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腰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8739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门腰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腰线结构,特别是可用于汽车等车辆的车门的门腰线结构。
背景技术
以往,在可用于汽车等车辆的车门的门腰线结构中,沿前侧门的门内板的腰线配设有由使用金属板材的辊轧成形件所构成的加强件,此加强件为具有沿腰线延伸的两个闭合截面部分的闭合截面结构,这种结构已被公开(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2000-355219号公报但是,在这种结构中,当车辆前面碰撞而前柱后退时,沿前侧门的腰线配设的加强件被夹置于前柱和中柱之间。此时,在加强件的前后两端部上,车宽方向内侧的角部连接于前柱和中柱,加强件从这些连接点上受到前后压力作用。此外,这些连接点位于靠呈沿车体前后方向延伸的直线的加强件所形成的闭合截面部分的形心(图心)的车宽度方向内侧。其结果是,在加强件所形成的闭合截面部分上,在上述前后压力之外,还存在着欲使其向车宽(方向)外侧弯曲的弯矩作用。因此,从平面视图看,加强件从直线状态弯曲成向车宽外侧凸出的形状,形心进一步向车宽外方移动,所以上述弯矩进一步增大,门腰线在车宽外侧较大地折弯。因此,为了提高门腰线相对前后(作用)力的变形强度,有必要加厚加强件的板厚而增加重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考虑到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不增加重量而可提高门腰线相对前后力的变形强度的门腰线结构。
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有门外板和门内板的车门的门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沿门腰线形成闭合截面结构的加强件,上述闭合截面结构的形心弯曲成向车宽内侧凸出的形状。
因此,当车辆前面碰撞(而使)柱后退时,沿侧门的腰线形成的闭合截面结构被夹置于前后柱间。此时,在门内板的前后两端部上,车宽方向内侧的角部连接于前后柱上,闭合截面结构从这些连接点上受到前后压力作用,所以在闭合截面结构的前后方向的中央存在着欲使其向车宽外侧弯曲的弯矩作用。此时,由于闭合截面结构的形心弯曲成向车宽内侧凸出的形状,所以在闭合截面结构的前后方向的中央产生将欲使闭合截面结构向车宽外侧弯曲的弯矩抵消、欲使闭合截面结构向车宽内侧弯曲的弯矩。其结果是,可以抑制闭合截面结构向车宽外侧弯曲、防止门腰线向车宽外侧的大的折弯。因此,由于没有必要加厚构成闭合截面结构的部件的板厚度,所以可以不增加重量地提高门腰线相对前后力的变形强度。
权利要求2所述的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有门外板和门内板的车门的门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沿门腰线形成闭合截面结构的加强件,上述闭合截面结构的形心弯曲成相对/从将门内板的前后端的宽度方向内侧角部相互连接的直线向车宽内侧凸出的形状。
因此,当车辆前面碰撞而柱后退时,沿侧门的腰线形成的闭合截面结构被夹置于前后柱间。此时,在门内板的前后两端部上,车宽方向内侧的角部连接于前后柱上,闭合截面结构从这些连接点上受到前后压力作用,所以在闭合截面结构的前后方向的中央存在着欲使其向车宽外侧弯曲的弯矩作用。此时,由于闭合截面结构的形心弯曲成相对于将门内板的前后端的车宽方向内侧角部相互连接的直线向车宽内侧凸出的形状,所以在闭合截面结构的前后方向的中央产生将欲使闭合截面结构向车宽外侧弯曲的弯矩抵消、欲使闭合截面结构向车宽内侧弯曲的弯矩。其结果是,可以抑制闭合截面结构向车宽外侧弯曲、防止门腰线向车宽外侧的大的折弯。因此,由于没有必要加厚构成闭合截面结构的部件的板厚,所以可以不增加重量地提高门腰线相对前后力的变形强度。


图1是图6的沿1-1线的放大剖面图;图2是图1的沿2-2线的放大剖面图;图3是图1的沿3-3线的放大剖面图;图4是图1的沿4-4线的放大剖面图;图5是从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门腰线结构的车辆前方斜外侧所观察到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门腰线结构所适用的车体的侧面;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门腰线结构的图1的对应剖面图;图8是图7的沿8-8线的放大剖面图;图9是从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门腰线结构的车辆前方斜外侧观察到的分解立体图。
