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灯光自动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3881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灯光自动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灯光,更具体的为汽车灯光自动控制器。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汽车灯光的控制,都是通过司机朋友用手来控制的,他们反映在夜晚行驶中,灯光弱的汽车给灯光强的汽车会灯,而灯光强的汽车却不给灯光弱的汽车会灯,从而使灯光弱的汽车受对方远光照射看不清,而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在白天行驶中,有时须过涵洞或隧道,因里面黑暗需开大灯,但当车通过涵洞和隧道后,司机有时会忘记关闭大灯而行驶,这样就违犯了交通规则。虽然有的使用了汽车灯光自动控制器,但其是用继电器触点工作控制供给工作电路,具有体积大的缺点;振荡电路具有触点多、功能少、接受灵敏度低、造价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点的汽车灯光自动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汽车灯光自动控制器,它主要由自动会灯开关电路、供电蓄电池组成,其特征是还有应急灯开关电路和警示灯开关电路,近程灯间用作应急灯,左、右转向灯间用作警示灯,在汽车的前侧设置一用于接收正前方照明信号的光敏感应器,该光敏感应器的输出信号端与自动会灯开关电路、应急灯开关电路连接,警示灯电路的信号开关与刹车自动开关并联。将光敏感应器的输出信号送至集成块IC1的输入端,集成块IC1的输入端有延时电容C2,集成块IC3的输出端接有继电器J2,并由继电器J2对应的触点控制远程灯H2及近程灯H3与供电电源的接通与断开,从而实现远、近程灯的自动切换,完成会灯;在应急灯的控制电路中,设置由集成块IC1、继电器J1及外围元件组成的自动感应延时电路,和主要由驱动三极管V1、V2及外围元件构成的自动开关电路,其信号从集成块IC1的输出端脚3,送至受三极管V1控制的三极管V2,然后经继电器J1对应的触点控制应急灯H3,当车的前方很暗时,应急灯H3自动开启,当车的前方转明亮时,应急灯H3自动关闭;在警示灯的控制电路中,设置由集成块IC4及其外围元件组成的自动延时电路,和主要由集成块IC4、继电器J3构成的大功率闪烁驱动电路,当其信号从刹车自动开关K2依次送至三极管V7、三极管V8、三极管V6,致使三极管V6截止,同时由电阻R15、R16、电容C9组成的振荡电路控制继电器J3,然后经继电器J3对应的触点控制警示灯工作即左、右转向灯同时工作;当转向时,一侧的转向灯亮时,电阻R12、三极管V4、V5、集成块IC4的延时电路导通,则三极管V6导通,致使由电阻R15、R16、电容C9组成的振荡电路复位,这时改为转向灯作用,而警示灯作用消失。供电电源经点火开关向集成块IC1、IC2、IC4提供工作电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夜间会车时,司机不需再作任何变光操作,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和司机过度疲劳的操作,使夜间行车更加安全舒心。
2、由于应急灯电路的加入,有效地避免了白天过涵洞时因司机忘记关闭前大灯而违犯交通规则。
3、警示灯电路的加入,一是夜晚表示车的宽度、二是提醒前后车或人注意安全。
4、由于采取了快速闪烁驱动集成电路,有效的使闪光装置的性能进一步提高。
5、本装置其功能可任意组合,各单元电路分开布局,维修更加快捷方便。
6、本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电路元件少、接受灵敏度高、耗电较微、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并适合因会灯、过涵洞或隧道等需要的汽车灯光自动控制器。
