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酸化压裂用防乳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699039发布日期:2020-05-12 15:24阅读:8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应用于油气资源开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酸化压裂用防乳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酸化压裂措施是油田开发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酸化压裂用的工作液相对于地层的原油来说是外来液体,这些液体中含有大量的表面活性剂,这些表面活性剂和液体混合后在流动条件下,压裂液或酸液与地层原油很容易形成乳状液。乳状液在管路中流动时摩阻较高,这样压裂酸化过程中形成的乳状液如果不能很好的破乳,会给压裂酸化后的返排带来很大的困难,导致压裂液或酸液长时间滞留地层,对地层造成严重伤害,影响改造效果。因此酸化压裂结束开始排液时,要求地层液体不能以乳状液的形式存在,必须在酸化压裂液体系中加入一种防乳破乳剂,用于乳状液和原油的破乳分离。

化学破乳法是原油乳状液脱水普遍采用的一种手段,其通过向原油乳状液中添加化学破乳剂,破坏其乳化状态,使油水分离。此种方法成本低,施工简单,效果明显。当把破乳剂加入酸化压裂体系中进入地层后,破乳剂分子总是倾向于到达油-水界面,由于破乳剂的活性比乳化剂大,而且不会形成坚硬的膜,因此它很快取代水珠表面的乳化剂分子,使乳化剂膜破坏。目前很多破乳剂的破乳时间都在2h以上,甚至需要24h,难以满足压裂酸化后快速返排工作液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目前破乳剂破乳时间较长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酸化压裂用防乳破乳剂,可在较短时间内使原油乳状液破乳分层的破乳剂,满足酸化压裂施工要求,在油田生产特别是压裂酸化施工中具有很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酸化压裂用防乳破乳剂,该破乳剂由原料全氟壬烯氧基苯磺酸钠、聚氧乙烯、聚乙二醇十八醇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助溶剂、稳定剂制备而成。

其中原料全氟壬烯氧基苯磺酸钠、聚氧乙烯、聚乙二醇十八醇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重量比为:4-6:7-9:14-16:2-6。

其中原料全氟壬烯氧基苯磺酸钠、聚氧乙烯、聚乙二醇十八醇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重量比为:5:8:15:4。

其中助溶剂为醇类:甲醇、乙醇或乙二醇。

其中稳定剂为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15。

其中助溶剂醇类与全氟壬烯氧基苯磺酸钠的重量比为5-7:1。

其中稳定剂辛基酚聚氧乙烯醚重量为全氟壬烯氧基苯磺酸钠重量的0.15-0.25倍。

该防乳破乳剂的制备方法为:

取助溶剂,加入全氟壬烯氧基苯磺酸钠、聚氧乙烯、聚乙二醇十八醇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升温到30℃-70℃,搅拌0.5-1.5h,加入纯化水,保持温度30℃-70℃,继续搅拌0.5-1.5h,加入稳定剂,保持温度30℃-70℃,继续搅拌0.5-1.5h,得到防乳破乳剂。

其中加入纯化水重量是全氟壬烯氧基苯磺酸钠的重量的7-8倍。

本发明所述的全氟壬烯氧基苯磺酸钠:全氟壬烯氧基苯磺酸钠是一种含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它与一般的碳氢表面活性剂比较,具有高表面活性,高耐热稳定性,高化学惰性,憎水性和憎油性。

研究国内外油田酸化压裂用防乳破乳剂的成分、性能及现场应用情况,对目前油田酸化压裂用防乳破乳的性能需求进行研究,实现快速的破乳效果,以满足sy/t5797-93《水包油乳状液破乳剂使用性能评定方法》标准要求。

本发明所述的原料、助溶剂、稳定剂均购自于隆誉翼尧(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比较,具有下述有益的技术效果:

(1)加入一定比例的助溶剂,再按照比例加入全氟壬烯氧基苯磺酸钠、聚氧乙烯、聚乙二醇十八醇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升温并均匀搅拌,然后按比例加入水,继续搅拌,最后加入一定比例的稳定剂再搅拌,停止加热即得破乳剂;该反应易于工业化生产,反应条件温和,对环境影响较小。

(2)该酸化压裂用防乳破乳剂利用多种组份的协同作用,较市场上常用破乳剂相比,生产工艺简单,成本可降低10%以上,大大降低了油田的生产成本;同时,该破乳剂能有效地缩短破乳时间,最短时间可控制在30min内就能使原油乳状液破乳,破乳效率在95%以上,极大的减少了生产周期,对油田生产能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制备实施例

实施例1

取助溶剂甲醇,加入全氟壬烯氧基苯磺酸钠、聚氧乙烯、聚乙二醇十八醇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升温到30℃,搅拌1.5h,加入纯化水,保持温度30℃,继续搅拌1.5h,加入稳定剂,保持温度30℃,继续搅拌01.5h,得到防乳破乳剂。

其中加入纯化水重量是全氟壬烯氧基苯磺酸钠的重量的7倍;

