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保护气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67411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头部保护气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膨胀用气体从车辆的侧窗的上缘侧流入、向下方展开膨胀,能够保护乘坐人员的头部的头部保护气囊。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头部保护气囊中,如特开平11-321528号公报所述,折叠收藏在车辆的侧窗的上方侧,当膨胀用气体流入时,一边展开以解除折叠,一边膨胀,将侧窗覆盖。
但是,在现有的头部保护气囊中,将构成使膨胀用气体流入的气体流入部的车内侧壁部和车外侧壁部重叠,将气囊展开成扁平状,在这种状态下,以使下缘侧接近上缘侧的方式,进行以规定的折叠宽度折叠起来的波纹状折叠,折叠完之后,将其收藏在位于侧窗的上方侧的车身天花板衬里与车身侧的内面板之间。
在处于这种收藏状态的气囊中,当膨胀用气体流入时,尽管解除折叠并进行展开的速度很快,但是,由于在气囊的各个部位处的上下方向的长度尺寸不同以及微小的折叠宽度误差等,气囊的下缘在折叠完毕时的位置会产生偏差,有时会朝向车内侧,或者朝向车外侧。
同时,在这种收藏状态的气囊的膨胀初期,容易向朝着气囊下缘的方向突出,气囊向下缘侧的突出方向产生偏差,在侧窗与乘坐人员头部的间隙非常狭窄的情况下,对于每个气囊而言,在使之能够顺滑并且稳定地在这种狭窄的间隙内展开方面,还存在着改进的余地。
发明的内容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侧窗与乘坐人员头部之间的间隙很窄,也能够顺滑且稳定地在该间隙内展开的头部保护气囊。
根据本发明的头部保护气囊,在膨胀用气体流入时,从被折叠收藏的车辆的侧窗的上方侧向下方展开,覆盖侧窗。同时,该头部保护气囊包括具有使膨胀用气体流入的气体流入部、在膨胀完毕时覆盖侧窗的气囊主体,以及带状件。气体流入部,包括车内侧壁部和车外侧壁部,使膨胀用气体流入到车内侧壁部和车外侧壁部之间,进行膨胀。此外,气体流入部包括配置在膨胀完毕时的气囊主体的上缘侧、在膨胀初期使膨胀用气体流入的初期膨胀部,以及,位于初期膨胀部的下方、同时在膨胀完毕时配置在乘坐人员头部的侧方的保护膨胀部。保护膨胀部备有配置临时结合部的主体室。临时结合部将车内侧、车外侧壁部彼此结合,在膨胀完毕的保护膨胀部的内压上升时,使车内侧、车外侧壁部彼此分离。主体室在临时结合部分离前进行较薄的膨胀,并且在临时结合部分离时,膨胀得很厚。带状件,在展开膨胀的过程中,能够将气囊主体的下缘侧向车外侧方向牵引,其上端结合到位于气囊主体的上缘侧的车外侧,其下端结合到位于比初期膨胀部更靠近下方的前述气囊主体的下缘侧的车外侧。气囊主体被折叠收藏,以便伴随着膨胀用气体的流入、在位于上缘侧的初期膨胀部的至少一部分中进行膨胀时,将保护膨胀部侧向下方推出。即,气囊主体,在车外侧配置带状件的状态下,设置以将车内侧、车外侧的壁部折叠的方式加上折痕并进行折叠的折叠部位,同时,在折叠部位的下方,设置利用将下缘侧向车外侧卷绕的卷折进行折叠的卷折部位,将该气囊主体折叠收藏在侧窗的上方侧。
在根据本发明的头部保护气囊中,如果从收藏在侧窗的上方侧的状态,使膨胀用气体流入的话,首先,气囊主体的初期膨胀部膨胀。这时,将位于气囊主体的上缘侧的初期膨胀部的至少一部分,作为能够伴随着膨胀用气体的流入进行膨胀时将保护膨胀部向下方推出,以将车内侧、车外侧壁部折叠的方式加上折痕进行折叠的折叠部位,该折叠部位,利用能够比卷折部位更快地将折叠解除的折叠方式进行折叠,若使膨胀用气体流入,则立即将折叠解除,将作为折叠部位的下方侧的保护膨胀部侧的部位、也就是包含卷折部位在内的气囊主体的下部侧向下方推出。并且,这时,在气囊主体的车外侧,配置将气囊主体的上缘侧和下缘侧连接起来的带状件,气囊主体的下缘侧受到带状件的限制,向车外侧展开。其结果是,包含卷折部位在内的气囊主体的下部侧,沿着侧窗被迅速推出,即使乘坐人员的头部靠近侧窗,气囊主体的下缘侧,也能够以从上方插入的方式,进入到侧窗与乘坐人员头部的上端侧之间的狭小的三角形空间内。特别是,气囊的下部侧是卷折部位,由于与折叠部位相比难以解除折叠,所以,保持着沿着车内外方向的厚度较薄的紧凑的状态,容易进入到侧窗与乘坐人员头部之间的狭窄的间隙内。
在这种状态下,如果初期膨胀部进一步膨胀的话,初期膨胀部本身,变成将位于乘坐人员头部的上端侧的车外侧推压到车内侧的中央的状态,将侧窗与乘坐人员头部的上端侧之间的三角形空间扩展,被初期膨胀部推出的气囊主体的下部侧,在侧窗与乘坐人员头部的上端侧之间的被扩展的空间内向下方侧插入。
进而,气囊上的折叠部位的下方侧,依次进入侧窗与乘坐人员头部的上端侧之间的被扩展的空间内,卷折部位一面解除折叠一面进入该空间。由于该卷折部位是将气囊主体的下缘侧向车外侧卷绕折叠的,所以,在将该卷打开解除折叠时,即使碰到乘坐人员的头部,也会变成由乘坐人员的头部进行导向将该卷打开的状态,气囊主体顺滑地解除折叠,完成展开,一直达到乘坐人员头部的下方。不言而喻,在位于卷折部位处的折叠解除之前的部位,保持被卷绕的状态,不增大车内外侧方向的厚度,厚度较薄,所以,可以一面顺滑地进入侧窗与乘坐人员头部之间的狭窄的间隙,一面解除折叠。
进而,在保护膨胀部的主体室中,由于在该时刻的内压比较低,所以,临时结合部处于将车内侧、车外侧壁部彼此结合的状态,以薄的膨胀状态完成展开,即使侧窗与乘坐人员头部之间的空间很窄,也能够顺滑并且稳定地在乘坐人员头部的侧方,打开卷折的卷,使主体室展开。
同时,在保护膨胀部的展开完毕之后,伴随着主体室的内压上升,临时结合部使车内侧、车外侧壁部彼此分离,所以,主体室能够使没有配置临时结合部的部位膨胀得很厚,具有很好的缓冲性能,即,确保足够的冲击吸收行程,可以保护乘坐人员的头部。
从而,在根据本发明的头部保护气囊中,即使侧窗与乘坐人员头部之间的间隙很窄,也能够顺滑且稳定地在该间隙中展开,并且缓冲性能良好,可以保护乘坐人员的头部。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所说的上下、前后方向,与装载头部保护气囊的车辆的上下、前后方向一致,进而,在头部保护气囊装载在车辆上的状态下的斜上方及斜下方,也包括在上下方向的范围内。
