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用于机车头尾部清洗的气动刷擦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30834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用于机车头尾部清洗的气动刷擦传动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用于机车头尾部清洗的气动刷擦传动机构;属机车清洗去污专用设备。
背景技术
铁路机车的清洗去污是一项繁重的体力劳动,不仅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清洗的效果也不十分理想,对于机车头尾部的清洗更是这样。目前在我国铁路各机务段、车辆段中的机车,大多仍处于人工清洗的状况中;虽有少数机务段开始采用机动清洗设备,但这些设备的清洗去污机构工作稳定性不高,调节和控制的自动化程度较低;尤其是对机车头尾的清洗去污作业仍靠人工劳动进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机械设备的推广应用。可见,目前,国内结构比较完善、适用功能强的铁路机车设备清洗去污机构尚属空白。
技术内容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可用于机车头尾部清洗的气动刷擦传动机构,希望它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具有良好的工作稳定性。
这种可用于机车头尾部清洗的气动刷擦机构,由悬臂底架构件系统I、屈伸臂架构件系统II和毛刷辊架构件系统III组成,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刷臂架构件系统I由一端与主机架(3)呈铰接的刷臂架主件(4)以及气缸(1)组成,其中所述气缸(1)的活塞杆(18)通过一外接连杆与刷臂架主件(4)相连,由此组成一个以铰接轴(2)为中心的刷臂底架;在该刷臂架主件(4)的另一端的水平位置上设置着由气缸(14)控制的定位闭锁构件(15);B、所述的屈伸臂架构件系统II,由一端装于刷臂架主件(4)上的气缸(5)及组成屈伸臂的连杆组件(6、7)组成,该组成双层X状铰接的屈伸臂连杆,其向右倾斜的那根连杆离的近端与气缸(5)固定端的刷臂架主件(4)铰接,而向左倾斜的那根连杆离的近端则与气缸(5)的外伸活塞杆相连;并与活塞杆一起与右侧相配的定位滑槽(17)呈滑动连接;在该定位滑槽(17)的外侧设有与主机架(3)固接的缓冲器(16);C、所述的毛刷辊架机构系统III,由与组成双层X状屈伸臂的连杆组件(6、7)的毛刷辊底架(11)、毛刷辊(8)、毛刷辊架(9)及气缸(13)组成,其中所述的毛刷辊底架(11)的一端与连杆组件中的一连杆铰接,另一端则通过其上安置的屈伸臂滑槽(12)与连杆组件中的另一连杆(6)呈滑动连接;所述气缸(13)设于毛刷辊底架(11)一端,其伸出的活塞杆与一可使毛刷辊底架(11)左右位移的滑动组件(10)相连,在滑动组件(10)的上面安置与之固接的毛刷辊架(9)以及设于该毛刷辊架(9)上受电动机控制的毛刷辊(8)。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设计的这种可用于机车头尾部清洗的气动刷擦传动机构,其优点是1、不仅使机车头尾部的清洗刷擦去污工作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同时也大大降低工人劳动强度;2、由于采用多个气缸控制下的刷臂屈伸传动机构及左右位移的毛刷辊架机构,不仅能有效保证工作稳定性,而且能合理调节毛刷辊与车头尾表面接触部位,大大提高清洗工作中的刷擦效果;也为实现智能化控制创造条件。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缸 2.铰接轴 3.主机架 4.刷臂架主件 5.气缸 6.7.连杆组件 8.毛刷辊 9.毛刷辊架 10.滑动组件 11.毛刷辊底架 12.
屈伸臂滑槽 13.气缸 14.气缸 15.定位闭锁构件 16.缓冲器 17.
