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沥青胶、其制备方法及湿铺防水卷材与流程

文档序号:29074878发布日期:2022-03-01 22:28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改性沥青胶、其制备方法及湿铺防水卷材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建筑防水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改性沥青胶、其制备方法及湿铺防水卷材。


背景技术:

2.建筑物防水是通过减少或隔绝水汽对建筑物结构腐蚀延长建筑物寿命的有效方法,其中材料防水是在建筑物结构上施加一层与建筑物结构紧密相结合的防水材料,使之达到防水的目的或增强抗渗漏的能力。常见的防水材料有防水卷材、防水涂料、抗渗混凝土及粘土、灰土防水等。其中,防水卷材是最主要的一种防水材料,但防水卷材直接干法铺贴在混凝土基面上易导致卷材与混凝土粘接不牢和出现空鼓。相对干法施工,湿法施工和预铺法施工与混凝土粘接较为牢固且施工后不易受水汽影响出现空鼓脱落。湿铺防水卷材是一种湿法施工防水卷材,用于非外露防水工程。
3.改性沥青胶是湿铺防水卷材中十分重要的材料,湿铺防水卷材由改性沥青胶层与无机硅酸盐基面粘合,起到防水抗渗的作用。目前市面上大多数湿铺防水卷材的沥青胶层存在与基层粘接不牢固的问题,使湿铺防水卷材出现大面积剥离、脱落或窜水等,从而失去防水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一种改性沥青胶、其制备方法及湿铺防水卷材,旨在解决湿铺防水卷材的改性沥青胶层无法与基面长期保持粘结牢固的问题。
5.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改性沥青胶,以100重量份计,所述改性沥青胶包括如下配比的原料组分:沥青50-70重量份;增塑剂3-10重量份; sbs 2-7重量份;丁苯橡胶胶乳和/或氯丁橡胶胶乳共计5-20重量份,所述丁苯橡胶胶乳和氯丁橡胶胶乳以湿重计;氯化聚烯烃橡胶2-4重量份;改性胶粉 3-10重量份,所述改性胶粉为改性剂活化的橡胶粉,用于提升所述改性沥青胶的粘结性;生物粘合剂1-5重量份;填料10-30重量份。
6.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改性沥青胶以100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组分:沥青50-60重量份;增塑剂3-8重量份;sbs 2-5重量份;丁苯橡胶乳液和氯丁橡胶乳液共计5-20重量份;氯化聚烯烃橡胶2-4重量份;改性胶粉3-7重量份;生物粘合剂1-5重量份;填料10-30重量份。
7.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改性沥青胶以100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组分:沥青55-60重量份;增塑剂5-8重量份;sbs 4-5重量份;丁苯橡胶乳液和氯丁橡胶乳液共计6-12重量份;氯化聚烯烃橡胶2-3重量份;改性胶粉5-7重量份;生物粘合剂2-5重量份;填料12-20重量份。
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所述丁苯橡胶胶乳和氯丁橡胶胶乳均为固含量为50~75%的水性或油性胶乳。
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所述氯化聚烯烃橡胶包括氯化丁二烯丁苯橡
胶、氯化丁二烯-苯乙烯-异戊二烯集成橡胶或氯化丁基橡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所述氯化聚烯烃橡胶为氯化丁二烯丁苯橡胶、氯化丁二烯-苯乙烯-异戊二烯集成橡胶和氯化丁基橡胶按重量比为 2:(1~3):(2~4)组成的混合物。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所述改性胶粉为氨基改性胶粉、马来酸酐接枝改性胶粉和微生物改性胶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所述改性胶粉为氨基改性胶粉、马来酸酐接枝改性胶粉和微生物改性胶粉按重量比为2:(1~3):(2~4)组成的混合物。
