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金墨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164904发布日期:2019-07-13 09:32阅读:1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性金墨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丝网印刷领域,涉及水性金墨,尤其是一种水性金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对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产品包装物的质量也被更多的人所注意。近年来,世界各国对赋予印刷产品特异效果的各种功能颜料非常重视,其中金墨因为具有独特的金属光泽而备受瞩目。金墨给人以富丽堂皇的高雅感觉,其印刷效果类似于印刷工艺中的烫金效果,这些性能恰恰符合人们对高档次包装的要求。因此从未来发展趋势上看,金墨在包装印刷领域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普通的溶剂型油墨中一般含有芳香烃溶剂(甲苯、二甲苯),在一些非芳香烃溶剂型油墨中,也是以醇、酯、醚、酮等为溶剂。这些挥发性有机溶剂的存在不但会影响空气质量还会危害人的健康,目前“绿色印刷”成为新的发展趋势,水性油墨也成为如今的研究热点。其中水性金墨不含有机溶剂,安全环保、无毒无害;其高光泽、极具金属感的印刷效果不仅可以媲美甚至可以代替传统的烫金工艺,因此有关水性金墨的研究将会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丝网印刷用的水性金墨。通过对普通水性油墨和水性金墨的对比性研究,制备出干燥速度快、印刷效果好的丝网水性金墨,同时提供一种制备该水性金墨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性金墨,其组分及质量百分含量为:

金粉14%-20%,

树脂35%-45%,

分散剂1%-2.5%,

消泡剂0.3%-0.5%,

表面活性剂0.2%-0.3%,

调节剂0.2%-0.3%,

流平剂1.0%-2.5%,

成膜剂2%-3%,

无水乙醇3%-5%,

去离子水30%-35%。

而且,所述树脂为硅烷偶联剂/羧基化纳米纤维素改性无皂丙烯酸酯乳液,制备方法如下:

(1)预乳化:将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按照1~2:15~19:15~19的质量比混合,取出一半单体,加入占乳液总量60~70%去离子水、1~2%乳化剂、3~4%硅烷偶联剂(kh570)、1~1.5%羧基化纳米纤维素,在常温、转速为8000~10000r/min条件下进行预乳化,时间为25~35min;

(2)初步反应:水浴锅加热至80~90℃,将乳化后的液体放入水浴锅恒温加热搅拌,放入水浴锅的同时立即加入占乳液总量0.25~0.5%过硫酸铵溶液、0.3~1%碳酸氢钠溶液,当反应液体出现蓝相时,通过蠕动泵滴加剩余未乳化的单体与占乳液总量0.25~0.5%过硫酸铵溶液,30~40min滴定完毕;

(3)反应保温:提高搅拌桨转速继续搅拌2.5~3h停止得到硅烷偶联剂/羧基化纳米纤维素改性无皂丙烯酸酯乳液。而且,所述金粉为苯骈三唑处理后的金粉。

而且,所述分散剂为efka4400、efka4500、kyc913、kyc760、byk190、byk193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物。

而且,所述流平剂为聚醚改性有机硅、含氟丙烯酸共聚物。

而且,所述成膜剂为纳米纤维素。

而且,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聚醚改性硅氧烷。

而且,所述调节剂为amp-95(2-氨基-2甲基-1-丙醇)。

而且,所述消泡剂为sxp-110高碳醇脂肪酸脂消泡剂。

一种水性金墨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预研磨

将去离子水、分散剂、树脂混合加入立式磨砂机中的研磨杯中,进行初步接触分散;5~10min之后,加入金粉;10~15min之后,加入镐珠;20~25min之后,加入消泡剂、表面活性剂、调节剂,预研磨转速800~1000r/min;

(2)研磨

控制转速为3000~5000r/min先研磨3~4h之后,再加入无水乙醇、流平剂、成膜剂,继续研磨0.5~1h,即可制得水性金墨;

(3)过滤装瓶

用200~300目聚酯网进行过滤,装瓶。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所制备的金墨不含芳香烃(甲苯、二甲苯)、醇、酯、醚、酮等溶剂,无vocs的排放,环保无害,符合当今印刷行业所提出的绿色印刷、环保印刷的理念。

