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覆板状钛酸粒子及其制造方法和其用途与流程

文档序号:35143699发布日期:2023-08-17 22:02阅读:53来源:国知局
包覆板状钛酸粒子及其制造方法和其用途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包覆板状钛酸粒子及其制造方法和其用途。


背景技术:

1、已知有对于物品的表面赋予设计性的光泽性涂料。光泽性涂料,例如,可使用在天然云母、合成云母、鳞片状氧化铝等的鳞片状基材的表面设有二氧化钛的包覆层的光泽性颜料等。现有的光泽性颜料光泽感(金属色调的光泽)强,且具有颗粒感(各个颗粒看起来单独闪烁发光的设计)。

2、近年来,作为具有更高级感的设计,提出了一种展现所谓丝滑感的设计,即抑制颗粒感,散发出像丝绸这般深邃素雅而致密的光泽(丝般顺滑的设计)。作为提供丝滑感的发光颜料,已知有板状钛酸(例如,专利文献1)。

3、在板状钛酸粒子中,由于该粒子的表面为亲水性,所以比较容易适用于水系涂料。另一方面,不易应用于有机溶剂系涂料,但各种研究正在进行。

4、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一种有机溶剂分散体,其含有板状钛酸、有机溶剂、具有碳数为6以上的直链烃基的伯胺。使用了这种有机溶剂分散体的有机溶剂系涂料,能够在涂料中使板状钛酸稳定地分散。因此,使用此有机溶剂系涂料形成的光泽性涂膜,在确保丝滑感的同时,还能够充分确保阴影感(光照到涂膜上时的加亮的明度与变暗的明度之差),可以创造出独特的设计感。

5、现有技术文献

6、专利文献

7、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9/159923号

8、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20-2341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2、但是,上述专利文献2所述技术,存在长时间曝露于紫外线等会导致涂膜变色(泛黄)的可能性。如果不使用上述的伯胺,则可抑制涂膜泛黄,但这种情况下,板状钛酸在有机溶剂中的分散效果丧失,涂膜的阴影感变得不充分。基于这一情况,就要求有一种技术,在将板状钛酸应用于有机溶剂系涂料时,可以更确实地达成丝滑感和阴影感与抑制涂膜变色(泛黄)这两方。

3、解决问题的手段

4、本发明人等,鉴于上述这种现有技术的问题进行了锐意研究。于是发现,通过使板状钛酸的粒子表面存在铝的氧化物和/或氢氧化物及特定的表面活性剂,从而能够充分确保有机溶剂中的板状钛酸粒子的分散稳定性。此外还发现,通过使用此有机溶剂分散体制作有机溶剂系涂料,涂布于对象物而形成涂膜,能够解决上述课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5、即,本发明如下:

6、(1)一种包覆板状钛酸粒子,其中,在板状钛酸的粒子表面,存在铝的氧化物和/或氢氧化物、和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

7、(2)根据(1)所述的包覆板状钛酸粒子,其中,所述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是主链的碳数为5以上的烃系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和/或碳数为4以上的氟系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

8、(3)根据(1)或(2)所述的包覆板状钛酸粒子,其中,所述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存在于所述板状钛酸的粒子表面上的所述铝的氧化物和/或氢氧化物之上。

9、(4)根据(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包覆板状钛酸粒子,其中,所述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含量,相对于所述板状钛酸为0.01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

10、(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覆板状钛酸粒子,其中,所述铝的氧化物和/或氢氧化物的含量,相对于所述板状钛酸,以al2o3换算为1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

11、(6)一种设计性颜料,其含有(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覆板状钛酸粒子。

12、(7)一种有机溶剂分散体,其含有(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覆板状钛酸粒子和有机溶剂。

13、(8)一种涂料组合物,其含有(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覆板状钛酸粒子和树脂成分。

14、(9)一种塑料组合物,其含有(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覆板状钛酸粒子和树脂成分。

15、(10)一种包覆板状钛酸粒子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将铝的氧化物和/或氢氧化物存在于粒子表面的板状钛酸、和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混合的工序,

16、(11)根据(10)所述的包覆板状钛酸粒子的制造方法,其中,作为所述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使用主链的碳数为5以上的烃系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和/或碳数为4以上的氟系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

17、(12)根据(10)或(11)所述的包覆板状钛酸粒子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使板状钛酸的粒子表面存在所述铝的氧化物和/或氢氧化物的工序,在该工序中包括,将含有所述板状钛酸粒子和铝源的水性浆料的温度维持在50℃以上且95℃以下,并且将所述水性浆料的ph值维持在5以上且12以下。

18、发明的效果

19、根据本发明,可以将板状钛酸应用于有机溶剂系涂料,能够实现丝滑感和阴影感都良好的设计性涂膜。而且,即使被置于长时间曝露在紫外线中等比较恶劣的环境下时,因为涂膜的变色(泛黄)得到充分抑制,所以仍可用作调配在有机溶剂系的汽车用涂料和塑料中的板状钛酸粒子。



技术特征:

1.一种包覆板状钛酸粒子,其中,在板状钛酸的粒子表面,存在铝的氧化物和/或氢氧化物、和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覆板状钛酸粒子,其中,所述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是主链的碳数为5以上的烃系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和/或碳数为4以上的氟系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覆板状钛酸粒子,其中,所述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存在于所述板状钛酸的粒子表面上的所述铝的氧化物和/或氢氧化物之上。

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覆板状钛酸粒子,其中,所述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含量,相对于所述板状钛酸为0.01質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覆板状钛酸粒子,其中,所述铝的氧化物和/或氢氧化物的含量,相对于所述板状钛酸,以al2o3换算为1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

6.一种设计性颜料,其含有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覆板状钛酸粒子。

7.一种有机溶剂分散体,其含有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覆板状钛酸粒子、和有机溶剂。

8.一种涂料组合物,其含有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覆板状钛酸粒子、和树脂成分。

9.一种塑料组合物,其含有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述的包覆板状钛酸粒子、和树脂成分。

10.一种包覆板状钛酸粒子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将在粒子表面存在铝的氧化物和/或氢氧化物的板状钛酸、和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进行混合的工序。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包覆板状钛酸粒子的制造方法,其中,作为所述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使用主链的碳数为5以上的烃系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和/或碳数为4以上的氟系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权利要求11所述的包覆板状钛酸粒子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使板状钛酸的粒子表面存在所述铝的氧化物和/或氢氧化物的工序,该工序包括,将含有所述板状钛酸粒子和铝源的水性浆料的温度维持在50℃以上且95℃以下,并且将所述水性浆料的ph维持在5以上且12以下。


技术总结
提供一种包覆板状钛酸粒子及其制造方法,在将所述板状钛酸应用于有机溶剂系涂料时,能够实现丝滑感和阴影感均良好的设计性涂膜,而且,即使被置于长时间曝露在紫外线中等比较恶劣的环境下时,也可以充分抑制涂膜变色(泛黄)。使板状钛酸的粒子表面,存在铝的氧化物和/或氢氧化物、和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所述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优选为主链的碳数为5以上的烃系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或碳数为4以上的氟系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其制造方法包括如下工序:将含有板状钛酸粒子和铝源的水性浆料的温度维持在50℃以上且95℃以下,并且将所述水性浆料的pH值维持在5以上且12以下,以铝的氧化物和/或氢氧化物处理板状钛酸的粒子表面的工序,接着,在溶液中混合得到的板状钛酸与阴离子性表面活性剂的工序。

技术研发人员:镰仲溪,滨本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石原产业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