13.另一个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制备改性沥青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4.按照上述组分和组分含量提供原料;将一部分沥青与开练后的改性胶粉、氯化聚烯烃加热混合,以获得第一混合物;
15.将剩余部分沥青与增塑剂,以及sbs加热混合,以获得第二混合物;
16.向所述第二混合物中加入所述第一混合物,以及生物粘合剂与填料,加热混合,以获得第三混合物;
17.向所述第三混合物中加入丁苯橡胶乳液和/或氯丁橡胶乳液,搅拌混合,制得改性沥青胶。
18.再一个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湿铺防水卷材,包含隔离层、聚酯胎,以及包含上述改性沥青胶的改性沥青胶层。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本发明提供的改性沥青胶中包含丁苯橡胶胶乳和/或氯丁橡胶胶乳,丁苯橡胶胶乳和/或氯丁橡胶胶乳与沥青结合,可形成一种压敏型粘结材料,将包含上述乳胶的改性沥青胶制成的改性沥青胶层应用在湿铺防水卷材上,改性沥青胶在压力作用下渗透吸附进混凝土基面缝隙或空洞中,形成卯榫结构,从而提高湿铺防水卷材的粘结性能。
21.本发明提供的改性沥青胶中包含氯化聚烯烃橡胶,氯化聚烯烃橡胶在改性沥青胶中呈现网状结构,与沥青互溶时能将沥青包裹在网状结构中,使改性沥青胶具备如下优点:(1)良好的低温柔性;(2)改变沥青高温流动性使胶料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3)具备良好的内聚力提升胶料的延伸率。氯化聚烯烃橡胶与沥青互溶后,链段中氯原子的存在使材料不轻易受到空气中的氧气腐蚀氧化。因此,将本发明提供的改性沥青胶制成的改性沥青胶层应用在湿铺防水卷材上,使湿铺防水卷材具备优良的耐候性。同时,氯化聚烯烃橡胶中氯原子的存在还赋予了防水卷材表面一定极性,表面游离的极性基团与无机硅酸盐形成螯合物,有效提高了防水卷材与水泥砂浆粘接强度。
22.本发明提供的改性沥青胶中包含改性胶粉,改性胶粉为改性剂活化的橡胶粉,改性胶粉具备部分活性基团,可与体系中sbs、丁苯橡胶聚合,使分散在胶料中的聚合物网状结构更均匀致密,具有提升抗老化性能作用;活性基团具有一定极性,可与带电荷的硅酸盐形成络合反应,从而增强粘结性能。将本发明提供的改性沥青胶制成的改性沥青胶层应用在湿铺防水卷材上时,能提升防水卷材的抗老化性和粘结性。
23.本发明提供的改性沥青胶中包含生物粘合剂,将包含生物粘合剂的改性沥青胶制成的改性沥青胶层应用在湿铺防水卷材上,生物粘合剂可与基面的无机硅酸盐产生生物粘附,大大提高湿铺防水卷材的粘结性能。
24.本发明提供的改性沥青胶通过沥青、增塑剂、sbs、丁苯橡胶胶乳和/或氯丁橡胶胶乳、氯化聚烯烃橡胶、改性胶粉、生物粘合剂,以及填料的协同配合,使其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和耐候性。将其制备成的改性沥青胶层应用在湿铺防水卷材后能与混凝土基面牢固的粘接为一体,能有效的防止水汽对基面的腐蚀,并且能长期与基面保持粘结牢固,降低窜水的可能性;经恒温40℃浸水28天后与水泥砂浆剥离强度仍然大于等于2.2n/mm,长期在高温高湿状态下仍与混凝土粘接牢固,起到很好防水防渗效果、耐候性能良好、对环境友好,适于在我国南方的高温高湿环境下推广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的详细描述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技术的原理,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即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
26.改性沥青胶
