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型沥青路面灌缝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548354发布日期:2019-04-30 18:01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反应型沥青路面灌缝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其行车舒适,经久耐用,易于养护被国内外道路建设者广泛应用,在国内高等级公路建设中占据95%以上的份额。在应用过程中由于配合比设计不当、受气候条件影响或者施工处理不到位等因素会引起路面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裂缝的出现严重影响路面的防水性能和使用寿命,增加养护工作量和养护费用。常采用的裂缝修补方式有粘贴缝带、灌注热沥青、灌注沥青冷补料等,这些处理均是对路面表面修补,不能很好的沿裂缝渗透并将裂缝两边的断面进行黏结愈合,很难达到既能防水又能修补路面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就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反应型沥青路面灌缝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述的反应型沥青路面灌缝剂是由a组分和b组分按照质量比1:1组成;

所述a组分按照质量份配比为:环氧树脂48-63份;活性稀释剂15-20份,非活性稀释剂5-8份;炭黑5-10份;钙粉10-20份;增塑剂1-5份;抗老化剂0.1-0.3份;紫外线吸收剂0.1-0.3份;

所述b组分按照质量份配比为:聚酰胺45-55份;sbs改性沥青15-20份;非活性稀释剂5-10份;钙粉15-20份,炭黑5-10份,增塑剂1-4份;2,4,6—三(二甲胺基甲基)苯酚(dmp-30)1-3份;抗老化剂0.1-0.3份。

a、b两组分粘度均控制在80-120s(涂4杯)。

所述的非活性稀释剂为甲醇、乙醇、丙酮、环己酮、二乙基酮、丁酮;活性稀释剂为单环或多环氧基低分子化合物,具体包括环氧丙烷、环氧氯丙烷、环氧丙烷乙基醚、丁基缩水甘油醚、环氧丙烷甲基醚、二缩水甘油醚、苯基缩水甘油醚。

所述的环氧树脂为e44或e51;聚酰胺为活泼氢当量为120-200的环氧树脂固化剂。

所述的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或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紫外线吸收剂为vu-235、vu-236、vu-237;抗老化剂为4[β-(3,5-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4-6二(十二硫甲基)邻甲酚。

所述炭黑选自n326、n330、n339中的任一种。

所述sbs改性沥青为聚合物质量含量12-16%的90号改性沥青。

所述钙粉为重质碳酸钙粉,细度300-600目,caco3含量大于90%。

上述的反应型沥青路面灌缝剂的制备方法为:

(1)制备a组分:将环氧树脂加入活性稀释剂和非活性稀释剂中,充分搅拌后再加入炭黑、钙粉和增塑剂进一步搅拌,然后依次加入抗老化剂和紫外线吸收剂,充分搅拌并调节粘度使其适合于施工,过滤;

(2)制备b组分:在非活性稀释剂中加入sbs改性沥青,充分搅拌溶解,再加入聚酰胺、钙粉、炭黑和增塑剂,充分搅拌使其分散均匀,再加入2,4,6-三(二甲胺基甲基)苯酚和抗老化剂,再次充分搅拌后调节粘度;

(3)将a、b两组分按1:1质量比混合均匀,对路面裂缝进行渗透修补。

本发明主要的成膜物质是环氧树脂,环氧树脂溶液配上液体聚酰胺经过固化反应,可以提高灌缝剂与路面裂缝断面的粘接方式,提高灌缝剂对断面两边的结合力;另外,环氧树脂中的环氧基和羟基赋予树脂反应性,使树脂固化物具有很强的内聚力和粘接力,有助于提高浸润性和粘附力,引入sbs改性沥青一方面有利于灌缝剂与裂缝断面上的旧有沥青相互渗透,另一方面其中的sbs可以起到提高灌缝剂弹性的作用,保证灌缝剂既可以对裂缝断面的牢固黏结又可以保证自身的弹性,使用过程中可以化解因外力作用引起裂缝变化产生的破坏,保持其灌缝效果经久耐用。本发明灌缝剂在灌缝施工前严格禁止a、b两组分接触,否则会提前反应,影响灌缝剂的固化。

