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胶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1601发布日期:2019-04-23 23:43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束胶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束胶带。



背景技术:

生活中在汽车内或在一些用电场所,电线的数量会较多,如果不把电线同意固定起来,会非常凌乱,不整齐,在需要检查或修理电路时非常麻烦,所以需要一种线束胶带,将其捆绑固定,便于整理,而常见的这类线束胶带的粘接处的稳定性还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内有很好的增强结构,在经过电线长期的受热膨胀、震动,会使粘接处分离从而使电线又分散开来,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线束胶带,该线束胶带粘接稳定,防止粘接处分开,防滑性强,使用寿命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束胶带,包括胶带本体,所述胶带本体包括胶带基布、双面胶条、易斯条,所述双面胶条设置在胶带基布左端的正面,所述双面胶条沿胶带基布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易斯条设置在双面胶条的外表面;

所述胶带基布的右端的背面设有一防滑条,所述防滑条上设有若干第一防滑槽,所述第一防滑槽的的横截面设置成圆形,所述第一防滑槽设置成上小下大的形状,所述第一防滑槽的内壁设有一防滑凸起,所述防滑凸起由第一环形凸台、第二环形凸台、环形挡条组成,所述第一环形凸台、第二环形凸台的外端均与第一防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环形凸台设置在第二环形凸台的上侧,所述第一环形凸台通过环形挡条与第二环形凸台连接,所述环形挡条上设有若干防滑口,所述防滑口沿环形挡条的周向均匀设置,所述防滑口由第一裂口、第二裂口组成,所述第一裂口竖直设置,所述第二裂口横向设置,所述第一裂口、第二裂口的中部相交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滑条上设有两组第一防滑结构,所述第一防滑结构由若干条第一防滑条纹组成,所述第一防滑条纹均与防滑条的长度方向呈45°角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滑条上设有两组第二防滑结构,所述第二防滑结构由若干条第二防滑条纹组成,所述第二防滑条纹均沿防滑条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防滑结构与第二防滑结构均设有两组,所述第一防滑结构与第二防滑结构相互间隔设置。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形挡条由硅胶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线束胶带,该线束胶带使用时,将正面包裹住多根电线,撕开易斯条,将双面胶条与背面的防滑条粘贴,形成固定的作用,设置的防滑条和防滑槽能够提升防滑效果,避免胶带受到膨胀力或震动力后粘接处分离,捆绑效果变弱,当双面胶条按压在防滑条上时,上面的胶水会进入防滑槽,由于防滑槽设置成上小下大的形状,能够对胶水起到向上的限制作用,设置的防滑凸起,当胶水被压入防滑槽后,胶水进入第二环形凸台下侧,第二环形凸台对胶水起到向下的限制力,胶水还会挤入第一裂口、第二裂口内,第一裂口、第二裂口在胶水进入后回复并起到限制作用。

设置的第一防滑结构,第二防滑结构,通过采用第一防滑条纹、第二防滑条条纹依次交替排列,有规律地变换防滑条的角度,进一步增加了防滑效果。环形挡条由硅胶材料制成具有回复性,提升防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滑槽处的剖视图。

图中标号含义:1-胶带基布;2-易斯条;3-防滑条;4-第二防滑条纹;5-第一防滑条纹;6-防滑槽;7-双面胶条;8-第一环形凸台;9-第二环形凸台;10-环形挡条;11-第一裂口;12-第二裂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参考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一种线束胶带,包括胶带本体,所述胶带本体包括胶带基布1、双面胶条7、易斯条2,所述双面胶条7设置在胶带基布1左端的正面,所述双面胶条7沿胶带基布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易斯条2设置在双面胶条7的外表面。该线束胶带使用时,将正面包裹住多根电线,撕开易斯条2,将双面胶条7与背面的防滑条3粘贴,形成固定的作用。

所述胶带基布1的右端的背面设有一防滑条3,所述防滑条3上设有若干第一防滑槽6,所述第一防滑槽6的的横截面设置成圆形,所述第一防滑槽6设置成上小下大的形状,所述第一防滑槽6的内壁设有一防滑凸起,所述防滑凸起由第一环形凸台8、第二环形凸台9、环形挡条10组成,所述第一环形凸台8、第二环形凸台9的外端均与第一防滑槽6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环形凸台8设置在第二环形凸台9的上侧,所述第一环形凸台8通过环形挡条10与第二环形凸台9连接,所述环形挡条10上设有若干防滑口,所述防滑口沿环形挡条10的周向均匀设置,所述防滑口由第一裂口11、第二裂口12组成,所述第一裂口11竖直设置,所述第二裂口12横向设置,所述第一裂口11、第二裂口12的中部相交设置。设置的防滑条3和防滑槽6能够提升防滑效果,避免胶带受到膨胀力或震动力后粘接处分离,捆绑效果变弱,当双面胶条7按压在防滑条3上时,上面的胶水会进入防滑槽6,由于防滑槽6设置成上小下大的形状,能够对胶水起到向上的限制作用,设置的防滑凸起,当胶水被压入防滑槽6后,胶水进入第二环形凸台9下侧,第二环形凸台9对胶水起到向下的限制力,胶水还会挤入第一裂口11、第二裂口12内,第一裂口11、第二裂口12在胶水进入后回复并起到限制作用。

防滑条3上设有两组第一防滑结构,所述第一防滑结构由若干条第一防滑条纹5组成,所述第一防滑条纹5均与防滑条3的长度方向呈45°角设置。所述防滑条3上设有两组第二防滑结构,所述第二防滑结构由若干条第二防滑条纹4组成,所述第二防滑条纹4均沿防滑条3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防滑结构与第二防滑结构均设有两组,所述第一防滑结构与第二防滑结构相互间隔设置。所述环形挡条10由硅胶材料制成。设置的第一防滑结构,第二防滑结构,通过采用第一防滑条纹5、第二防滑条3条纹依次交替排列,有规律地变换防滑条3的角度,进一步增加了防滑效果。环形挡条10由硅胶材料制成具有回复性,提升防滑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