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8154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拖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拖车装置,适用于将各种机动车中的事故车、故障车拖走。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拖车带,因被拖车的惯性或下坡路上易撞击前方的拖车以致在使用上不安全,容易造成拖车被撞坏;如用绳或铁链拖车,因是柔性连接,造成不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整体刚度大,稳定性好,使用安全,便于携带的拖车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由三节钢管相连接,在连接处设一与小管固连的台阶轴,其外径分别与大、小管内径呈滑配合,大管与台阶轴沿径向经销轴相连接;也可在连接处设一与小管固连的台阶轴,其大端外圆面上设有外螺纹,与大管经短销固连的轴套设有内螺纹,两者呈螺纹连接,管的两端经与管固连的的堵头和拖钩铰接,在弧形拖钩开口处的右端设有与之铰接的舌板,舌板右端与一和钩体相连的弹簧相连接,舌板左端与拖钩开口处的左端内靠接构成。
使用时,将三节钢管拉开,连接好,按下舌板,此时弹簧受拉,将拖钩与拖车和被拖车的挂钩相钩接,放开舌板,弹簧恢复力使舌板复位将拖钩开口关闭,则挂钩在拖钩内不会脱出,保证安全工作。用毕,取下管间连接件,使小管缩回至大管中。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使用时三节钢管连成一体,工作安全可靠;使用方便;不用时取下连接件,经互相套合,管长缩短1/2以上,体积小,美观,便于存放和携带(置于车内或车的后背箱内)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图2是
图1中钢管连接处的放大剖视示意图,图3是
图1中钢管连接结构的又一个实施例放大剖视示意图。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结构及实施例进行说明,其构成如下三节标准不锈钢管(5,7,8)的外径分别为76.2、63.5、50.8,壁厚均为1.5,在连接处分别设一与小管7和8固连的台阶轴9,其外径分别与大、小管(5、7和7、8)内径呈滑配合,管(5、7)分别与台阶轴沿径向经销轴6相连接,销轴的下端设有弹簧卡子62,与销轴相卡接,管(5、7)的右端分别固连有挡环(51、71),其作用是,在未插上销轴时,小管不会从大管中脱出来。与销轴固连的链61分别固连于管(5、7)的外圆面上;也可在连接处分别设一个与小管7和8固连的台阶轴10,台阶轴大端外圆面上设有外螺纹,管5和7分别经短销11a固连的轴套11设有内螺纹,两者呈螺纹连接,管5左端、管8右端分别与堵头4固连,堵头4与圆弧拖钩1的钩体11铰接,拖钩1开口端的右端设有与之相铰接的舌板2,舌板右端小孔与弹簧3一端相连,弹簧另一端与钩体11相连,舌板左端与拖钩开口端的左端内面靠接。
权利要求1.一种拖车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的构成如下三节钢管(5、7、8)的连接处分别设一与小管(7、8)固连的台阶轴(9),其外径分别与大、小管(5、7和7、8)内径呈滑配合,管(5、7)分别与台阶轴沿径向经销轴(6)相连接,销轴的下端设有弹簧卡子62,与销轴相卡接,管(5、7)的右端分别固连有挡环(51、71),与销轴固连的链(61)分别固连于管(5、7)的外圆面上,管(5)左端、管(8)右端分别与堵头(4)固连,堵头(4)与弧形拖钩(1)的钩体(11)铰接,拖钩开口端的右端设有与之相铰接的舌板(2),舌板右端小孔与弹簧(3)一端相连,弹簧另一端与钩体(11)相连,舌板左端与拖钩开口端的左端内面靠接。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车装置,其特征是,也可在三节钢管(5、7、8)的连接处分别设一个与小管(7)和(8)固连的台阶轴(10),台阶轴大端外圆面上设有外螺纹,管(5、7)分别经短销(11a)固连的轴套(11)设有内螺纹,两者呈螺纹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拖车装置适用于将各种机动车中的事故车、故障车拖走。由三节钢管经台阶、销轴相连接;也可经台阶轴、轴套间的螺纹相连接,管的两端经与管固连的堵头和拖钩铰接,在弧形拖钩开口处的右端设有与之铰接的舌板,舌板右端与连接于拖钩钩体的弹簧相连接,舌板左端与拖钩开口处的左端内靠接构成。具有工作安全可靠,使用方便,便于携带的优点。
文档编号B60P3/06GK2427378SQ0023892
公开日2001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00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21日
发明者王龙山 申请人:王龙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