本发明是一种反应型沥青路面灌缝剂,对沥青路面裂缝断面具有良好黏结作用,同时具有良好的韧性,实现对裂缝的长效补缝和防水效果,施工方便,成本较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配制a、b组分各100g:

a组分:环氧树脂(e44)55g;环氧丙烷15g,甲醇7.7g;炭黑(n326)7g;钙粉12g;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3g;4[β-(3,5-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0.2g;vu-2350.1g;总份数是100g;

b组分:聚酰胺48g;sbs改性沥青15g;甲醇6g;钙粉18g,炭黑(n326)10g,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1g;2,4,6—三(二甲胺基甲基)苯酚(dmp-30)1.8g;4[β-(3,5-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0.2g;总份数是100g;a、b双组分在使用时按照质量比1:1的比例混合均匀。

制备a组分:将环氧树脂加入至稀释剂中,充分搅拌后再加入炭黑、填料和增塑剂进一步搅拌,然后依次加入抗老化剂和紫外线吸收剂,充分搅拌并调节粘度使其适合于灌缝施工;

制备b组分:在非活性稀释剂加入sbs改性沥青经充分搅拌溶解,再加入聚酰胺、钙粉、炭黑和增塑剂,充分搅拌使其分散均匀,再加入2,4,6—三(二甲胺基甲基)苯酚和抗老化剂,再次充分搅拌后调节粘度。

实施例2:

配制a、b组分各100g:

a组分:环氧树脂(e51)50g;环氧氯丙烷17g,乙醇8g;炭黑(n330)8g;钙粉15.7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1g;4-6二(十二硫甲基)邻甲酚0.1g;vu-2360.2g;总份数是100g;

b组分:聚酰胺45g;sbs改性沥青16g;乙醇10g;钙粉15g,炭黑(n330)8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4g;2,4,6—三(二甲胺基甲基)苯酚(dmp-30)1.7g;4-6二(十二硫甲基)邻甲酚0.3g;总份数是100g;a、b双组分在使用时按照质量比1:1的比例混合均匀。

制备a组分:将环氧树脂加入至稀释剂中,充分搅拌后再加入炭黑、填料和增塑剂进一步搅拌,然后依次加入抗老化剂和紫外线吸收剂,充分搅拌并调节粘度使其适合于灌缝施工;

制备b组分:在非活性稀释剂加入sbs改性沥青经充分搅拌溶解,再加入聚酰胺、钙粉、炭黑和增塑剂,充分搅拌使其分散均匀,再加入2,4,6—三(二甲胺基甲基)苯酚和抗老化剂,再次充分搅拌后调节粘度。

实施例3:

配制a、b组分各100g:

a组分:环氧树脂(e44)56g;环氧丙烷乙基醚16g,丙酮5g;炭黑(n339)10g;钙粉10g;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2g;4-6二(十二硫甲基)邻甲酚0.2g;vu-2370.2g;总份数是100g;

b组分:聚酰胺46g;sbs改性沥青20g;丙酮5g;钙粉17g,炭黑(n339)5.9g,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3g;2,4,6—三(二甲胺基甲基)苯酚(dmp-30)3g;4-6二(十二硫甲基)邻甲酚0.1g;总份数是100g;a、b双组分在使用时按照质量比1:1的比例混合均匀。

制备a组分:将环氧树脂加入至稀释剂中,充分搅拌后再加入炭黑、填料和增塑剂进一步搅拌,然后依次加入抗老化剂和紫外线吸收剂,充分搅拌并调节粘度使其适合于灌缝施工;

制备b组分:在非活性稀释剂加入sbs改性沥青经充分搅拌溶解,再加入聚酰胺、钙粉、炭黑和增塑剂,充分搅拌使其分散均匀,再加入2,4,6—三(二甲胺基甲基)苯酚和抗老化剂,再次充分搅拌后调节粘度。

实施例4:

配制a、b组分各100g:

a组分:环氧树脂(e44)62g;丁基缩水甘油醚15.6g,环己酮5g;炭黑(n330)5g;填料11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1g;4[β-(3,5-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0.3g;vu-2370.1g;总份数是100g;

b组分:聚酰胺55g;sbs改性沥青17g;环己酮5g;钙粉15g,炭黑(n330)5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1.9g;2,4,6—三(二甲胺基甲基)苯酚(dmp-30)1g;4[β-(3,5-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0.1g;总份数是100g;a、b双组分在使用时按照质量比1:1的比例混合均匀。