27.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改性沥青胶,以100重量份计,所述改性沥青胶包括如下配比的原料组分:沥青50-70重量份;增塑剂3-10重量份; sbs 2-7重量份;丁苯橡胶胶乳和/或氯丁橡胶胶乳共计5-20重量份,所述丁苯橡胶胶乳和氯丁橡胶胶乳均以湿重计;氯化聚烯烃橡胶2-4重量份;改性胶粉3-10重量份,所述改性胶粉为改性剂活化的橡胶粉,用于提升所述改性沥青胶的粘结性;生物粘合剂1-5重量份;填料10-30重量份。
2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改性沥青胶,通过对各组分的种类和含量的控制,使得各组分之间起到协同增效作用,从而使包含其的防水卷材能与基面长期保持粘结牢固。
29.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沥青作为改性沥青胶的基础材料,可以作为改性沥青胶中其余组分的粘结剂,并为改性沥青胶提供防水和粘结特性。沥青主要包括沥青质、饱和分、芳香分和胶质。
30.在一些实施例中,基质沥青的针入度为60(1/10mm)~300(1/10mm)。在此针入度范围的基质沥青的软硬程度适中,且其抵抗剪切破坏的能力适中,并且和改性沥青胶中其余组分的相容性较好。
31.为了综合改善改性沥青的性能,示例性地,沥青可以是70号(70#)沥青、 90号(90#)沥青和200号(200#)沥青。上述牌号的沥青抗滑移、耐热性和粘度等综合性能较优异。其中,70#、90#和200#表示沥青的牌号。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沥青牌号是根据针入度分级的,其分级标准和方法是本领域已知的。可以理解的是,随着沥青牌号的增加,其针入度增大,低温性能较好;但是随着沥青牌号的降低,其软化点增高,耐热性能提高。
32.例如,基质沥青为90#沥青,其软化点为48℃,针入度为80~100(1/10mm)。 90#沥青的抗滑移、耐热性和粘度等综合性能更优异。
33.在一些实施例中,以100重量份改性沥青胶计,包含50-70重量份的沥青。例如,沥青为50重量份、55重量份、60重量份、65重量份和70重量份。沥青的质量也可以是以上数值的任意组合范围。
34.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sbs为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是一种弹性好、强度高、耐低温的热塑性弹性体。sbs在沥青混合料中形成空间网状结构,改性沥青的作用,能有效提高沥青的机械性能与耐老化性能等。
35.在一些实施例中,以100重量份改性沥青胶计,包含2-7重量份sbs。例如,sbs为2重量份、3重量份、4重量份、5重量份、6重量份和7重量份。 sbs的质量也可以是以上数值的任意组合范围。
36.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丁苯橡胶乳和/或氯丁橡胶胶乳主要起到提升改性沥青胶的低温柔性、粘结性,以及电位极性和耐候性的作用。丁苯橡胶胶乳和 /或氯丁橡胶胶乳与沥青结合,形成一种压敏型粘结材料。将包含丁苯橡胶胶乳和/或氯丁橡胶胶乳的改性沥青胶制成的改性沥青胶层应用在湿铺防水卷材上时,改性沥青胶在压力作用下渗透吸附进混凝土基面缝隙或空洞中,形成卯榫结构,从而能有效提高湿铺防水卷材的粘结性能和耐候性。
37.在一些实施例中,以100重量份改性沥青胶计,包含5-20重量份丁苯橡胶胶乳和/或氯丁橡胶胶乳,上述丁苯橡胶胶乳和氯丁橡胶胶乳均以湿重计。例如,丁苯橡胶胶乳和/或氯丁橡胶胶乳为5重量份、10重量份、15重量份和 20重量份。丁苯橡胶胶乳和/或氯丁橡胶胶乳的质量也可以是以上数值的任意组合范围。
38.在一些实施例中,丁苯橡胶胶乳和氯丁橡胶胶乳的重量比为2:(1~3)。例如,丁苯橡胶胶乳和氯丁橡胶胶乳的重量比为2:1、丁苯橡胶胶乳和氯丁橡胶胶乳的重量比为1:1、丁苯橡胶胶乳和氯丁橡胶胶乳的重量比为2:3。重量比还可以是以上数值的任意组合范围。
39.在一些实施例中,丁苯橡胶胶乳和氯丁橡胶胶乳均为固含量为50~75%的水性或油性胶乳。例如,固含量为50%、55%、60%、65%、70%和75%,固含量还可以是以上数值的任意组合范围。
40.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氯化聚烯烃橡胶在改性沥青胶中呈现网状结构,与沥青互溶时能将沥青包裹在网状结构中,链段中氯原子的存在使材料不轻易受到空气中的氧气腐蚀氧化。
