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普车顶置货架式遮阳车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2696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吉普车顶置货架式遮阳车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养护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它是一种吉普车顶置货架式遮阳车衣。
背景技术
车辆室外驻车时,由于雨雪、灰尘的原因,车身极易产生污痕。为保持车辆的清洁就必须经常擦洗车身,从而造成了水资源的极大浪费,也加大了车辆的使用成本。另外,在天气炎热夏季,阳光下较长时间驻车后,当再次乘坐时人体就会感到非常不适;当使用空调设备时,还会浪费大量宝贵的能源。所以,现实生活中,人们采用了很多方法用于车体的防晒、防尘、防雨雪和保洁,如简易车库、车身篷布等等,但由于携带、使用方法等方面的原因,其利用率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又如中国专利94203900.3公开的有自动收放功能的一种汽车棚布收放机,虽然它作为一种露天存放车辆时使用的篷布,解决了防止车体风吹、雨淋、日晒和人为收放篷布费时费力的问题,但因它由弓形机体托架、转动轴、卷轴大齿轮、中心小轴杆、卷轴筒、小齿轮等众多零部件构成,造成了整体机构较大,其成本也相对较高。因此,它的普及面也同样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此外,随着家用小型吉普类车辆的增多,由于车内空间有限,人们也普遍希望能有一个车体顶置货架,一方面用于承载货物,另一方面还可遮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体积小、收放灵活方便,既可载物,又可遮阳的吉普车顶置货架式遮阳车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吉普车顶置货架式遮阳车衣包括货架、车衣仓、弹簧轴和车衣,其特征在于货架(2)利用支架(3)安装在车体(1)的顶棚上,车衣仓(4)固定在货架(2)的四周,车衣仓(4)内装有弹簧轴(11),车衣(5)固定并卷绕在弹簧轴(11)上,拉杆(7)缝制在车衣(5)的前端,拉杆(7)上设有挂环(6),使用时挂环(6)分别挂在车下的牵引钩或车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车衣采用薄反光帆布制成并卷绕在弹簧轴上,结构紧凑、体积小,便于车载;使用与吸尘器电缆回收轴结构相同的卷绕轴收回车衣,不需要任何驱动装置,车衣用后便可自动卷回,使用方便;货架作为四个车衣仓的安装基础,即可载物,又可遮阳。除吉普车外,做以适当的改进,还可安装在微型客车、面包车或其他类似的车辆上。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货架和车衣仓的俯视图。
图3是车衣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如附图1、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货架2可用金属板材冲压或焊接制成,并涂装反光效果好的颜色,必要时还可在货架2的上面设置一周小型的围栏;为便于调整与车体的相互位置,两个支架3可用螺栓固定在货架2的侧面或底面上,然后像救护车、警车的车顶警灯一样,将支架3卡在车体1的顶棚上。如附图3所示,车衣仓4可用金属板材冲压并焊接制成,用螺栓安装在货架2的四周,仓前开一仓口12;弹簧轴11安装在车衣仓4内,弹簧轴11可采用与吸尘器电缆回收轴或机动车驾驶员安全带阻尼回收器结构完全相同的缠绕轴,仅在几何尺寸上略作调整即可。车衣5可采用反光效果较好的薄帆布、防尘布制成,终端固定并卷绕在弹簧轴11上;拉杆7可以用金属或塑料制成,几何尺寸应略大于仓口12,缝制在车衣5的前端;拉杆7上设置的挂环6亦可是挂钩8,只要方便挂接即可;挂环6在拉杆7上的位置可根据据体的挂接位置而定。
如附图4所示,使用时,拉住挂环6,将前、后、左、右车衣5分别从车衣仓4中拉出,并将挂环6或挂钩8挂在车下的牵引钩或车体上,将车身蒙好即可。收回车衣时,从车下取下挂环6,车衣5便会在弹簧轴11拉力的作用下,收回到车衣仓4内,拉杆7挡在仓口12处。货架2将整个车顶棚遮盖,起到承载货物和遮阳的双重作用。
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为吉普车、面包车出厂时的标准配置,亦可对车辆进行改装。
权利要求1.吉普车顶置货架式遮阳车衣,它包括货架、车衣仓、弹簧轴和车衣,其特征在于货架(2)利用支架(3)安装在车体(1)的顶棚上,车衣仓(4)固定在货架(2)的四周,车衣仓(4)内装有弹簧轴(11),车衣(5)固定并卷绕在弹簧轴(11)上,前端缝有拉杆(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吉普车顶置货架式遮阳车衣,其特征在于拉杆(7)上设有挂环(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吉普车顶置货架式遮阳车衣,它的优点是结构紧凑、体积小,便于车载;车衣用后可自动卷回,使用方便;货架作为四个车衣仓的安装基础,既可载物,又可遮阳。它包括货架、车衣仓、弹簧轴和车衣,货架利用支架安装在车体的顶棚上,车衣仓固定在货架的四周,车衣仓内装有弹簧轴,车衣固定并卷绕在弹簧轴上,拉杆缝制在车衣的前端,拉杆上设有挂环,使用时挂环分别挂在车下的牵引钩或车体上。本实用新型除吉普车外,做以适当的改进,还可安装在微型客车、面包车或其他类似的车辆上。
文档编号B60J11/00GK2820594SQ200520090000
公开日2006年9月27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31日
发明者于立洋 申请人:于立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