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胎自动充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769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胎自动充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气设备特别是车胎自动充气装置。
目前,人们通常使用的车胎充气设备须在车轮停止转动时充气,并无法保证车胎在转动时保持固定的工作压力,且体积较大,不易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消除上述缺点的、自动向车胎充气使其保持一定工作压力的、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廉的车胎自动充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车胎自动充气装置是通过在车轮转动时,由于重锤的重力作用,使重锤及压气轴在筒体中产生的往复运动来完成向车胎充气并使其保持一定的工作压力之功能。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1为车胎自动充气装置的正视剖面图。
图2为车胎自动充气装置的附件——手动打气手柄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胎自动充气装置是用卡环将附图1中的孔16固定在车轴上,将槽5固定在车轮辐条上。套管15的一端套在压气管11上,由管卡12固定;另一端套接在车胎气门嘴上。顶盖1与筒体4由螺纹相连。压气管11与筒体4由螺纹相连,并用螺母7紧固。重锤3与顶盖1及压气管11间分别用弹簧2和弹簧6减震。车轮转动时,重锤3因其重力作用而在筒体4中作往复运动,并带动与其用螺纹连接的压气轴8及用螺母10紧固在压气轴8上的皮碗9也随之作往复运动。当重锤3处于压气轴8的下方位置(亦即附图1的倒置位置)时,重锤3向顶盖1方向移动。由于负压原理,空气自进气孔17被抽入压气管11的气腔18中。若车胎内气压压力低于重锤3的重力,则当重锤3转至压气轴8的上方位置(亦即附图1位置)时,重锤3向压气管11方向移动,因气道19端部焊有堵头13,故气腔18中的空气被压入气道19后从排气孔20进入套管15,并由车胎气门嘴进入车胎内。气门芯14套在压气管11上,起防止被压入套管15的气体回流入气道19的作用。
将顶盖1旋下,取出弹簧2,并将附图2的手动打气手柄21的螺纹头部22拧入重锤3的顶部螺纹孔中,则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胎自动充气装置可作普通打气筒使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车胎自动充气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廉;安装在车轮上,可随时自动向车胎内充气,以使车胎保持一定的工作压力;调换不同重量的重锤,便可使车胎保持不同的工作压力,以适应不同车辆车胎之需要;是一种理想的车胎自动充气装置。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胎自动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有一个重锤[3]在筒体[4]中运动,筒体[4]上的孔[16]、槽[5]由卡环分别固定在车轴、车轮辐条上,筒体[4]与顶盖[1]及压气管[11]间由螺纹连接。重锤[3]与顶盖[1]及压气管[11]间分别装有弹簧[2]和[6]。压气管[11]上有进气孔[17]、气腔[18]、气道[19]和排气孔[20]。重锤[3]与压气轴[8]的一端由螺纹连接,压气轴[8]的另一端装有皮碗[9],皮碗[9]与压气管[11]的气腔[18]为严密配合。压气管[11]上套有套管[15],套管[15]的另一端套接在车胎气门嘴上。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胎自动充气装置。该装置弥补了目前使用的车胎充气设备须在车轮停止转动后充气以及车胎在转动时无法保持固定工作压力之不足,利用车轮转动时重锤因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往复运动,达到自动向车胎充气以使其保持固定工作压力之目的。调换不同重量的重锤,可使车胎保持不同的工作压力,以满足不同车辆之需要。其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低廉,是一种理想的车胎自动充气装置。
文档编号B60C23/00GK87201520SQ87201520
公开日1988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1987年5月11日
发明者王闰 申请人:王闰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