏水,在防水层下就会出现窜水现象,造成室内多处的渗漏,而且很难找到渗漏的源头,给修补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为改善上述问题,中国专利号为cn201610492614.5公开了自修复的反应型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能快速固化和凝胶的材料用微胶囊技术,用吸水溶胀性材料进行包裹,均匀地分散于涂料之中,当涂料随着基层被拉裂时,内部的胶囊在断口处裸露出来,它的吸水溶胀性壁材吸水后变软溶胀破裂,内部修补材料流出并遇水快速固化和凝胶堵塞裂缝,实现自修复,其技术方案方便、简单、及时,自动完成,且对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中的聚合物品质和涂料性能不影响,对于聚氨酯类、丙烯酸类、环氧类的聚合物均适用。

现有的金属屋面防水涂层往往是同种防水涂料,同种的防水涂料在金属屋面上涂覆两至三层以提高防水性能,但是涂覆的多层涂层之间的融合效果不好,一段时间后最外层的涂层容易脱落,导致防水性能变差。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体反应式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及其涂抹方法,它将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分为两种,分别作为里层和外层,且涂抹过程中,两种防水涂料相互反应粘合,形成一种“连体反应”,极大的提高了两层防水涂层之间的粘合度,外层的涂层不易掉落,防水性能优异。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连体反应式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包括第一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和第二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所述第一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和第二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的主要成分配比均如下:

甲基丙烯酸丁酯15-30份;

丙烯酸丁酯10-20份;

丙烯酸异辛酯5-15份;

四缩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1-3份;

脂肪族弹性聚氨酯树脂15-30份;

气象法二氧化硅防沉剂0.5-2份;

金红石型钛白粉5-10份;

重质碳酸钙20-30份;

n,n-二甲基对苯胺0.5-1份;

过氧化二苯甲酰粉末0.75-2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还包括聚碳酸醋3-5份,所述第二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还包括环氧树脂2-6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还包括聚酰胺1-10份,聚酰胺分子中有大量的酞胺基和端梭基等,可以和环氧基发生反应,生成新型交联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可大大提高两层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之间的胶接强度和韧性,其抗拉力度可达到10mpa,相比普通的抗拉力度为5mpa,其抗拉力度达到翻倍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聚碳酸醋为改性聚碳酸醋,且改性所用物质为脂肪胺,脂肪胺对聚碳酸醋改性后、可以使改性聚碳酸醋大分子很容易进入环氧树脂的网络,对环氧树脂进行增韧,将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分为两种,分别作为里层和外层,且涂抹过程中,两种防水涂料相互反应粘合,形成一种“连体反应”,极大的提高了两层防水涂层之间的粘合度,外层的涂层不易掉落,防水性能优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和第二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中均掺有微型修补球,所述微型修补球的球壳为吸水溶胀性壁材,所述微型修补球内部填充有修补液,所述修补液包括活性二氧化硅粉和高铝酸盐水泥,且按3:8的比例混合均匀,与专利号为cn201610492614.5中的微胶囊技术相似,微型修补球均匀地分散于涂料之中,当涂料随着金属屋面被拉裂时,内部的微型修补球在裂口处裸露出来,吸水溶胀性壁材吸水后变软溶胀破裂,内部修补材料流出并遇水快速固化和凝胶堵塞裂缝,实现自修复。

一种连体反应式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其涂抹方法为:

s1、清洁金属屋面,保持金属屋面整洁;

s2、将第一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均匀涂覆于金属屋面上;

s3、半小时后,在金属屋面上的第一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表面均匀喷洒荧光剂,荧光剂选用符合安全标准的荧光添加剂;

s4、接着在金属屋面上的第一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表面涂覆第二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

s5、黑暗条件下,观察涂覆有两层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的金属屋面,检测有无发光的部分,无发光的部位说明外层的第二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涂抹均匀,合格;有发光的部位说明外层的第二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涂抹不均匀,不合格,需本领域技术人员对发光部位进行技术性修补涂抹;另外,当外层第二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意外脱落时,在黑暗条件下观察到的发光部位即为脱落部位,方便确定检修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s3中,荧光剂的喷洒厚度为0.1-0.5mm,保证不影响第二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涂抹。

进一步的,所述s3中,用手轻触第一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表面,刚好不沾手时,可进行荧光剂的喷洒和第二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的涂抹。

进一步的,所述s2中,第一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的涂抹厚度为0.7-1mm。

进一步的,所述s4中,第二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的涂抹厚度为0.9-1mm,保证金属屋面上第一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和第二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的总厚度为不超过2mm,符合国家施工标准。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将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分为两种,分别作为里层和外层,且涂抹过程中,两种防水涂料相互反应粘合,形成一种“连体反应”,极大的提高了两层防水涂层之间的粘合度,外层的涂层不易掉落,防水性能优异。

(2)第一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还包括聚酰胺1-10份,聚酰胺分子中有大量的酞胺基和端梭基等,可以和环氧基发生反应,生成新型交联结构的高分子材料,可大大提高两层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之间的胶接强度和韧性。

(3)第一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还包括聚碳酸醋3-5份,第二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还包括环氧树脂2-6份,聚碳酸醋为改性聚碳酸醋,且改性所用物质为脂肪胺,脂肪胺对聚碳酸醋改性后、可以使改性聚碳酸醋大分子很容易进入环氧树脂的网络,对环氧树脂进行增韧。

(4)第一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和第二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中均掺有微型修补球,微型修补球的球壳为吸水溶胀性壁材,微型修补球内部填充有修补液,修补液包括活性二氧化硅粉和高铝酸盐水泥,且按3:8的比例混合均匀。

