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伪胶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29315发布日期:2019-01-25 17:33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伪胶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胶带,特别是涉及一种防伪胶带。



背景技术:

现有的畅销产品常因假冒伪劣产品的仿冒而导致产品的品质及口碑受到负面影响,严重影响正品厂家的正常销售。因此,为与假冒伪劣产品进行区别,原厂厂家常在包装上进行防伪设计,包括防伪码、防伪标、防伪胶带等。现有的防伪胶带主要打印有原厂标识,但仍易被人仿冒,无法方便消费者进行有效区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伪胶带,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防伪胶带易被仿制,不易与假冒产品进行区别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伪胶带,包括透光层、图形层、基层、黏胶层、离形层,所述图形层位于透光层、基层之间,所述黏胶层位于基层上,所述离形层包括第一离形层结构、第二离形层结构,所述第一离形层结构与所述第二离形层结构相连,所述第一离形层结构贴合在黏胶层上,所述第二离形层结构为波纹结构,所述第二离形层结构位于黏胶层一侧,所述图形层为荧光图形层。

进一步地,所述透光层为亚克力膜。

更进一步地,所述基层为PLA层。

更进一步地,所述离形层为贴纸,所述贴纸表面还设有亚光层。

更进一步地,所述黏胶层为压敏胶黏胶层。

进一步地,所述防伪胶带还包括易撕条,所述易撕条安装在黏胶层一侧。

更进一步地,所述易撕条上还设有波纹状的易撕头,所述易撕头为条形结构,所述易撕头与易撕条一侧相连。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采用荧光图形层作为图形层,利用荧光图形层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可以反射荧光的特点,使防伪胶带具有特殊的辨识能力,消费者可以通过简单的紫外光照射来观察防伪胶带的反射情况,通过防伪胶带是否能发射荧光来判断防伪胶带的真伪,达到有效、简单的防伪识别功能。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离形层上设置不与黏胶层相接的第二离形层结构,使消费者可以通过拉扯第二离形层结构使离形层与黏胶层分离,达到简单快速去除离形层的效果,方便消费者对胶带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易撕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防伪胶带,如图1所示,包括透光层1、图形层2、基层3、黏胶层4、离形层5,所述图形层2位于透光层1、基层3之间,所述黏胶层4位于基层3上,所述离形层5包括第一离形层结构51、第二离形层结构52,所述第一离形层结构51与所述第二离形层结构52相连,所述第一离形层结构51贴合在黏胶层4上,所述第二离形层结构52为波纹结构52,所述第二离形层结构52位于黏胶层4一侧,所述图形层2为荧光图形层2。

其中,如图1所示,荧光图形层2为荧光涂料通过辊涂方式涂敷在基层3一侧的表面。透光层1设置于荧光图形层2表面,对荧光图形层2起到有效保护功能。黏胶层4设置在基层3另一侧的表面上,离形层5为一侧涂敷有光滑膜的贴纸结构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采用荧光图形层2作为图形层2,利用荧光图形层2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可以反射荧光的特点,使防伪胶带具有特殊的辨识能力,消费者可以通过简单的紫外光照射来观察防伪胶带的反射情况,通过防伪胶带是否能发射荧光来判断防伪胶带的真伪,达到有效、简单的防伪识别功能。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离形层5上设置不与黏胶层4相接的第二离形层结构52,使消费者可以通过拉扯第二离形层结构52使离形层5与黏胶层4分离,达到简单快速去除离形层5的效果,方便消费者对胶带的使用。

可选的,所述透光层1为亚克力膜1。

特别的,所述基层3为PLA层3。

特别的,所述离形层5为贴纸5,所述贴纸5表面还设有亚光层。

特别的,所述黏胶层4为压敏胶黏胶层4。

其中,贴纸5表面的亚光层设置于贴纸5不与黏胶层4相接的一面。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采用亚克力膜1作为透光层1,利用亚克力膜1良好的透光能力,有效确保外界的紫外光线可以大量到达荧光图形层2表面,并确保经荧光图形层2反射形成的荧光可以通过亚克力膜1散发至外界,方便消费者对防伪胶带的检验。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采用PLA层3作为基层3,利用PLA(聚乳酸)所具有的环保易降解的特点,提高防伪胶带的使用安全,提高环保效果。

可选的,如图2所示,所述防伪胶带还包括易撕条6,所述易撕条6安装在黏胶层4一侧。

特别的,如图2所示,所述易撕条6上还设有波纹状的易撕头7,所述易撕头7为条形结构,所述易撕头7与易撕条6一侧相连。

其中,如图2所示,易撕条6为具有较强耐拉性能的条型结构,且易撕条6位于黏胶层4、离形层5之间。易撕头7与易撕条6为一体化结构,且易撕头7位于易撕条6远离黏胶层4的一侧。易撕条6通过黏胶层4与防伪胶带紧密固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黏胶层4一侧设置易撕条6,使消费者在需要除去防伪胶带时,只需通过拉扯易撕头7及易撕条6,使防伪胶带与纸箱等包装结构分离,达到快速去除防伪胶带的效果,提高防伪胶带的易用性。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技术人员阅读本申请说明书后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但这些修改或变更均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申请待批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