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光催化杀菌抗病毒涂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737559发布日期:2022-10-05 04:07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可见光催化杀菌抗病毒涂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见光催化杀菌抗病毒涂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pet瓶的清洗回收技术,就是将消费后收集起来的pet瓶通过特定的回收清洗机构,经过各个工序的除杂,包含标签分离、瓶子表面净化、瓶子分类、金属剔除等,从瓶子减容为碎片后,再一次经过清洗净化处理,最终可作为再生pet原料。
3.pet瓶清洗后需粉碎成瓶片,以待进一步清洗净化,粉碎机是此过程的重要设备,物料进入粉碎机后,被动刀和定刀之间的相对运动剪切,在机体的底部安装了一定尺寸的网板,在经过若干次剪切后,小于网板孔径的物料会通过网板而到下道工艺。
4.目前pet瓶清洗设备中的粉碎机使用可更换刀片,但加工过程中刀片磨损较快,通常情况下每24小时需要更换一次刀片,且由于加工生产需要,粉碎机及其刀具的体量相对较大,这为换刀与磨刀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工作难度,每天需要大量人员进行换刀、磨刀工作,从而造成人工成本升高。
5.同时,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存在刀片崩口现象,普通刀片出现上述问题后将无法修复,只能选择更换新刀片,增加了设备维护支出。
6.另外,在废瓶粉碎及换刀期间造成工艺停车影响生产效率或者设置备用粉碎机增加设备及厂房投资导致生产成本提高;由于以上原因研究如何缩短刀具更换时间、延长刀具使用寿命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7.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见光催化杀菌抗病毒涂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菌防霉、除醛净化,可以高效去除空气中的甲醛、甲苯、氨、tvoc 等有毒有害气体, 抗菌抗病毒、防霉、防虫、防污自洁、抗紫外老化。
8.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可见光催化杀菌抗病毒涂覆材料,包括csnm 纳米活性氧化物5-20份、纯净水40-60份、纳米级白竹炭10-30份、纳米级贝壳粉30-50份和二氧化钛纳米级15-30份。
9.以下是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将csnm 纳米活性氧化物5-20份进行湿磨至5-10nm,得透明状液体。
10.以下是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纯净水为经过臭氧消毒的纯净水。
11.以下是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将纯净水40-60份经过臭氧消毒,添加上述透明状液体,,添加纳米级白竹炭10-30份,纳米级贝壳粉30-50份,二氧化钛纳米级15-30份,搅拌均匀。
12.以下是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上述搅拌过程在转速大于1900转/分钟的条件下搅均匀。
13.以下是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搅拌步骤中温度控制在大于90℃。
14.上述搅拌步骤中,在真空的状态下持续25分钟。
15.搅拌完毕后,降温至小于30℃进行灌装。
16.本可见光催化杀菌抗病毒涂覆材料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菌防霉、除醛净化,可以高效去除空气中的甲醛、甲苯、氨、tvoc 等有毒有害气体, 抗菌抗病毒、防霉、防虫、防污自洁、抗紫外老化。