此外,虽然有必要将带状件的下端结合到气囊主体的下缘侧,但是,由于在初期膨胀部的膨胀初期,只要气囊主体的下缘侧能够朝向车外侧即可,所以,只要将带状件的下端结合到位于初期膨胀部下方的气囊主体的部位处即可,例如,可以将带状件的下端结合到初期膨胀部的正下方。此外,带状件的上端,只要是气囊主体的上缘侧,不仅可以结合到气囊主体上,也可以只结合到离开气囊主体的车辆的车身侧上。
同时,临时结合部,包括大致沿上下方向配置的部位,优选地,以从下端侧使车内侧、车外侧壁部彼此分离的方式配置。
在这种结构中,临时结合部的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的相互分离,从主体室的下部侧起向上部侧进行。即,在头部保护气囊从侧窗的上方侧向下方展开的结构中,假如从临时结合部的上端侧解除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的相互结合的话,在展开完成前,主体室的上部侧开始变厚,膨胀用气体到达主体室下部侧的时间滞后,妨碍主体室迅速地完成展开。但是,前面所述的结构,是一种临时结合部的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的分离从主体室的下部侧起向上部侧进行的结构,在膨胀用气体充分到达主体室的下部侧的阶段,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的相互分离才开始,所以,在这种分离开始的时刻之前,主体室已经可靠地展开完毕,可以稳定地确保完全展开。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使膨胀用气体从膨胀完毕时的下部侧流入,优选地,主体室在其下部侧开设气体流入口。
在这种结构中,由于沿主体室的前后方向相互邻接且与主体室的气体流入口连通的部位先完成展开,所以,主体室能够以膨胀更小的状态,也就是在更薄的状态,完成展开,从而,即使在乘坐人员头部的侧方与侧窗之间的间隙极为狭窄,也能够容易地将主体室配置在该乘坐人员头部与侧窗之间。
进而,配置在主体室中的临时结合部,可以使其上端侧与初期膨胀部邻接配置。
根据这种结构,在临时结合部的上端的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分离时,已经分离的临时结合部的上端附近的主体室,可以和初期膨胀部成一整体地膨胀得很厚,可以提高缓冲性。
此外,优选地,将初期膨胀部的整个区域,作为能够以伴随着膨胀用气体的流入进行膨胀时将保护膨胀部向下方推出、以将车内侧、车外侧壁部折叠的方式打上折痕进行折叠的折叠部位,将初期膨胀部的下方侧的整个区域,作为利用将下缘侧向车外侧卷绕的卷折进行折叠的卷折部位,将气囊主体折叠收藏到侧窗的上方侧。
在这种结构中,由于初期膨胀部在膨胀的初期,使其全部区域迅速地展开膨胀,所以,在将卷折部位向下方推出的同时,与由带状件产生的向车外侧方向的限制相结合,可以将卷折部位沿着侧窗强制性地推出,即使身材高大的乘坐人员的头部靠近侧窗,也能够迅速地将具有较大重量的乘坐人员的头部向车内侧推出,并且,可以将包含卷折部位在内的气囊主体的下部侧插入到该乘坐人员的头部与侧窗之间的间隙内。
同时,可以在将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重叠的状态下,利用沿上下方向折叠的波纹折叠来形成折叠部位。或者,可以将车内侧壁部和车外侧壁部分别沿上下方向折叠来形成折叠部位。进而,也可以将车内侧壁部和车外侧壁部,分别沿车内外方向折叠形成折叠部位。
此外,也可以不将初期膨胀部的整个区域作为折叠部位。例如,将气囊主体中的上缘侧的初期膨胀部的一部分,在将车内侧、外侧壁部相互重合的状态下,以沿上下方向折叠的方式,进行波纹折叠,作为折叠部位。同时,将初期膨胀部的剩余的部分,以从卷折部位的周围的车外侧起包围下方侧的方式配置,将气囊主体收藏在侧窗的上方侧。
进而,在折叠部位将车内侧、车外侧壁部彼此重合进行波纹状折叠,同时,卷折部位沿着折叠部位的折叠方向配置的情况下,可以将卷折部位配置在折叠部位的斜下方的车外侧或者车内侧,将气囊主体收藏在侧窗的上方侧。
进而,优选地,带状件,将其上端结合到气囊主体的前后方向的端部侧,同时,将其下端结合到气囊主体的下缘处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部附近。
在这种结构中,在气囊主体展开完毕时,带状件可以将与带状件的下端结合的气囊主体的下缘处前后方向的中央部附近,向成为带状件的上端侧的气囊主体的前后方向的端部侧牵引,可以在气囊主体的下缘侧,产生沿前后方向的张力。因此,在展开完毕之前,保护膨胀部的下缘侧,即使稍稍卡在乘坐人员的头部,并且展开不充分,如果在气囊主体的下缘侧由带状件产生沿前后方向的张力,则保护膨胀部也会被该下缘侧牵引,能够顺滑地完成展开。
进而,在膨胀完毕时的气囊主体,以覆盖车辆的多个侧窗和侧窗之间的车身柱部的车内侧的方式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按照将其上下端配置在车身柱部的附近的方式,设置带状件。
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即使侧窗之间的车身柱部从侧窗向车内侧突出,车身柱部与乘坐人员之间的间隙狭窄,借助带状件对于向车外侧的限制,也能够将气囊主体沿着车身柱部向下方展开。


图1是表示使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式的气囊的头部保护气囊装置在车辆上的装载状态的简略正视图。
图2是实施形式的气囊的正视图。
图3A、3B、3C是依次表示在实施形式的气囊中膨胀时的状态的局部横剖视图,对应于图2的III-III部位。
图4A、4B、4C是依次表示实施形式的气囊中膨胀时的状态的局部横剖视图,对应于图2的IV-IV部位。
图5A、5B、5C是依次表示实施形式的气囊中膨胀时的状态的局部纵剖视图,对应于图2的V-V部位。
图6A、6B、6C是说明实施形式的气囊的折叠工序的图示。
图7是实施形式的气囊装载在车辆上的状态的简略纵剖视图,对应于图1的VII-VII部位。
图8A、8B是依次说明实施形式的主体室附近的气囊的膨胀的图示,对应于图7所示的部位。
图9A、9B是依次表示图8的状态后的膨胀状态的图示。
图10A、10B是依次表示图9的状态之后的膨胀状态的图示。
图11是实施形式的气囊装载在车辆上的状态的简略纵剖视图,对应于图1的XI-XI部位。
图12是说明实施形式的主体室附近的气囊的膨胀初期的图示,对应于图11所示的部位。
图13A、13B是依次表示图12的状态后的膨胀状态的图示。
图14A、14B是依次表示图13的状态后的膨胀状态的图示。