2、本发明所制得金墨具备环保无毒、干燥速度快、附着牢度高等特点,具备一定的烫金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烫金工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在此实施例中,我们采取表1中的配方进行实验研究:

表1油墨配方

(1)配料

通过天平准确量取各种原料,其中分散剂选择byk190、byk193进行复配,质量比为1:1。除上述油墨配料之外,仍有一种辅助研磨的物质:镐珠(直径比0.5mm:1mm=2:1),镐珠质量为配料总质量的75%。

注意:称量无水乙醇的时候要迅速,尽量减少无水乙醇的挥发。

(2)预分散

预分散的目的是为了让金粉和丙烯酸乳液、byk分散剂预先良好均匀地接触,转速是1000r/min,时间30min。研磨过程中用塑料薄膜进行封口处理,防止内置物的挥发以及外界物质的影响。

第一步:加入称量好的去离子水、byk分散剂、丙烯酸乳液混合加入立式研磨机中,连接进水管与出水管,接入冷却系统,进行初步地接触分散;

第二步:第一步5min之后,加入金粉,边研磨边加入。加入过程中转速暂时降低至600r/min,用玻璃棒缓慢将金粉转移到研磨杯中。一来防止金粉粉末飞散,二来可以防止金粉粉末的沉降。

第三步:第二步5min之后,加入研磨镐珠,改善研磨效果(缓慢加入,防止沉降);

第四步:第三步10min之后,加入高碳醇脂肪酸脂消泡剂、聚醚改性硅氧烷、2-氨基-2甲基-1-丙醇,改善油墨性能,10min之后开始正式研磨分散。

(3)研磨

研磨是制备金墨的主要步骤,时间为4h,研磨转速为4000r/min。研磨过程中要用塑料薄膜进行封口处理,防止内置物的挥发以及外界物质的影响。

在预分散配料加入结束后10min,调节转速,开始研磨。初始时研磨杯中的金墨液面会渐渐升高,这是由于转速所引起的。研磨3.5h之后,加入无水乙醇、聚醚改性有机硅、含氟丙烯酸共聚物、纳米纤维素共3类助剂,继续研磨0.5h之后,即可制得丝网用水性金墨。

(4)ph调节

通过ph测量仪来测量油墨的酸碱值,此实施例中金墨ph=9.02。

(5)过滤装瓶

通过200目聚酯网进行过滤,将油墨倒入过滤网中,完成过滤并进行装瓶作业(使用规定的黑色油墨瓶)。

(6)性能检测

在油墨制备3h后,若主观上油墨状态仍旧良好,则进行性能检测(此实施例金墨状态良好)。主要检测性能有粘度、粒径、干燥性、附着牢度、光泽度。

①粘度

油墨的粘度不仅会影响油墨的流动性、渗透性,也会在印刷作业中影响油墨的转移,它是油墨至关重要的性能之一。此实例通过cap2000+锥板粘度计进行金墨粘度的测量(具体操作可参考仪器使用说明书),测得金墨在不同转速(60r/min、200r/min)下的粘度,具体检测数据见表2。

②粒径

金墨粒径大小会影响网版的选择与制作。此实例通过malvernmastersizer3000e系列激光粒度仪测量其粒径大小和分布,以此来表征油墨的分散性能,具体检测数据见表2。

③干燥性

油墨干燥指油墨从流体状态转化为固体状态的变化过程,干燥过快,油墨会在印版表面结皮、糊版,使印刷品出现油墨堆积、光泽不良的现象;干燥过慢,印刷品背面可能发生粘脏、转移现象,不利于下一道工序的进行,具体检测数据见表2。

初干性测量:按照国家标准gb/t13217.5-2008进行测量。

彻干性测量:打开鼓风干燥箱,将温度调到65℃;用计量棒和刮板在210mm×150mm大小的铜版纸上刮出均匀厚度的实地;刮完后立即放入鼓风干燥箱中进行烘干并计时,待墨层干燥后则结束计时。

