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门锁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5083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门锁控制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门的开启和关闭控制机构,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门锁控制机构。
常用的汽车门锁控制机构,由于电动开锁上锁和手动开锁上锁是各自独执行的,两者之间没有连动作用,有时会出现电动上锁后,而没有按下保险杆,此时若误动内、外拉手,则门锁随之打开,如果这时汽车高速行驶在弯道上,则会发生人被甩出车外的恶性交通事故,此类汽车途中甩人的事故曾经发生过,可见现有的汽车门锁控制机构安全性较差,存在事故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颖的汽车门锁控制机构,在电动与手动上锁开锁之间设有连动装置,能消除事故隐患,确保人身安全。
以下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内容如


图1所示,一种汽车门锁控制机构,包括电机,变速装置,连杆,保险杆,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机构由电机1、蜗杆2、蜗轮3、转动块4、摆动件5、连杆6、连杆7a和7b、摆动件10、保险杆11、连杆12a和12b、连杆13和14构成,其中电机1、蜗轮3、摆动件5和10安装在汽车门扇上,设有定位槽4a的转动块4固定在蜗轮3上,摆动件5上设有定位槽5a和动作片5b,蜗杆2安装在电机1的主轴上,连杆6的两端分别安装在转动块4和定位槽5a上,连杆7a和7b的一端分别安装在摆动件5的各一侧,其另一端分别与门锁8a和8b连接;保险杆11与摆动件10固定连接,摆杆12a和12b的一端安装在摆动件10的同一侧,其另一端分别与外拉手15a和内拉手15b连接,连杆13的一端安装在摆动件10上,其另一端与动作片5b连接,连杆14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定位槽4a和摆动件10上。
当电机1逆时针转动一个设定的角度,连杆6按其箭头方向运动,则通过连杆7a和7b,门锁8a和8b被打开;若电机1顺时针转动一个设定的角度时,则将门锁8a和8b锁上,与此同时,由于连杆13与12a和12b的连动作用,在电动锁门的状态下,不能通过拉动内拉手或外拉手将门锁打开,避免误动作的发生;上拉保险杆11后,则拉动内拉手或外拉手有效,门锁随之被打开。由于转动块4通过连杆14与摆动件10相连,当电机旋转拉动摆动件5时,同时将保险杆11拉下,上了保险,使用内拉手和外拉手无法打开门锁。
同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本机构后,无论是采用电动或手动,对汽车门锁无论是上锁或开锁,都行之有效的,由于电动和手动之间存在连动作用,在电动锁门和不另外操纵保险杆的状态下,门锁不能被拉动内拉手或外拉手所打开,从而避免手动操作不当而产生意外事故。
图1为汽车门锁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门锁控制机构,包括电机,变速装置,连杆,保险杆,其特征在于该控制机构由电机(1)、蜗杆(2)、蜗轮(3)、转动块(4)、摆动件(5)、连杆(6)、连杆(7a和7b)、摆动件(10)、保险杆(11)、连杆(12a和12b)、连杆(13和14)构成,其中电机(1)、蜗轮(3)、摆动件(5和10)安装在汽车门扇上,设有定位槽(4a)的转动块(4)固定在蜗轮(3)上,摆动件(5)上设有定位槽(5a)和动作片(5b),蜗杆(2)安装在电机(1)的主轴上,连杆(6)的两端分别安装在转动块(4)和定位槽(5a)上,连杆(7a和7b)的一端分别安装在摆动件(5)的各一侧,其另一端分别与门锁(8a和8b)连接;保险杆(11)与摆动件(10)固定连接,摆杆(12a和12b)的一端安装在摆动件(10)的同一侧,其另一端分别与外拉手(15a)和内拉手(15b)连接,连杆(13)的一端安装在摆动件(10)上,其另一端与动作片(5b)连接,连杆(14)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定位槽(4a)和摆动件(10)上。
专利摘要一种汽车门锁控制机构,其特征是电动操纵和手动操纵之间设有联动装置,在电动上锁的同时,保险杆11也被拉下,上锁得以保险。同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避免乘客对内拉手的误动作而开锁,导致人被甩出车外的事故发生,有效地确保乘客的人身安全。
文档编号B60J5/06GK2452789SQ0026334
公开日2001年10月10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16日
发明者黄斌辉, 施吾铨 申请人:黄斌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