实施例及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1中D1.感光器H2.远程灯H3.近程灯(应急灯)H4.刹车灯H5.行车灯H6.右转向灯(警示灯)H7.左转向灯(警示灯)X8.蓄电池B9.保险丝S10.闪光器电源蓄电池X8负极接地,正极由点火开关K1和金属保险丝B9串联后分别接K2、K3、K4,K1、K5并联,B9分别接接应急灯开关电路和警示灯开关路,转换开关K2接刹车灯电路H4,转换开关K3控制远程灯H2、近程灯H3电路,转换开关K4接行车灯电路H5,闪烁器S10经转换开关K5接R控制转向灯H6或接L控制转向灯H7电路的结构与现有电路一样。
自动会灯电路的结构自动会灯切换电路由感光器、自动切换器、远程灯H2、近程灯H3等组成,自动切换器由集成块IC1及外围元件、集成块IC2、集成块IC3及外围元件组成。感光器D1的光敏二极管装在感光器内,由调焦螺丝固定在反光镜的焦点上,用聚光玻璃或普通透明玻璃做感光器的前罩,将整个感光器装在有利于接受对方车灯光照,且能避免自己车灯光照影响的汽车的前左侧;自动切换器是在金属保险丝B9的出线端与地端之间并联电容C1、电阻R1、电阻R2,在电阻R1的输出端之间接型号为NE555的集成块IC1的脚2、IC1的脚1接地,脚5通过串联电容C3后接地,脚6、脚7接电阻R2的输出端且串联电容C2后接地,脚4和脚8与电容C1的正极并联,且电容C1的负极接地,脚3即IC1输出端与型号为NE556的集成块IC3的脚4、脚10相连;TWH8778型集成块IC2的脚1与集成块IC1的脚4、脚8并联,IC2的脚5接三极管V3的发射极,V3的基极接电阻R6的输出端,电阻R6的输入端接行车灯开关K4,开关K4接金属保险器B9的输出端,并组成串联电路,集成块IC2的脚4接地,集成块IC2的脚2脚3即为IC2输出端与电阻R8的输入端相连,电阻R8的输出端接型号为NE556的集成块IC3的脚1与电阻R9的输入端,电阻R9的输出端接IC3的脚2、脚6、电容C4的正极,C4的负极接地,电阻R8、R9和电容C4组成串联电路,IC3的脚3、脚11并联后通过串联的电容C5接地,IC3的脚7接地,IC3的脚14、电阻R10与电阻R8的输入端并联,电阻R10的输出端接IC3的脚13和电阻R11的输入端,电阻R11的输出端接IC3的脚8、脚12和电容C6的正极,电容C6的负极接地,电阻R10、R11和电容C6组成串联电路,IC3的脚9通过二极管D3和继电器J2组成串联电路并接地,脚5和继电器J2输入端、二极管D4的负极相连,且继电器J2输出端和二极管D4的正极并联后接地;电阻R7的输出端接三极管V3的集电极,输入端接远程灯触点开关K3的a点与远程灯H2组成的电路,及K3的b点与近程灯H3组成的电路,三极管V3基极串联电阻R6后控制行车灯H5;继电器J2通过常闭触点J2-1控制远程灯H2,通过常开触点J2-2控制近程灯H3。
自动会灯电路的工作原理集成块IC1部分的工作原理电容C1有滤波作用。平时感应器D1无光照时处于截止状态,集成块IC1的脚2呈高电位而被复位,使脚3输出低电位;当有强光照射在D1上时,D1产生光电流,集成块IC1的脚2呈低电位而被置位,由于电容C2有延时作用,1C1脚6和脚7延时一段时间后迅速上升,其脚3导通,输出高电位。电阻R1决定光敏管的灵敏度。在本实施例中,两车相对距离60米内集成块IC1才导通工作。
集成块IC2部分的工作原理集成块IC2导通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闭合行车灯开关K4使行车灯信号加到电阻R6触发三极管V3导通,二是闭合远程灯开关K3的a点,使远程灯信号通过电阻R7加到三极管V3的集电极,当有信号通过电阻R7到达三极管V3的集电极且三极管V3的基极没有触发信号时,三极管V3的发射极截止,输出为低电位,所以IC2的脚5也是低电位,IC2输出端脚2、脚3截止,会灯电路停止工作;当没有信号通过电阻R7加到三极管的集电极时,但有信号通过电阻R6加到三极管V3的基极时,三极管V3的发射极导通,但电阻R7上没有触发信号输出,所以IC2的脚5无触发信号,IC2脚2脚3输出低电位,会灯电路也停止工作;只有同时满足有远程灯触发信号通过电阻R7加到三极管V3的集电极,又有行车灯触发信号加到三极管V3的基极时,三极管V3的发射极才导通,IC2的脚5形成触发信号,IC2的脚2脚3导通,会灯电路开始工作。加装集成块IC2的目的是防止《超车灯信号或临界信号》误动作等原因。