④附着牢度

根据国标gb/t13217.7-2009对金墨样品进行附着牢度测试,具体检测数据见表2。

⑤光泽度

通过novo-glosstm光泽度仪测量样品光泽度,测量角度60°,具体检测数据见表2。

表2油墨性能检测数据

实施例2

在此实施例中,我们采取表3中的配方进行实验研究:

表3油墨配方

(1)配料

对天平进行水平调节,保证原材料的准确称量。其中分散剂选择kyc913、byk193进行复配,质量比为1:1。除上述油墨配料之外,用于研磨的镐珠(直径比0.5mm:1mm=2:1)质量为配料总质量的75%。

(2)预分散

预分散的目的是为了让金粉和丙烯酸乳液、byk193、kyc913预先良好均匀地接触,转速是1000r/min,时间30min。研磨过程中用塑料薄膜进行封口处理,防止内置物的挥发以及外界物质的影响。

第一步:加入称量好的去离子水、丙烯酸乳液、byk193、kyc913混合加入立式研磨机中,接入冷却系统,进行初步地接触分散;

第二步:第一步5min之后,加入金粉,边研磨边加入。加入过程中转速暂时降低至600r/min,用玻璃棒慢慢将金粉转移到研磨杯中。一来防止金粉粉末飞散,二来可以防止金粉粉末的沉降。

第三步:第二步5min之后,加入研磨镐珠,改善研磨效果(缓慢加入,防止沉降);

第四步:第三步10min之后,加入高碳醇脂肪酸脂消泡剂、聚醚改性硅氧烷、2-氨基-2甲基-1-丙醇等3种助剂,改善油墨性能,10min之后开始正式研磨分散。

(3)研磨

研磨是制备金墨的主要步骤,时间为4h,研磨转速为4000r/min。研磨过程中要用塑料薄膜进行封口处理,防止内置物的挥发以及外界物质的影响。

在预分散配料加入结束后10min,调节转速,开始研磨。初始时研磨杯中的金墨液面会渐渐升高,这是由于转速所引起的。研磨3.5h之后,加入无水乙醇、聚醚改性有机硅、纳米纤维素共3种助剂,继续研磨0.5h之后,即可制得丝网用水性金墨。

(4)过滤装瓶

通过200目聚酯网进行过滤,将油墨倒入过滤网中,完成过滤并进行装瓶作业(使用规定的黑色油墨瓶)。

(5)ph调节

通过ph测量仪来测量油墨的酸碱值,此实施例中金墨ph=8.99。

(6)性能检测

在油墨制备3h后,若主观上油墨状态仍旧良好,则进行性能检测(此实例金墨状态良好)。主要检测性能有粘度、粒径、干燥性、附着牢度、光泽度。

①粘度

油墨的粘度不仅仅会影响油墨的流动性、渗透性,也会在印刷作业中影响油墨的转移,它是油墨至关重要的性能之一。此实例通过cap2000+锥板粘度计进行金墨粘度的测量(具体操作可参考仪器使用说明书),测得金墨在不同转速(60r/min、200r/min)下的粘度,具体检测数据见表4。

②粒径

金墨粒径大小会影响网版的选择与制作。此实例通过malvernmastersizer3000e系列激光粒度仪测量其粒径大小和分布,以此来表征油墨的分散性能,具体检测数据见表4。

③干燥性

油墨干燥指油墨从流体状态转化为固体状态的变化过程,干燥过快,油墨会在印版表面结皮、糊版,使印刷品出现油墨堆积、光泽不良的现象;干燥过慢,印刷品背面可能发生粘脏、转移现象,不利于下一道工序的进行,具体检测数据见表4。

初干性测量:按照国家标准gb/t13217.5-2008进行测量。

彻干性测量:打开鼓风干燥箱,将温度调到65℃;用计量棒和刮板在210mm×150mm大小的铜版纸上刮出均匀厚度的实地;刮完后立即放入鼓风干燥箱中进行烘干并计时,待墨层干燥后则结束计时。

④附着牢度

根据国标gb/t13217.7-2009对金墨样品进行附着牢度测试,具体检测数据见表4。

⑤光泽度

通过novo-glosstm光泽度仪测量样品光泽度,测量角度60°,具体检测数据见表4。

表4油墨性能检测数据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