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通用的紫外光固化涂料脱漆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643350发布日期:2019-09-11 23:52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金属表面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通用的紫外光固化涂料脱漆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涂料是一种多品种的工程材料,服务面广,并可根据应用范围的不同,可生产出各种不同性质的涂料产品来适应用户的需要(如自干型、光固化型、热固化型等涂料),它既能涂于钢铁金属表面,也能涂于各种有色金属(如铜、铝、锌等金属)表面,不受材质、设备、及形状大小的限制,亦不会影响被涂物的表面性质。

在被涂物的表面施涂涂料时往往会遇到因被涂物表面处理不彻底、涂料选择不配套、基材杂料或回收料较多、施工环境条件差等原因,使得涂施后的涂膜出现诸多的弊病,不但影响其装饰效果,而且还会影响其保护作用,降低其使用寿命。而且涂料的涂膜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也会受到各种腐蚀介质的侵蚀及机械损伤破坏,出现老化、龟裂、起皮及脱落等现象,致使涂膜失去保护装饰作用,如果要重新涂装,则需要去除这些涂膜。去除涂膜,过去曾采用机械的方法,如用刮刀手工铲除、砂纸打磨等,但这些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对基体表面造成机械损伤,特别是对一些几何形状比较复杂的部件更难处理,因此便产生了使用脱漆剂去除旧涂膜的要求,市售的脱漆剂产品一般只能对传统热固化型和自干型涂料有脱漆效果,对紫外光固化涂料的脱漆效果不理想,由于紫外光固化涂料交联密度较高,结构致密,一般的脱漆剂对紫外光固化涂料的侵蚀脱漆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金属通用的紫外光固化涂料脱漆剂,按重量份计,其制备原料包含:无机强碱10~15份、醇醚化合物35~40份、胺类化合物5~10份、表面活性剂0.1~3份、有机溶剂20~30份、去离子水10~20份。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无机强碱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醇醚化合物选自乙二醇单丁醚、二乙二醇甲乙醚、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单甲醚、二丙二醇二甲醚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胺类化合物为醇胺类化合物。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醇胺类化合物选自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n-丁基二乙醇胺、n-甲基二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烷基苯磺酸盐、α-烯烃磺酸盐、烷基磺酸盐、脂肪醇醚硫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有机溶剂选自甲醇、乙醇、丙酮、甘油、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无机强碱、醇醚化合物、胺类化合物的重量比为(1~3):(4~6):1。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的金属通用的紫外光固化涂料脱漆剂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称取无机强碱和去离子水配制溶液;

b.称取醇醚化合物加入步骤a中得到的溶液;

c.称取胺类化合物、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依次加入步骤b中得到的溶液,搅拌均匀,过滤,包装,得到成品。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金属通用的紫外光固化涂料脱漆剂,能够快速地腐蚀掉金属件表面的紫外光固化涂料薄膜,而不对金属底材本身造成腐蚀。金属底材在二次加工时不需要二次抛光即可直接重涂,表面镜面效果不受影响,提高了二次加工的良率。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法的详述以及包括的实施例可进一步地理解本发明的内容。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及科学术语均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如果现有技术中披露的具体术语的定义与本申请中提供的任何定义不一致,则以本申请中提供的术语定义为准。

在本文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中明确地另有指示,否则没有限定单复数形式的特征也意在包括复数形式的特征。还应理解的是,如本文所用术语“由…制备”与“包含”同义,“包括”、“包括有”、“具有”、“包含”和/或“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所陈述的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组合物、步骤、方法、制品或装置。此外,当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时,使用“优选的”、“优选地”、“更优选的”等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可提供某些有益效果的本发明实施方案。然而,在相同的情况下或其他情况下,其他实施方案也可能是优选的。除此之外,对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方案的表述并不暗示其他实施方案不可用,也并非旨在将其他实施方案排除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外。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金属通用的紫外光固化涂料脱漆剂,按重量份计,其制备原料包含:无机强碱10~15份、醇醚化合物35~40份、胺类化合物5~10份、表面活性剂0.1~3份、有机溶剂20~30份、去离子水10~20份。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按重量份计,所述金属通用的紫外光固化涂料脱漆剂的制备原料包含:无机强碱12份、醇醚化合物36份、胺类化合物9份、表面活性剂1份、有机溶剂25份、去离子水17份。