定位滑槽 18.活塞杆 I.臂架构件系统 II.屈伸臂架构件系统III.毛刷辊架构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的这种气动刷擦传动机构,主要用于机车头尾部清洗时的刷擦去污用。它由四个气缸操纵控制下的三个构件系统组成其中的第一个构件系统是刷臂架构件系统I,由一端与主机架(3)呈铰接的刷臂架主件(4)以及气缸(1)组成,固定在主机架上且与气源相通的该气缸(1)的活塞杆(18)通过一外接连杆与刷臂架主件(4)相连;由此组成一个以铰接轴(2)为中心的刷臂架——即在活塞杆外伸时引导刷臂架主件(4)绕铰接轴(2)逆时针旋转;而当活塞杆缩回时则使刷臂架主件(4)绕铰接轴(2)顺时针旋转返回初始状态。为保证工作时刷臂架主件(4)正确定位,在刷臂架主件(4)的另一端的位置上设置着由另一气缸(14)控制的定位闭锁构件(15);这也即是保证当刷臂架主件(4)逆时针旋转到位后定位闭锁构件(15)的插销将刷臂架主件(4)的右端闭锁定位,而当气缸(14)作用时可将定位闭锁机构的插销拨出,在气缸(1)的作用下,可使刷臂架主件(4)回位。
第二个构件系统——屈伸臂架构件系统II,它是由一端装于刷臂架主件(4)的气缸(5)及组成屈伸臂的连杆组成(6、7)组成,由两组连杆组件组成的双层X状铰接组成的屈伸臂连杆,其向右倾斜的那根连杆离刷臂架主件(4)的近端与气缸(5)固定端的刷臂架主件(4)铰接,而向左倾斜的那根连杆的低端则与气缸(5)的外伸活塞杆相连,并同时与活塞杆一起与右侧相配的定位滑槽(17)呈滑动连接。由此组成一个受气缸(5)操纵的屈伸臂连杆系统,即当气缸(5)的活塞杆缩回,使连杆组件伸展,而当气缸(5)活塞杆外伸时,随着活塞杆的右移,上述连杆组件则回缩,此时位于连杆组件上部的毛刷辊底架也随之移动——即移动至附图中的虚线位置。
所述的第三个构件系统——毛刷辊架机构系统III,它是由位于连杆组件上的毛刷辊底架(11),毛刷辊(18),毛刷辊架(9)及气缸(13)组成,它实际上是一个依托于毛刷辊底架(11)的一个平移电动毛刷辊;其中所述的毛刷辊底架(11)的一端与连杆组件中的一连杆呈固定铰接,另一端则通过其上安置的屈伸臂滑槽(12)与连杆组件中的另一连杆呈滑动连接;而所述的气缸(13)则设于毛刷辊底架主架(11)一端,通过其伸出的活塞杆向左右运行推动滑动组件(10)实现左右位移,从而使位于该滑动组件(10)上的毛刷辊架(9)贴近或离开被洗机车表面。
由于上述气动刷擦机构主要是通过四个气缸中的三个气缸的正反向运行来带动各构件的伸展和收缩,因此为应用这种气动刷擦机构的机车设备实现智能控制创造了良好条件。因而使整个清洗刷擦去污工作既稳定可靠且又省力高效。
权利要求1.一种可用于机车头尾部清洗的气动刷擦机构,由刷臂架构件系统I、屈伸臂架构件系统II和毛刷辊架构件系统III组成,其特征在于A、所述的刷臂架构件系统I由一端与主机架(3)呈铰接的刷臂架主件(4)以及气缸(1)组成,其中所述气缸(1)的活塞杆(18)通过一外接连杆与刷臂架主件(4)相连,由此组成一个以铰接轴(2)为中心的刷臂架;在该刷臂架主件(4)的另一端上设置着由气缸(14)控制的定位闭锁构件(15);B、所述的屈伸臂架构件系统II,由一端装于刷臂架主件(4)上的气缸(5)及组成屈伸臂的连杆组件(6、7)组成,该组成双层X状铰接的屈伸臂连杆,其向右倾斜的那根连杆离的近端与气缸(5)固定端的刷臂架主件(4)铰接,而向左倾斜的那根连杆离的近端则与气缸(5)的外伸活塞杆相连;并与活塞杆一起与右侧相配的定位滑槽(17)呈滑动连接;在该定位滑槽(17)的外侧设有与主机架(3)固接的缓冲器(16);C、所述的毛刷辊架机构系统III,由与组成双层X状屈伸臂的连杆组件(6、7)的毛刷辊底架(11)、毛刷辊(8)、毛刷辊架(9)及气缸(13)组成,其中所述的毛刷辊底架(11)的一端与连杆组件中的连杆(7)铰接,另一端则通过其上安置的屈伸臂滑槽(12)与连杆组件中的另一连杆(6)呈滑动连接;所述气缸(13)设于毛刷辊底架(11)一端,其伸出的活塞杆与一可使毛刷辊底架(11)左右位移的滑动组件(10)相连,在滑动组件(10)的上安置与之固接的毛刷辊架(9)以及设于该毛刷辊架(9)上受电动机控制的毛刷辊(8)。
专利摘要一种可用于机车头尾部清洗的气动刷擦机构,由刷臂架构件系统、屈伸臂架构件系统和毛刷辊架构件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刷臂架构件系统由一与主机架铰接的刷臂架主件及两气缸分别组成受气缸控制的、能绕铰轴转动的刷臂架,以及能使该刷臂架定位闭锁的定位闭锁构件;所述的屈伸臂架构件系统是由一气缸及与气缸活塞杆连动的组合杆件,组成一个呈X状铰接,能在气缸控制下实现伸展和收缩的屈伸臂;所述的毛刷辊架机构系统,是由毛刷辊底架、毛刷辊、毛刷辊架及控制气缸组成的一个气动平移机构。应用该气动刷擦机构,不仅能有效清除机车体上的污垢,而且工作稳定性好,能实现智能化控制,工作效率高。
文档编号B60S1/00GK2546279SQ0222436
公开日2003年4月23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29日
发明者刘立钊 申请人:程宗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