其中原料全氟壬烯氧基苯磺酸钠、聚氧乙烯、聚乙二醇十八醇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重量比为:4:7:14:2。

其中稳定剂为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15。

其中助溶剂醇类与全氟壬烯氧基苯磺酸钠的重量比为5:1。

其中稳定剂辛基酚聚氧乙烯醚重量为全氟壬烯氧基苯磺酸钠重量的0.15倍。

实施例2

取助溶剂乙二醇,加入全氟壬烯氧基苯磺酸钠、聚氧乙烯、聚乙二醇十八醇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升温到70℃,搅拌0.5h,加入纯化水,保持温度70℃,继续搅拌0.5h,加入稳定剂,保持温度70℃,继续搅拌0.5h,得到防乳破乳剂。

其中加入纯化水重量是全氟壬烯氧基苯磺酸钠的重量的8倍;

其中原料全氟壬烯氧基苯磺酸钠、聚氧乙烯、聚乙二醇十八醇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重量比为:6:9:16:6。

其中稳定剂为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15。

其中助溶剂醇类与全氟壬烯氧基苯磺酸钠的重量比为7:1。

其中稳定剂辛基酚聚氧乙烯醚重量为全氟壬烯氧基苯磺酸钠重量的0.25倍。

实施例3

取助溶剂乙醇,加入全氟壬烯氧基苯磺酸钠、聚氧乙烯、聚乙二醇十八醇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升温到50℃,搅拌1h,加入纯化水,保持温度50℃,继续搅拌1h,加入稳定剂,保持温度50℃,继续搅拌1h,得到防乳破乳剂。

其中加入纯化水重量是全氟壬烯氧基苯磺酸钠的重量的7.5倍;

其中原料全氟壬烯氧基苯磺酸钠、聚氧乙烯、聚乙二醇十八醇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重量比为:5:8:15:4。

其中助溶剂为醇类:甲醇、乙醇或乙二醇。

其中稳定剂为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15。

其中助溶剂醇类与全氟壬烯氧基苯磺酸钠的重量比为6:1。

其中稳定剂辛基酚聚氧乙烯醚重量为全氟壬烯氧基苯磺酸钠重量的0.20倍。

对比例

取助溶剂乙醇,加入全氟壬烯氧基苯磺酸钠、聚氧乙烯、聚乙二醇十八醇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升温到100℃,搅拌0.3h,加入纯化水,保持温度100℃,继续搅拌0.3h,加入稳定剂,保持温度100℃,继续搅拌0.3h,得到防乳破乳剂。

其中加入纯化水重量是全氟壬烯氧基苯磺酸钠的重量的7.5倍;

其中原料全氟壬烯氧基苯磺酸钠、聚氧乙烯、聚乙二醇十八醇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重量比为:5:8:15:4。

其中助溶剂为醇类:甲醇、乙醇或乙二醇。

其中稳定剂为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15。

其中助溶剂醇类与全氟壬烯氧基苯磺酸钠的重量比为6:1。

其中稳定剂辛基酚聚氧乙烯醚重量为全氟壬烯氧基苯磺酸钠重量的0.20倍。

试验例

取实施例3和对比例防乳破乳剂,进行检测:

表观:取20ml被测样品于无色50ml比色管中,目测。

密度:用密度计测试,精度±0.001g/cm3

残液破乳率:

残液制备:压裂液残液制备:在配制好的预处理液中加入破胶剂,在90℃水浴中使其充分反应直至粘度小于5mpa·s,制破胶液备用。酸液残液制备:在90℃条件下,将大理石块加入配制好的酸液中,使酸液与其充分反应直至ph值≥3,制得残酸备用。

将密度为0.85-0.92g/cm3的原油和残液预热至90℃,按1:1的比例量取原油和残酸。

将搅拌器调整到1500r/min的转速下,同时将量取好的原油和残酸缓慢的加入搅拌容器中搅拌并开始计时。

恒速搅拌5分钟,制成含残液50%(v油/v残液)的原油乳状液。

将配制好的乳状液倒入100ml于具塞量筒中,将其置于90℃恒温水浴中恒温60min,观测颜色和油水界面并记录60min时的脱出水量。

破乳率计算

p=(v1/v)×100%

式中

p—破乳率,%;

v1—破乳后残酸析出量,ml;

v—乳化液中残酸量,ml。

同一试验条件下做平行试验,测定结果之差不大于1%时,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试验结果:见表1。

表1实施例3防乳破乳剂的性能

试验结论:该酸化压裂用防乳破乳剂利用多种组份的协同作用,较市场上常用破乳剂相比,生产工艺简单,成本可降低10%以上,大大降低了油田的生产成本;同时,该破乳剂能有效地缩短破乳时间,最短时间可控制在30min内就能使原油乳状液破乳,破乳效率在95%以上,极大的减少了生产周期,对油田生产能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而对比例破乳率低,破乳时间长,返排带来很大的困难,导致压裂液或酸液长时间滞留地层,对地层造成严重伤害,影响改造效果并增加了生产周期。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