41.在一些实施例中,以100重量份改性沥青胶计,包含2-4重量份的氯化聚烯烃橡胶。例如,氯化聚烯烃橡胶为2重量份、3重量份和4重量份。氯化聚烯烃橡胶的质量还可以是以上数值的任意组合范围。
42.在一些实施例中,氯化聚烯烃橡胶包括氯化丁二烯丁苯橡胶、氯化丁二烯
ꢀ‑
苯乙烯-异戊二烯集成橡胶或氯化丁基橡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43.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氯化聚烯烃橡胶包括氯化丁二烯丁苯橡胶、氯化丁二烯-苯乙烯-异戊二烯集成橡胶和氯化丁基橡胶时,氯化聚烯烃橡胶为氯化丁二烯丁苯橡胶、氯化丁二烯-苯乙烯-异戊二烯集成橡胶和氯化丁基橡胶的重量比为2:(1~3):(2~4)。
44.具体地,氯化丁二烯丁苯橡胶、氯化丁二烯-苯乙烯-异戊二烯集成橡胶及氯化丁基橡胶复配的氯化聚烯烃橡胶起到提升湿铺防水卷材的耐候性及与水泥砂浆剥离性能的作用。这是由于,氯化丁二烯丁苯橡胶、氯化丁二烯-苯乙烯-异戊二烯集成橡胶及氯化丁基橡胶复配的氯化聚烯烃橡胶共混后,在改性沥青中呈现网状结构,使改性沥青胶具备如下优点:(1)良好的低温柔性; (2)改变沥青高温流动性使胶料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3)具备良好的内聚力提升改性沥青胶的延伸率。氯化聚烯烃橡胶与沥青互溶后,链段中氯原子的存在使改性沥青胶不会轻易受到空气中氧气腐蚀氧化,从而具有较好的耐候性。同时,氯原子的存在赋予了防水卷材表面一定极性,表面游离的极性基团与无机硅酸盐形成螯合物,有效提高了防水卷材与水泥砂浆粘接强度。
45.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改性胶粉为改性剂活化的橡胶粉,将本发明提供的改性沥青胶制成的改性沥青胶层应用在湿铺防水卷材上时,改性剂活化的橡胶粉与基面的无机硅酸之间具有较强的范德华力,起到提升粘结性能的效果。
46.在一些实施例中,以100重量份改性沥青胶计,包含3-10重量份改性胶粉。例如,改性胶粉为3重量份、5重量份、7重量份、9重量份和10重量份。改性胶粉的质量还可以是以上数值的任意组合范围。
47.在一些实施例中,改性胶粉为氨基改性胶粉、马来酸酐接枝改性胶粉和微生物改性胶粉按重量比为2:(1~3):(2~4)组成的混合物。其中,微生物包括硫杆菌和/或硫化叶菌。
48.在一些实施例中,氨基改性胶粉的制备方法如下:将废旧轮胎粉加入溶胀剂中进行溶胀,通过超声波处理进一步溶胀,然后蒸馏回收溶胀剂,得到多孔胶粉;向多孔胶粉中加入浓硫酸搅拌得到浓硫酸处理后的胶粉,加入稀释后的氨基硅烷偶联剂反应获得,其中,氨基硅烷偶联剂与废旧轮胎粉的质量比为 0.2:1。
49.在一些实施例中,马来酸酐接枝改性胶粉的制备方法如下:将废旧轮胎粉加入溶胀剂中进行溶胀,通过超声波处理进一步溶胀,然后蒸馏回收溶胀剂得到多孔胶粉;向多孔胶粉中加入浓硫酸搅拌得到浓硫酸处理后的胶粉,加入马来酸酐搅拌反应获得,其中,马来酸酐与废旧轮胎粉的质量比为0.05:1。
50.在一些实施例中,以硫化叶菌改性胶粉为例,其制备方法如下:将废旧轮胎胶粉加入溶胀剂中进行溶胀,通过超声波处理进一步溶胀,然后蒸馏回收溶胀剂得到多孔胶粉;将多孔胶粉浸泡于硫化叶菌营养液中,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发酵获得。
51.具体地,氨基基团与马来酸酐接枝改性再生胶粉发生化学结合使原本松散的胶粉形成连状结构,大大提升材料的耐候性能。同时,未进行化合的氨基基团、马来酸酐基团与无机硅酸之间具有较强的范德华力,起到提升粘结性能效果。其中,微生物改性胶粉表面含有硫酸盐离子,硫酸盐与混凝土中游离的钙等离子结合,包含上述改性胶粉的改性沥青胶层与含有无机硅酸盐、石灰混凝土的基面接触的接触面间形成少量离子键,使粘接更加牢固,经过长期泡水也能达到目前标准要求,能有效的降低了窜水的可能性。
52.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增塑剂可以改善改性胶粉在沥青中的分散性,还可以提高改性沥青胶的低温性能。
53.示例性地,增塑剂可以是乙酰基柠檬酸三正丁酯、癸二酸二辛酯、芳烃油、环烷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54.在一些实施例中,以100重量份改性沥青胶计,增塑剂为3-10重量份。例如,增塑剂为3重量份、5重量份、7重量份、9重量份和10重量份。增塑剂的质量也可以是以上数值的任意组合范围。