无机强碱

碱指的是能在水溶液中电离出氢氧根的物质,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强碱指的是具有接受质子的能力强的碱,强碱分为有机强碱和无机强碱,而常用的无机强碱多为碱金属和部分碱土金属对应的碱。在金属用脱漆剂中,无机强碱可以进入漆层对其造成腐蚀,促使涂料内部交联断裂、结构分解。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无机强碱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无机强碱为氢氧化钠。

本申请中的氢氧化钠(cas号:1310-73-2)购自广州市金华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醇醚化合物

醇醚化合物常作为溶剂使用,其分子中既有醚键,又有羟基,醚键亲油,可溶解憎水化合物,羟基亲水,可与水混溶并溶解亲水化合物,因此醇醚化合物可以进入漆层,使其溶胀溶解,其分子还能穿过漆层,到达漆层和金属之间,破坏涂料和底材的粘附力和空间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醇醚化合物可列举乙二醇单丁醚、二乙二醇甲乙醚、乙二醇单辛醚、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二甲醚、1,4-丁二醇单甲醚、1,3-丙二醇单乙醚、二乙二醇单甲醚、二乙二醇单乙醚、二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二乙醚、二乙二醇二丁醚。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醇醚化合物选自乙二醇单丁醚、二乙二醇甲乙醚、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二甲醚、二乙二醇单甲醚、二丙二醇二甲醚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醇醚化合物选自乙二醇单丁醚、二乙二醇甲乙醚、丙二醇单甲醚、乙二醇单甲醚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更进一步的,所述醇醚化合物为乙二醇单丁醚。

本申请中的乙二醇单丁醚(cas号:111-76-2)购自广东鑫利源工贸有限公司。

胺类化合物

胺类化合物是指氨分子中的氢原子被有机基团取代后的衍生物,根据氢原子被取代的个数可分为伯胺、仲胺、叔胺。由于氮原子上的未共用电子对能与质子结合,即具有接受质子的能力,因此胺类化合物都具有碱性,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胺类化合物为醇胺类化合物。

醇胺类化合物

醇胺类化合物,即含有羟基的胺类化合物,其同时具有胺和醇的化学性质,具有碱性和亲水性。在脱漆剂中加入醇胺,一方面碱性可以对涂层造成一定程度的腐蚀,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脱漆剂整体的渗透性,加快脱漆效率,提高脱漆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醇胺类化合物可列举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n-丁基二乙醇胺、n-甲基二乙醇胺、n-乙基二乙醇胺、二异丙醇胺、氨基乙基乙醇胺、n-乙酰乙醇胺。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醇胺类化合物选自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n-丁基二乙醇胺、n-甲基二乙醇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醇胺类化合物选自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三异丙醇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更进一步的,所述醇胺类化合物为二乙醇胺。

本申请中的二乙醇胺(cas号:111-42-2)购自广州市金华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无机强碱、醇醚化合物、胺类化合物的重量比为(1~3):(4~6):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无机强碱、醇醚化合物、胺类化合物的重量比为(1~2):(4~5):1;更进一步的,所述无机强碱、醇醚化合物、胺类化合物的重量比为1.3:4:1。

申请人发现,在去除金属表面的漆层时,无机强碱所起到的腐蚀作用可以有效分解漆层,效率极高,但同时对金属底材也造成了严重腐蚀,醇醚化合物的加入可以在保证脱漆效果的同时减少无机强碱的用量,其原因在于一方面醇醚可以通过溶胀作用破坏漆层,以此替代一部分无机强碱的腐蚀作用,另一方面醇醚优异的溶解性带来优异的渗透性,其附着在金属与漆层之间对金属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减少了脱漆剂对底材的腐蚀。申请人还发现,醇胺的加入可以进一步减小无机强碱的用量,并且提高脱漆速率,其原因在于醇胺也具有碱性,虽较于无机强碱腐蚀性较小,但渗透性更强,还能增加脱漆剂整体的渗透性,使得脱漆剂内各组份的效果增强,进而整体的脱漆效果得到提升。申请人通过实验发现,调节无机强碱、醇醚化合物、胺类化合物的重量比在(1~2):(4~5):1范围内可以实现快速脱漆,一次脱净,且不会对金属造成腐蚀。若无机强碱过量,会对金属造成腐蚀,若过少,则无法达到将漆层一次脱净的效果;若醇醚化合物过量,则脱漆剂整体渗透性过好,同时携带无机强碱渗透至金属底材造成腐蚀,若过少,脱漆时漆层无溶胀现象,脱漆效果差。

