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车玻璃集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4316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轿车玻璃集装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玻璃运输的集装架,具体属于一种轿车前、后挡风玻璃的可折叠式集装架。
本申请人同时开发了一种不可折叠式轿车前、后挡风玻璃的集装架,其包括支承框架,框架的底、侧部以及顶部装置橡胶垫。装有顶橡胶垫的上压杆借助轴套、转轴活动安装于顶框后横杆上,借助插销定位。侧橡胶垫与固定于侧框中的横杆用活动销子连接。该种集装架具有装卸玻璃时方便快捷、省时省工的优点,但是当卸下玻璃后,将集装架返运或储放时,由于不能折叠,空架装载得少,空架运输效率低,储放多占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上述基础上的改进,提供另一种轿车挡风玻璃集装架,不仅要求其装卸玻璃方便快捷、省时省工,而且空架时能够折叠,使得空架返运效率高,储放省空间。
本实用新型包括由竖向杆件及横向杆件构成的支承框架,框架的底部、侧部以及顶部装置橡胶垫,装有顶部橡胶垫的上压杆借助轴套、转轴活动安装于顶框的后横杆上,上压杆与轴套借助插销定位,后横杆上装置上压杆挂勾,前框的上横杆与框架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固定侧橡胶垫的侧枕条与固定于侧框的横杆活动连接,侧枕条与固定于后框的定位板活动连接;后框的下横杆与底框架活动连接,其上横杆与顶框架用活动销子连接;左、右侧框分别分段,段与段之间活动连接。
其进一步的特征在于固定侧橡胶垫的侧枕条与固定于侧框的横杆用铰链活动连接,侧枕条与固定于后框的定位板用插销活动连接;后框的下横杆与底框架用铰链活动连接,其上横杆与顶框架用活动销子连接;左、右侧框分别分成上、下两段,两段之间以铰轴及夹板连接;所说插销销子的尾端装置顶紧弹簧;所说夹板的一端与安装于侧框下段的铰轴连接,夹板的另一端与侧框的上段固定连接。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可以使本实用新型具有极大的装卸玻璃的作业空间,从而装卸方便快捷;空架时可以使侧橡胶垫、顶橡胶垫以及前框上横杆移位,使后框及两边侧框折叠,从而能使本实用新型折叠。从而使得空架返运效率高,储放省空间。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插销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1为支承框架,框架的顶部,底部、侧部分别装置顶橡胶垫4、底橡胶垫13、侧橡胶垫10,装有顶橡胶垫4的左、右上压杆5分别借助轴套、转轴3安装于顶框的后横杆,上压杆5与轴套借助插销7定位,后横杆上装置压杆挂勾6。前框的上横杆12与框架借助滑槽11活动连接,横杆12用插销定位。固定侧橡胶垫10的侧枕条与固定于侧框的横杆用铰链16连接,侧枕条与固定于后框的定位板用插销连接。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左侧胶垫与框架活动连接,右侧胶垫与框架固定连接。后框的下横杆与底框架用铰链9连接,其上横杆与顶框架2用活动销子8连接,左、右侧前后立柱分别分成上、下两段,两段之间以铰轴14及夹板15连接。夹板15的一端与安装于侧框立柱下段上的铰轴14连接,夹板15的另一端与侧框立柱上段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中插销7的尾端装置顶紧弹簧,如图3所示,以增加固定可靠性。图中17为顶紧弹簧,18为插销7的销子。将上压杆5及顶橡胶垫4转动移至挂勾6中,将前框上横杆12沿滑槽11下移至框底部,次将后框向前折叠,将左侧框及右侧框分别向内折叠,即完成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如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尤其适用于短途运输玻璃,其装载玻璃较少,所以其底框不必要设计为倒凹形,以便提高装载量以及简化制作工艺和降低造价。
权利要求1.轿车玻璃集装架,包括由竖向杆件及横向杆件构成的支承框架,框架的底部,侧部以及顶部装置橡胶垫,装有顶部橡胶垫的上压杆借助轴套、转轴活动安装于顶框的后横杆上,上压杆与轴套借助插销定位,后横杆上装置上压杆挂勾,前框的上横杆与框架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固定侧橡胶垫的侧枕条与固定于侧框的横杆活动连接,侧枕条与固定于后框的定位板活动连接;后框的下横杆与底框架活动连接,其上横杆与顶框架用活动销子连接;左、右侧框分别分段,段与段之间活动连接。
2.按权利要求1所说集装架,其特征在于固定侧橡胶垫的侧枕条与固定于侧框的横杆用铰链连接,侧枕条与固定于后框的定位板用插销连接,后框的下横杆与底框架用铰链连接,其上横杆与顶框架用活动销子连接,左、右侧框分别分成上、下两段,两段之间用铰轴及夹板连接。
3.按权利要求2所说集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说插销销子的尾端装置顶紧弹簧。
4.按权利要求2所说集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说夹板的一端与安装于侧框下段的铰轴连接,夹板的另一端与侧框的上段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轿车玻璃集装架,可以折叠,提高空架运输效率,减少储放时占用空间。装卸玻璃时方便省时。其包括支承框架,框架的底部、侧部以及顶部装置橡胶垫。装有橡胶垫的上压杆借助轴套、转轴活动安装于顶框上。侧橡胶垫的侧枕条与侧框以铰链连接,侧枕条与后框用插销连接。后框与底框用铰链连接,后框的上横杆与顶框架用活动销于连接,左、右侧框分别分成上、下两段,以铰轴及夹板连接。
文档编号B60J1/20GK2423142SQ0021984
公开日2001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00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0年3月31日
发明者徐宣东, 朱全海 申请人:朱全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