图15是另外一种实施形式的气囊的正视图。
图16是说明另外一种实施形式的气囊的折叠状态的简略剖视图。
图17是说明另外一种形式的气囊的折叠状态的简略剖视图。
图18是说明另外一种形式的气囊的折叠状态的简略剖视图。
图19是说明另外一种形式的气囊的折叠状态的简略剖视图。
图20是表示图19所示的气囊装载在车辆上的状态的简略剖视图。
图21A、21B是依次表示图19所示的气囊的膨胀状态的简略剖视图。
图22是另外一种实施形式的气囊的正视图。
图23是另外一种实施形式的气囊的正视图。
图24是另外一种实施形式的气囊的正视图。
图25是另外一种实施形式的气囊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1、2所示,实施形式的头部保护气囊19,用于在装载在车辆V上的头部保护气囊装置M中。该头部保护气囊装置M,包括气囊19、充气装置12、安装托架10、13、气囊罩8。其中,气囊19,在车辆V的车内侧的侧窗W1、W2的上缘侧,折叠收藏在从车身前柱部FP的下缘侧起、经由车身上边梁部RR的下缘侧、一直到车身后柱部RP的上方侧的范围内。
充气装置12,如图1、2所示,为大致圆柱形的气缸型,外装使膨胀用气体流入气囊19用的连接口部22,利用夹紧件15与气囊19连接。同时,充气装置12,利用安装托架13,覆盖车身天花板衬里5的下缘5a,安装固定在车身中柱部CP的上方附近的车身上边梁部RR的内面板2上。此外,内面板2是车辆V的车身(车体)1侧的构件。此外,安装托架13,用金属板制成,保持充气装置12,利用安装螺栓14固定到内面板2上。
各个安装托架10,由两块金属板制成的薄板构成(参照图7、11),以夹持气囊19的各个安装部40的方式、安装到各个安装部40上,利用安装螺栓11将各个安装部40安装固定到内面板2上。此外,各个安装螺栓11连接到设置螺母2b、形成在内面板2上的安装孔2a上。
气囊罩8,由配置在车身前柱部FP的车身柱装饰物4和配置在车身上边梁部RR上的车身天花板衬里5的各自的下缘4a、5a侧构成。此外,车身柱装饰物4和车身天花板衬里5由合成树脂制成,在车身前柱部FP和车身上边梁部RR上,分别安装到车身1的内面板2上的车内侧。此外,车身天花板衬里5,配置在从车身前柱部FP的上方附近起,经由车身中柱部CP的上方,直到车身后柱RP的上方附近。
气囊19,如图1~5所示,由使用聚酰胺丝等利用袋状编织制造的气囊主体20、和用聚酰胺丝等的织物构成的经由柔性的带状件45构成。此外,在实施形式的气囊主体20中,在外表面上,不设置通常所配置的硅酮等防止气体泄漏用的涂布层,但也可以适当地设置防止气体泄漏用的涂布层。此外,带状件45,在实施形式的情况下,利用在由袋状织物形成气囊主体20、剪裁成规定的形状时的剩余材料形成。
气囊主体20,使从充气装置12来的膨胀用气体G流入,从折叠状态展开,以覆盖侧窗W1、W2和车身中柱部CP、车身后柱RP的车身柱装饰物7、6的车内侧的方式展开膨胀。同时,气囊主体20包括使膨胀用气体G流入、以使车内侧壁部21a和车外侧壁部21b分离的方式膨胀的气体流入部21,以及不使膨胀用气体流入的非流入部38。
非流入部38,以使气体流入部21的壁部21a、21b相互结合的方式形成,由周缘部39、安装部40、区划部21、42、以及板状部43构成。周缘部39配置在气囊主体20的外周缘的部位,以包围气体流入部21的周围的方式形成。
以从位于气囊主体20的上缘20a侧的周缘部39向上方突出的方式,配置多个(在实施形式中,配置7个)安装部40,用安装到内面板2上用的安装托架10加以固定(参照图7、11)。在各个安装部40上,开设安装螺栓11穿过的安装孔40a。
板状部43为长方形板状,配置在前后保护膨胀部25、29之间的气体供应路径部23的下方。该板状部43是为了在确保气囊主体20的整体形状的同时,缩小气体流入部21的容积、缩短达到膨胀完毕所需的时间而配置的。
区划部41、42,分别配置在前后保护膨胀部25、29的区域内,从车内侧观察时,区划部41形成倒J字形,配置在各个保护膨胀部25、29的前部侧。从车内侧观察时,区划部42形成倒U字形,配置在前侧的保护膨胀部25的后部侧。这些区划部41、42,在前后各个保护膨胀部25、29膨胀完毕时,形成前后并列设置的室26、27、30、31,各个保护膨胀部25、29,不膨胀成球形而是可以膨胀成大致的板状,用于限制各个保护膨胀部25、29的厚度。
此外,在前保护膨胀部25中,在膨胀完毕时,如图3C、图5C所示,利用区划部41、42,从前方侧起,配置辅助室27A、主体室26、辅助室27B、27C四个室,在后保护膨胀部29中,膨胀完毕时,如图4C所示,利用区划部41,从前方侧起,配置辅助室31、主体室30两个室。
同时,由区划部41、42划分出来的各个室26、27、30、31,在膨胀时,将气囊主体20的前后方向的长度缩短,在膨胀完毕的气囊主体20的下缘20b侧,产生前后方向的张力。
气体流入部21,在实施形式的情况下,由连接口部22,气体供应路径部23,以及保护膨胀部25、29构成。气体供应路径部23,在气囊主体20的上缘20a侧、沿车辆V的前后方向配置成直线状。在气体供应路径部23的前后方向的大致中间部位处,向上方延伸地形成使来自充气装置12的膨胀用气体G流入到气体流入部21内用的连接口部22。气体供应路径部23,使从连接口部22来的膨胀用气体G流到车辆V的前后方向的两侧,即,在前方侧,一直流到辅助室27A的上方,在后方侧,一直流到主体室30的上方,同时,在气囊主体20中,构成最初膨胀的初期膨胀部。此外,气体供应路径部(初期膨胀部)23,在装载在车辆上的状态下膨胀完毕时,上部侧的一部分被气囊罩8覆盖,同时,下部23b侧,一直配置到乘坐人员头部H的上部附近的侧方(参照图10、14)。
保护膨胀部25、29是与初期膨胀部23的下部23b侧一起保护坐在车辆V的座位上的乘坐人员的头部的区域,前保护膨胀部25,配置在初期膨胀部(气体供应路径部)23的前部侧的下方,在气囊主体20展开膨胀时,配置在车辆V的前座的侧方,以覆盖前座侧方的侧窗W1的方式进行膨胀。后保护膨胀部29,配置在气体供应路径23的后部侧的下方,在气囊主体20展开膨胀时,配置在车辆V的后座的侧方,覆盖后座侧方的侧窗W2。同时,各个保护膨胀部25、29,在膨胀完毕时,如已经描述过的那样,由限制厚度的区划部41、42进行区隔,使沿着车辆V的前后方向并列设置多个室26、27(27A、27B、27C)、30、31膨胀。