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其分子同时具有亲水和亲油基团,加入少量就能使溶液体系的界面状态发生明显变化,脱漆剂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可以让脱漆后的底材更易清洗,降低配方对金属的腐蚀。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表面活性剂可列举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可列举烷基苯磺酸盐、α-烯烃磺酸盐、烷基磺酸盐、脂肪醇醚硫酸盐、脂肪醇酰硫酸盐、乙氧基脂肪酸甲酯磺酸盐、醇醚羧酸盐、醇醚磷酸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列举胺盐型表面活性剂、季铵盐型表面活性剂、鎓盐型表面活性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可列举卵磷脂、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选自烷基苯磺酸盐、α-烯烃磺酸盐、烷基磺酸盐、脂肪醇醚硫酸盐、烷基硫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烷基磺酸钠和/或脂肪醇醚硫酸钠。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烷基磺酸钠。

本申请中的烷基磺酸钠(cas号:68608-26-4)购自广州盛泰化工有限公司。

有机溶剂

有机溶剂的加入可以增加体系对漆层的整体溶解性,协同水溶性分子渗入漆层,解除漆层与底材间的附着力,加快脱漆速度,降低配方对底材的腐蚀,因此优选的有机溶剂应为可与水互溶的类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机溶剂可列举甲醇、乙醇、丙酮、甘油、乙二醇、四氢呋喃、二甲基亚砜、乙二胺、乙胺。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有机溶剂选自甲醇、乙醇、丙酮、甘油、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有机溶剂选自甲醇、乙醇、丙酮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更进一步的,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

本申请中的甲醇(cas号:67-56-1)购自广州市金华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醇醚化合物、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的重量比为(35~40):1:(22~2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醇醚化合物、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的重量比为(35~37):1:(24~26);更进一步的,醇醚化合物、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的重量比为36:1:25。

申请人发现,以适当的比例添加醇醚化合物、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对一些几何形状复杂的金属部件上各个死角的漆层去除效果有较大提升,其原因在于表面活性剂改变了脱漆剂和部件之间的界面张力,使得脱漆剂可以在部件上各个位置均匀铺开发挥脱漆效果。申请人还发现,表面活性剂不仅可以起到清洗部件表面的效果,还对脱漆和防腐蚀效果有促进作用,其可能的原因在于具有两亲性的表面活性剂可以随醇醚化合物进入涂料和底材之间,其分子上的极性亲水端在金属表面产生吸附,与醇醚产生协同溶胀作用,并形成保护膜,减少了碱腐蚀。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的金属通用的紫外光固化涂料脱漆剂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称取无机强碱和去离子水配制溶液;

b.称取醇醚化合物加入步骤a中得到的溶液;

c.称取胺类化合物、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依次加入步骤b中得到的溶液,搅拌均匀,过滤,包装,得到成品。

本发明提供的金属通用的紫外光固化涂料脱漆剂的使用方法可为浸泡式或涂刷式:

(1)浸泡式:将需要脱漆的工件全部浸泡在脱漆剂中0.5~5分钟,旧漆膜产生强烈溶胀,鼓起,即可全部脱落,取出后用高压水除掉工件表面的残余漆片,用清水洗净即可。

(2)涂刷式:对于大工件可用毛刷或棉纱将脱漆剂涂于涂漆部位,对于漆膜厚的工件,可反复涂刷2~3次,直至漆膜脱落,后清洗工艺同浸泡式一样。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本申请中所用原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市售。

实施例1

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金属通用的紫外光固化涂料脱漆剂,按重量份计,其制备原料包含:无机强碱12份、醇醚化合物36份、胺类化合物9份、表面活性剂1份、有机溶剂25份、去离子水17份。

所述无机强碱为氢氧化钠。

所述醇醚化合物为乙二醇单丁醚。

所述胺类化合物为醇胺类化合物;所述醇胺类化合物为二乙醇胺。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烷基磺酸钠。

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

本例还提供了上述的金属通用的紫外光固化涂料脱漆剂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称取无机强碱和去离子水配制溶液;

b.称取醇醚化合物加入步骤a中得到的溶液;

c.称取胺类化合物、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依次加入步骤b中得到的溶液,搅拌均匀,过滤,包装,得到成品。

实施例2

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金属通用的紫外光固化涂料脱漆剂,按重量份计,其制备原料包含:无机强碱10份、醇醚化合物36份、胺类化合物9份、表面活性剂1份、有机溶剂25份、去离子水17份。