制备a组分:将环氧树脂加入至稀释剂中,充分搅拌后再加入炭黑、填料和增塑剂进一步搅拌,然后依次加入抗老化剂和紫外线吸收剂,充分搅拌并调节粘度使其适合于灌缝施工;

制备b组分:在非活性稀释剂加入sbs改性沥青经充分搅拌溶解,再加入聚酰胺、钙粉、炭黑和增塑剂,充分搅拌使其分散均匀,再加入2,4,6—三(二甲胺基甲基)苯酚和抗老化剂,再次充分搅拌后调节粘度。

实施例5:

配制a、b组分各100g:

a组分:环氧树脂(e51)63g;环氧丙烷甲基醚15g,二乙基酮5g;炭黑(n330)5g;填料10g;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1.7g;4-6二(十二硫甲基)邻甲酚0.1g;vu-2360.3g;总份数是100g;

b组分:聚酰胺45g;sbs改性沥青18g;二乙基酮6g;钙粉20g,炭黑(n330)7g,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1.8g;2,4,6—三(二甲胺基甲基)苯酚(dmp-30)2g;4-6二(十二硫甲基)邻甲酚0.2g;总份数是100g;a、b双组分在使用时按照质量比1:1的比例混合均匀。

制备a组分:将环氧树脂加入至稀释剂中,充分搅拌后再加入炭黑、填料和增塑剂进一步搅拌,然后依次加入抗老化剂和紫外线吸收剂,充分搅拌并调节粘度使其适合于灌缝施工;

制备b组分:在非活性稀释剂加入sbs改性沥青经充分搅拌溶解,再加入聚酰胺、钙粉、炭黑和增塑剂,充分搅拌使其分散均匀,再加入2,4,6—三(二甲胺基甲基)苯酚和抗老化剂,再次充分搅拌后调节粘度。

实施例6:

配制a、b组分各100g:

a组分:环氧树脂(e44)53.7g;苯基缩水甘油醚20g,丁酮6g;炭黑(n326)6g;填料12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2g;4[β-(3,5-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0.2g;vu-2350.1g;总份数是100g;

b组分:聚酰胺50g;sbs改性沥青16g;丁酮8g;钙粉16g,炭黑(n326)6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2.7g;2,4,6—三(二甲胺基甲基)苯酚(dmp-30)1g;4[β-(3,5-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0.3g;总份数是100g;a、b双组分在使用时按照质量比1:1的比例混合均匀。

制备a组分:将环氧树脂加入至稀释剂中,充分搅拌后再加入炭黑、填料和增塑剂进一步搅拌,然后依次加入抗老化剂和紫外线吸收剂,充分搅拌并调节粘度使其适合于灌缝施工;

制备b组分:在非活性稀释剂加入sbs改性沥青经充分搅拌溶解,再加入聚酰胺、钙粉、炭黑和增塑剂,充分搅拌使其分散均匀,再加入2,4,6—三(二甲胺基甲基)苯酚和抗老化剂,再次充分搅拌后调节粘度。

实施例7:

配制a、b组分各100g:

a组分:环氧树脂(e51)48g;二缩水甘油醚15g,丙酮5g;炭黑(n339)6.6g;填料20g;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5g;4-6二(十二硫甲基)邻甲酚0.1g;vu-2370.3g;总份数是100g;

b组分:聚酰胺52g;sbs改性沥青17g;丙酮7g;钙粉15g,炭黑(n339)5.8g,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2g;2,4,6—三(二甲胺基甲基)苯酚(dmp-30)1g;4-6二(十二硫甲基)邻甲酚0.2g;总份数是100g;a、b双组分在使用时按照质量比1:1的比例混合均匀。

制备a组分:将环氧树脂加入至稀释剂中,充分搅拌后再加入炭黑、填料和增塑剂进一步搅拌,然后依次加入抗老化剂和紫外线吸收剂,充分搅拌并调节粘度使其适合于灌缝施工;

制备b组分:在非活性稀释剂加入sbs改性沥青经充分搅拌溶解,再加入聚酰胺、钙粉、炭黑和增塑剂,充分搅拌使其分散均匀,再加入2,4,6—三(二甲胺基甲基)苯酚和抗老化剂,再次充分搅拌后调节粘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