同时,在各个保护膨胀部25、29的主体室26、30中,配置将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相互结合,在膨胀完毕时的各个保护膨胀部25、29的内压上升时,使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相互分离的临时结合部33、34,在临时结合部33、34分离前,进行薄的膨胀(参照图3B、图4B),并且,在临时结合部33、34分离时,如图3C、图4C所示,膨胀得很厚。在实施形式的情况下,这些临时结合部33、34,利用将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缝合结合的能够断裂的缝合线36形成。
进而,临时结合部33,由配置在上端33a侧的横线部33c、以及从横线部33c开始向下方延伸的两条纵线部33d、33d构成,横线部33c以将区划部41、42的上端彼此连接、区划初期膨胀部23和保护膨胀部25的方式,配置在初期膨胀部23的下缘侧。各个纵线部33d,在临时结合部33的下端33b侧,为了在室26膨胀时容易产生压力集中,沿着上下方向呈直线状一直延伸到区划部41、42的下端41a、42a的附近,为了不与周缘部39连接,在保护膨胀部25的区域的中途终止。所述两条纵线部33d,将区划部41、42之间划分成三等分,相互分离地配置。
此外,临时结合部34,以弯曲成大致的横向F字的方式配置,为了与区划部41的上端连接,将其上端34a侧作为沿着前后方向的横线部34c,为了在室30膨胀时容易产生压力集中,将其下端34b侧作为沿着上下方向的两条纵线部34d,分别沿上下方向呈直线状一直延伸到区划部41的下端41a附近,为了不与周缘部39连接,终止于保护膨胀部29的区域的中途。这些纵线部34d,以沿前后方向将室30进行三等分的方式相互分离地配置。
此外,缝合线36的抗断强度,不设定成在主体室26、30膨胀时立即断裂的强度,而是如图3、4所示,设定成在各个室26、30展开完毕后的厚度比较薄的状态的小室26a、30a的内压上升时断裂。小室26a、30a,在各个主体室26、30中,是用临时结合部33、34的纵线部33d、34d沿前后分割的部位。
同时,在设置临时结合部33的主体室26中,由于以将主体室26的上端与区划部41、42的上端相互连接的方式,配置将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相互连接的横线部33c,所以,如图5所示,在膨胀时,一直到横线部33c使壁部21a、21b相互分离为止,使膨胀用气体从区划部41、42的下端侧流入,在下部侧的前后配置气体流入口26b、26c(参照图2)。
另一方面,在设置临时结合部34的主体室30中,以主体室30的上端从区划部41的上端起向后方延伸的方式,配置将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相互连接的横线部34c,由于横线部34c的后端侧不与周缘部39的后缘结合,所以,在膨胀时,直到横线部33c使壁部21a、21b相互分离为止,将周缘部39的后缘侧与横线部33c的后端侧之间,即,将主体室30的后端上部,作为气体流入口30b(参照图2)。
带状件45的配置方式为,如图2、图14B所示,在展开膨胀的中途,可以将气囊主体20的下缘20b侧向车外侧方向牵引,使上端45a与位于气囊主体20的上缘20a侧的车外侧O结合,下端45b与位于气囊主体20的下缘20b侧的车外侧O结合。特别是,实施形式的带状件45,如图2、11所示,在将上端45a结合到作为气囊主体20的前后方向的端部侧的后端的安装部40B上的同时,将下端45b结合到位于气囊主体20的下缘20b上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部附近。此外,在实施形式的情况下,带状件45通过缝合结合到气囊主体20上,并且,其长度与将气囊主体20扁平地展开时的各个结合部位之间的长度大致相等。
下面,对于直到将该气囊19装载到车辆V上的工序进行说明,首先,将车内侧壁部21a和车外侧壁部21b重合,将结合有带状件45的气囊主体20展开成扁平状,依次设置凸折和凹折的折痕D(参照图2的双点划线、图6A、6B、图7、图11),将气囊主体20上缘20a侧的初期膨胀部(气体供应路径部)23、包括带状件45,以沿上下方向折叠的方式,进行波纹状折叠,在上缘20a侧形成折叠部位47。
然后,如图6C所示,在成为气囊主体20中的折叠部位47的下方的气囊主体20的下部侧,以将气囊主体20的下缘20b向车外侧O卷绕的方式、和带状件45一起进行卷折,形成卷折部位48,完成气囊19的折叠作业。
同时,在折叠完气囊19之后,利用防止折叠松散用的能够断裂的图中未示出的带,包裹气囊19的固定部位,同时,装上充气装置12、安装托架10、13,形成气囊组装体。
然后,将各个安装托架10、13配置在车身1侧的内面板2的规定位置上,穿过各个安装孔40a等,用螺栓11、14紧固,将各个安装托架10、13固定到内面板2上,将气囊组装体安装到车身1上。接着,将从规定的充气装置的动作用的控制装置伸出的图中未示出的导线连接到充气装置12上,将车身前柱装饰物4和车身天花板衬里5安装到车身1上,进而,如果将车身后柱装饰物6、车身中柱装饰物7安装到车身1上,则可以将气囊装置M装载到车辆V上。
这时,头部保护气囊20装载到车辆上的状态,如图7、11所示,安装有安装部40的内面板2的部位,其下方侧朝向车外侧O,以与其倾斜方向相一致的方式,将下方侧的卷折部位48沿折叠部位47斜下方的车外侧O方向配置。
同时,在将气囊装置M装载到车辆V上之后,如果充气装置12动作,则如图2的双点划线所示,从充气装置12来的膨胀用气体G,从气囊主体20上的连接口部22流入到气体供应路径部(初期膨胀部)23内,向着前后方向两侧流过气体供应路径部23,进而,流入气囊主体20的前后保护膨胀部25、29,所以,各个保护膨胀部25、29,一面解除折叠、一面开始膨胀。然后,气囊主体20,使包裹着的图中未示出的带断裂,进而,推开车身前柱装饰物4及车身天花板衬里5的下缘4a、5a侧的气囊罩8,一面向下方突出,一面如图1的双点划线所示,以覆盖侧窗W1、W2、车身中柱部CP、车身后柱部RP的车内侧I的方式,大大地展开膨胀。