所述无机强碱为氢氧化钠。

所述醇醚化合物为乙二醇单丁醚。

所述胺类化合物为醇胺类化合物;所述醇胺类化合物为二乙醇胺。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烷基磺酸钠。

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

本例还提供了上述的金属通用的紫外光固化涂料脱漆剂的制备方法,其与实施例1类似。

实施例3

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金属通用的紫外光固化涂料脱漆剂,按重量份计,其制备原料包含:无机强碱15份、醇醚化合物36份、胺类化合物9份、表面活性剂1份、有机溶剂25份、去离子水17份。

所述无机强碱为氢氧化钠。

所述醇醚化合物为乙二醇单丁醚。

所述胺类化合物为醇胺类化合物;所述醇胺类化合物为二乙醇胺。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烷基磺酸钠。

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

本例还提供了上述的金属通用的紫外光固化涂料脱漆剂的制备方法,其与实施例1类似。

实施例4

实施例4提供了一种金属通用的紫外光固化涂料脱漆剂,按重量份计,其制备原料包含:无机强碱12份、醇醚化合物40份、胺类化合物9份、表面活性剂1份、有机溶剂25份、去离子水17份。

所述无机强碱为氢氧化钠。

所述醇醚化合物为乙二醇单丁醚。

所述胺类化合物为醇胺类化合物;所述醇胺类化合物为二乙醇胺。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烷基磺酸钠。

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

本例还提供了上述的金属通用的紫外光固化涂料脱漆剂的制备方法,其与实施例1类似。

实施例5

实施例5提供了一种金属通用的紫外光固化涂料脱漆剂,按重量份计,其制备原料包含:无机强碱5份、醇醚化合物36份、胺类化合物9份、表面活性剂1份、有机溶剂25份、去离子水17份。

所述无机强碱为氢氧化钠。

所述醇醚化合物为乙二醇单丁醚。

所述胺类化合物为醇胺类化合物;所述醇胺类化合物为二乙醇胺。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烷基磺酸钠。

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

本例还提供了上述的金属通用的紫外光固化涂料脱漆剂的制备方法,其与实施例1类似。

实施例6

实施例6提供了一种金属通用的紫外光固化涂料脱漆剂,按重量份计,其制备原料包含:无机强碱20份、醇醚化合物36份、胺类化合物9份、表面活性剂1份、有机溶剂25份、去离子水17份。

所述无机强碱为氢氧化钠。

所述醇醚化合物为乙二醇单丁醚。

所述胺类化合物为醇胺类化合物;所述醇胺类化合物为二乙醇胺。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烷基磺酸钠。

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

本例还提供了上述的金属通用的紫外光固化涂料脱漆剂的制备方法,其与实施例1类似。

实施例7

实施例7提供了一种金属通用的紫外光固化涂料脱漆剂,按重量份计,其制备原料包含:无机强碱12份、醇醚化合物30份、胺类化合物9份、表面活性剂1份、有机溶剂25份、去离子水17份。

所述无机强碱为氢氧化钠。

所述醇醚化合物为乙二醇单丁醚。

所述胺类化合物为醇胺类化合物;所述醇胺类化合物为二乙醇胺。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烷基磺酸钠。

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

本例还提供了上述的金属通用的紫外光固化涂料脱漆剂的制备方法,其与实施例1类似。

实施例8

实施例8提供了一种金属通用的紫外光固化涂料脱漆剂,按重量份计,其制备原料包含:无机强碱12份、醇醚化合物50份、胺类化合物9份、表面活性剂1份、有机溶剂25份、去离子水17份。

所述无机强碱为氢氧化钠。

所述醇醚化合物为乙二醇单丁醚。

所述胺类化合物为醇胺类化合物;所述醇胺类化合物为二乙醇胺。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烷基磺酸钠。

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

本例还提供了上述的金属通用的紫外光固化涂料脱漆剂的制备方法,其与实施例1类似。

实施例9

实施例9提供了一种金属通用的紫外光固化涂料脱漆剂,按重量份计,其制备原料包含:无机强碱12份、醇醚化合物36份、胺类化合物9份、表面活性剂1份、有机溶剂25份、去离子水17份。

所述无机强碱为氢氧化钠。

所述醇醚化合物为二丙二醇二甲醚。

本申请中的二丙二醇二甲醚(cas号:111109-77-4)购自广州市金华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所述胺类化合物为醇胺类化合物;所述醇胺类化合物为二乙醇胺。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烷基磺酸钠。

