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光ZnSeTe核壳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7638138发布日期:2024-04-18 17:57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蓝光ZnSeTe核壳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与流程

本技术属于量子点的,具体的,涉及一种蓝光znsete核壳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量子点(quantum dots),又称半导体纳米晶体,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纳米材料,尺寸在1-10nm。由于量子尺寸效应和介电限域效应使它们具有独特的光致发光(pl)和电致发光(el)性能。与传统的有机荧光染料相比,量子点具有量子产率高,光化学稳定性高,不易光解,以及宽激发、窄发射,高色纯度,发光颜色可通过控制量子点大小进行调节等优良的光学特性,在显示技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目前,镉系量子点由于具有量子效率高、半峰宽小、蓝光吸收强、稳定性好的优势,已经逐步开始商业化,但是由于重金属元素镉的存在,此类量子点已不符合日益重视的环保要求,所以新型无镉量子点的发展就极为紧迫。环保型量子点包括:inp系、碳点、钙钛矿、ags、pbs、zno、znse、znsete等。但是,与传统的镉系量子点相比,现有技术中的环保型量子点具有蓝光吸收差、半峰宽大、稳定性不好等诸多不足,限制了其应用。

3、其中,高颜色纯度的蓝色znsete量子点,在发光二极管等具有在超高清显示器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然而,实现具有窄发射线宽、高发光效率的蓝色znsete量子点,对于高颜色纯度来说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目前的蓝色znsete量子点,电致发光线宽比较大,发光效率也有待提升。

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蓝光znsete核壳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蓝光znsete核壳量子点的成形好、缺陷少,具有窄发射线宽,且光致发光性能和电致器件性能得到明显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蓝光znsete核壳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蓝光znsete核壳量子点的成形好、缺陷少,具有窄发射线宽,且光致发光性能和电致器件性能得到明显提升。

2、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蓝光znsete核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3、s1,制备核体:在220-260℃下,加入活性提高剂、硒前体、碲前体和锌前体混合反应,形成蓝光znsete核体;

4、s2,制备过渡层:向s1中加入刻蚀剂,刻蚀蓝光znsete核体;升温后,加入锌前体和硒前体,其中,硒前体以4-6ml/h的速度滴加,形成包覆蓝光znsete核体的znse过渡层;

5、s3,制备外壳层:降温后,向s2中加入锌前体和硫前体,所述锌前体为含胺锌前体,形成包覆过渡层的zns外壳层。

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中,先加入脂肪酸、油性配体和有机溶剂,抽真空,通入惰性气体保护,然后升温至220-260℃。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活性提高剂用于提高所述硒前体和碲前体的反应活性。

8、进一步的,所述活性提高剂包括:二苯基膦(dpp)、三苯基膦、三丁基膦(tbp)、三戊基膦中的至少一种。

9、进一步的,加入所述活性提高剂与所述硒前体的摩尔比为(3-6):1。优选的,加入所述活性提高剂与所述硒前体的摩尔比为(4-5.5):1。

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1中,加入所述碲前体、所述硒前体和所述锌前体的摩尔比为1:(20-30):(40-60)。优选的,加入所述碲前体、所述硒前体和所述锌前体的摩尔比为1:(23-25):(45-55)。

11、进一步的,在220-260℃下,先加入活性提高剂、硒前体和碲前体,反应3-7min,然后加入锌前体,反应20-30min,形成蓝光znsete核体。

12、进一步的,所述蓝光znsete核体的直径为4.1-4.5nm。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刻蚀剂包括:氢氟酸、苯羰基氟、氟化钠、四氟化铅、氟化铝、四丁基氟化铵、氟化铯中的至少一种。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中,升温到300-330℃后加入锌前体和硒前体,加入硒前体与锌前体的摩尔比为1:(1.5-4)。优选的,加入硒前体与锌前体的摩尔比为1:

15、(1.5-2.5)。

16、进一步的,温度到达300-330℃,加入2/5-4/5的锌前体,然后以4-6ml/h的速度滴加硒前体,在硒前体滴加到一半时,加入剩余的锌前体。

17、进一步的,所述znse过渡层的厚度为2.4-2.6nm。

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2中,在形成znse过渡层后,升温到320-340℃,加入锌前体和硫前体,形成包覆znse过渡层的znse1-xsx过渡层,0<x<1;其中,加入硫前体与锌前体的摩尔比为1:(1.5-4),硫前体以6-10ml/h的速度滴加。优选的,加入硫前体与锌前体的摩尔比为1:(1.5-2.5)。