这时,在实施形式的头部保护气囊19中,首先,气囊主体20的初期膨胀部(气体供应路径部)23膨胀时,如图8A、8B及图11、12所示,位于气囊主体20的上缘20a侧的初期膨胀部23,作为伴随着膨胀用气体G的流入进行膨胀时,能够将保护膨胀部25、29向下方推出,以将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折叠的方式打上折痕D进行折叠的波纹状的折叠部位47,该折叠部位47,如果膨胀用气体G流入,则立即将折叠部位47的下方侧部位,即,包含卷折部位48在内的气囊主体20的下部侧,向下方侧(斜下方的车外侧O)推出。这时,在气囊主体20的车外侧O上,配置将气囊主体20的上缘20a侧和下缘20b侧连接起来的带状件45,如图12所示,气囊主体20的下缘20b侧受到带状件45的限制,向车外侧O展开。其结果是,包含卷折部位48在内的气囊主体20的下部侧,沿着侧窗W1、W2迅速被推出,即使乘坐人员C的头部H与侧窗W1、W2靠近,气囊主体20的下缘20b侧也能够以从上方挤入的方式,进入到侧窗W1、W2与乘坐人员头部H的上端HT侧之间的狭窄的三角形空间TS内。特别是,气囊19的下部侧是卷折部位48,与折叠部位47相比,较难解除折叠,所以,保持着车内外方向的厚度很薄的紧凑状态,易于进入侧窗W1、W2与乘坐人员头部H之间的狭窄的三角形空间TS内。
在这种状态下,如图9A及图13A所示,如果初期膨胀部23进一步膨胀的话,初期膨胀部23本身,变成将位于乘坐人员的头部H的上端HT侧的车外侧部位TO,推压到作为车内侧I的车辆V的左右方向的中央侧的状态,将侧窗W1、W2与乘坐人员头部H的上端HT侧之间的三角形空间TS扩大,被初期膨胀部23推出的气囊主体20的下缘20b侧,在侧窗W1、W2与乘坐人员头部H的上端HT侧之间的被扩展的空间TS内,向下方侧挤入。
进而,气囊19上的折叠部位47的下方侧,依次进入侧窗W1、W2与乘坐人员头部H之间的被扩展的空间TS内,如图9B及图13B所示,卷折部位48也一面解除折叠一面进入该空间TS内。由于该卷折部位48是将气囊主体20的下缘20b侧向车外侧O卷绕折叠的,所以,在打开该卷、解除折叠时,即使碰到乘坐人员的头部H,也会被乘坐人员的头部H所导向,成为开卷的状态,所以,气囊主体20,能够顺滑地解除折叠,完成直到乘坐人员的头部H下方的展开。不言而喻,在卷折部位48上的折叠解除前的部位,保持着卷绕的状态,不会增大车内外方向的厚度,仍然很薄,所以,一面顺滑地进入狭窄的侧窗W1、W2与乘坐人员的头部H之间的间TS,一面解除折叠。
进而,在保护膨胀部25、29的主体室26、30中,如图3A的双点划线、图4A的双点划线所示,由于在该时刻的内压较低,所以,临时结合部33、34处于将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相互结合的状态,在小室26a、30a很薄的状态下完成展开,即使侧窗W1、W2与乘坐人员的头部H之间的间隙很窄,也可以顺滑并且稳定地在乘坐人员头部H的侧方解除卷折的卷,将主体室26、30展开。
同时,在保护膨胀部25、29展开完毕之后,伴随着主体室26、30的内压的上升,临时接合部33、34使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相互分离,所以,主体室26、30,如图10、14所示,可以使配置有临时接合部33、34的部位膨胀得很厚,与初期膨胀部23的下部23b一起,确保良好的缓冲性,即,确保足够的冲击吸收行程,可以保护乘坐人员的头部H。
从而,在实施形式的头部保护气囊19中,即使侧窗W1、W2与乘坐人员头部H的间隙很窄,也可以顺滑且稳定地在该间隙内展开,进而,具有良好的缓冲性,可以保护乘坐人员的头部。
同时,在实施形式中,临时接合部33、34,备有大致沿上下方向配置的纵线部33d、34d,以从下端33b、34b侧使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相互分离的方式配置。
因此,如图5B及图9B所示,临时接合部33、34的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相互的分离,以从主体室26、30的下部侧朝向上部侧的方式进行。即,头部保护气囊19,在从侧窗W1、W2的上方侧向下方展开的结构中,假如从临时接合部33、34的上端33a、34a侧解除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的相互结合的话,在展开完毕之前,主体室26、30的上部侧开始变厚,膨胀用气体G中到达主体室26、30的下部侧的时间滞后,阻碍主体室26、30迅速完成展开。
但是,在实施形式所述的结构中,临时接合部33、34的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的相互分离,从主体室26、30的下部侧朝向上部侧,在膨胀用气体G充分到达主体室26、30的下部侧的阶段,开始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的相互分离,所以,反过来说,在这种分离开始的时刻之前,主体室26、30就已经完成展开,可以确保稳定的完全展开。
特别是,前保护膨胀部25的主体室26,为了使膨胀用气体G从膨胀完毕时的下部侧流入,在下部侧开设气体流入口26b、26c。因此,在前保护膨胀部25中,在主体室26的前后方向相互邻接、与主体室26的气体流入口26b、26c连通的部位,即,辅助室27A、27C(27B),先完成展开,所以,主体室26可以在膨胀得更小的状态,即,如图3A的双点划线所示,在更薄的状态展开完毕,所以,即使在乘坐人员人头部H的侧方与侧窗W1之间的间隙极其狭窄,也可以很容易地将主体室26配置在该乘坐人员头部H与侧窗W1之间。
顺便提及,在实施形式的情况下,即使在乘坐人员的头部H与侧窗W1接触的状态下,也可以使主体室26进入乘坐人员的头部H与侧窗W1之间,将其展开,并且顺滑地使之膨胀。
此外,在后保护膨胀部29主体室30中,由于气体流入口30b配置在上部,所以如图4A的双点划线所示,位于气体流入口30b的下方的后端侧的纵线部34d与周缘部30的后缘之间的小室30ac,使膨胀用气体通过,膨胀起一些,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在主体室膨胀完毕时,乘坐人员的头部H进入,也可以利用辅助小室30ac保护乘坐人员的头部H。
此外,在将气体流入口设置在主体室的下部侧的情况下,可以不像实施形式所示的那样设置在前后两侧,也可以只设置在一侧。但是,如果像实施形式那样,将气体流入口26b、26c设置在两侧,则可以迅速地完成主体室26的膨胀。
此外,在将气体流入口设置在主体室的下部侧的情况下,可以如图15所示的气囊19A的气囊主体20A所示,在主体室26的上端,不设置临时接合部33的横线部33c,以构成难以分离的非流入部38的方式,设置将区划部41、42的上端相互连接、划分出初期膨胀部23和主体室26的区划部44,将纵线33d的上端33a连接到区划部44上。顺便提及,在实施形式的气囊19中,由于不设置区分初期膨胀部23和主体室26的区划部44,使临时接合部33的上端33a与初期膨胀部23相邻,所以,膨胀完毕时,上端33a侧的横线部33c,使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相互分离,可以使主体室26和气体供应路径部23连通,完成膨胀,如图5所示,将主体室26和气体供应路径部(初期膨胀部)23一起,提高缓冲性,可以使之间隙很厚的膨胀。