(5)s3中,荧光剂的喷洒厚度为0.1-0.5mm,保证不影响第二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涂抹。

(6)s2中,第一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的涂抹厚度为0.7-1mm,s4中,第二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的涂抹厚度为0.9-1mm,保证金属屋面上第一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和第二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的总厚度为不超过2mm,符合国家施工标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的涂抹工艺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一种连体反应式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包括第一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和第二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第一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的主要成分配比如下:

甲基丙烯酸丁酯30份;

丙烯酸丁酯18份;

丙烯酸异辛酯13份;

四缩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1份;

脂肪族弹性聚氨酯树脂15份;

气象法二氧化硅防沉剂1份;

金红石型钛白粉5份;

重质碳酸钙20份;

n,n-二甲基对苯胺0.5份;

过氧化二苯甲酰粉末2份;

聚碳酸醋3份;

聚酰胺1份;

微型修补球10份。

第二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的主要成分配比如下:

甲基丙烯酸丁酯30份;

丙烯酸丁酯18份;

丙烯酸异辛酯13份;

四缩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1份;

脂肪族弹性聚氨酯树脂15份;

气象法二氧化硅防沉剂1份;

金红石型钛白粉5份;

重质碳酸钙20份;

n,n-二甲基对苯胺0.5份;

过氧化二苯甲酰粉末2份;

环氧树脂2份;

微型修补球10份。

实施例2:

一种连体反应式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包括第一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和第二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第一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的主要成分配比如下:

甲基丙烯酸丁酯25份;

丙烯酸丁酯20份;

丙烯酸异辛酯10份;

四缩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2份;

脂肪族弹性聚氨酯树脂18份;

气象法二氧化硅防沉剂0.5份;

金红石型钛白粉7份;

重质碳酸钙22份;

n,n-二甲基对苯胺0.8份;

过氧化二苯甲酰粉末1份;

聚碳酸醋3.5份;

聚酰胺2份;

微型修补球10份。

第二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的主要成分配比如下:

甲基丙烯酸丁酯25份;

丙烯酸丁酯20份;

丙烯酸异辛酯10份;

四缩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2份;

脂肪族弹性聚氨酯树脂18份;

气象法二氧化硅防沉剂0.5份;

金红石型钛白粉7份;

重质碳酸钙22份;

n,n-二甲基对苯胺0.8份;

过氧化二苯甲酰粉末1份;

环氧树脂3份;

微型修补球10份。

实施例3:

一种连体反应式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包括第一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和第二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第一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的主要成分配比如下:

甲基丙烯酸丁酯20份;

丙烯酸丁酯15份;

丙烯酸异辛酯12份;

四缩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2份;

脂肪族弹性聚氨酯树脂20份;

气象法二氧化硅防沉剂1.5份;

金红石型钛白粉8份;

重质碳酸钙25份;

n,n-二甲基对苯胺1份;

过氧化二苯甲酰粉末1.5份;

聚碳酸醋4份;

聚酰胺4份;

微型修补球10份。

第二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的主要成分配比如下:

甲基丙烯酸丁酯20份;

丙烯酸丁酯15份;

丙烯酸异辛酯12份;

四缩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2份;

脂肪族弹性聚氨酯树脂20份;

气象法二氧化硅防沉剂1.5份;

金红石型钛白粉8份;

重质碳酸钙25份;

n,n-二甲基对苯胺1份;

过氧化二苯甲酰粉末1.5份;

环氧树脂4份;

微型修补球10份。

实施例4:

一种连体反应式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包括第一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和第二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第一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的主要成分配比如下:

甲基丙烯酸丁酯17份;

丙烯酸丁酯12份;

丙烯酸异辛酯5份;

四缩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2份;

脂肪族弹性聚氨酯树脂21份;

气象法二氧化硅防沉剂1.8份;

金红石型钛白粉9份;

重质碳酸钙22份;

n,n-二甲基对苯胺0.8份;

过氧化二苯甲酰粉末1.8份;

聚碳酸醋5份;

聚酰胺10份;

微型修补球10份。

第二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的主要成分配比如下:

甲基丙烯酸丁酯17份;

丙烯酸丁酯12份;

丙烯酸异辛酯5份;

四缩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2份;

脂肪族弹性聚氨酯树脂21份;

气象法二氧化硅防沉剂1.8份;

金红石型钛白粉9份;

重质碳酸钙22份;

n,n-二甲基对苯胺0.8份;

过氧化二苯甲酰粉末1.8份;

环氧树脂5份;

微型修补球10份。

实施例5:

一种连体反应式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包括第一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和第二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第一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的主要成分配比如下:

甲基丙烯酸丁酯16份;

丙烯酸丁酯13份;

丙烯酸异辛酯12份;

四缩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3份;

脂肪族弹性聚氨酯树脂30份;

气象法二氧化硅防沉剂2份;

金红石型钛白粉10份;

重质碳酸钙29份;

n,n-二甲基对苯胺1份;

过氧化二苯甲酰粉末2份;

聚碳酸醋5份;

聚酰胺10份;

微型修补球10份。

第二反应型丙烯酸树脂防水涂料的主要成分配比如下:

甲基丙烯酸丁酯16份;

丙烯酸丁酯13份;

丙烯酸异辛酯12份;

四缩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3份;

脂肪族弹性聚氨酯树脂30份;

气象法二氧化硅防沉剂2份;

金红石型钛白粉10份;

重质碳酸钙29份;

n,n-二甲基对苯胺1份;

过氧化二苯甲酰粉末2份

环氧树脂6份;

微型修补球10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