17.抗菌性能、抗菌耐久性能;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炎杆菌、绿脓杆菌 抗菌率大于 99.9%;抗霉菌性能、抗霉菌耐久性能,防霉等级为 0 级;抗藻性能,定级为 0 级;抗病毒活性、流感病毒 h1n1、肠道病毒 71 型、脊髓灰质炎病毒抗病毒活性率达 90% 以上;净化性能、净化持久性能,对甲醛、甲苯、氨、tvoc、硫化氢等室内挥 发性有害气体、异味净化去除率为 85%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18.实施例,可见光催化杀菌抗病毒涂覆材料,包括csnm 纳米活性氧化物5-20份、纯净水40-60份、纳米级白竹炭10-30份、纳米级贝壳粉30-50份和二氧化钛纳米级15-30份。
19.可见光催化杀菌抗病毒涂覆材料的制备方法,将csnm 纳米活性氧化物5-20份进行湿磨至5-10nm,得透明状液体。
20.可见光催化杀菌抗病毒涂覆材料的制备方法,将纯净水40-60份经过臭氧消毒,添加纳米级白竹炭10-30份,纳米级贝壳粉30-50份,二氧化钛纳米级15-30份,在速度大于1900转/分钟,温度控制在大于90℃,在真空的状态下持续25分钟,开始降温至<30℃进行灌装。
21.得到可见光催化杀菌抗病毒涂覆材料,该可见光催化杀菌抗病毒涂覆材料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菌防霉、除醛净化的功能。
22.高性能制作技术,以提高材料不同性能对抗菌抗病毒材料的需求为目标导向,以材料的基本化学设计原理为指导,以材料的基本化学结构为基础,发展新型净化材料结构控制的系统方法,为具有特定结构分子功能材料的合成提供新途径,为不同性能不同应用领域材料的研发提供基础。
23.而无机纳米复合抗菌材料的难点在于材料的抗菌抗病毒难以把控,所以为了降低整个体系的净化性能,从根本上来解决这个问题,原材料的选择就尤为重要。
24.对得到可见光催化杀菌抗病毒涂覆材料进行测试,技术指标见表一:
可见光催化杀菌抗病毒涂覆材料适用于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菌防霉、除醛净化,可以高效去除空气中的甲醛、甲苯、氨、tvoc 等有毒有害气体, 抗菌抗病毒、防霉、防虫、防污自洁、抗紫外老化;用法用量: 根据适用材料本身的结构性能、使用环境和不同的抗病毒抗菌效果等功能性要求,最佳用量需 经试验检测,推荐添加用量为:1) 抗病毒抗菌时,添加占总重量 3-5%的本发明涂覆材料,2) 抗菌防霉时,添加占总重量 2-5%的本发明涂覆材料,3) 除甲醛甲苯时, 添加占总重量3-5%的本发明涂覆材料,4) 除异味 时,添加占总重量1-5%的本发明涂覆材料。
25.在生产过程中按照一定用量的比例直接添加至原料配方中,添加后需充分搅拌均匀使用, 原 有生产工艺及设备条件无须任何改变。其中手工制样使用粉料时, 为了使得分散均匀;可先行加水 调匀后再加入搅拌。
26.安全性:使用浓度下,该产品非常安全,经一次完整皮肤刺激性、腐蚀性试验结果为无刺激性,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为无毒,尚无不良反应。常温避光密封干燥保存,启封后请立即使用,不宜长久暴露于空气中。
27.检测方法:不挥发物含量:将产品按规定混合均匀后立即称量,称样重为(2
±
0.2)g,将称量好的试样在(23
±
2)℃条件下放置24h后,按gb/t 1725-2007的规定进行测试,烘烤温度为(105
±
2)℃,烘烤时间为1h,未检出挥发物。
28.抗细菌性能测试微生物及抗细菌耐久性能,根据gb/t 21866-2008 标准要求 (ⅰ级),空白对照样品 24h 后平均回收菌数 ,本发明未检出含有微生物及细菌。
29.试验病毒及宿主,样品加入25%的水稀释后进行涂刷,对照样未经抗病毒处理试样接种1h后,病毒滴度对照样未经抗病毒处理试样接种 24h后,病毒滴度抗病毒活性率小于1%。防霉性能测试,样品为涂层玻璃片,另用50mm x 50mm的滤纸作为试验的阳性对
照,接种 无菌水的送检样作为阴性对照。检测依据:gb/t 1741-2007《漆膜耐霉菌性测定方法》。
30.安全性检测,检验依据:《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2.3.1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31.釆用限量试验法,即按照5000mg/kgbw的给药剂量,对供试小鼠,雌、雄各10只,一次性经口给予受试物,受试物现用现配,称取2.5g受试物溶液样品,适量去离子水定容至10ml, 得到浓度为0,25g/ml的样品溶液,充分混匀备用。给予小鼠受试物前隔夜禁食 不禁水,实验当日称重、标记,按20miagbwm胃体积,单次经口灌胃给予小鼠受试物,给予小鼠受试物2小时后给予伺料。
32.给受试物后0.5小时、2小时、4小时观察动物体征,记录小鼠中毒体征、症状出现和消失,以及动物死亡时间,之后每天观察1次,观察期为14天,发现本发明无毒性,小鼠生活良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