19、进一步的,温度到达310-340℃,加入2/5-4/5的锌前体,然后以6-10ml/h的速度滴加硫前体,在硫前体滴加到一半时,加入剩余的锌前体。

20、进一步的,所述znse1-xsx过渡层的厚度为0.25-0.35nm。

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步骤s3中,降温至240-290℃后加入所述含胺锌前体和硫前体,以22-26ml/h的速度滴加所述含胺锌前体,同时以4-8ml/h的速度滴加所述硫前体,形成zns外壳层。

22、进一步的,加入所述硫前体与所述含胺锌前体的摩尔比为1:(0.8-3)。优选的,加入所述硫前体与所述含胺锌前体的摩尔比为1:(0.8-1.5)。

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步骤:s4,向步骤s3中加入所述含胺锌前体和硫醇配体,增加zns外壳层的厚度。

24、进一步的,在步骤s4中,以22-26ml/h的速度滴加所述含胺锌前体,同时以2-5ml/h的速度滴加所述硫醇配体。

25、进一步的,加入所述硫醇配体与含胺锌前体的摩尔比为1:(0.8-3)。优选的,加入所述硫醇配体与含胺锌前体的摩尔比为1:(0.8-1.5)。

26、进一步的,所述zns外壳层的厚度为0.7-0.9nm。

2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蓝光znsete核壳量子点的最大发射峰波长为430-480nm。优选的,所述蓝光znsete核壳量子点的最大发射峰波长为440-460nm。更优选的,所述蓝光znsete核壳量子点的最大发射峰波长为445-455nm。

28、进一步的,所述蓝光znsete核壳量子点为类立方体或类四面体。

29、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蓝光znsete核壳量子点,所述蓝光znsete核壳量子点由上述制备方法获得。

3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蓝光znsete核体的直径为4.1-4.5nm,所述znse过渡层的厚度为2.4-2.6nm,所述znse1-xsx过渡层的厚度为0.25-0.35nm,所述zns外壳层的厚度为0.7-0.9nm。

3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蓝光znsete核壳量子点的最大发射峰波长为430-480nm。优选的,所述蓝光znsete核壳量子点的最大发射峰波长为440-460nm。更优选的,所述蓝光znsete核壳量子点的最大发射峰波长为445-455nm。

32、进一步的,所述蓝光znsete核壳量子点为类立方体或类四面体。

33、本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含上述蓝光znsete核壳量子点。

34、本技术的蓝光znsete核壳量子点及其制备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35、(1)本技术合成蓝光znsete核体时,加入活性提高剂,提高了硒前体和碲前体的反应活性,znsete核体中se和te的分布更均匀,降低蓝光znsete核壳量子点的半峰宽,并使得蓝光znsete核壳量子点的光致发光性能和电致器件性能更好。在此基础上,再控制加入硒前体、碲前体和锌前体的质量比,在使得znsete核体发射蓝光的同时,使得硒前体、碲前体和锌前体几乎完全反应,不需要进行纯化和提取的步骤,从而极大的简化合成步骤。

36、(2)本技术在合成znse过渡层前,先利用刻蚀剂对蓝光znsete核体刻蚀,使蓝光znsete核体表面氧化态大幅减少,同时额外的氟离子还可以作为表面配体,增强qled中的空穴传输。同时,使得制备的蓝光znsete核壳量子点为类立方体或类四面体,而非类球形。

37、(3)本技术合成znse过渡层时,以一定的速度滴加硒前体,梯度合金层的过渡非常缓,晶格适配性更好更稳定,同时使得应力更小、过渡层缺陷更少,使得反应更加充分,过渡层厚度增加。

38、(4)本技术在znse过渡层上还设置了znse1-xsx过渡层,使得带隙能量增加更加平缓、即晶格适配性更好更稳定,晶格缺陷更少,光学性能更佳。同时以一定的速度滴加硫前体,znse1-xsx过渡层的带隙能量缓慢增加,进一步提升光学性能。

39、(5)本技术在制备zns外壳层时,锌前体为含胺锌前体,提高反应活性,外壳层容易生长。并且,在合成结束降到室温后,油酸配体会替代掉所述含胺锌前体的胺类物质,在室温下油酸配体与量子点的结合更强。

40、(6)本技术在制备zns外壳层后,继续增加步骤s4,增加zns外壳层的厚度;同时,硫醇配体与量子点的结合力更强,从而增加配体的覆盖率和结合牢固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