55.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生物粘合剂能与无机硅酸盐产生生物粘附,大大增加材料的粘附性能。
56.在一些实施例中,以100重量份改性沥青胶计,包含1-5重量份的生物粘合剂。例如,生物粘合剂为1重量份、2重量份、3重量份、4重量份和5重量份。生物粘合剂的质量还可以是以上数值的任意组合范围。
57.示例性地,生物粘合剂可以是虫胶、皮胶或藤壶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58.具体地,当生物粘合剂为藤壶胶时,藤壶胶能与无机硅酸盐产生生物粘附大大增加材料的粘附性能。
59.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填料作为改性沥青胶的补强材料,可起到骨架作用,可以降低成本,并提高改性沥青胶的抗老化性能。
60.在一些实施例中,以100重量份改性沥青胶计,包含10-30重量份的填料。例如,填料为10重量份、15重量份、20重量份、25重量份和30重量份。填料的质量还可以是以上数值的任意组合范围。
61.示例性地,填料为滑石粉、再生陶瓷粉、重钙、轻质碳酸钙、高岭土、凹凸棒土、膨润土和硅微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6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改性沥青胶以100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组分:沥青50-60重量份;增塑剂3-8重量份;sbs 2-5重量份;丁苯橡胶乳液和氯丁橡胶乳液共计5-20重量份;氯化聚烯烃橡胶2-4重量份;改性胶粉3-7重量份;生物粘合剂1-5重量份;填料10-30重量份。
63.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改性沥青胶以100重量份计,包括如下原料组分:沥青55-60重量份;增塑剂5-8重量份;sbs 4-5重量份;丁苯橡胶乳液和氯丁橡胶乳液共计6-12重量份;氯化聚烯烃橡胶2-3重量份;改性胶粉5-7重量份;生物粘合剂2-5重量份;填料12-20重量份。
64.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改性沥青胶制成改性沥青胶层后应用在湿铺防水卷材上,该湿铺防水卷材可广泛在山川隧道、城市地铁、建筑房屋等的防水工程上使用,能有效的防止水汽对基面的腐蚀,耐候性能良好。该湿铺防水卷材能与混凝土基面牢固粘接为一体,并能长期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与基面保持粘结牢固,适于我国南方高温高湿环境推广使用。
65.改性沥青胶的制备
66.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备改性沥青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7.步骤一:按照上述组分和组分含量提供原料;
68.步骤二:将一部分沥青与开练后的改性胶粉、氯化聚烯烃加热混合,以获得第一混合物;
69.步骤三:将剩余部分沥青与增塑剂,以及sbs加热混合,以获得第二混合物;
70.步骤四:向所述第二混合物中加入所述第一混合物,以及生物粘合剂与填料,加热混合,以获得第三混合物;
71.步骤五:向所述第三混合物中加入丁苯橡胶乳液和/或氯丁橡胶乳液,搅拌混合,制得改性沥青胶。
72.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保证反应顺利进行,步骤二中,改性橡胶粉和氯化聚烯烃的开练方法可以在对辊开练机中进行,对辊开练温度可以设置为80℃,开练时间可以设置为30min。
73.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保证反应顺利进行,步骤二中的一部分沥青可以为 20%;加热混合可以在开炼机中进行,加热混合温度可以为160℃,开练时间可以为60min。
