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两栖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40463阅读:7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陆两栖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工具,具体涉及一种水陆两栖自行车。
背景技术
以往自行车一直作为代步或运送小物件的交通工具,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准的提高,人们希望自行车更多地用于娱乐健身。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水陆两栖自行车,不仅保留陆路驾驶的任何特点,而且还可以在河、湖等水面自由游翔,为水上嬉戏、游览垂钓等水上作业提供便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该自行车包括有车架,前后轮等,其特征在于在前后轮架侧连接安装浮箱装置,所述的浮箱装置主要由气伐、气伐架,、气伐折叠机构组成,气伐安装气伐架上,气伐架连接气伐折叠机构上,可活动伸缩调节的气伐折叠机构连接安装前后轮架上,其中,车架大杠为轨道式,鞍座支架在轨道内位移由定位销定位,传动机构连接鞍座支架上。
调整鞍座支架可以方便地调节传动机构的脚踏高出水面,即让自动车分为陆地或水面状态,调节气伐折叠机构可使浮箱装置处于立式或伸展平面式,以便自行车在水中行进或停泊。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陆地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面状态示意图图中1车架、2前轮、3后轮、4前轮架、5后轮架、6气伐、7气伐架、8气伐折叠机构、9大杠、10鞍座支架、11定位销、12传动机构、13工具箱、14浆片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该自行车包括有车架1、前后轮2、3等,其特征在于在前后轮架4、5侧面连接安装浮箱装置,所述的浮箱装置主要由气伐6、气伐架7、气伐折叠机构8组成,气伐6安装气伐架7上,气伐架7连接气伐折叠机构8上,气伐折叠机构8连接安装在前后轮架4、5上;车架大杠9为轨道式,鞍座支架10在轨道内移动由定位销11定位,传动机构12连接鞍座支架10上,后轮3的钢圈条上安装有数片浆片14,工具箱13安装车架1的后部。
调节气伐折叠机构可使浮箱装置处于立式或平面式,立式使自行车在水中行进阻力减小,平面式增加自行车在水中停泊状态时的漂浮稳定性。调整鞍座支架可使传动机构作陆地或水面状态变化,方便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前轮轮轱可为实芯板面结构,用其作为舵面来操纵自行车在水面上的方向变化,本实用新型的可伸缩的车架便于携带和存放,另外还可以备有保证水陆行驶的附件设备,如各气伐可经导气管连接到气泵上,气泵安装车架上。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水陆两栖,提高了交通工具的娱乐健身性。
权利要求1.一种水陆两栖自行车,该自行车包括有车架(1)、前后轮(2、3)等,其特征在于在前后轮架(4、5)侧面连接安装浮箱装置,所述的浮箱装置主要由气伐(6)、气伐架(7)、气伐折叠机构(8)组成,气伐(6)安装气伐架(7)上,气伐架(7)连接气伐折叠机构(8)上,气伐折叠机构(8)连接安装在前后轮架(4、5)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车架大杠(9)为轨道式,鞍座支架(10)在轨道内移动由定位销(11)定位,传动机构(12)连接鞍座支架(10)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后轮(3)的钢圈条上安装有数片浆片(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陆两栖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工具箱(13)安装车架(1)的后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陆两栖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该自行车包括有车架(1)、前后轮(2,3)等,在前后轮架(4,5)侧面连接安装浮箱装置,所述的浮箱装置主要由气阀(6)、气阀架(7)、气阀折叠机构(8)组成,气阀(6)安装气阀架(7)上,气阀架(7)连接气阀折叠机构(8)上,气阀折叠机构(8)连接安装在前后轮架(4,5)上;车架大杠(9)为轨道式,鞍座支架(10)在轨道内移动由定位销(11)定位,传动机构(12)连接鞍座支架(10)上,后轮(3)的钢圈条上安装有数片桨片(14),工具箱(13)安装车架(1)的后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水陆两栖,提高了交通工具的娱乐健身性。
文档编号B60F3/00GK2628306SQ0325984
公开日2004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23日
发明者汪震林 申请人:汪震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