进而,在实施形式的气囊主体20中,将初期膨胀部23的整个区域,作为伴随着膨胀用气体G的流入进行膨胀时,能够将保护膨胀部25、29向下方推出,以将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折叠的方式加上折痕D并进行折叠的折叠部位47,在初期膨胀部23的下方侧的整个区域,作为利用将下缘20c朝向车外侧O卷绕的卷折折叠的卷折部位48,收藏在侧窗W1、W2的上方侧。
因此,初期膨胀部23,利用比卷折部位48能够更快地进行折叠的解除的折叠方式进行折叠,在膨胀初期,将该整个区域迅速展开使之膨胀,所以,在将卷折部位48向下方推出的同时,与利用带状件45对向车外侧O方向的限制相结合,可以强制性地沿着侧窗W1、W2将卷折部位48推出,即使身材高大的乘坐人员C的头部H靠近侧窗W1、W2,也能够迅速地将具有较大重量的乘坐人员的头部H向车内侧I推出,并且,可以将包含卷折部位48在内的气囊主体20的下部侧插入到该乘坐人员的头部H与侧窗W1、W2之间的间隙内。
此外,由于也能够以与带状件45合作、可将卷折部位48侧沿着侧窗W1、W2推出的方式形成折叠部位47,所以,加上折痕D将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部折叠的折叠部位,也可以如图16所示的气囊19B所表示的那样构成,即,只将位于气囊主体20的上缘部20a侧的初期膨胀部23的一部分,在将壁部21a、21b相互重合的状态下,以沿上下方向折叠的方式折叠成波纹状,其下方侧的剩余部分的部位23b,从位于卷折部位48的周围的车外侧包围下方侧。
此外,加上折痕并将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折叠的折叠部位47,只要在膨胀用气体流入时迅速地展开,能够将卷折部位48侧向下方侧推出即可,所以,并不局限于将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 a、21b重合成一个整体进行波纹状折叠的情况,也可以如图17所示的气囊19C那样,分别将壁部21a、21b本身加上“之”字形折痕D,沿上下方向折叠,或者,如图18所示的气囊19D那样,在壁部12a、21b本身上分别加上折痕D,以沿着车内外方向折叠的方式,通过令上缘20a侧进入初期膨胀部23内的仙人掌式的折叠,形成折叠部位47。
进而,在装载到车辆上的状态下,如果卷折部位48位于折叠部位47的下方,则和带状件45合作,可以将卷折部位48沿侧窗W1、W2推出,所以,也可以如图19所示的气囊19E那样,在折叠时,以沿着波纹状折叠方向的方式,将卷折部位48配置在折叠部位47的侧方,随后,如图20所示,在装载到车辆上时,沿着内面板2的倾斜方向,装载折叠好的气囊19E,将卷折部位48配置在折叠部位47的斜下方的车内侧I上。
同样地,在这种情况下,在展开膨胀时,如图20的双点划线即图21A、21B依次所示,伴随着折叠部位47的膨胀,折叠部位47,将折叠部位47的下方侧部位、即包含卷折部位48在内的气囊主体20的下部侧,向下方(斜下方的车内侧I)推出,与带状件45对向车外侧O的移动的限制相结合,包含卷折部位48在内的气囊主体20的下部侧,被迅速地沿着侧窗W1、W2推出,即使乘坐人员C的头部H接近侧窗W1、W2,气囊主体20的下缘20b侧也能够以从上方挤入的方式,进入侧窗W1、W2乘坐人员的头部H的上端HT侧之间的狭窄的三角形空间TS内,一面顺滑地进入侧窗W1、W2乘坐人员的头部H的上端HT侧之间间隙TS,一面解除折叠,然后,膨胀得很厚,能够可靠地保护乘坐人员的头部H。顺便提及,在图中所示的例子的情况下,由于初期膨胀部23,在直到下部23b的区域内,以包围卷折部位48的上方侧的周围的方式配置,所以,可以进一步更迅速地将卷折部位48向下方推出。
进而,在实施形式的气囊19中,带状件45,其上端45a结合到作为气囊主体20的前后方向的端部侧的后端,其下端45b配置在气囊主体20的下缘20b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附近。
因此,在气囊主体20展开完毕时,带状件45,可以将与带状件45的下端45b结合的气囊主体20的下缘20b侧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附近,向成为带状件45的上端45a侧的气囊主体20的后端侧拉伸。同时,气囊主体20的前端侧,其安装部40F安装在车身前柱FP的下部侧,可以在气囊主体20的下缘20b侧产生沿着前后方向的张力。因此,即使在展开完毕之前,保护膨胀部25的下缘20b侧稍稍卡在乘坐人员的头部H上,展开不够充分,如果在气囊主体20的下缘20b由带状件45产生沿着前后方向的张力,保护膨胀部25也会牵引其下缘20b侧,可以顺滑地完成展开。
顺便提及,如果不考虑这种作用和效果,不能将展开膨胀初期的气囊主体20的下缘20b侧向车外侧牵引的话,也可以如图22、23所示的气囊9F、19G那样,为了沿着上下方向将把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重合展开成扁平状的气囊主体20的上缘20a和下缘20b连接起来,将带状件45A、45B的上下端部45a、45b与气囊主体20的上缘20a侧和下缘20b侧结合起来。
进而,在膨胀完毕时的气囊主体20,以覆盖车辆的多个侧窗W1、W2和侧窗W1、W2之间的车身柱部CP的车内侧I的方式构成的情况下,如图23所示的气囊19G那样,可以将带状件45B配置在车身柱部CP的附近,就是说,可以与车身柱部CP相邻地配置其上下端45a、45b,或者将其一部分与车身柱部CP重合地配置其上下端45a、45b,或者将其全部与车身柱部CP重合地配置其上下端45a、45b。
在这种结构中,即使侧窗W1、W2之间的车身柱部CP,比侧窗W1、W2更向车内侧I突出,车身柱部CP与乘坐人员C之间的间隙狭窄,通过带状件45B对向车外侧O的移动的限制,也能够将气囊主体20沿着车身柱部CP向下方展开,能够可靠地保护靠近车身柱部CP的乘坐人员C。