74.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保证反应顺利进行,步骤三可以先将剩余部分沥青与增塑剂缓慢搅拌升温至130℃,调节搅拌速率,加入sbs后升温至175℃,恒温搅拌2.5小时,待sbs完全融化,得到第二混合物。
75.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保证反应顺利进行,步骤四中的加热混合温度可以为 175℃。
76.可以理解的是,为了保证反应顺利进行,步骤五中先将第三混合物搅拌加热至160~165℃再加入丁苯橡胶乳液和氯丁橡胶乳液。
77.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制备改性沥青胶的方法,其工艺简单,制备得到的改性沥青胶体系稳定、粘结性和耐候性能优良。
78.湿铺防水卷材
79.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湿铺防水卷材,包含上述改性沥青胶制成的改性沥青胶层,以及隔离层和聚酯胎。
80.本发明提供的湿铺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包括:
81.(1)预先配备好上述改性沥青胶料及预浸料;
82.(2)聚酯胎烘干(烘干温度150℃-180℃);
83.(3)聚酯胎通过预浸料(浸料温度170℃-195℃);
84.(4)通过预浸料后进行对滚挤干(控制聚酯胎布吸收预浸料的量);
85.(5)通过改性沥青胶料池对辊定厚;
86.(6)覆上下膜冷却成型,得到湿铺防水卷材。
87.本发明实施例的湿铺防水卷材能应用于高湿高温状态下定的防水基面,并且可以长时间粘结牢固,耐候性能优良。如,应用在山川隧道、城市地铁、建筑房屋等的防水工程。
88.实施例
89.实施例1
90.本实施例提供的改性沥青胶,以100重量份改性沥青胶计,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沥青58重量份、增塑剂5重量份、sbs 3重量份、丁苯橡胶胶乳和氯丁橡胶胶乳共5-20重量份(湿重)、氯化聚烯烃橡胶2重量份、改性胶粉6重量份、生物粘结剂2重量份(具体为藤壶胶)、填料18重量份。
91.其中,沥青为低蜡低饱和份含量的70#重交沥青;
92.增塑剂为乙酰基柠檬酸三正丁酯;
93.丁苯橡胶胶乳和氯丁橡胶胶乳的固含量均为50%,两者重量比为2:1;
94.氯化聚烯烃橡胶包括氯化聚烯烃橡胶为氯化丁二烯丁苯橡胶、氯化丁二烯-苯乙烯-异戊二烯集成橡胶和氯化丁基橡胶,三者之间的重量比为2:3:2;
95.改性胶粉包括氨基改性胶粉、马来酸酐接枝改性胶粉和微生物改性胶粉 (微生物具体为硫杆菌或硫化叶菌),三者之间的重量比为2:1:2。
96.将上述组分的原料按照以下步骤制成湿铺防水卷材:
97.步骤1:将再生改性胶粉和集成橡胶通过对辊开练机在80℃下开练30min。
98.步骤2:缓慢分批次将配方量20%沥青向开练机中投放,升温至160℃,开练混合60min。制得改性胶粉、集成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备用。
99.步骤3:加入剩余沥青、增塑剂缓慢搅拌升温至130℃;
100.步骤4:调节搅拌速率45hz,加入sbs升温至175℃;
101.步骤5:恒温搅拌2.5小时,检查sbs是否完全溶胀;
102.步骤6:待sbs完全融化后,缓慢将预先制备好的改性胶粉、集成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缓慢加入,搅拌使之融化。
103.步骤7:改性料完全融化后,缓慢加入改性粉料,保持温度为175℃,搅拌混合30min。
104.步骤8:调节搅拌速率30hz、控制温度160-165℃,缓慢向反应釜内滴加橡胶乳液。
105.步骤9:(1)聚酯胎烘干(烘干温度150℃-180℃),(2)聚酯胎通过预浸料(浸料温度170℃-195℃),(3)通过预浸料后进行对滚挤干(控制聚酯胎布吸收预浸料的量),(4)通过改性沥青胶料池对辊定厚,(5)覆上下膜冷却成型,得到湿铺防水卷材。
106.实施例2
107.本实施例提供的改性沥青胶,以100重量份改性沥青胶计,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沥青60重量份、增塑剂5重量份、sbs 4重量份、丁苯橡胶胶乳和氯丁橡胶胶乳共6重量份(湿重)、氯化聚烯烃橡胶2重量份、改性胶粉5重量份、生物粘结剂2重量份(具体为藤壶胶)、填料16重量份。
