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可喷施剥离型放射性污染去污剂的制备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188422发布日期:2020-06-20 18:1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低温可喷施剥离型放射性污染去污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过程:

按重量份,将0.5~10份改性生物质和0.5~8份的聚乙烯醇缩丁醛或聚乙烯乙酸酯加入到100份溶剂ⅰ中,搅拌溶解10~24小时,再加入0.1~5份去污助剂和0.1~1份增塑剂,搅拌溶解0.5~10h,超声波脱气处理0.2~1h,得到去污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可喷施剥离型放射性污染去污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生物质为重量比为1:1~5的改性纤维素和木质素共混制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温可喷施剥离型放射性污染去污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纤维素为纤维素衍生物通过自由基聚合方法接枝醋酸乙烯酯制备得到改性纤维素;所述纤维素衍生物为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所述木质素为醇溶木质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可喷施剥离型放射性污染去污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生物质为重量比为1:1~5的改性菊粉和木质素共混制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温可喷施剥离型放射性污染去污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菊粉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份,将10~20份菊粉加入50份水中,然后放入65~75℃的烘箱中,烘干,形成菊粉干膜;将菊粉干膜放置到低温等离子体处理仪反应腔内,采用n2低温等离子处理,设置放电时间5~8min,放电功率150~250w,n2进气量在80~120sccm,得到预处理的菊粉;按重量份,将预处理的菊粉15~25份加入超临界反应装置中,同时加入3~5份烯丙基硫脲、1~3份丙烯酸甲酯、0.01~0.05份引发剂和3~5份水,然后将体系密封,通入二氧化碳至15~30mpa、温度50~65℃下反应1~3小时,然后卸去二氧化碳压力,并将得到的反应料液经离心后干燥得到粗产物;将所述粗产物粉碎后置于索氏提取器中以丙酮为溶剂提取24~48h,得到改性菊粉;所述引发剂为质量比为1:4的高锰酸钾和硫酸。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可喷施剥离型放射性污染去污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醇缩丁醛的分子量为90000~120000(mw),比重1.083,玻璃化温度62~72℃;聚乙烯乙酸酯的分子量为10000~90000(mw);所述的去污助剂为植物多酚、柠檬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草酸、酸性氨基酸及表面活性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增塑剂为甘油、硬脂酸、磷酸三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乙二醇、聚乙二醇及山梨醇中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可喷施剥离型放射性污染去污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ⅰ为体积比为1:0~1的乙醇和溶剂ⅱ的混合溶剂;所述溶剂ⅱ为乙酸乙酯或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可喷施剥离型放射性污染去污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ⅰ为体积比为0~1:1的乙醇和溶剂ⅱ的混合溶剂;所述溶剂ⅱ为乙酸乙酯或水。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温可喷施剥离型放射性污染去污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多酚为茶多酚、杨梅单宁、没食子酸、橡椀栲胶、单宁酸、黑荆栲胶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所述酸性氨基酸为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的一种或者两者的混合;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石油磺酸盐中的一种或者两者以上的混合物;其中,杨梅单宁的单宁含量≥70%,没食子酸的单宁含量≥95%,橡椀栲胶的单宁含量≥65.0%,单宁酸的单宁含量≥80%,黑荆栲胶的单宁含量≥70.%。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低温可喷施剥离型放射性污染去污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30~0℃下将去污剂喷涂在有放射性污染的材料表面,并在-30~0℃下干燥固化成膜10~24h后,将其剥离,即完成去污过程;其中,所述有放射性污染的材料为不锈钢、塑料、玻璃、瓷砖、醇酸漆板中的任意一种。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温可喷施剥离型放射性污染去污剂的制备及使用方法,包括以下过程:将改性生物质和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乙烯乙酸酯加入到溶剂Ⅰ中,搅拌溶解,再加入去污助剂和增塑剂,搅拌溶解,超声波脱气处理,得到去污剂。在‑30~0℃下将去污剂喷涂在有放射性污染的材料表面,并在‑30~0℃下干燥固化成膜10~24h后,将其剥离,即完成去污过程;其中,所述有放射性污染的材料为不锈钢、塑料、玻璃、瓷砖、醇酸漆板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去污剂主要由纤维素、木质素及植物多酚等生物质及合成高分子所组成,去污剂在低温下成膜去污后,剥离膜体可部分降解,便于减容和封存固化处理,减少二次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林晓艳;付登峰;谢宇;潘训海;李健;李战国;罗学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南科技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防化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0.04.08
技术公布日:2020.06.1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