集成块IC3部分的工作原理当集成块IC2的脚2脚3导通时向集成块IC3提供工作电压。集成块IC3的一半为延时电路,一半为多谐振荡电路。延时电路由电阻R8、R9、电容C4等组成开机定时电路,其对应的定时时间为td=1.1(R8+R9)C4。当IC2的脚2脚3提供工作电压时,由于电容C4上电压不能突变,则触发IC3的脚2脚6,使IC3的输出端脚5呈高电位,使继电器J2吸合,其对应的触点J2-2点亮近程灯;定时过后,随电容C4的充电,IC3的脚2脚6无触发信号,IC3的输出端脚5呈低电位,继电器J2复位,多谐振荡电路开始工作。多谐振荡电路由电阻R10、R11、电容C6等组成会灯切换电路,其振荡频率为f=1.44/(R10+2R11)C6,随着电容C6的充、放电,使IC3的输出端脚9开始起振输出方波信号,继电器J2随着方波的高、低电位而呈现导通、截止交替转换状态,从而使前大灯一远一近的给对方会灯,这个过程可多次循环当然也可只循环到某一任意阶段。当集成块IC1的输出端脚3的低电位加至集成块IC3的脚4、脚10,使脚4、脚10复位,又因集成块IC2的脚2脚3导通使12伏电压全部加在IC3的脚14上,致使延时电路和多谐振荡电路都不工作,继电器J2复位,整个电路呈现远或近程灯的单一状态进行工作。
当感光器D1接收到光信号时,将信号送至集成块IC1的脚2,电容C2通过电阻R2放电,使IC1的脚3输出高电位加至集成块IC3的脚4、脚10上,电阻R8、R9、电容C4等组成开机定时电路开始工作,集成块IC3的脚2脚6电位下降,当脚2脚6电位低于(1/2VDD=3V)时,IC3的输出端脚5呈高电位,使继电器J2吸合,常闭触点J2-1断开,远程灯H2熄灭,常开触点J2-2闭合,近程灯H3点亮。定时过后,随电容C4的放电,IC3的脚2、脚6电位上升,电位高于(2/3VDD=3V)时,呈无触发信号,IC3的输出端脚5输出低电位,继电器J2复位,由电阻R10、R11、电容C6等组成会灯切换多谐振荡电路开始工作,随着电容C6的充、放电,集成块IC3的脚8和脚12的电位的上升和下降,使IC3的输出端脚9开始起振输出方波信号,继电器J2随着方波的高、低电位而呈现导通、截止交替转换状态,从而使前大灯一远一近的给对方会灯,这个过程可多次循环当然也可只循环到某一任意阶段。当到近处,双方司机都要开近程灯时,由于集成块IC1的延时作用,使集成块IC3的两条电路翻转,此时延时电路导通,使继电器J2工作,常闭触点J2-1断开远程灯H2熄灭,常开触点J2-2闭合近程灯H3点亮,则在集成块IC3的部分延时时间内完成会车;会车过去的瞬间,光敏管D1上无光照,则IC1的脚3输出低电位加至IC3的复位端脚4、脚10,使集成电路IC3停止工作,继电器J2释放,常开触点J2-2断开近程灯H3自动熄灭,常闭触点J2-1闭合远程灯H2自动恢复点亮。继电器J2吸合时,D4可避免线圈J2释放时产生的自感电动势,同时也可以提高继电器的释放速度。集成块IC3的脚3脚11接有电容C5是防止集成块IC3的自激作用。
应急灯电路的结构应急灯电路由感光器、集成块IC1及外围元件、开关继电器J1及外围元件、应急灯H2等组成。继电器J1的输入端与电容C1的正极相连,继电器J1的输出端接三极管V2的集电极,三极管V2的发射极接IC1的脚3,三极管V2的基极接电阻R5的输出端,二极管D2与继电器J1成并联电路;电阻R4的输入端与继电器J1的输入端相连,电阻R4的输出端接电阻R5的输入端及三极管V1的集电极,三极管V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V1的基极通过电阻R3与行车灯H5相连,继电器J1常闭触发点J1-1为空端,继电器J1常开触发点J1-2接应急灯H2,近程灯间用于应急灯。