108.其中,沥青为低蜡低饱和份含量的70#重交沥青;
109.增塑剂为乙酰基柠檬酸三正丁酯;
110.丁苯橡胶胶乳和氯丁橡胶胶乳的固含量均为50%,两者重量比为2:1;
111.氯化聚烯烃橡胶包括氯化聚烯烃橡胶为氯化丁二烯丁苯橡胶、氯化丁二烯-苯乙烯-异戊二烯集成橡胶和氯化丁基橡胶,三者之间的重量比为2:3:2;
112.改性胶粉包括氨基改性胶粉、马来酸酐接枝改性胶粉和微生物改性胶粉 (微生物具体为硫杆菌或硫化叶菌),三者之间的重量比为2:1:2。
113.将上述组分的原料按照实施例1的制备步骤制成湿铺防水卷材。
114.实施例3
115.本实施例提供的改性沥青胶,以100重量份改性沥青胶计,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沥青62重量份、增塑剂5重量份、sbs 4重量份、丁苯橡胶胶乳和氯丁橡胶胶乳共6重量份(湿重)、氯化聚烯烃橡胶3重量份、改性胶粉6重量份、生物粘结剂2重量份(具体为藤壶胶)、填料12重量份。
116.其中,沥青为低蜡低饱和份含量的70#重交沥青;
117.增塑剂为乙酰基柠檬酸三正丁酯;
118.丁苯橡胶胶乳和氯丁橡胶胶乳的固含量均为50%,两者重量比为2:1;
119.氯化聚烯烃橡胶包括氯化聚烯烃橡胶为氯化丁二烯丁苯橡胶、氯化丁二烯-苯乙烯-异戊二烯集成橡胶和氯化丁基橡胶,三者之间的重量比为2:3:2;
120.改性胶粉包括氨基改性胶粉、马来酸酐接枝改性胶粉和微生物改性胶粉 (微生物具体为硫杆菌或硫化叶菌),三者之间的重量比为2:1:2。
121.将上述组分的原料按照实施例1的制备步骤制成湿铺防水卷材。
122.实施例4
123.本实施例提供的改性沥青胶,以100重量份改性沥青胶计,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沥青58重量份、增塑剂5重量份、sbs 3重量份、丁苯橡胶胶乳和氯丁橡胶胶乳共6重量份(湿重)、氯化聚烯烃橡胶3重量份、改性胶粉5重量份、生物粘结剂2重量份(具体为藤壶胶)、填料18重量份。
124.其中,沥青为低蜡低饱和份含量的70#重交沥青;
125.增塑剂为乙酰基柠檬酸三正丁酯;
126.丁苯橡胶胶乳和氯丁橡胶胶乳的固含量均为50%,两者重量比为2:1;
127.氯化聚烯烃橡胶包括氯化聚烯烃橡胶为氯化丁二烯丁苯橡胶、氯化丁二烯-苯乙烯-异戊二烯集成橡胶和氯化丁基橡胶,三者之间的重量比为2:3:2;
128.改性胶粉包括氨基改性胶粉、马来酸酐接枝改性胶粉和微生物改性胶粉 (微生物具体为硫杆菌或硫化叶菌),三者之间的重量比为2:1:2。
129.将上述组分的原料按照实施例1的制备步骤制成湿铺防水卷材。
130.按照gb/t35467-2017《湿铺防水卷材》标准测试,对实施例1~4制得的湿铺防水卷材进行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131.表1实施例1~4中所述湿铺防水卷材的性能
[0132][0133]
由表1可知,实施例1~4提供的湿铺防水卷材各项性能均优于标准要求,将其用于混凝土屋面、结构防水,出色的与混凝土粘接性能使之有效实现防水层与结构层一体化、达到抗渗防漏的目的,延长建筑使用寿命。浸水后的与水泥砂浆剥离强度虽然随着时间温度的增加性能有一定程度衰减,但性能均高于标准要求,且未发现性能与之媲美的同类产品;该沥青基湿铺防水卷材能够大面积应用于混凝土基面、机构防水、屋面防水,施工便利简单,能够有效缩短工期。
[0134]
对比例
[0135]
对比例1
[0136]
本对比例提供的改性沥青胶,以100重量份改性沥青胶计,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组分:沥青60重量份、增塑剂5重量份、sbs 4重量份、丁苯橡胶胶乳和氯丁橡胶胶乳共6重量份(湿重)、改性胶粉5重量份、生物粘结剂 2重量份(具体为藤壶胶)、填料18重量份。
[0137]
其中,沥青为低蜡低饱和份含量的70#重交沥青;
[0138]
增塑剂为乙酰基柠檬酸三正丁酯;
[0139]
丁苯橡胶胶乳和氯丁橡胶胶乳的固含量均为50%,两者重量比为2:1;
[0140]
改性胶粉包括氨基改性胶粉、马来酸酐接枝改性胶粉和微生物改性胶粉 (微生物具体为硫杆菌或硫化叶菌),三者之间的重量比为2:1:2。
[0141]