另外,如气囊19F、19G那样,在带状件45A、45B沿上下方向配置的情况下,可以缩短使用材料的长度。但是,在这些气囊19F、19G中,在以使气囊主体20的下缘20b接近上缘侧20a的方式折叠时,由于将各个部分相互重合,所以,带状件45A、45B会增大体积。另一方面,在实施形式的气囊19中,尽管需要较长的带状件45,通过折叠,可以减少重合的部分,所以,带状件45不会增大体积,在狭小的空间内收藏折叠的气囊19时是很合适的。
进而,与结合到比与带状件45的上端45a结合的气囊主体20的上缘20a侧相比,尽管有必要将带状件45的下端45b结合到更靠下方的气囊主体20的下缘20b侧,但由于在初期膨胀部23的膨胀初期,只要能够将气囊主体20的下缘20b侧朝向车外侧O即可,所以,只要将该下端45b结合到比初期膨胀部23更靠下方的气囊主体20的部位上即可,例如,可以将下端45b结合到初期膨胀部23的正下方的板状部43上的上部。此外,如果带状件45的上端45a位于气囊主体20的上缘20a侧,不仅可以结合到气囊主体20上,也可以结合到离开气囊主体20的车辆V的车身1侧,例如,可以结合到内面板2上。
此外,作为设置在气囊主体20的主体室26、30上的临时接合部33、34,通过使用缝合线缝合,可分离地将车内侧壁部21a和车外侧壁部21b结合,除此之外,也可以利用能够剥离的粘结剂,将壁部21a、21b相互结合,以通过粘结剂的剥离能够分离壁部21a、21b的方式,利用粘结剂形成临时接合部,或者,在利用袋状织物形成气囊的情况下,也可以将编织车内侧壁部21a或车外侧壁部21b中之一的线的一部分,连接到另外一侧,设置接结点,通过接结点部位的线断裂,使壁部21a、21b相互分离,利用接结点形成临时接合部。
不言而喻,在利用缝合线及粘结剂形成临时接合部的情况下,可以缝制制造气囊主体,进而,在利用袋状织物及缝制等制造气囊主体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在该气囊主体上设置防止气体泄漏用的涂布层。
进而,在图中所示的例子的气囊主体20、20A中,列举了将供应膨胀用气体的充气装置12连接到前后方向的中间部位的例子,但也可以将与充气装置连接用的连接口部22配置在气囊主体的前端或者后端的至少其中的一个上,使膨胀用气体从前后方向的至少一个端部流入到气囊主体内。在这种情况下,不言而喻,在气囊主体沿前后方向比较长时,可以适当地在前后方向的中间附近设置一个或多个与充气装置的连接口部。
此外,关于临时接合部的有无,折叠的方法,以及带状件的有无,所进行的各种试验的结果,示于表1、2、3。
表1


表2


表3


各个表的左栏中上面一段的“囊”的意思是指所使用的气囊主体的种类,所谓“撕裂型2”指的是使用图2所示的气囊主体20,所谓“撕裂型1”指的是使用图24所示的气囊主体20H,所谓“非撕裂型”指的是使用气囊主体20H没有临时接合部33、34时的情况。
此外,图24所示的气囊主体20H,是通过用袋状织物形成,使用缝合线36将气体流入部21的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相互缝合,形成大致未L形的临时接合部33、34制造而成的。临时接合部33,配置在位于将保护膨胀部25上的前后辅助室27、27之间的主体室26上,在上端33a侧设置横线部33c,将向下方呈直线状延伸的纵线部33d,连接到横线部33c的前端附近。临时接合部33,其下端33b终止在区划部41的下端41a附近。纵线部33d,以将非流入部38的区划部41、44A之间在前后一分为二的方式配置。区划部44A,其上端侧与气体供应路径部(初期膨胀部)23平行,并连接到板状部43上。临时接合部34,配置在位于后保护膨胀部29的辅助室31的后方侧的主体室30上,在其上端34a侧设置横线部34c,向下方呈直线状延伸的纵线部34d,连接到横线34c的后端附近。临时接合部34,其下端34b终止于区划部44A的下端44a附近。纵线部34d,以将区划部44A和气囊主体20H的后缘20c的周缘部39之间沿前后一分为二的方式配置。后保护膨胀部29的区划部44A,其上端侧也与气体供应路径23平行,并连接到板状部43上。
进而,图24所示的气囊19H,和图2所示的气囊主体20一样,通过安装倾斜设置的带状件45构成。此外,图25所示的气囊19I,使用图24所示的气囊主体19H,与图23所示的气囊19G一样,安装沿上下方向设置的带状件45B。气囊19H,用于表2的组合例的15、18、21、24。顺便提及,图2所示的气囊19,用于表3的组合例的27、30、33、36,图23所示的气囊19G用于表3的组合例的26、29、32、35。
此外,表1、2、3的左栏中的“囊的折叠”的意思是表示气囊的折叠方式的种类,所谓“折叠类型I”,是指,将气囊的上下方向的整个区域,沿前后方向加上折痕,折叠成波纹状,将气囊折叠,所谓“折叠类型II”是指,用图6所示的折叠方式折叠气囊,所谓“折叠类型III”是指,用图19所示的折叠方式折叠气囊,进而,所谓“折叠类型IV”是指,用图16所示的折叠方式折叠气囊。
进而,表1、2、3中的左栏中的“带状件”是表示有没有使用带状件和使用时的状态,“无”是指使用不设置带状件、只用气囊主体构成气囊的例子,“纵”是指使用在气囊主体上设置图23、25所示的带状件45B的气囊,“斜”是指使用在气囊主体上设置图2、15、24所示的带状件45的气囊。
同时,在各表1、2、3中,给出了关于将上述气囊主体的种类,折叠方式的种类,以及带状件的有无和使用状态进行种种交换的全部组合例(36例),分别装载到在模拟的头部离开侧窗25mm的状态下的车辆上,进行充气试验的结果。结果中的“×”表示,气囊未进入窗与模拟头部之间,模拟头部的上方侧部位膨胀,完成膨胀的状态,“○”表示,气囊进入窗与模拟头部之间,顺滑地完成膨胀的状态,“△”表示,尽管气囊进入到窗与模拟头部之间的中途,然后停止进入,模拟头部的上方侧膨胀,完成膨胀的状态。
如从这些表1、2、3中可以看出的,只有在气囊主体上设置临时接合部,同时,也安装带状件,进而,用规定的方式折叠的情况下,头部保护气囊,才能够进入靠近侧窗的乘坐人员的头部与该侧窗之间,能够可靠地保护乘坐人员的头部,当临时接合部、带状件、以及折叠方式各个主要因素中,缺少其中之一时,气囊就难以恰当地保护乘坐人员的头部。
权利要求