符号说明12前侧门14门腰线16加强件22前侧门外板24前侧门内板30加强件的凹部32前侧门内板的凸部 36闭合截面结构40前侧门内板的弯曲部42前侧门内板的凸部44加强件的凹部 46闭合截面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6对本实用新型的门腰线结构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此外,图中箭头FR表示车辆前方方向,箭头IN表示车宽内侧方向,箭头UP表示车辆上方方向。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汽车车体10中,沿前侧门12的门腰线14配设有加强件16。此外,加强件16的前端部16A到达前柱18附近,加强件16的后端部16B到达中柱20附近。
如图1所示,前侧门12具有构成前侧门12的车厢外侧部的前侧门外板22(以下仅称为门外板22)和构成前侧门12的车厢内侧部的前侧门内板24(以下仅称为门内板24)。此外,在门内板24的上部配设有加强件16。
如图5所示,加强件16从车体前后方向观察到的截面形状是呈开口部向车宽内侧方向的帽状,形成于其上端缘部的上凸缘16A被焊接于形成于门内板24的上端缘部的上凸缘24A上。此外,形成于加强件16的下端缘部的下凸缘16B被焊接于门内板24的一般部位24B上。
此外,在加强件16的上下方向中央部上,沿门腰线形成有向车宽方向内侧凹进的凹部30,该凹部30从车体前后方向所观察到的截面形状,如图3所示,呈开口部朝向车宽外侧方向的コ字形。
如图5所示,加强件16的凹部30的深度H1在车体前后方向的中央部最深,在朝向车体前后方向的两端部上变浅,从车体上下方向观察到的凹部30的底部30A的形状呈车体前后方向中央部向车宽内侧凸出的弯曲形状。
此外,在门内板24的上部,沿门腰线形成有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凸部32,如图2及图4所示,该凸部32沿车体前后方向观察到的截面形状呈开口部朝向车宽内方的コ字形。
如图5所示,门内板24的凸部32的高度H2在车体前后方向的两端部最高,在朝向车体前后方向的中央部上变低,从车体上下方向观察到的凸部32的顶部32A的形状呈车体前后方向中央部向车宽内侧凸出的弯曲形状。
因此,由门内板24和加强件16沿门腰线形成的闭合截面结构36的形心P,如图2所示,在前端部附近位于从门内板24的一般部24B偏离的距离为K1的部位上,如图3所示,在前后方向中央部上位于离门内板24的一般部24B为近距离K2的部位上,如图4所示,在前端部附近位于从门内板24的一般部24B偏离的距离为K3的部位上(K2<K1、K2<K3)。
即,如图1两点划线所示,由门内板24和加强件16沿门腰线形成的闭合截面结构36的形心P弯曲成向车宽内侧凸出的形状。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门腰线结构中,如果车辆前面碰撞时前柱18后退,则沿前侧门12的腰线14形成的闭合截面结构36被夹置于前柱18和中柱20间。此时,在门内板24的前后两端部上,车宽方向内侧的角部S1、S2分别连接于前柱18和中柱20上,闭合截面结构36从这些连接点S1、S2受到前后压力(箭头F)作用,所以在闭合截面结构36的前后方向中央部上存在着欲使其向车宽外侧弯曲的弯矩M1作用。
此时,由于闭合截面结构36的形心P弯曲成向车宽内侧凸出的形状,所以在闭合截面结构36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部分上产生将欲使闭合截面结构36向车宽外侧弯曲的弯矩M1抵消、欲使闭合截面结构36向车宽内侧弯曲的弯矩M2。其结果是,可以抑制闭合截面结构36向车宽外侧的弯曲、防止门腰线14向车宽外侧的大的折弯。
进而,如果在闭合截面结构36的形心P的初期弯曲形状部分上进一步地使前侧门12的腰线14向车宽外侧弯曲,则在闭合截面结构36的前后方向中央部上,形心P与门内板24的一般部24B间的距离K2(偏心量)变小。其结果是,即使受到该门(向车宽外侧)弯曲部分作用,也可以抑制闭合截面结构36向车宽外侧弯曲、防止门腰线14向车宽外侧的大的折弯。
因此,由于没有必要加厚构成闭合截面结构36的加强件16及门内板24的各板厚度,所以可以不增加重量地提高门腰线14相对前后力的变形强度。
接下来,参照图7~图9对本实用新型的门腰线结构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此外,对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标以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沿着门内板24的门腰线的部位上,形成有弯曲成向车宽内侧凸出形状的弯曲部40,沿弯曲部40配设有弯曲成向车宽内侧凸出形状的加强件16。
此外,在门内板24的弯曲部40上,沿门腰线形成有向车宽方向外侧突出的凸部42,该凸部42的沿车体前后方向观察到的截面形状呈开口部朝向车宽内部方向的コ字形。