将上述组分的原料按照实施例1的制备步骤制成湿铺防水卷材(制备过程中仅不包含氯化聚烯烃橡胶的添加步骤)。
[0142]
对比例2
[0143]
本对比例提供的改性沥青胶,以100重量份改性沥青胶计,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沥青60重量份、增塑剂5重量份、sbs 4重量份、丁苯橡胶胶乳和氯丁橡胶胶乳共6重量份(湿重)、氯化聚烯烃橡胶2重量份、普通再生轮胎胶粉5重量份、生物粘结剂2重量份(具体为藤壶胶)、填料16重量份。
[0144]
其中,沥青为低蜡低饱和份含量的70#重交沥青;
[0145]
增塑剂为乙酰基柠檬酸三正丁酯;
[0146]
丁苯橡胶胶乳和氯丁橡胶胶乳的固含量均为50%,两者重量比为2:1;
[0147]
普通再生轮胎胶粉为废弃轮胎破碎后未经过改性处理的轮胎胶粉。
[0148]
氯化聚烯烃橡胶包括氯化聚烯烃橡胶为氯化丁二烯丁苯橡胶、氯化丁二烯-苯乙烯-异戊二烯集成橡胶和氯化丁基橡胶,三者之间的重量比为2:3:2;
[0149]
将上述组分的原料按照实施例1的制备步骤制成湿铺防水卷材(制备过程中用“普通再生轮胎胶粉”替代实施例1中的“改性胶粉”)。
[0150]
对比例3
[0151]
本实施例提供的改性沥青胶,以100重量份改性沥青胶计,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分:沥青60重量份、增塑剂5重量份、sbs 4重量份、丁苯橡胶胶乳和氯丁橡胶胶乳共6重量份(湿重)、氯化聚烯烃橡胶2重量份、改性胶粉5重量份、填料18重量份。
[0152]
其中,沥青为低蜡低饱和份含量的70#重交沥青;
[0153]
增塑剂为乙酰基柠檬酸三正丁酯;
[0154]
丁苯橡胶胶乳和氯丁橡胶胶乳的固含量均为50%,两者重量比为2:1;
[0155]
氯化聚烯烃橡胶包括氯化聚烯烃橡胶为氯化丁二烯丁苯橡胶、氯化丁二烯-苯乙烯-异戊二烯集成橡胶和氯化丁基橡胶,三者之间的重量比为2:3:2;
[0156]
改性胶粉包括氨基改性胶粉、马来酸酐接枝改性胶粉和微生物改性胶粉 (微生物具体为硫杆菌或硫化叶菌),三者之间的重量比为2:1:2。
[0157]
将上述组分的原料按照实施例1的制备步骤制成湿铺防水卷材(制备过程中仅不包含添加生物粘结剂的步骤)。
[0158]
按照gb/t35467-2017《湿铺防水卷材》标准测试,对对比例1~2制得的湿铺防水卷材进行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0159]
表2对比例1~3d湿铺防水卷材实施例2的性能对比
[0160][0161]
如表2所示,与实施例2相比,对比例1组分中缺少氯化丁二烯丁苯橡胶、氯化丁二烯-苯乙烯-异戊二烯集成橡胶及氯化丁基橡胶。对比例1制备的湿铺防水卷材的耐候性、浸水后与水泥砂浆剥离性能明显下降,说明氯化丁二烯丁苯橡胶、氯化丁二烯-苯乙烯-异戊二烯集成橡胶及氯化丁基橡胶复配的集成橡胶起到提升防水卷材的耐候性及与水泥砂浆剥离性能。这是由于氯化丁二烯丁苯橡胶、氯化丁二烯-苯乙烯-异戊二烯集成橡胶及氯化丁基橡胶复配的集成橡胶共混后在改性沥青中呈现网状结构,与沥青互溶能将沥青包裹在网状结构中,由于链段中氯-原子的存在使材料不轻易受到空气中氧气腐蚀氧化,从而使防水材料具有较好的耐候性。同时,由于氯原子的存在赋予了防水卷材表面一定极性,因此,提高防水卷材与水泥砂浆粘接强度。
[0162]
与实施例2相比,对比例2中用普通再生轮胎胶粉替代实施例2中的改性胶粉,对比例2制备的湿铺防水卷材的剥离强度、浸水后与水泥砂浆剥离性能明显下降,说明混合改性胶粉的加入能显著提升防水卷材与水泥砂浆剥离强度。这是由于氨基基团与马来酸酐接枝改性再生胶粉化学结合使原本松散的胶粉形成连状结构大大提升材料的耐候性能,同时未进行化合的氨基基团/马来酸酐基团与无机硅酸之间具有较强的范德华力起到提升粘结性能效果;其中微生物改性胶粉表面含有硫酸盐离子,硫酸盐与混凝土中游离的钙等离子结合,材料与含有无机硅酸盐、石灰混凝土基面接触面形成少量离子键,粘接更加牢固。
[0163]
与实施例2比较,对比例3的组分中缺少生物粘合剂,对比例3制备的湿铺防水卷材的剥离强度、浸水后与水泥砂浆剥离性能明显下降,说明生物粘合剂的加入能显著提升防
水卷材与水泥砂浆剥离强度。这是由于藤壶胶等生物粘合剂与无机硅酸盐产生生物粘附大大增加材料的粘附性能。
[0164]
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