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夜间会车车底照明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6873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动车夜间会车车底照明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夜间会车时为对方车辆照明的照明方法,它是在机 动车底部安装照明装置,旨在增加机动车底部亮度的机动车夜间会车车底照明 法。
背景技术
目前,机动车夜间会车主要采用近光灯照明的方法减轻驾驶人员眩目问题。 采用近光灯照明法,只能减轻驾驶员相对远光灯而言的眩目感,而不能完全解 决对对方车辆位置和行驶情况进行清晰判断的问题,因而目前机动车辆夜间会 车仍存在行车速度慢、安全系数低、驾驶员心理紧张程度高等问题。从理论上 讲,传统的会车照明方法都是运用车灯为自身照明,车灯的设计和安装并没有 考虑为对方车辆照明的需要,因而前照灯的高亮和车辆自身无任何照明而形成 的黑暗,使驾驶人员只见车灯不见车形,严重影响驾驶人员的判断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传统会车照明方法无法使驾驶人员清晰判断对方车辆位置和行驶 情况的问题,本发明设计一种新的机动车夜间会车车底照明法,即在机动车底 部安装照明装置。机动车夜间会车车底照明法的主要用途是机动车夜间会车时 为对方车辆判断自身车辆情况提供照明便利。该照明方法能在机动车夜间会车 时,使车辆自身底部的轮廓、车辆左侧情况、行车路线和行进速度有效显示给 对方,使对方对自身车辆位置和行进情况做出判断,从而减轻驾驶员因眩目带 来的紧张情绪,提高行车安全性,縮短会车时间,提高行车速度。
本发明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实施方案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机动车底部后两轮之间前 方区域安装照明装置,光束中心照射的主要位置是机动车前左轮后方10至50 公分区域,目的是清晰显示前左轮轮廓,并且能够显示前左轮左右两侧路面情 况。根据不同车型和照明效果,可在车底其他部位加装照明装置,特别对于卡 车,由于前照灯位置较高,亮度较大,因此要在左后轮前方安装照明装置,其
光束中心照射在车辆中部左侧50_ —100厘米处。
机动车夜间会车车底照明法的照明装置的电路连接与机动车前照灯近光灯 使用同一条线路,即车底照明装置与前照灯近光灯线路电连接,在前照灯变为
近光时车底照明装置同时亮起。车底照明装置照射强度以能有效抵消驾驶员眩 目感,使对方驾驶员能够清晰判断车辆底部轮廓和车辆行进情况为标准。
机动车夜间会车车底照明法照明装置的设计采用前照灯远光灯基本结构, 形状为椭圆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增加机动车底部的亮度,使会车双方驾驶员对 对方车辆位置和行驶情况做出清晰判断,进而达到抵消或减轻前照灯为驾驶员 造成的眩目感的目的。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机动车夜间会车车底照明法照明装置安装位置图
图2是车底照明装置主视图 图3是车底照明装置侧视图 图4是本发明电路连接图
附图1车底照明装置(1)安装于机动车底部右后轮(5)和左后轮(7)之间前方区 域,安装车底照明装置(1)时要使光束中心位于前左轮(8)后方10至50公分区域, 即聚光中心区(3)的位置;车底照明装置(2)安装于机动车左侧后轮前方(主要用 于卡车),其光束中心照射于车辆中部左侧50至150公分处,即聚光中心区(4) 的位置。
附图2、附图3本发明车底照明装置由照明装置(1)加装固定基座(2)组成; 照明装置(l)结构和部件与汽车前照灯远光灯相同,其外形为椭圆型设计(目的 是在有限的距离内扩大照射宽度)。
附图4车底照明装置a)加装熔断器(13)后与近光灯(14)线路电连接。(电路 总开关(2)、远光灯开关(3)、近光灯开关(4)、交流发电机(5)、左前照灯(6)、右前 照灯(7)、熔断器(8)、继电器(9)、常闭触点(W)、常开触点(ll)、电流表肪、近光灯 (14)、远光灯(15)为原前照灯照明装置电路器件位置。)
权利要求
1、一种机动车夜间会车车底照明法,在机动车底部安装照明装置,其特征是按照为对方车辆照明的需要,在机动车底部后两轮之间前方区域安装照明装置,其电路与前照灯近光灯线路电连接;根据不同车型和照明效果需要,可在车底其他部位加装照明装置。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机动车夜间会车车底照明法,其特征是机动车夜 间会车车底照明法所用照明装置的设计采用机动车前照灯远光灯基本结构,形 状为椭圆形。
全文摘要
一种通过增加机动车底部亮度,有效缓解驾驶员夜间会车眩目问题的机动车夜间会车车底照明法。在机动车底部后两轮之间前方区域安装照明装置,其电路连接与机动车前照灯近光灯使用同一条线路,即车底照明装置与前照灯近光灯线路电连接,在前照灯变为近光时车底照明装置同时亮起。机动车夜间会车照明法所用照明装置的设计采用前照灯远光灯基本结构,形状为椭圆形。它能通过为对方照明的方式,显示机动车底部轮廓,让对方驾驶员对车辆位置和行驶状况做出清晰判断,从而抵消驾驶员眩目感。
文档编号B60Q1/26GK101190665SQ20061011477
公开日2008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23日
发明者焦尉祝 申请人:焦尉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