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透可抗静电胶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29234发布日期:2019-03-02 03:32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透可抗静电胶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透可抗静电胶带。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胶带运用于电子工业领域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由于胶带本身固有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得各种胶带不同程度带有一定量的静电,从而使得基材表面吸附有灰尘或其它粒子,进而影响相关电子器件的使用寿命。目前的抗静电胶带普遍采用单层的抗静电结构,胶面的抗静电值一般为105-106Ω/cm2,可以满足一般的电子工业领域的要求,但是在一些特高压的应用环境中,要求胶带的胶面的抗静电值达到107Ω/cm2以上,单层的抗静电结构很难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胶面抗静电值高的高透可抗静电胶带。

为实现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透可抗静电胶带,包括:高透PET基材层,所述高透PET基材层的上表面涂覆有第一抗静电涂层,所述第一抗静电涂层的上表面涂覆有第一抗静电丙烯酸胶层,所述第一抗静电丙烯酸胶层的上表面粘附有第一离型层,所述高透PET基材层的下表面涂覆有第二抗静电涂层,所述第二抗静电涂层的下表面涂覆有第二抗静电丙烯酸胶层,所述第二抗静电丙烯酸胶层的下表面粘附有第二离型层。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抗静电涂层和第二抗静电涂层的结构相同,均是采用在聚乙二醇溶液中加入纳米核壳结构导电聚苯胺填料搅拌均匀后,分别涂覆在高透PET基材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干燥后成膜,第一抗静电丙烯酸胶层和第二抗静电丙烯酸胶层的结构相同,均是采用在丙烯酸胶水加入稀土改性锆钛酸钡纳米粉作为抗静电功能助剂,然后分别涂覆在第一抗静电涂层和第二抗静电涂层表面,干燥后得到第一抗静电丙烯酸胶层和第二抗静电丙烯酸胶层;第一离型层和第二离型层均为离型纸,分别贴合在第一抗静电丙烯酸胶层和第二抗静电丙烯酸胶层表面用于保护胶面,使用时,可将第一离型层和第二离型层撕除,将第一抗静电丙烯酸胶层或者第二抗静电丙烯酸胶层贴覆在电子器件表面即可。本高透可抗静电胶带通过两层抗静电涂层以及两层抗静电胶层实现双重抗静电,胶面的抗静电值高达108-1010Ω/cm2大大增强了抗静电效果。

优选的,所述高透PET基材层的厚度为0.001mm-0.012mm,高透PET基材层的厚度不宜过薄,否则会容易破损,加工难度大,高透PET基材层的厚度也不宜过厚,否则会增加导电胶带的成本,而且增加本胶带粘附时的厚度,经过实际的测试,当高透PET基材层的厚度为0.001mm-0.012mm时,可以在保证较好的强度及加工性能的前提下,减少胶带厚度,节约成本。

优选的,所述第一抗静电涂层和第二抗静电涂层的厚度相同或者不同,均为0.0005mm-0.003mm,第一抗静电涂层和第二抗静电涂层的厚度不宜过薄,否则会降低抗静电的效果,第一抗静电涂层和第二抗静电涂层的厚度也不宜过厚,否则会增加本抗静电胶带的生产成本,经过实际的测试,当导电胶屏蔽层的厚度为0.0005mm-0.003mm时,可以在保证良好的抗静电效果的前提下,节约成本。

优选的,所述第一抗静电丙烯酸胶层和第二抗静电丙烯酸胶层的厚度相同或者不同,均为0.002mm-0.020mm,第一抗静电丙烯酸胶层和第二抗静电丙烯酸胶层的厚度不宜过薄,否则会降低粘附力和抗静电效果,第一抗静电丙烯酸胶层和第二抗静电丙烯酸胶层的厚度也不宜过厚,否则会增加本抗静电胶带的生产成本和胶带的整体厚度,在实际的使用中发现,当第一抗静电丙烯酸胶层和第二抗静电丙烯酸胶层的厚度为0.002mm-0.020mm时,本胶带具有良好的粘附力及抗静电效果,可以满足客户对不同粘性强度的要求,并且可以节约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有益效果在于:本高透可抗静电胶带通过两层抗静电涂层以及两层抗静电胶层实现双重抗静电,胶面的抗静电值高达107-1010Ω/cm2,大大增强了抗静电效果,尤其适用于特高压电子元器件的应用环境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层状结构示意图。

图中:1、高透PET基材层;2、第一抗静电涂层;3、第一抗静电丙烯酸胶层;4、第一离型层;5、第二抗静电涂层;6、第二抗静电丙烯酸胶层;7、第二离型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一种高透可抗静电胶带。