1.一种头部保护气囊,其结构为,在膨胀用气体流入时,从被折叠收藏的车辆的侧窗的上方侧向下方展开,覆盖侧窗,所述头部保护气囊包括具有使膨胀用气体流入的气体流入部、在膨胀完毕时覆盖侧窗的气囊主体,以及带状件,前述气体流入部备有车内侧壁部和车外侧壁部,使前述膨胀用气体流入前述车内侧壁部和前述车外侧壁部之间,进行膨胀,并且,包括配置在膨胀完毕时的前述气囊主体的上缘侧、在膨胀初期使膨胀用气体流入的初期膨胀部,位于该初期膨胀部的下方、同时在膨胀完毕时配置在乘坐人员头部的侧方的保护膨胀部,前述保护膨胀部,包括配有临时接合部的主体室,前述临时接合部,将前述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结合,在膨胀完毕时的前述保护膨胀部的内压上升时,使前述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分离,前述主体室,在前述临时接合部分离前,进行薄的膨胀,并且,在前述临时结合部分离时,进行厚的膨胀,前述带状件,在展开膨胀的中途,能够将前述气囊主体的下缘侧向车外侧方向牵引,其上端,结合到位于前述气囊主体的上缘侧的车外侧上,其下端,结合到位于比前述初期膨胀部更靠下方的前述气囊主体的下缘侧处的车外侧上,前述气囊主体,在位于上缘侧的前述初期膨胀部的至少一部分中,当伴随着膨胀用气体的流入膨胀时,能够将前述保护膨胀部侧向下方推出,在将前述带状件配置在车外侧的状态下,设置以将前述车内侧、车外侧壁部折叠的方式加上折痕并进行折叠的折叠部位,在该折叠部位的下方,设置通过将下缘侧向车外侧卷绕的卷折进行折叠的卷折部位,将前述气囊主体折叠收藏到前述侧窗的上方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保护气囊,前述临时接合部,包括大致沿上下方向配置的部位,以从下端侧使前述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分离的方式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部保护气囊,前述主体室,在下部侧开设气体流入口,以使膨胀用气体从膨胀完毕时的下部侧流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保护气囊,配置在前述主体室上的前述临时接合部,其上端与前述初期膨胀部邻接地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保护气囊,前述气囊主体,将前述初期膨胀部的整个区域作为以将前述车内侧,车外侧壁部折叠的方式加上折痕并进行折叠的折叠部位,将前述初期膨胀部的下方侧的整个区域,作为通过将下缘侧向车外侧卷绕的卷折进行折叠的卷折部位,将该气囊主体折叠收藏到前述侧窗的上方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部保护气囊,前述折叠部位,以将前述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重合的状态,通过沿上下方向折叠的波纹状折叠,进行折叠。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部保护气囊,前述折叠部位,分别将前述车内侧壁部和车外侧壁部沿上下方向重叠,进行折叠。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头部保护气囊,前述折叠部位,分别将前述车内侧壁部和车外侧壁部沿车内外方向重叠,进行折叠。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保护气囊,前述气囊主体,将上缘侧的前述初期膨胀部的一部分,在将前述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重合的状态下,以沿上下方向折叠的方式进行波纹状折叠,形成前述折叠部位,以从前述卷折部位的周围的车外侧起、包围下方侧的方式,配置前述初期膨胀部的下部侧的剩余部分,将前述气囊主体折叠收藏在前述侧窗的上方侧。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保护气囊,前述折叠部位,将前述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重合并以波纹状折叠的方式进行折叠,同时,前述卷折部位,沿着前述折叠部位的折叠方向配置,前述气囊主体,将前述卷折部位配置在前述折叠部位的斜下方的车外侧,收藏在前述侧窗的上方侧。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保护气囊,前述折叠部位,形成在将车内侧、车外侧壁部相互重合的状态下进行折叠的波纹状折叠,同时,前述卷折部位沿着前述折叠部位的折叠方向配置,前述气囊主体,将前述卷折部位配置在前述折叠部位的斜下方的车内侧,收藏在侧窗的上方侧。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部保护气囊,前述带状件,其上端结合到前述气囊主体的前后方向的端部侧,其下端结合到前述气囊主体的下缘上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附近。
13.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任何一个所述的头部保护气囊,其特征在于,膨胀完毕时的前述气囊主体,覆盖车辆的多个侧窗和侧窗之间的车身柱部的车内侧,前述带状件,以将其上下端配置在前述车身柱的附近的方式设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头部保护气囊(19),包括具有气体流入部(21)、膨胀完毕时覆盖侧窗(W1、W2)的气囊主体(20),以及在膨胀中途能够将气囊主体(20)的下缘(20b)侧向车外方向牵引的带状件(45)。气体流入部(21)包括上缘(20a)侧的初期膨胀部(23),和配置在乘坐人员(H)的侧方的保护膨胀部(25)。保护膨胀部(25),包括在将车内侧、车外侧壁部(21a、21b)相互结合的临时接合部(33)分离时,能够膨胀得很厚的主体室(26)。气囊主体(20),在初期膨胀部(23)上,设置沿上下方向进行折叠的折叠部位(47),在该部位(47)的下方,设置将下缘(20b)向车外侧(O)卷绕的卷折部位(48),与带状件(45)一起折叠收藏在窗(W1、W2)的上方侧。在本发明的头部保护气囊(19)中,即使侧窗(W1、W2)与乘坐人员头部(H)之间的间隙狭窄,也可以顺滑、稳定地在该间隙内展开。
文档编号B60R21/233GK1621280SQ20041009730
公开日2005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27日
发明者井上道夫, 棚濑利则 申请人: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