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

本例还提供了上述的金属通用的紫外光固化涂料脱漆剂的制备方法,其与实施例1类似。

实施例10

实施例10提供了一种金属通用的紫外光固化涂料脱漆剂,按重量份计,其制备原料包含:无机强碱12份、醇醚化合物36份、胺类化合物9份、表面活性剂1份、有机溶剂25份、去离子水17份。

所述无机强碱为氢氧化钠。

所述醇醚化合物为乙二醇单丁醚。

所述胺类化合物为醇胺类化合物;所述醇胺类化合物为一乙醇胺。

本申请中的一乙醇胺(cas号:141-43-5)购自广州市金华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烷基磺酸钠。

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

本例还提供了上述的金属通用的紫外光固化涂料脱漆剂的制备方法,其与实施例1类似。

实施例11

实施例11提供了一种金属通用的紫外光固化涂料脱漆剂,按重量份计,其制备原料包含:无机强碱12份、醇醚化合物36份、胺类化合物9份、表面活性剂1份、有机溶剂25份、去离子水17份。

所述无机强碱为氢氧化钠。

所述醇醚化合物为乙二醇单丁醚。

所述胺类化合物为醇胺类化合物;所述醇胺类化合物为三乙醇胺。

本申请中的三乙醇胺(cas号:102-71-6)购自广州市金华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烷基磺酸钠。

所述有机溶剂为甲醇。

本例还提供了上述的金属通用的紫外光固化涂料脱漆剂的制备方法,其与实施例1类似。

实施例12

实施例12提供了一种金属通用的紫外光固化涂料脱漆剂,按重量份计,其制备原料包含:无机强碱12份、醇醚化合物36份、胺类化合物9份、表面活性剂1份、有机溶剂25份、去离子水17份。

所述无机强碱为氢氧化钠。

所述醇醚化合物为乙二醇单丁醚。

所述胺类化合物为醇胺类化合物;所述醇胺类化合物为二乙醇胺。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所述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烷基磺酸钠。

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

本申请中的乙醇(cas号:64-17-5)购自广州市金华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本例还提供了上述的金属通用的紫外光固化涂料脱漆剂的制备方法,其与实施例1类似。

实施例13

实施例13为一款市售金属脱漆剂。

性能评价

对实施例1~12所得到的金属通用的紫外光固化涂料脱漆剂和实施例13中的市售金属脱漆剂进行脱漆测试,测试内容为脱漆时间、脱漆效果、对基材的腐蚀性、通用性。

1.试验材料:碳钢(型号:q215)试件和铝合金(型号:6061)试件,试件尺寸为50mm×50mm×2mm,彻底清洁试件表面后在试件上喷涂一层可增强涂料附着力的uv涂层液,晾干后喷涂uv光油,在60±5℃条件下烘烤5分钟,在中压汞灯照射下进行uv固化。

2.脱漆时间:将试件浸泡在脱漆剂中0.5~10分钟,观察漆膜开始剧烈溶胀鼓起的时间,记为脱漆剂的脱漆时间,取碳钢、铝合金两种试件的平均脱漆时间为测试结果。

3.脱漆效果:漆膜鼓起2分钟后,取出用高压水除掉工件表面的残余漆片,用清水洗净,观察漆膜是否全部脱清,判断标准分为好-全部脱清、中-部分脱清、差-不起作用。

4.对基材腐蚀性:肉眼观察试件是否出现腐蚀,判断标准分为好-无腐蚀、中-轻微腐蚀、差-严重腐蚀。

5.通用性:只对脱漆效果好的实施例做出评价,肉眼观察碳钢试件和铝合金试件的脱漆效果是否一致,判断标准分为好-一致、差-不一致。

6.测试结果:见表1。

表1

脱漆剂因其配方组成对金属底材存在碱腐蚀的威胁,对于大部分金属腐蚀机理是电化学腐蚀,而对于铝、锌等两性金属是化学腐蚀,由于腐蚀机理的不同,故一些脱漆剂不能通用于所有金属底材;此外,紫外光固化涂料的交联密度高,结构致密,较难脱除,若需二次加工,必须配以打磨等物理操作才可进行。通过对比实施例1~13的性能测试可以得知,本申请提供的脱漆剂可以快速有效地去除紫外光固化涂料,并且不会对各类金属造成腐蚀,具有通用性,脱漆后金属表面可以直接再次涂装加工,无需机械打磨,提高了二次加工良率。

最后指出,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