参照图1所示,一种高透可抗静电胶带,包括:高透PET基材层1,采用的PET基材层1为白色的PET薄膜,透光率为98%以上,所述高透PET基材层1的上表面涂覆有第一抗静电涂层2,第一抗静电涂层2是采用在聚乙二醇溶液中加入纳米核壳结构导电聚苯胺填料搅拌均匀后,涂覆在高透PET基材层1的上表面干燥后成膜,可以提高胶带的抗静电性能,所述第一抗静电涂层2的上表面涂覆有第一抗静电丙烯酸胶层3,第一抗静电丙烯酸胶层3是采用在丙烯酸胶水加入稀土改性锆钛酸钡纳米粉作为抗静电功能助剂,然后涂覆在第一抗静电涂层2的上表面干燥到合适的干度即为第一抗静电丙烯酸胶层3,所述第一抗静电丙烯酸胶层3的上表面粘附有第一离型层4,第一离型层4为离型纸,贴合在第一抗静电丙烯酸胶层3表面用于保护胶面,使用时,可将第一离型层4撕除,将第一抗静电丙烯酸胶层3贴覆在电子器件表面即可;所述高透PET基材层1的下表面涂覆有第二抗静电涂层5,第二抗静电涂层5的结构与第一抗静电涂层2相同,所述第二抗静电涂层5的下表面涂覆有第二抗静电丙烯酸胶层6,第二抗静电丙烯酸胶层6的结构与第一抗静电丙烯酸胶层3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二抗静电丙烯酸胶层6的下表面粘附有第二离型层7,第二离型层7为离型纸。

本实施例中,第一抗静电涂层2和第二抗静电涂层5的结构相同,均是采用在聚乙二醇溶液中加入纳米核壳结构导电聚苯胺填料搅拌均匀后,分别涂覆在高透PET基材层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干燥后成膜制得,第一抗静电涂层2和第二抗静电涂层5的厚度相同,均为0.002mm,第一抗静电涂层2和第二抗静电涂层5的厚度不宜过薄,否则会降低抗静电的效果,第一抗静电涂层2和第二抗静电涂层5的厚度也不宜过厚,否则会增加本抗静电胶带的生产成本,经过实际的测试,当导电胶屏蔽层的厚度为0.002mm时,可以在保证良好的抗静电效果的前提下,节约成本。

本实施例中,第一抗静电丙烯酸胶层3和第二抗静电丙烯酸胶层6的结构相同,均是采用在丙烯酸胶水加入稀土改性锆钛酸钡纳米粉作为抗静电功能助剂,然后分别涂覆在第一抗静电涂层2和第二抗静电涂层5表面,干燥后得到第一抗静电丙烯酸胶层3和第二抗静电丙烯酸胶层6,所述第一抗静电丙烯酸胶层3和第二抗静电丙烯酸胶层6的厚度相同,均为0.003mm,第一抗静电丙烯酸胶层3和第二抗静电丙烯酸胶层6的厚度不宜过薄,否则会降低粘附力和抗静电效果,第一抗静电丙烯酸胶层3和第二抗静电丙烯酸胶层6的厚度也不宜过厚,否则会增加本抗静电胶带的生产成本和胶带的整体厚度,在实际的使用中发现,当第一抗静电丙烯酸胶层3和第二抗静电丙烯酸胶层6的厚度为0.003mm时,本胶带具有良好的粘附力及抗静电效果,并且可以节约成本。

本实施例中,第一离型层4和第二离型层7均为离型纸,分别贴合在第一抗静电丙烯酸胶层3和第二抗静电丙烯酸胶层6表面用于保护胶面,使用时,可将第一离型层4和第二离型层7撕除,将第一抗静电丙烯酸胶层3或者第二抗静电丙烯酸胶层6贴覆在电子器件表面即可。

本实施例中,高透PET基材层1的厚度为0.007mm,高透PET基材层1的厚度不宜过薄,否则会容易破损,加工难度大,高透PET基材层1的厚度也不宜过厚,否则会增加导电胶带的成本,而且增加本胶带粘附时的厚度,经过实际的测试,当高透PET基材层的厚度为0.007mm时,可以在保证较好的强度及加工性能的前提下,减少胶带厚度,节约成本。

本高透可抗静电胶带通过两层抗静电涂层以及两层抗静电胶层实现双重抗静电,胶面的抗静电值为1.4×109Ω/cm2,大大增强了抗静电效果,尤其适用于特高压电子元器件的应用环境中。

实施例2:一种高透可抗静电胶带。

第一抗静电涂层2和第二抗静电涂层5的厚度不相同,第一抗静电涂层2的厚度为0.001mm,第二抗静电涂层5的厚度为0.002mm;所述第一抗静电丙烯酸胶层3和第二抗静电丙烯酸胶层6的厚度相同,均为0.002mm;高透PET基材层1的厚度为0.0015mm,其余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此时测得胶面的抗静电值为2.5×108Ω/cm2

实施例3:一种高透可抗静电胶带。

第一抗静电涂层2和第二抗静电涂层5的厚度相同,均为0.003mm;所述第一抗静电丙烯酸胶层3和第二抗静电丙烯酸胶层6的厚度不相同,第一抗静电丙烯酸胶层3的厚度为0.004mm,第二抗静电丙烯酸胶层6的厚度为0.008mm;高透PET基材层1的厚度为0.012mm,其余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此时测得胶面的抗静电值为7.3×109Ω/cm2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但本实用新型不应局限于该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所以凡是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精神下完成的等效或修改,都落入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