应急灯电路的工作原理集成块IC1部分的工作原理没进涵洞时,感光器D1因受光线的照射产生光电流,由于电阻R1和感光器D1进行分压,使IC1的脚2为低电位而被置位,脚3输出高电位使三极管V2截止,继电器J1不工作,应急灯无作用。当白天过涵洞时,因里面黑暗感光器D1无光照射呈高阻处于截止状态,集成块IC1的脚2为高电位而被复位,由于电容C2有延时作用,IC1的脚6脚7的电位延时一段时间后迅速上升,其脚3输出低电位,加至三极管V2的发射极使之导通,使继电器J1工作,常闭触点J1-1断开,常开触点J1-2闭合,应急灯H3则自动点亮。当车通过涵洞后,感光器D1受到光线的照射呈低阻,感光器D1产生光电流,由于电阻R1和感光器D1进行分压,使IC1的脚2为低电位而被置位,脚3输出高电位使三极管V2截止,继电器J1释放,常闭触点J1-1闭合,接空位,常开触点J1-2断开,应急灯H3则自动熄灭。当夜晚行车时闭合开关K4,则信号通过电阻R3触发三极管V1的基极,使三极管V1导通,三极管V2截止,继电器J1不工作,无应急作用。加装三极管V1是防止《临界夜晚行车》时误动作。
警示灯电路的结构警示灯电路由延时电路、振荡电路、警示灯H6、H7等元件组成。延时电路一半是复位延时电路,由二极管D5、D6、电阻R12、R13、R14、三极管V4、V5、V6、电容C7、C8及集成块IC4的一半组成;另一半是触发延时电路,由电阻R17、R18、三极管V7、V8、电容C10组成;振荡电路由电阻R15、R16、电容C9、二极管D7、继电器J3及集成块IC4的另一半组成。具体连接为电阻R17的输入端接警示灯开关K2,刹车灯H4与电阻R17的输入端相连,电阻R17输出端与三极管V7的基极相连,三极管V7的集电极与金属保险器B9的出线端相连,三极管V7的发射极与电容C10正极相连,C10负极接地,电阻R18的输入端与金属保险器B9的出线端相连,电阻R18的输出端接三极管V8的集电极和三极管V6的基极,三极管V8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V8的基极接电容C10的正极,电容C10的负极接地。NE556集成块IC4脚14与金属保险丝B9的出线端相连,电阻R15的输入端与金属保险丝B9的出线端相连,电阻R15的输出端与IC4脚13和电阻R16的输入端相连,电阻R16的输出端与IC4的脚8、脚12及电容C9的正极相连,电容C9的负极接地。电阻R15、R16和电容C9组成串联电路。继电器J3的输入端接IC4的脚9,继电器J3的输出端接地,二极管D7与继电器J3并联,集成块IC4的脚7接地,脚5与电阻R14相串联后接三极管V6的基极,三极管V6的集电极接IC4的脚10,三极管V6的发射极接地,电阻R14输出端与V6的基极相连后接三极管V8的集电极,IC4的脚3和脚11通过电容C8接地,IC4的脚2和脚6与电阻R13相并联后接三极管V5的发射极,电阻R13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V5的集电极与集成块IC4的脚14相连,三极管V5的基极与电容C7的正极及三极管V4的发射极相连,电容C7负极接地,三极管V4的集电极与三极管V5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V4的基极与电阻R12输出端相连。电阻R12的输入端接二极管D5和二极管D6的公共端,二极管D10和二极管D5并联,二极管D11和二极管D6并联,继电器J3常闭触发点J3-1为空端,常开触发点J3-2与二极管D8和二极管D9的公共输入端相连,二极管D8和二极管D10的公共端输出端接警示灯H6,二极管D9和二极管D11的公共端输出端接警示灯H7。
警示灯电路的工作原理集成块IC4部分的工作原理当警示灯自动开关K2闭合时,刹车灯H4点亮,其信号通过电阻R17加至三极管V7的基极,使V7导通向电容C10进行充电,当C10上电压充到(2/3VDD)时,则三极管V8导通,三极管V6截止,IC4的脚10为高电位,振荡电路开始起振,IC4的脚9输出振荡频率为f=1.44/(R15+2R16)C9的方波信号,此时继电器J3随方波的高、低电位而交替地导通、截止,继电器J3的触点J3-2也出现导通、截止的交替转换状态,通过二极管D7、D8使警示灯H6、H7快速闪烁,提示前后行人和车辆注意安全;若自动开关K2断开时,则电容C10向三极管V8放电,使V8延时导通,延时导通时间为td=1.1V7C10;当三极管V8截止时,三极管V6导通,加至集成块IC4脚10而被复位,脚9停止振荡,继电器J3因无电释放,触点J3-2断开,即二极管D8、D9断开,则警示灯H6、H7熄灭。