此外,在加强件16的上下方向中央部上,沿门腰线形成有向车宽方向内侧凹进的凹部44,此凹部44从车体前后方向所观察到的截面形状呈开口部朝向车宽外部方向的コ字形。
此外,如图8所示,形成于弯曲部40的凸部42的高度L1沿车体前后方向是固定的,加强件16的凹部44的深度L2沿车体前后方向也是固定的。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在门内板24的沿门腰线的部位上形成有弯曲成向车宽内侧凸出形状的弯曲部40,由于沿弯曲部40配设有加强件16,所以由门内板24和加强件16沿门腰线形成的闭合截面结构36的形心P,弯曲成相对连接门内板24的前后端的车宽方向内侧角部S1、S2的直线Q向车宽内侧凸出的形状。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门腰线结构中,如果车辆前面碰撞时前柱18后退,则沿前侧门12的腰线14形成的闭合截面结构46被夹置于前柱18和中柱20之间。此时,在门内板24的前后两端部上,车宽方向内侧的角部S1、S2分别连接于前柱18和中柱20上,闭合截面结构46从这些连接点S1、S2受到前后压力(箭头F)作用,在闭合截面结构46的前后方向中央部上存在着欲使其向车宽外侧弯曲的弯矩M1作用。
此时,由于闭合截面结构46的形心P弯曲成相对连接门内板24的前后端的车宽方向内侧角部S1、S2的直线Q向车宽内侧凸出的形状,所以在闭合截面结构46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部分上产生将欲使闭合截面结构46向车宽外侧弯曲的弯矩M1抵消、欲使闭合截面结构46向车宽内侧弯曲的弯矩M2。
其结果是,可以抑制闭合截面结构46的前后方向中央部分向车宽外侧弯曲、防止门腰线14向车宽外侧的大的折弯。
因此,由于没有必要加厚构成闭合截面结构46的加强件16及门内板24的各板厚度,所以可以不增加重量地提高门腰线14相对前后力的变形强度。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仅限于这些实施方式,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有其他的种种实施方式,例如,在加强件16和沿门内板24的门腰线的部位所形成的闭合截面结构的截面形状不限定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形状。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将加强件16配设于门内板24上,但也可以取而代之地将加强件16配设于门外板22上。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将本实用新型的门腰线结构用于前侧门12上,但本实用新型的门腰线结构也可用于后侧门等的其它门上。
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实用新型是具有门外板和门内板的车门的门腰线结构,其中,具有沿门腰线形成闭合截面结构的加强件,由于闭合截面结构的形心弯曲成向车宽内侧凸出的形状,所以具有可以不增加重量地提高门腰线相对前后力的变形强度的优良效果。
权利要求2所述的本实用新型是具有门外板和门内板的车门的门腰线结构,其中,具有沿门腰线形成闭合截面结构的加强件,由于闭合截面结构的形心弯曲成相对于将门内板的前后端的车宽方向内侧角部相互连接的直线向车宽内侧凸出的形状,所以具有可以不增加重量地提高门腰线相对前后力的变形强度的优良效果。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门外板和门内板的车门的门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沿门腰线形成闭合截面结构的加强件,所述闭合截面结构的形心弯曲成向车宽内侧凸出的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截面结构的形心弯曲成相对于将门内板的前后端的车宽方向内侧角部相互连接的直线向车宽内侧凸出的形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增加重量的提高门腰线相对前后力的变形强度的门腰线结构。其沿前侧门12的门腰线14配设有加强件16。在加强件16上沿门腰线形成的凹部的底部从车体上下方向所观察到的形状呈车体前后方向中央部向车宽内侧凸出的弯曲形状。此外,在门内板24上沿门腰线形成的凸部的顶部从车体上下方向观察到的形状呈车体前后方向中央部向车宽内侧凸出的弯曲形状。因此,由门内板24和加强件16沿门腰线形成的闭合截面结构36的形心P弯曲成向车宽内侧凸出的形状。
文档编号B60J5/00GK2773285SQ20042009652
公开日2006年4月19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27日
发明者熊谷孝士 申请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