当刹车自动开关K2闭合时,刹车灯H4点亮,其信号使三极管V7、V8导通,三极管V6截止,集成块IC4振荡电路脚9开始起振,继电器J3开始工作,驱动警示灯H6、H7快速闪烁点亮。在警示灯作用的同时紧急转向,此时从闪光器S10输出的断续信号通过二极管D5(或D6)、电阻R12加至三极管V4的基极,使V4导通,向电容C7进行充电,当C7上电压充到2/3VDD时三极管V5导通,集成块IC4的脚2脚6为低电位而被复位,脚5输出高电位,该电位通过电阻R14使三极管V6导通,加至集成块IC4脚10而被复位,IC4脚9停止输出信号,振荡电路停止起振,警示灯不工作,此时开关K5与触点R(或L)接通转向灯H6(或H7),一侧的转向灯点亮。
备注该控制器会灯接收距为60-100米。本实施例中所有继电器和与其并联的二极管电路都可用无触点的效应管MOS-40AT代替,也可以用固态继电器SSR代替。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灯光自动控制器,组成部件有自动会灯开关电路、供电蓄电池组成,其特征是还有应急灯开关电路和警示灯开关电路,近程灯间用作应急灯,左、右转向灯间用作警示灯,在汽车的前侧设置一用于接收正前方照明信号的光敏感应器,该光敏感应器的输出信号端与自动会灯开关电路、应急灯开关电路连接,警示灯电路的信号开关与刹车自动开关并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灯光自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会灯开关电路,由感光器、自动切换器、远程灯H2、近程灯H3等组成,自动切换器由集成块IC1及外围元件、集成块IC2、集成块IC3及外围元件组成,将光敏感应器到前方灯光信号,其输出信号送至集成块IC1的输入端,集成块IC1的输出端脚3连接集成块IC3的输入端脚4、脚10,集成块IC3的输出端脚5、脚9接继电器J2,并由继电器J2对应的触点控制远程灯H2、近程灯H3与电源的接通、断开,远程灯、近程灯自动切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灯光自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急灯电路,设有集成块IC1、继电器J1及外围元件组成的自动感应延时电路,和主要由驱动三极管V1、V2及外围元件构成的自动开关电路,其信号从集成块IC1的输出端脚3,送至受三极管V1控制的三极管V2,然后经继电器J1对应的触点开关控制应急灯H3的开、闭,当车的前方很暗时,应急灯H3自动开启,当车的前方转明亮时,应急灯H3自动关闭。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灯光自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在警示灯的控制电路中,设有集成块IC4及其外围元件组成的自动延时电路,和主要由集成块IC4、继电器J3构成的大功率闪烁驱动电路,当刹车信号从刹车自动开关K2依次送至电阻R17、三极管V7、三极管V8,致使三极管V6截止,同时由电阻R15、R16、电容C9等组成的振荡电路控制继电器J3开始工作,然后经继电器J3对应的触点控制警示灯工作即左、右转向灯同时闪烁;当拐弯一侧的转向灯亮时,电阻R12、三极管V4、V5、集成块IC4的延时电路导通,则三极管V6导通,致使由电阻R15、R16、电容C9等组成的振荡电路复位,警示灯电路关闭。
专利摘要汽车灯光自动控制器,由自动会灯电路、应急灯电路、警示灯电路、电池组成,近程灯间用于应急灯,四脚灯间用于警示灯,在汽车的前侧设置接收前方照明信号的感应器,其输出信号端与自动会灯电路、应急灯电路连接,警示灯电路的信号开关与刹车自动开关并联,电源经点火开关向IC
文档编号B60Q1/00GK2673726SQ200320120939
公开日2005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6日
发明者戴伟 申请人:戴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